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降清了!
消息傳回昆明,一時間朝野震動!
永歷帝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他待孫可望不薄啊。
孫可望要秦王爵位,永歷帝賜予了。
孫可望要加九錫,永歷帝也同意了。
孫可望對外自稱國主,隨意任免官員,永歷帝也忍了。
永歷帝就差把皇位讓給孫可望了,孫可望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永歷感覺到了一種被人背叛的感覺。
好在這個時候他的身邊還有李定國。
李定國給到了永歷帝全部的安全感。
有李定國在,永歷帝永遠不會覺得危險。
“西寧王,如今朕該如何是好啊?!?
得知消息后,永歷帝第一時間召李定國入宮議事。
李定國雖然也很氣憤,但在永歷帝面前他還是要收斂一些的。
“陛下,孫賊降清叛國,罪無可恕。臣一定會手刃此賊!”
李定國知道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就是表忠心。
畢竟他和孫可望是義兄弟,關系非同一般。
孫可望降清,永歷帝或多或少也會懷疑他。
李定國的處境確實很尷尬。
這個時候多表一些忠心肯定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愛卿辛苦了。”
永歷帝嘆息一聲,隨即道:“貴州距離云南實在是太近了。孫可望攜貴州全境降虜,對云南的威脅著實不小啊?!?
“陛下請放心。有臣在,孫賊定不可能攻入云南!”
李定國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
孫可望雖然處理內政很有一套,但行軍打仗著實不太行。
李定國甚至不用親自上陣,只需要讓部下親信領兵上陣都可以將孫可望部擊退。
真正的威脅來自于清軍。
不管是李國英還是吳三桂都是很有實力的將領。
若是孫可望引他們來攻的話,確實還是有些麻煩的。
不過這些話李定國不能和永歷帝直接說。
永歷帝本就是個優柔寡斷,患得患失的性格,若是再被李定國這么一嚇,怕是能夠做出連夜跑路的事情。
李定國好不容易才把永歷帝請到昆明,自然要供好這尊大佛。
不管用什么方式,李定國都必須要穩住永歷帝。
“那就好,那就好??!”
永歷帝見李定國如此有底氣,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看起來風雨欲來啊。”
永歷帝感嘆一聲,拽著李定國的手道:“如今朕能夠倚仗的只有愛卿了。”
...
...
劉文秀得到孫可望降清的消息后第一時間率部進駐昆明。
原本他還對孫可望心存一絲幻想,如今這最后的幻想也破滅了。
劉文秀必須要盡快和李定國完成合兵,這樣才能夠組建一條堅不可摧的防線。
孫可望本身不足為懼。
關鍵是孫可望手中掌握的那些信息。
孫可望對于明軍在貴州、云南、四川等地的布防情況了如指掌。
甚至精確如營寨、哨卡、糧倉,孫可望都很清楚。
一旦孫可望引清兵主力來攻,明軍的形勢將會變得十分被動。
這些東西又不可能一瞬間全部搬走,自然而然成為了孫可望的攻擊目標。
為今之計也只有將計就計,盡可能的提前加強這些營寨、哨卡、糧倉的防御,等待孫可望來攻。
劉文秀更加擔心的是清軍不僅會從貴州方向來犯,還會從四川方向偷襲。
一旦清軍從兩面夾攻,情況會變得非常棘手。
劉文秀覺得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及時和李定國商議對策。
如今他最能夠信任的人也就是李定國了。
局勢危急,劉文秀不能夠有任何的拖沓。
...
...
孫可望降清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剃發。
這個舉動是表達他十足的誠意,也是一種服從性的表現。
漢人最看中的就是頭發,孫可望能夠毫不猶豫的剃發易服,足以說明他的投誠之心很真。
至于之后的事情可以之后再說。
但是孫可望估計肯定免不了要接受清軍將領的號令。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這一點孫可望只能認了。
降清之后孫可望要展現自身的價值,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思西南三省的詳細輿圖。
這份輿圖之中記載的不僅僅是城池,還有關卡、營寨、糧倉種種。
一旦清軍掌握了這些信息,在攻城掠地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的有針對性,更加的得心應手。
只要能夠一口氣拿下云南、四川,殺死永歷帝,孫可望就算是能夠在大清站穩腳跟了。
孫可望這一次可以算的上是賭上了全部的身家。不成功便成仁。
...
...
揚州城中,秩序井井有條。
在明軍的努力下,揚州已經恢復了平靜。
但是李來亨知道,這才僅僅是開始。
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內政是最難的。
好在張煌言很擅長這方面,有他在李來亨還是很放心的。
至于張名振,更多的也是一個領兵的將領。
在這方面張名振肯定是幫不上什么太多忙的。
“張本兵,我覺得接下來可以多關注一下鹽政。這是賦稅的一大塊,只要做好了鹽政,別說是幾萬人,便是養十幾萬大軍也不在話下?!?
李來亨這話并不是夸大其詞,聳人聽聞。
鹽業在古代就是壟斷暴利。
官府只要掌控住了這方面就能夠輕易拿捏商人。
這塊賦稅是十分豐富的,足以養十萬大軍。
當然后續張煌言和張名振肯定還要向其他府縣擴張。
揚州只是一個據點,接下來其他府縣也可以參照揚州模式。
最重要的是張煌言和張名振必須要有耐心。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盲目的擴張只會讓漏洞變得越來越多。
在李來亨看來擴張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定要足夠的謹慎。
因為每擴張一地都要分兵駐守。這等于變相削弱了自身的實力。
兵力和財政、地盤之間是有一個微妙的關系的。
只有把握好了這個關系,才能夠讓軍隊的戰斗力直線提升。
這其中的道理李來亨三言兩語無法給張煌言、張名振說清楚,所以他希望二張能夠慢慢自己領悟。
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很艱難,但真正悟出來以后就會變得游刃有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