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影像發聲的時代
- (美)斯蒂芬·阿普康
- 2806字
- 2022-11-29 15:28:28
新媒體影像的崛起是一場革命
截至2013年,視頻分享網站油管上每天都有30多億段視頻可供網民隨意觀看。毫無疑問,其中存在著大量的垃圾信息。但哪種媒體上不會有垃圾信息呢?即使在全世界博物館的墻上所掛著的畫作之中,也只有一小部分是我會愿意掛在自己家里的。每種媒體上都有大量的內容,而消費者口味不一。我們不能認為迎合大眾口味就代表著缺乏素養,事實上,這恰恰代表著高水平的素養,在21世紀,素養更多地意味著掌握視覺媒體。
現代電影語言誕生才不過100年,而且仍在持續發展中。有些電影傳統將永遠不變,但電影語言不僅僅是電影制作者的專利,也與普通市民息息相關。因為現在所有人都能進行“寫作”,而這在過去只是精英階層的特權。
即使在21世紀初,黃谷子的吉他秀也是無法實現的。那時,沒有大量的視頻可供分享,沒有視頻分享網站,也沒有高清視頻播客網站。黃谷子的創作也許會逗得朋友們哈哈大笑,但這些作品不會瞬時獲得全世界的關注。隨著可輕松捕捉影像的設備的推廣,影像剪輯工具變得價格低廉且唾手可得。同時,從2005年開始,視頻網站漸入人們的視野,這一切都歷史性地改變了“游戲規則”。
到2016年,幾乎每分鐘都有總時長超過2 800分鐘的新視頻上傳到油管上,這相當于每天增加了視頻步入大眾前每8年才會產生的視頻量。從另一個視角看這一現象:每個月,該網站新增的視頻內容比美國ABC(美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三大電視臺自成立以來所有視頻量的總和還要多。該網站每個月的訪客量都超過8億人次(2019年超過20億人次),其中70%來自美國境外。我們成了全球視頻對話的一部分。電視媒介正在快速轉變,從精心打造的電視節目向偏離傳統的自制節目轉變,規則正在被重新改寫。
某知名視頻分享網站的主管在接受采訪時說:“隨著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視頻經濟也隨之蓬勃發展,所以各種敘事者都會想要借助我們的網站進行傳播。我們擁有的用戶越多,這一系統就會越開放……我們會吸引沙發土豆們(6),這是一定的。但我們的目標群體還有那些愿意站起身來、向前一步參與其中的沙發土豆們。”
與此同時,一直被看作世界上最受信賴的新聞和信息媒介的報紙卻在逐漸失去陣地,迅速衰落。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聞項目(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進行的研究表明,1990年,報紙的訂閱量為6 200萬份,但近30年互聯網的興起給報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截至2010年,報紙訂閱量下降到了4 300萬份,并且還在繼續下降。《西雅圖郵訊報》(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安娜堡新聞報》(The Ann Arbor News)、《落基山新聞報》(Rocky Mountain News)、《圖森公民報》(Tucson Citizen)等幾大老牌報紙相繼完全失去了郵購業務。
那些想要生存的報紙正在努力轉為網絡報紙,同時尋找其他的生存方式。現在,重要的新聞通常都需要視頻進行支撐。各個新聞學院正在競相改革課程,以免陷入紙質新聞的尷尬境地,紙質新聞的重要程度已經不似21世紀頭10年那樣了。
我們注意到,動態影像的地位日漸上升,甚至成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的通關密碼,因為它超越了語言、文化和國界。新時代與電視業發展初期的不同之處在于視頻的制作群體和制作權利曾經只存在于預算龐大的一流廣播公司手中,而現在,只要有設備和意愿,人人都可以制作視頻。“好萊塢總是會帶來偉大的內容,”曾擔任某知名視頻分享網站首席執行官的查德·赫利(Chad Hurley)在接受《福布斯》(Forbes)雜志采訪時表示,“而業余視頻制作者也能創造有趣的內容,并且只用兩分鐘的時長即可表達。”
時代變化的速度令人頭暈目眩。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每天投遞報紙:上午送《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下午送《南米德塞克斯新聞報》(South Middlesex News)。那時,這些報紙和美國三大電視臺(ABC、CBS和NBC)是美國人與世界溝通的主要渠道,美國人依靠它們得知事情的真相。這些媒體是企業市場部能夠接觸目標消費者為數不多的途徑或方式之一,企業掌控著能夠盈利的媒體廣告渠道,這些廣告的贊助費能夠讓記者們毫無后顧之憂地追蹤故事。在當時,人們沒有其他獲取新聞的方式,電視臺和報紙豎起了一堵只有幾條裂縫的信息墻。
現在,隨著小型出版商和小型媒體工作室的發展,這堵“墻”變成了一堆瓦礫。信息的渠道不再是有限的,在當今世界,對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件,人們開始各執一詞。現在,讀者和觀眾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選擇,人們擁有大量的機會講述自己的故事,可以將報紙扔在門廊上棄之不顧。新媒體賦予了我們每個人力量,這種力量甚至超過了紙質出版物的力量,使我們能夠深入了解社會,探索并獲取此前無法知曉、無從想象的信息和事物。
甚至在發生經濟危機時(事實上,也許是經濟危機的結果),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港口城市迪拜也成立了傳播學院,教授傳統和新型媒體敘事的基本知識。“這是阿拉伯世界在歷史上首次開設的傳播課程,教授當地居民用本國語言開展新聞工作,”新任院長阿里·賈比爾(Ali Jaber)在接受美國影視雜志《綜藝》(Variety)采訪時說,“只有當你能夠將自己的故事講給人民聽時,外國人才會聽。”
由于語言差異,視頻這種表達形式就是向國際受眾表達觀點的最理想的方式。如前文所述,迪拜的這所傳播學院與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新聞與傳播學院(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伊麗莎白·蒙克·戴利(Elizabeth Monk Daley)是安納伯格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創始人兼教務主任,也是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的院長,她進一步評估了視覺媒體前所未有的變革力量。
戴利將當前的語言環境比作14世紀時的意大利,在當時,學者在修道院和大學中用拉丁文授課,而在街道和市集上,人們說話、開玩笑、討價還價、大呼小叫時都說意大利方言。
“今天的相關論點,”她寫道,“簡單來說,即對大多數人來說,電影、電視、電腦和在線游戲與音樂都構成了當今的‘方言’。”
如果按照這種比喻進行邏輯推理,書面語言將可能會逐漸消失,變成一種無人問津的儀式,視頻則會成為未來傳播符號的唯一途徑。視頻將會代替電子郵件被發送。
然而,這并非印刷文字的死亡通知書。文字永遠不會“消亡”,我們用于傳播、記錄想法的句段也不會消亡,這種表達方式永遠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閱讀本書的時候,我選擇用文字寫作,你選擇通過文字接收信息。此外,影像素養與文字素養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永遠相互交織。
閱讀通常是一種感官體驗,有時需要讀者和作者具備建構畫面和形象化思考的能力,閱讀的這一特質也影響著人們創作的目的。《喧囂與騷動》堪稱描寫美國南部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作者威廉·福克納曾經說,整部小說的創意源自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一幅令人迷惑的畫面:一個男孩身處樹叢之中,透過窗戶窺探一個女孩的臥室。也就是說,首先出現的是作家頭腦中的畫面,然后才有小說的誕生。
目前,我們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感官體驗方式與過去脫離,這提醒我們,伊麗莎白·戴利的觀點值得深思。視覺表達作為傳播真相的一種方式,正在勢不可當地崛起,因此讀者和觀眾需要具有新的辨別力:他們要秉持懷疑精神和敏銳的判斷力,評估以影像為媒介所展現出的價值,而不再是評估口頭論點的價值。這是一種新型的視覺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