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xiàn)在我們活得很混沌
如果你認真研究漢字,會發(fā)現(xiàn)我們活得很混沌。舉個例子,“元首”不分,元是零,首是一。故元旦、元宵應該叫“首旦”“首宵”。另外,國家元首應該是兩個人,拋頭露面的是首,隱藏在背后操縱的是元。就人體而言,每個人也有元首,頭顱、頭面是首(首級),隱藏、包含在頭顱內的腦髓是元(元精)。慚愧啊,漢人不識漢字。
中國人認字但不識字,“認”是知道字的發(fā)音、寫法、表面含義,“識”是理解背后的來龍去脈、思維體系。比如,“咳”不是“嗽”,“身”不是“體”,“疼”不是“痛”,“覺”不是“悟”。“記”不是“憶”,“記”是把外面的東西單線條地刻進腦袋,如“死記硬背”;“憶”是把經(jīng)歷的內在的體驗鮮活地重現(xiàn),如“憶苦思甜”。
秦漢以后漢字含義逐漸模糊,被混淆使用,連文人、士大夫也“消夜”“夜宵”不分了。蘇東坡有“明月夜,短松岡”的詞句,歐陽修有《生查子·元夕》一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消夜”“夜宵”不分的原因可能與平仄選字有關,宵為陽,夜為陰。
當字義模糊、詞不達意的時候,很難想象操弄這門語言文字的人能清楚地理解、繼承什么,表達、闡述什么。多少人習慣說“我咳嗽”,而不是說“我咳”,或“我嗽”;多少人說“疼痛”,但分辨不清“疼”還是“痛”。患者搞不清楚,可以理解;大夫分不清楚,就是失職。
學中醫(yī)也好,學道家文化也罷,我認為都有初始階段、中間階段和高級階段。初始階段是意識層面上的“認”和“識”,形成“知”,也就是“認識”和“認知”,形成“知識”;中間階段是“修習”,通過修身訓練,先恢復“自覺”,喚醒“靈感”;最后是高級階段,就是去感悟、捕捉、感受、接受自然和師長心授的玄妙。如果沒有自知之明、自覺之感,就很難有慧心之悟。
先說“認識”,我們現(xiàn)在有些白話文特別討厭,把古文很精辟、言簡意賅的一個字意思,搞得混沌而且復雜,甚至會把一些反義詞當成同義詞。比如現(xiàn)在說的“褒貶”是什么意思?“褒貶是買主”,就是說這個東西不好的人才是真正的買家。現(xiàn)在的意思就把“褒”抹掉了,只剩下“貶”。其實,“褒”“貶”互為反義詞,“褒”是好,“貶”是不好。同樣的情況還有我們現(xiàn)在說的“舍得”——“你這么不舍得”,把“舍得”變成了“舍”的意思。
“認”和“識”有什么區(qū)別?比如“認人”和“識人”,認人是指肉眼感官層次上對人的分辨、指認,但這會出現(xiàn)問題——如果這個人整了容,你就可能認不出來了。但常言道“剝了皮我也認得你的骨頭”“燒成灰我也認得你”,這叫什么?這叫“識”。
“識”是什么意思?你看跟“識”相關的東西都是抽象的,我們經(jīng)常說一句話:“等閑識得東風面。”把“東風”拿來讓你認一認,你肉眼看不見,認不得,但你識得它,是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我出去以后,人家不認得我,但是一聽聲音,“哦,你是講《黃帝內經(jīng)》的那個人”。這叫什么?他識得我。這種“識”是什么?是在一個更高層次上的了解。
現(xiàn)在大家的問題是認字不識字,寫出一個漢字,認得不?認得;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就開始抓耳撓腮。比如,前面講過的“窮”,什么叫窮?現(xiàn)在一說人沒錢,叫什么?叫窮人,可是為什么現(xiàn)在人們覺得沒錢就是窮?因為都把“貧窮”兩個字一起用。古代講的沒錢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這叫“貧”。“窮”是走投無路的意思,“窮寇莫追”是什么意思?不追走投無路的人,不要把人逼急了,而要圍三闕一,給人出路。否則的話,把人逼到絕路上,人家會跟你拼命的。
另外,山窮水盡,“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什么意思?為追求理想自己都走投無路了,仍然不放棄。現(xiàn)在如果拿白話文去理解古人的意思,就是沒錢的時候我也追求理想……現(xiàn)在都認錢了。
如果我們修煉到了高級層次,可以不借助文字傳道。但我們沒修煉到高級層次的時候,怎么辦呢?只能踏踏實實地去認字、識字。我寫過一本書叫《字里藏醫(yī)》,教大家學中醫(yī)先從識字入手。我們?yōu)槭裁匆鹱种鹁涞刂v《黃帝內經(jīng)》?就是說,起碼在識字這個層面上,先解讀一下古人的意思。我們現(xiàn)在活得淺薄、粗鄙、糙,理解不了古人的那種深刻。因此,學道家、學中醫(yī),咱們先拿本書,把里面不認得的字,查查字典搞清楚是發(fā)什么音,是什么意思,然后聽老師講字本身的含義,先達到一種“認識”。
- 養(yǎng)脾胃就是養(yǎng)命
- 男補腎 女養(yǎng)肝2:老中醫(yī)教你補腎養(yǎng)肝怎么吃
- 實用本草綱目(1)
- 圖解40歲人體中醫(yī)養(yǎng)生
- 曲黎敏精講《黃帝內經(jīng)》.三
- 養(yǎng)命之方:羅大倫講名醫(yī)張錫純傳家食療方
- 中藥養(yǎng)生基本功
- 別生氣啦:絕大多數(shù)的病都是氣出來的
- 國學養(yǎng)生叢書:精華本
- 和佟彤學養(yǎng)生,提高身體免疫力(套裝共8冊)
- 海派兒科推拿
- 跟程博士學二十四節(jié)氣穴位養(yǎng)生經(jīng)
- 老中醫(yī)行醫(yī)40年養(yǎng)生經(jīng)
- 傳統(tǒng)中醫(yī)進家庭
- 女性健康中醫(yī)養(yǎng)護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