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運用工程(第2版)
- 魯植雄主編
- 768字
- 2022-12-14 19:05:14
1.3 汽車運輸效率的評價指標
1.3.1 汽車運輸效率的統計指標
汽車運輸過程指利用汽車使貨物或旅客的位置發生轉移的過程。通過運輸,貨物或乘客被移動一定距離,即完成運輸工作。
1.運量
汽車在每一個運輸過程中,所運送的貨物量稱為貨運量(t);所運送的乘客人數稱為客運量(人次)。客運量和貨運量統稱為運量。
2.周轉量
周轉量指運量與貨物或乘客所移動的距離之積,單位為t·km或人·km。
3.運輸量(或產量)
運輸量(或產量)是汽車運輸所完成的運量及周轉量的統稱。運輸量(或產量)包括運量和周轉量兩種指標。
4.單車產量
單車產量指運輸企業在統計期內平均每輛汽車所完成的周轉量(t·km或人·km)。
5.車噸(客)位產量
車噸(客)位產量指運輸企業在統計期內平均每噸(客)位所完成的周轉量(t·km或人·km)。
6.車日
車日指運輸企業的營運汽車在企業內的保有日數。在統計期內,企業所有營運汽車的車日總數,稱為總車日(記為D);根據汽車的技術狀況和工作狀況,總車日D分為完好車日Da和非完好車日Dn;完好車日Da包括工作車日Dd和待運車日Dw;非完好車日則包括維修車日Dm和待廢車日Db。由于待運車日、維修車日和待廢車日中,汽車均處于非運輸工作狀態,因而稱為停駛車日(記為Dp)。其營運車日構成見表1-3。
表1-3 營運車日構成

7.車時
車時指營運汽車在企業內的保有小時數。企業所有營運汽車的車時總數,等于營運汽車與其在企業保有小時數的乘積。
按照汽車的技術狀況和工作狀況,總車時T可分為工作車時Td和停駛車時Tp。汽車在運輸工作中具有行駛和停歇兩種狀態,所對應的車時分為行駛車時Tt和停歇車時Ts。行駛車時Tt包括重車行駛車時Ttl和空車行駛車時Ttv。根據引起汽車停歇的原因,停歇車時Ts包括裝載車時Tl、卸載車時Tu、技術故障車時Tst及組織故障車時Tso。依據導致汽車停駛的具體原因,停駛車時Tp可分為維修車時Ta、待運車時Tw和待廢車時Tb。營運總車時的構成見表1-4。
表1-4 營運總車時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