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誰獲利最大,誰嫌疑最大?
- 正德盛世從豹房開始
- 漠中野
- 2253字
- 2023-06-23 14:40:26
朱厚照皺了一下眉頭,張永的行為,在他穿越以來,并沒有顯露出問題,但他心中總有點不對勁。
并不是張永露出什么破綻,只是隱約想起,八虎中,他是唯一在嘉靖年間還混得不錯。
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邏輯,這人要是沒有問題,那還真怪了。
谷大用,丘聚和魏彬在朱厚照死去后,深受打擊,雖然說是牽連到張永,估計也是障眼法,不然,張永后來又重回宮里,重任掌印太監一職。
而且好像名聲還不錯,相對于把正德黑出天際的明史,這個就很值得商榷了。
原本只以為他只是墻頭草,沒想到,膽子還真大,與外人聯合,謀奪皇位。
這樣子,一切都說得通,天上不可能會掉餡餅,嘉靖的皇位,也不是掉下來的,都要靠人去爭取。
“太后與張永,關系如何?”朱厚照問道。
關系如何,應該問的是不是勾結在一起,馮績頭垂得更低,下頜都頂到胸口處。
記得剛入宮的時候,他的師傅就再三叮囑,不許嚼關于皇帝,皇后,太后等的話題,所見所聞,都得爛到肚子里去,少說少做,才是宮里生存之道。
宮里的人,總是因各種奇特的原因,死于非命,他永遠牢記著師傅的話,少說少做,才熬到今天。
不過,今天已經是九死無生,只求別那么受罪,馮績深深嘆了一口氣,說道,“皇帝年初病重的時候,張永與太后走得比較近。”
“而且,張家兩兄弟,收了張永不少東西。”
“之前呢?”朱厚照問道。
馮績心里一愣,之前張永不是一直都是你的心腹么?怎么都不知道。
他哪知道眼前這個皇帝,靈魂已經換了另外一個人,對于前身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
“之前并沒有太多聯系,自皇上南巡回京后,才聯系得比較多。”馮績回答道。
回京后,那就是正德當時已經病重了,朱厚照捋了一下時間線。
去年平定叛亂,回師途中,正德落水,那是對方開展行動的第一步。
回京后,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治,這里面太醫院,文官,宦官都參與到里面去,這是第二步。
一旦不治,太后,文官,宦官一起把朱厚熜推上位,這是第三步。
要不是朱厚照穿越過來,這事真的渾如天成,大家都以為是朱厚熜運氣好,在家掉下個椅子來。
后面大庭儀事件,也是從另一方面證實了這件事,嘉靖手段讓現在的朱厚照拍馬也跟不上。
利用這個做文章,把知情的人都清了下去,看看楊廷和的下場就明白了。
可惜朱厚照來了,對方看計劃不成功,直接就開啟了刺殺皇帝的行為。
自己也是心真大,一次兩次,都不當回事,還跑出京城之外,給對手這么好的一個機會。
細細思考,朱厚照出了一身冷汗,轉向依位勒問道,“張永去古北口的隊伍,是王尚書安排的?”
“是的。”依拉勒回答。
聽到此話,朱厚照心中稍安,張永別看是個太監,但帶兵的能力可不容小覷。
從正德登基開始,他就督十二團營兼總神機營,其后又與邊將江彬共同掌管四衛勇士。
在與蒙古小王子戰爭中,提督宣府、大同等處軍務,與彭澤西征肅州,出戰寧王之亂。
“傳訊,直接拿下,押回京城的。”朱厚照說道。
放這么一個人在外面軍隊,他很不放心,張永帶領隊伍去古北口,并不是他的安排,只是恰好能迷惑別人的,開始他也不在意,但現在知道有問題,就不能放任了。
張永帶出的這支隊伍,有幾分意思去救皇帝?說不定是去補刀。
馮績的下一句話,更肯定了他的想法,“皇上,除了隊伍之外,東廠在京城的精英,都隨隊出發了。”
“有多少人的?”朱厚照問道。
“四百人,奴婢給準備的補給。”馮績回答道。
東廠在京城,約有一千人左右,有戰斗力的差不多有七百,一下子就調走了一半有多。
“給王瓊傳個訊,能抓就抓,抓不了就全殺了。”朱厚照說道。
依拉勒走到門口招來一人,從身上掏出令牌,吩咐下去。
東廠完蛋了,馮績心生傷感,但馬上反應過來,自己都自身難保,還關心這事干嘛。
“還有什么?”朱厚照見依拉勒回到身邊,繼續問道。
“劉允有可能是張永殺的。”馮績想了一想,回答道。
“劉允?”朱厚照想不起這個人。
“劉公公奉皇上之命,去雪域高原,與噶瑪巴起沖突,后來就失蹤了。”依拉勒明白皇上又犯失憶癥,老記不起人名。
這時,朱厚照才想起來,劉允去請噶瑪巴,是正德對雪域高原加強控制的手段之一,結果讓劉允給搞砸了。
人一直也沒有回來,記得當時派張永去處理這件事,但匯報回來,就是找不到人。
這事,看來,沒有表面看到的那么簡單。
哪里都不想讓他省心啊,朱厚照心里又嘆了一口氣,皇帝的福利都沒享受到,亂七八糟的事卻那么多。
大明這天下,內部矛盾加劇,周圍草原,高原,海上的敵人,都沒有一個省心的事。
“這事怎說?”朱厚照問道。
“在兩月前,張永曾經要求奴婢調查劉允的消息,奴婢發現他藏在昌平的山里。”馮績回答道。
“但消息傳上去后,就沒有后續,但后來奴婢發現有一隊外地廠衛,接到命令前往昌平執行任務。”
“后來,奴婢猜測,劉允應該落到張永手中,他跟張永一向都不對付,估計是被殺了。”
“劉允的隨從呢?”朱厚照問道。
“事后,張永派一隊廠衛,沿劉允線路去雪域高原,不出意外,應該是斬草除根。”馮績說出自己猜測的想法。
朱厚照竭盡全力回憶劉允出使的事情,但前身卻一點記憶都沒有給他留下來。
當時,知道劉允事件后,他給綽吉我些兒許諾,并讓他回去。
“綽吉我些兒回到高原了么?”朱厚照心里有些隱憂。
依拉勒聽到發問,直接走到門口,又派一個人出去。
朱厚照現在心里有點堵,在他看來,內斗無可厚非,但與外部勢力勾結,那是罪不可饒。
明顯雪域高原的事情,有人不想看到正德成功,在背后搞破壞,讓劉允去背這個黑鍋。
事后如果正德死了,把鍋也扣到他頭上。
現在朱厚照還活著,那劉允就必須得死了。
邏輯上并不復雜。
謀殺皇帝,破壞外交,勾結藩王,那一條罪行,都是得披漁網,連斷頭臺沒辦法上。
張永膽子是誰給的?
誰給了多大利益,能讓張永去做這件事?
誰獲利最大,誰嫌疑最大?
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