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幼,我母親就告訴我和我哥哥,不要跟別人說我們的父親是李小龍。她說:“要讓別人在不知道這件事的情況下去了解你。”這個建議很好,多年來,我每次都盡量在談話中回避這個問題。當然,我的朋友遲早會知道,他們會來家里做客,看見墻上的全家福。盡管對絕大多數小學女生來說,這不過是在穿上旱冰鞋或騎上自行車去玩之前,聳聳肩就可以糊弄過去的問題。但長大成人后,我漸漸開始覺得自己有個秘密要保守,也越來越難在談話中避而不答,尤其是我開始全職打理父親的遺產后。如果我刻意回避這些常見的破冰問題,比如“你是做什么的?”“你為何干上了這一行?”我覺得我不僅在隱瞞,更是在遮遮掩掩地撒謊,這讓我感覺很不應該。畢竟,我并不羞于做李小龍的女兒——我很榮幸。

不過,我還是得說,人們得知我是李小龍女兒一事后,反應之劇烈,有時甚至影響到了我的身份認同。也許這就是為何父親關于自我實現的人生哲學(沒錯,李小龍是位哲學家!)讓我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共鳴。一個人要怎么才能做到既自豪于自己的DNA,同時又明白出身與自己真正的靈魂毫無干系?真的可行嗎?再加上我決定用我的大半生去保護和弘揚一個人的遺志,這個人賦予了我生命,對我意義非凡,可同時我的身份認同不禁變得非常模糊。

“你對父親有什么印象?”

這是我經常被問及的問題,也是曾深深困擾我的問題,因為我無法清晰作答。父親在我4歲時就去世了,所以我沒太多親身經歷可講,他也沒有像對他的同輩們那樣,親自傳授我真知灼見。我連一封他專程寫給我的信都沒有。盡管無法解釋,但我依舊覺得自己非常理解他。我要怎樣才能說清楚,那些“認識”他的人未必真的理解他?

我逐漸意識到這些感覺——關于他本性的感覺——就是我對他的記憶。我對他的理解不摻雜半點沖突、傷害、嫉妒或競爭,甚至也沒有將他想得太過傳奇。我熟悉他的愛,他的能量印記。我之所以熟悉,是因為這就是我們在成長期認識父母的方式——靠感官去認識。大多數孩子在4歲之前,很難在玩耍中形成完整、成熟的認知記憶。隨著成長,我們才能依照文化結構去解釋我們已經吸收的東西,并學著與之互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小時候經常犯錯,因為我們無法通過微妙之處去理解事情的整體。我們缺乏足夠的生活經歷,但我們確實能感受事物的本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成年人還敏銳。父親用他慈愛的光芒照耀著我,我記得清清楚楚。我記得他的本性。我記得他。

我父親在許多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聰慧、有創造力、博學、善技、積極奮進,他非常努力地全方位修煉著自己。他曾說:“人們可能不相信,但無論做什么我都會花大把時間精益求精。”他不僅努力強健體魄,更注重塑造思想、提升自我、精進修行、開發潛能。他還會在一些小事上下功夫,比如練就一手漂亮的書法,在寫作和口語中講求語法正確,靠講笑話加深對口頭會話的理解,學習如何執導電影——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最終,他所創造的遺產,在他謝世47年后仍別具意義。

理解和踐行他的哲學,讓我學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你不需要成為另一個李小龍,也能活出充實的人生。相信我,作為他的女兒,我希望企及他哪怕十分之一的成就,成為人中楷模,走他的老路。這種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令我不堪重負、戰戰兢兢,曾數次讓我的人生停滯不前。

而每每此時我都會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李小龍并不希望我成為李小龍。謝天謝地。你會在這本書里發現,他希望你成為最好的自己。李小龍是誰和你毫無干系,因為你就是你。其實,李小龍本人也有一大堆不擅長的事。他不會換燈泡,不會煮雞蛋。我還想看看他組裝宜家家具的樣子(想象一下,肯定是家具被砸得七零八落,扳手被懊惱地用力一擲,胡亂插進了墻板里)。但撇開這些,他的話能鼓勵你思考該如何實現自我,借此看清自己——看清引領你前進的潛能是什么,以及該如何培養你的潛能。你會變得像我父親一樣特別,一樣閃耀,一樣振奮人心,一樣精力充沛,不過是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成長。不僅如此,你還會最終擁有一種專注于目標的感覺,給你的內心帶來平靜和歡喜。

畢竟,這就是我做這件事的原因。不是因為那些印著李小龍的T恤穿起來很酷(雖然的確很酷),而是因為我自己也被他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動和治愈了,一如你即將讀到的那樣。若非發自肺腑地認為這件事值得去做,值得發揚光大,我不會用我的大半生去傳遞父親留下來的精神遺產。我想讓你了解他的睿智和鼓舞人心,就像我對他的理解與體悟。我希望你能收獲哪怕點滴的精髓,為自己的生活貢獻一些有價值的、美好的東西。但愿你能在字里行間與我的家庭故事產生共鳴,從中發現你自己的影子。

我有什么資格來指引你呢?我不是研究員、教育家、心理治療師,或者人生導師。除了熟知李小龍外,我沒有別的專長。而且這種熟知,也并非建立在對時間、地點和事件的大量考據之上。我的專長是了解他,為他所愛,珍惜他留下的禮物,盡我所能地遵循他的教誨,去努力尋找自我。

縱然我沒有相應的學位和專業知識,但我仍然寫了這本書,作為一種方法、寓言和剖白。對于那些在精神之旅上走得深遠的人來說,這本書有些地方可能顯得非常淺顯。這是有意為之,因為我希望讓廣泛的人接觸這些思想。不過你讀得越細,所得越深。愿你能和我一起探索這潺潺流水的去向。

我將在書中盡我所能,介紹父親關于“水”的哲學和對此我個人的理解,多年來我一直浸淫在他的生平和思想之中。可能你還不熟悉這一理念,它源自我父親對習武的理解,而本書將以此借喻一種最為投入的人生。在我看來,“像水一樣”強調的是將流動與自然寓于生活之中。水隨器聚形,亦柔亦剛,簡單自然,而且總有辦法保持流動。想象一下,你能否變得那么靈活、敏感、自然、勢不可當?對于我父親來說,“像水一樣”就是武藝的巔峰。對我來說,則是做人的巔峰——成為一個善于表達自我、強大而自由的人。

我由衷地認為我父親是20世紀比較著名和深刻的哲學家之一。持這種觀點的也不止我一人,只是了解他這一面的人不多罷了,因為他是位動作影星和武術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容易看輕他的學識。提到哲學家,我們想到的通常是著書立學之人或是那些發人深省的演說家,不會聯想到動作影星。但透過我父親的生平和他留下的文稿,你會發現他遠不止于此。

你可能會驚訝于我不怎么看重原始資料。我無意描繪一個純粹的李小龍,只想呈現他的能量。我也不是要字斟句酌地精準解讀他的意思。我覺得他的哪些話能為我所用,幫我闡述想說的內容,就會援引過來,再行編輯,使之易于理解。我使用不同類型的語言(俚語、俗語、特定文化中的表述),以盡可能實用的方式表達我的觀點。書中基本默認使用了男性代稱,因為父親的原話通常如此。但請記住,這本書是為你而寫——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是怎樣的人。

多數時候,我仍是在這些深刻思想的表面打著水漂而已。書中的許多概念都早有專書論述,建立起了完整的實踐方法,因此本書并未打算深入某個領域。相反,最好將它視作一本入門讀物,一種對充滿豐富可能性的人生的探索。作為你的引路人,我也還在學習和成長。不過,正如我父親所言:“美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生存狀態;是一個方向,不是一個終點。”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提醒你本書勢必會有一些迂回之處。有時我建議你動用意志力,而不出幾頁,我又建議你放棄自我意志。這些看似矛盾之處可能會令你氣惱,但它們并非真的自相矛盾,只是針對不斷變化的情況做出的不同反應罷了。請記住,我父親的哲學(即“水”的哲學)實際上如同一個包羅萬象的生態系統。當你覺得前后矛盾時,請想想水的本質(它的柔順、它的生命力),而我也會盡我所能地講解清楚。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要采取任何僵化的立場或做法。畢竟,這是一本像水一樣的書,而生活也并非一成不變。只消想想諸如突然爆胎或得到意料之外的獎金這種事就明白了。我們要騰出空間接納生活的波折和起伏,學著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靈活、敏感、自然、勢不可當。但想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讓整個生命流動起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在你初嘗成功滋味、自以為一切都了然于胸時,新的挑戰會將你絆倒,舊有的種種制約會露出它丑陋的嘴臉,讓你備受挫折,恨不得沖著墻壁拳打腳踢。而此時此刻,你將再次面臨選擇,要么放棄,要么成長。

遇到這種情況,不妨想想我父親的一席話:“人必須有技巧地經受挫折才能成長,否則他不會有內在的動力發展出自行應付世界的手段和方法。”確實如此。如果從未遭遇過任何艱難或棘手的事,第一次碰上時,你會被打倒,無所適從,可能只想蜷縮在地板上。所以,試著以挫折為師,甚至還可以為友。試著傾聽它想說的話,聽聽它想對你、你的能力、你的信念、你有待拓展之處、你真正追求和熱愛的東西說些什么,接受它的指引,充分了解自己。我保證,久而久之,你的生活會變得更加開闊,也會逐漸感受到強大與自由。

在這場與水相伴的旅途中,我們還會談到令人充滿能量的專注與快樂。我們會探討如何應對失敗和不斷變化的環境,如何培養對自己和這場旅途的信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覺知,以及如何專注地實現內心的平靜。

這項工作激動人心,但到底是項工作,會有差池,會有障礙。不過我們打的是持久戰。這是我們畢生的修行。畢竟,人生本就該充實地度過。我們要對生活抱著一種全情投入的態度,要在畢生的修行中尋找對我們有意義、能培養樂觀精神的東西。我們可以承認這需要努力,也會遭遇失敗,但卻有可能從中學習和成長,越變越好。我們會學著以一種既放松又做好了準備的姿態對待人生的修行,成為最好的自己。還有最重要的,記住,我們并不是要成為李小龍。我們是要努力活出完整的自己。

順帶一提,其實你已經開始修行了。我們都在生活中持續修行著。雖然你可能并未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但我們之中無人不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毋庸置疑!本書提供的只是另一種如何實現美好生活的觀點。既然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想看看它能帶給你怎樣的啟發,可見你有意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因此,不妨順流而下,以此為樂,一起來做一場偉大的實驗吧!

說到底,一切都是為了找到你所熱愛的東西、你的動力、你的夢想、你最本質的自我。所以請做好準備,在我們前進時不妨保持這樣的心態,借我父親的話:

不緊張,做好準備;不思考,也不幻想;不僵化,靈活變通。全心全意地活著,覺知,警覺,準備好迎接任何可能的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柱| 漳平市| 清镇市| 时尚| 响水县| 新龙县| 泾川县| 邯郸县| 百色市| 长武县| 赣榆县| 颍上县| 始兴县| 敦煌市| 林芝县| 星座| 呼图壁县| 阳西县| 陆丰市| 禹州市| 耒阳市| 嘉禾县| 东阿县| 东乡县| 法库县| 安平县| 宁晋县| 绿春县| 深圳市| 北川| 枣庄市| 宿迁市| 穆棱市| 桐梓县| 东至县| 荣成市| 河北省| 綦江县| 凉城县| 呈贡县|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