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山異獸譚(山杯系列)
- (日)早川孝太郎
- 1264字
- 2022-12-01 16:20:39
三、野豬之禍
到了秋天,稻子開始變黃的時節,山里擁有耕田的人便整晚也不得閑了。冷田的作代一帶面積并不大,卻時常遭到野豬侵襲,長期受到它們的威脅。臨近收獲期,村民們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會在太陽下山后制作幾十根竹箭,料想今晚野豬差不多該來了,便摸黑前往它們的來途。我曾跟著父親去過。那一帶名叫池代,山間有田,據說野豬就是從山頂下來的。聽了這話,我不安地抬頭望向漆黑中茂密的雜木林。接著,我們在柴山到田邊之間的山崖下豎起了柵欄般密集的竹箭。第二天早上,我隨父親一同去查看,發現其中一根竹箭上沾了五寸左右的黑血。父親把竹箭拿在手里觀察時,我在一旁興奮地窺探。
竹箭讀作ヤトウ(yatou),也讀作ヤト(yato),是把較為粗壯的箭竹砍成三尺左右的長度后,將其中一頭削尖做成的。村民們在自家前院一角焚燒麥稈,把竹箭一根根架在火上烘烤,由此除去竹子的油脂,使其更加鋒利。這似乎也是自古流傳的方法。

竹箭
竹箭原本是豎在陷阱里的獵具,可在野豬落網后刺死它們,此外也常被置于崖下或墻根內側,用以捕捉獵物。單純為嚇走野豬而將竹箭作為防御器具,毋寧說是危急時刻的靈光一閃。像這樣用于制作竹箭的箭竹,至今還在山間各處茂盛地生長著,仿佛已被人們遺忘。
被野豬襲擊過的稻田可謂慘不忍睹。尤其是遇上帶小豬的野豬,到最后,稻田會被弄得一片狼藉,不堪入目。不僅稻粒被啃,稻稈還被踐踏入泥,少量仍佇立著的稻稈,也像脫過粒似的被薅空。據說野豬一口就要叼住好幾根稻子拉扯。我時常聽農人說起他們望著迎風飄搖的空稻穗,不禁流淚的經歷。此外,打理被啃食一空的稻子也是件麻煩事。若有人的稻田遭了殃,隔壁田里的農人見狀會趕忙收割,哪怕稻谷尚未成熟,做成炒米也比被野豬吃了強。想來,大家都很憎恨野豬。日暮時分,農人們趁工作閑暇之余去請獵人幫忙獵豬,也是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鳳來寺村的長良有一家人曾經放話,誰能捕到一頭野豬,就請那人喝一升酒表示感謝。之后,每當有獵人抬著野豬到來,這家人都會送上能買一升酒的錢給對方。付錢的次數越來越多,周邊出沒的野豬卻并未減少。他們派人打探了一番才知道,那些豬是獵人為了領酒錢而刻意從很遠的地方弄來的,于是慌忙結束了這場交易。
村里有個叫定吉的男人,屋旁的芋頭地里每晚都有野豬出現來拱他的芋頭。到最后,野豬膽子越來越大,天剛擦黑就來了。一天夜里,定吉準備了一支槍等著,本沒想過會打中,卻真把野豬射死了。他原本只是想嚇唬嚇唬它,待天亮時看到野豬的尸體,簡直不知該如何是好。野豬與狐貍、兔子不同,體重差不多有三十貫,對僅有三四人的家庭而言,吃是吃不完的。僅靠一個男人也很難搬動。別說賣了,即便只是分給近鄰,也很難不驚動擁有狩獵執照的獵人們。萬一有誰偷偷向警察告密,可就麻煩了。事實上他也聽過類似的傳聞。據說定吉冥思苦想了一番,最終通過老婆那邊的關系找到附近一位獵人,告知實情后把豬給了他。在那之前的兩天兩夜,他將野豬尸體藏在地里的角落,蓋了草席遮擋。雖然也從獵人手里拿了點報酬,但考慮到其間耗費的精力,定吉覺得有些得不償失。不管怎么說,對農人而言,野豬都是極其麻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