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文版序

一場偉大的世界性變革即將來臨,中國很可能是先行者之一。西方文明所打造的進步時代延續了近200年的輝煌即將落幕,沒落已成定局。無論人類在短期內取得怎樣的進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全球變暖和許多物種滅絕為代價的。現在,中國正在改變歷史的走向,她洞察到了韌性時代和生態文明的來臨。

2022年,中國宣布“到2035年基本建成氣候適應型社會”。這一史無前例的宏偉舉措由生態環境部牽頭,另有16個部委參與。這為中國的經濟和文化優先發展事項的系統性轉變大膽地指出了方向,將極大提升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并加強其對“減緩全球變暖排放”的現有承諾,讓社會認識到此二者的結合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基本的框架。韌性時代規劃是全面且深思熟慮的,它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實踐場所,顯示了新的治理水平(這個規劃劃定了8個生態區),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把政府決策進行跨生物區域擴展的國家之一。中國也是最早把復雜適應性社會/生態系統模型引入科學研究的國家之一。該模型適合于從文化與自然被割裂回歸生態文明,能讓人類認識到自己只是眾生之一,而地球是一個自我組織和不斷發展的星球。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決心擁抱韌性時代和生態文明,這意味著其古老文化根源的回歸。長期以來,西方和東方文明之間的鴻溝圍繞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傳統和哲學不斷擴大。在西方世界,亞伯拉罕傳統催生了猶太教及其分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長期以來,它一直與上帝在伊甸園中給亞當和夏娃饋贈的故事結合在一起。上帝告訴亞當,他和他的后代將被賦予統治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甚至統治整個地球的權力,成為自然的主人。

相較之下,東方的宗教和哲學——道教、佛教、印度教和儒學——認為人類并非脫離自然的,也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密切地融合在地球的生命體系中。和其他生物一樣,人類不斷適應自然的變化。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亞洲人的世界觀和文化的核心。

誠然,東方的偉大帝國經常迷失并放棄他們的宗教和哲學根基,但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這一概念仍然是他們文化的基因,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們帶回與所有生物的深刻不可分割的聯系中。如果說東方和西方之間有一條跨越千年的分界線,那就是統治自然和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兩種觀念的差別。因此,中國拋棄以掠奪、破壞自然資源為代價的對經濟的狂熱追求,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在韌性時代踏上了新的征程,她要找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根基并參與到地球萬物之間的親密關系中。

應該說,西方世界在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代以及最近的“環境運動”和“綠色文化”政治實踐的浪潮中,也開始從統治自然轉向治理地球。

“中國夢”里的高品質生活將隨著韌性時代的興起而到來。在這個時代,追求物質增長的“拜物主義”將被摒棄,學習如何與其他生物共同蓬勃發展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將迎接韌性時代的到來。千百年來,人類一直試圖讓自然屈從我們的欲望,現在,我們的觀念才剛剛開始轉變。我們將再次像遠古的祖先或其他生物那樣,重新學習如何使我們這個物種適應自我組織和不斷進化的地球。人類在地球上既不特殊也不應該有特權,而應該與其他生命共存,大家共同構成了地球生命進化的大家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苗栗市| 苗栗县| 荣昌县| 新平| 西平县| 呼图壁县| 桦川县| 衡阳市| 赤水市| 泾阳县| 凤庆县| 西乌| 内丘县| 延庆县| 清河县| 江西省| 邢台市| 彝良县| 汤阴县| 玉环县| 杨浦区| 海阳市| 嘉荫县| 香格里拉县| 山丹县| 易门县| 广州市| 乐平市| 琼结县| 金山区| 中山市| 临汾市| 德阳市| 永和县| 齐河县| 阿克陶县| 油尖旺区| 怀远县| 岳阳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