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變?
朱厚熜深感事態緊急,大同鎮距離京師不遠,駐軍中更多騎兵,一直以來和宣府鎮都是抵御韃靼的第一線,如果叛軍直奔京師而來,最多三日便能抵達京師城下。
眼下京師十二團營還未整訓完畢,戰斗力尚未形成,還真不一定能擋住這幫如狼似虎的邊軍。
朱厚熜顧不上其它,匆忙將監考殿試的事務委托給夏言全權負責,便朝內閣值房趕去。
此時的內閣稍顯雜亂,大小官員不斷進出,內閣議事房里,蔣冕、毛紀、費宏、張璁、桂萼等人正在緊急商議應對的辦法。
見皇上駕到,蔣冕、毛紀、費宏、張璁、桂萼等人急忙離開座位躬身行禮。
朱厚熜心想,讓你們當家,你們就是這么當的家嗎,竟然搞出這么大的亂子!
心情不好的朱厚熜坐上御座后,才揮手示意免禮,讓他們各回自己的位置。
“現在是個什么情況,誰能說一下?”朱厚熜心情不爽地問道。
身為內閣首輔的蔣冕起身道,“方才收到大同鎮的緊急傳報,鎮兵作亂,殺巡撫張文錦,逐總兵、知府等一應官員,同時還收到山西參議韓邦奇的奏文,請朝廷派人恩撫!”
看來情況還不算太糟糕,應該是鎮兵對待遇不滿而導致的叛亂,否則就不是逐走朝廷的官員,而是殺官祭旗了!
朱厚熜陡然想到了歷史上發生在嘉靖三年的大同兵變,也是鎮兵作亂,殺掉了巡撫張文錦,可現在是嘉靖二年,莫非是他穿越帶來的蝴蝶效應,導致這件事提前了?
照明實錄記載,大同兵變是由于巡撫張文錦對戍卒嚴苛所致。
張文錦計劃在大同城外修建五座城堡,作為大同城的外壘,抵御韃靼騎兵,但其人視國帑如家財,舍不得多出錢,原本山西參議韓邦奇擬好的工程預算是三十萬兩,結果張文錦大筆一揮,硬生生砍成了三萬兩,最后修成的五堡極為簡陋,
張文錦卻下令每堡駐軍五百戶,輪到每家軍戶名下,只有營房一間,軍戶頓生怨憤,紛紛議論“人各有妻子或女,又有馬匹,一間營房何以能容?且莫說胡虜來,只秋深一陣大風雨,一家死矣!”
軍戶們幾次懇求都不被允許,恰逢參軍賈鑒欺壓,于是便怒殺賈鑒作亂,張文錦以不再追究此事為由,誘殺了帶頭作亂的軍戶,結果軍戶紛紛畏恐,害怕張文錦深究此事,便一同作亂,殺死了張文錦!
但根據當事人韓邦奇所著的《大同記事》,情況卻稍有區別,張文錦并未誘殺帶頭作亂的軍戶,純屬于這幫軍戶疑神疑鬼,恰逢當時流言四起,言說張文錦準備回京師搬兵,軍戶們遂一不做二不休殺死了張文錦。
憑心而論,朱厚熜比較相信韓邦奇所說的話,因為韓邦奇是個直臣,年輕時便曾作詩諷刺宦官到地方強征民賦而被罷官,大同兵變時,總兵、知府、游擊等官員嚇得棄城而跑,唯有韓邦奇敢孤身一人進城,與作亂的士兵周旋。
還有就是張文錦雖然御下嚴苛,但不是沒腦子的人,寧王朱宸濠作亂時,張文錦是安慶知府,他害怕朱宸濠率兵南下攻打南京,便命人上城罵戰,硬是將朱宸濠拖在安慶城下,為王守仁爭取了時間。
由此可見,張文錦不可能傻到一回來就干出秋后算賬的事!
雖然如此,但大同兵變的禍根還是要算到張文錦身上,如果不是他御下嚴苛,大同兵變也不會發生。
軍戶們為國戍邊本就辛苦,結果張文錦還不把他們當人看,反倒是當牲口驅使,軍戶們怎么可能不做亂?
想通了這里,朱厚熜道,“宣大總督臧鳳、大同總兵江桓坐視士卒作亂,不可以為撫臣,當強令二人去位,空下的宣大總督、大同總兵及大同巡撫幾位愛卿可有人選?”
蔣冕想了一下道,“山西按察使蔡天祐秉性忠貞,富有膽略,可改任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大同總兵則改用都指揮使桂勇!”
朱厚熜琢磨了一下,歷史上好像就是蔡天祐、桂勇、韓邦奇三人聯手平定了大同兵變,但桂勇稍微要差一些,后來軍戶再次作亂,闖進桂勇府中殺光了他的妻女,更是一度挾持了桂勇本人。
想到這里,朱厚熜猶豫道,“桂勇老邁,可否換一個人?”
蔣冕卻堅持道,“桂勇身為山西都指揮使,對大同的情況再熟悉不過,眼下是最佳人選!”
見蔣冕堅持,朱厚熜也不再多說,桂勇的妻女這一次能不能逃過一劫,只能看她們的造化了!
正當蔣冕準備提議宣大總督的人選,朱厚熜伸手止住了他的話,“宣大總督的人選朕已經想好了!”
想好了?蔣冕有些奇怪,“不知皇上屬意誰?”
朱厚熜道,“朕準備讓左僉都御史楊慎代行宣大總督之職,赴大同宣旨,平息叛亂。”
蔣冕拱手道,“楊御史年初的時候才升任正四品左僉都御史,恐怕還難以服眾,宣大總督應當挑選重臣前往,以示朝廷對此事的鄭重!”
有明一代的總督、巡撫、總兵等職務并無固定的品級,可大可小,全看本職的品銜。
一般來說,巡撫四品京官就可以充任,而總督至少要三品,楊慎的左僉都御史只是正四品,還真不一定能擔任這個職位。
朱厚熜揮手道,“這個好辦,朕立即下旨,加封楊慎為兵部左侍郎即可!”侍郎是正三品,如此一來,不久可以了嗎?
蔣冕拱手諫言道,“自古官員升遷皆有定例,楊用修剛升任左僉都御史,寸功為例,豈能隨意加封?”
朱厚熜心想當下的宣大總督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亂兵給殺了,你蔣冕連這個也爭嗎?
一旁的毛紀急忙拉了蔣冕的衣袖一下,示意他不要過多糾纏這個問題,楊慎是正德六年中的狀元,年歲也熬夠了,不缺這點資歷。
再者說楊慎還是楊廷和的獨子,某種意義上說,是楊廷和朝政影響力的繼承人,朝廷中層官員的領軍人物,因為一個宣大總督就把朝廷里一半的官員得罪了,不值當!
蔣冕考慮再三,這才表示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