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勤勞勝過機會

在20歲時,事業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

——李嘉誠

這個世界上,日夜做夢成為富翁的人可謂數不勝數。有的人談到成功者總是以“運氣”兩字以敝之,但是李嘉誠并不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事業的成果有運氣的成分,但主要還是靠勤勞。特別是在一個人尚未成功之前,事業成果百分百靠勤勞換來。

有人曾專門探討過李嘉誠的“幸運”,頗令人折服。《巨富與世家》一書寫道:

“1979年10月29日的《時代周刊》說李氏是‘天之驕子’,這含有說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運之神眷顧的意思。英國人也有句話:‘一盎士的幸運勝過一磅的智慧。’從李氏的體驗,究竟幸運(或機會)與智慧(及眼光)對一個人的成就孰輕孰重呢?我們回顧李嘉誠創業的歷史就不難發現,所謂幸運的出現總是以智慧和勞動做基礎的。如果光有幸運而沒有成果,那么成果也會是無根之源,無本之木。”

1981年,李嘉誠針對此書發表看法,他指出:

“在20歲,事業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至、30歲之前,事業已有些小基礎,那10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力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在,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986年,李嘉誠繼續闡述他的觀點:

“對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國人多會自謙那是幸運,絕少有人說那是由勤奮及有計劃地工作得來。我覺得成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不斷奮斗而得成果;第二個階段,雖然有少許幸運存在,但也不會很多;現在呢?當然也要靠運氣,但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去的。”

李嘉誠認為早期的勤奮,正是他儲蓄資本的階段,這也就是西方人士稱為“資本積累”的觀念。不過,在香港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萬人,為什么他們勤奮地工作了數十年還沒有出人頭地呢?這其中必有幸運和智慧的成分。

由此可見,李先生認為勤奮是成功的基礎乃是自謙之詞,幸運也只是一般人的錯覺。從李氏成功的過程看,他有眼光判別機會,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的機會就是一般人認為的“幸運”。許多人只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別機會,或看到機會而畏縮不前。或當機會來臨時缺少了“第一桶金”。也有人在機會來臨時,因為斤斤計較眼前少許得失,把好事變成壞事,坐失良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高台县| 延安市| 兴文县| 皮山县| 万荣县| 永昌县| 霍林郭勒市| 夏河县| 竹溪县| 南涧| 阿荣旗| 多伦县| 嵊州市| 年辖:市辖区| 凌源市| 平和县| 色达县| 深圳市| 通城县| 南丰县| 清流县| 临清市| 额济纳旗| 明星| 石嘴山市| 安多县| 和顺县| 同仁县| 金山区| 湾仔区| 巨鹿县| 重庆市| 河间市| 万宁市| 大连市| 从江县| 洪泽县| 新龙县| 和龙市|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