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專門的計算指標,基尼系數有著自身的所能與難能。低值的基尼系數并不等同于分配的合理與社會的進步。反過來,在基尼系數的擴大過程中,合理、合法的分配不均與非合理、合法的分配不公混在一起,這同樣需要分辨清楚。
懷一丁點兒孕--笑談通貨膨脹
內涵小笑話
允許有一點通貨膨脹,就像懷一丁點孕,但是很快肚皮就會越來越大,遠遠超過一點的界限。
趣評:物價總水平的持續、全面的上漲,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
知識鏈接
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當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時就會發生通貨膨脹,而這時貨幣會貶值、物價會上漲。
經濟學這樣說
前面已經說過CPI上漲對經濟的影響,因為CPI是經濟運行中的最敏感指
標--它的漲跌直接關系著社會民生。但是請注意一點,CPI雖然可以稱得上是通貨膨脹的風向標,其漲跌幅度會成為對通貨膨脹初步判斷的尺度,但卻不能簡單地將CPI上漲等同于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十分迅速的傳導性。任何一部分的商品的漲價,將會很快地通過各種渠道推動其他商品的漲價。以此次正在中國發生的通貨膨脹為例,先是食品價格的上漲;緊隨其后的必然是工資的上漲;而工資在各種商品的生產成本中占有重要的權重,這一成本的上升必然會帶動中國物價的進一步上漲。
貨幣的增加不等于財富的增加,使我們富有的是商品,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資源的稀有限制了商品的充裕性。讓錢幣加倍無法使這些資源突然出現,或許我們一時間會感覺自己更富有了,但顯然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稀釋貨幣供給,由于大眾急著花掉他們新發現的財富,于是商品價格也會上漲一倍,或者至少漲到供需平衡,不會出現拿著貨幣卻買不到商品的情況。
顯然我們知道,當貨幣供給增加時,會使其價格下跌,而這樣的改變不像其他商品那樣會為社會帶來好處,社會大眾不會因此而更富有。新的消費或資本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但是新貨幣只會使物價提高,換句話說,我們的購買力被稀釋了。
通貨膨脹對社會從來沒有好處,只是犧牲一群人的利益來造福另一群人。通貨膨脹是用欺詐的方式侵占他人財產,在自由市場中,價格是市場經濟的核心,是資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而通貨膨脹恰恰會打亂市場價格反映給經濟體的正常信號,一旦這個信號失真,很多企業和個人的行為會出現明顯的非理性,導致經濟體的混亂,甚至經濟危機。就如同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理查德·W.費舍爾所說:"通貨膨脹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不管它看起來多么誘人,但最終都將以災難收場。"
房奴的工作態度--笑談按揭貸款
內涵小笑話
經理發現在公司工作了5年的"老油條"小王最近突然勤奮起來了,再無遲到早退現象,每天工作勤勤懇懇,甚至主動要求加班。經理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很好奇:小王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轉變,準備結婚了還是讀了什么勵志書?財務張大姐一語道破天機:小王按揭購房了,房貸要還30年呢!
趣評: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圓夢是有代價的,有按揭貸款要還的人大多會在工作中勤勤懇懇。
知識鏈接
房地產買賣一般是個人消費行為中動用資金額最大的交易,因此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購買商品房一般都允許以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比如我國在商品房銷售中,銀行會為購房人提供貸款,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按揭"。
經濟學這樣說
下面是關于個人住房貸款的一些基本知識:
貸款金額。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購房貸款最高不超過房價的80%,就是說購房者至少要準備30%的首期付款"各地要求不同"。至于在這個幅度內,如何確定貸款和首付款的比例搭配,要根據自己的現實能力、未來收入等情況綜合考慮。
貸款方式。個人住房貸款有三種,分別是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個人住房組合貸款。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是銀行用信貸資金發放的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資金來自于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存款,因此這類貸款只貸給那些住房公積金繳存人,但有金額上的限制。個人住房組合貸款是上述兩種貸款的組合。
貸款利率。當基準利率有所變動時,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利率與公積金貸款利率一般也會隨之調整,理論上將使用這種利率的貸款稱為浮動利率貸款。浮動利率的具體調整方式由借款人與商業銀行在簽訂貸款合同時協商確定。近年來,一些商業銀行推出了固定利率的住房貸款。所謂固定利率貸款,指的是在一定期間內,不管國家如何調整利率,貸款人只根據貸款合同中規定的貸款利率支付利息。固定利率貸款和浮動利率貸款各有利弊。如果未來利率上調,選擇固定利率貸款比較劃算,可少付利息;如果未來利率下調,選擇浮動利率貸款更合適。若要在這兩種貸款中作出選擇,最好先估量一下未來一段時間內利率的走勢。對于固定利率貸款,提前還款違約金要比浮動利率貸款提前還款時的違約金高出許多,這一點也需要引起注意。
還款方式。一般有三種還款方式:一是一次性還清本息,這種方式比較少見;二是等額本息,就是每月以相等金額償還本息,每次數額明確,便于購房者安排收支,適合未來收入穩定的購房者;三是等額本金,就是每月等額償還本金,利息按月計算,這種辦法的利息總額支出比前一種方法小,但前期還款壓力較大。
貸款期限。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長期限為30年。購房者可以提前還款,不過需要向銀行提出書面申請,征得銀行同意。
按揭是一個具有迷惑性的購買方式。它讓根本不具購買能力和不該那么早購房的人加入購房大軍,促使供求不平衡。在按揭過程中,開發商完成了房屋銷售,從銀行拿到錢,再投到新的樓盤,再讓消費者按揭……在這個循環里,開發商利益不會受到絲毫損失。而銀行也沒有太大的風險--消費者一旦還不起按揭,大不了收回房屋而已。這樣,按揭的所有風險都歸于消費者身上。盡管有了自有房,但房屋是不是自己的還難說,"房奴"因此而生。
也就是說按揭只是一種技術手段,它本身不能增加財富而只能平衡財富;或者說按揭貸款只能幫助那些具有購房能力的人提前完成心愿而不能幫助那些無購房能力的人具有購房能力。
免費的旅游--笑談人民幣升值
內涵小笑話
一個喜愛中國文化的美國人決定到中國進行一次長途旅行,于是在2013年7月,他用10萬美元兌換到62.5萬人民幣。在中國背包旅行了3個月,花了近2萬人民幣。10月份,這個美國人準備回國,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到1∶6.05,這位美國人就在銀行用剩下的60.5萬人民幣換到了10萬美元,然后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趣評:人民幣升值就是等數額的外幣兌換人民幣的數額減少,相對外幣來說就是貶值,外幣相對人民幣的購買力減弱。
知識鏈接
我們知道匯率是一種貨幣表示一種貨幣的價格,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影響著國內生產的商品在國外銷售商品的價格和本國購買商品的成本。
匯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比如2006年4月20日直接標價法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是8.0126元/美元,意思是說這一天1美元可以換8.0126元人民幣。2006年4月20日間接標價法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0.124803美元/元,意思是說這一天1元人民幣相當于0.124803美元。我國的外匯報價采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也就是1元外幣值多少元人民幣的標價方法。
在直接標價法下,如果匯率數值增加,意味著1單位的外幣值更多的本國貨幣"本幣"了,稱為本幣貶值,或外幣升值。相反則是本幣升值或外幣貶值。
經濟學這樣說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什么呢?最通俗的說法就是中國人的錢值錢了,比如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1元人民幣只能買到單位商品,人民幣升值后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人民幣升值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了。換句話說就是你以前用1美元能換8.27元人民幣,現在只能換6.05元人民幣"按2013年12月匯率計算"。
匯率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升值將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方面,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并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了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
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的生活消費也將產生一定影響。比如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價值上升,對于人民幣儲蓄居民來說增加了儲蓄收入。而對于外幣儲蓄居民來說就表示儲蓄減少了。因而對百姓來說就會拋外幣買人民幣保值。而對于出國留學的家庭來說,人民幣升值使居民能夠兌得更多外幣,有利于促進出國留學。
有利就有弊,那么人民幣升值的弊端有哪些呢?
1.國家的外匯儲備隨著升值縮水。
2.國家的出口產品會因為人民幣升值受到一定的影響,就是出口因為人民幣升值,相對于外國進口商來講是成本增加,出口的數量將有所減少。可因為中國商品的勞動力成本很低,20%~30%的人民幣升值,不會很大地影響中國商品的競爭力。可以說因升值而減少的出口額會由因升值而回收的外匯額填補,我國的外貿情況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3.會一定程度地影響我國的勞務輸出,很小程度地影響外國投資"同樣的投資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增加投資成本"。
4.因為人民幣升值,增強了人民幣的購買力,會導致進口增加,縮小我國的貿易逆差額。
5.銀行壞賬上升,帶來失業問題,FDI"外國直接投資"下降,農村地區發生通貨緊縮,人民幣的對外作用削弱,中國對WTO的承諾難以實現,進而帶來東南亞地區的金融不穩定,以及亞洲經濟增長緩慢。
6.人民幣升值會抑制我國出口。而我國的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歐盟。而近幾年美國、歐盟屬于貿易逆差。升值會減緩這種情況。相對而言,我國貨幣價值上升會刺激國外對我國的進口。
7.易受金融沖擊。金融市場不完善,用來對沖風險的金融工具較少;央行沒有在靈活匯率下實施貨幣政策的經驗,其能力還有待檢驗;國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巨大,金融體系脆弱。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們尚不具備針對人民幣匯率波動預期下大量"熱錢"對金融體系進行沖擊的抵御能力。
談吐要像經濟學家--笑談M0/M1/M2
內涵小笑話
兩個學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在聊天。
甲:你知道嗎?2012年中國廣義貨幣增長了13.8%!
乙:NO,NO,NO!
甲:這個數據怎么會不對?上午我剛查的資料。
乙:我是說,作為一個未來的經濟學家,你得說M2,否則就太土了!
趣評:說廣義貨幣也好,M2也罷,總之,貨幣供應量增加了。
知識鏈接
M0、M1、M2是貨幣供應量的范疇。人們一般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實踐中,各國對M0、M1、M2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流動性的大小來劃分的,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
經濟學這樣說
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每個國家只有一個銀行可以印錢,那就是"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機構之一。中央銀行把印出來的錢貸給各"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把錢貸給企業或者個人收取利息。中央銀行再從商業銀行回籠貨幣,燒掉一部分現鈔,又印一些新鈔,維持心目中理想的現鈔總數,即M0的數量。大部分貸款是用票據或者電子形式大額走賬的,并沒有對應的現鈔,總數會大大高于M0的數量,就是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M1,還多出了機構存款這樣的大頭。
下面我們詳細解釋一下:
在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中M1=現鈔+支票;M2=M1+儲蓄存款。而在英國的銀行體系中還有M0、M3等項目。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我國是以M0、M1、M2為框架體系。其中貨幣總量:M0、M1、M2。
M0=流通中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于M0;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生活中,M0與消費密切相關,它的數值高證明老百姓手頭寬裕、富足,衣食無憂的情況下這種可能性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而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貨幣投放的渠道有兩個,一是外匯占款投放,二是通過銀行信貸投放。它們的投放增長越快M2的增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