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千戶,你是故意的吧!”
等安排好潘忠等人后,朱高煦才意味深長的對著莊得開口說話。
“殿下的意思,末將不明白!”
莊得看上去是一頭霧水的模樣。
“你啊,果然人如其名,很會裝!”
朱高煦拍了拍莊得的肩膀,還同他開起了玩笑。
“孤剛才射傷了潘忠,他手臂上有箭傷,你又不是不清楚。”
“以你的精明,怎么可能去挽潘忠的手臂?”
“你這是在提醒孤,通過給潘忠治療,來讓潘忠釋懷,來讓孤可以籠絡(luò)于潘忠!”
都是聰明人,朱高煦也就沒有在莊得面前拐彎抹角。
朱高煦可是圖謀些以后君臨天下,他必須要徹底的收服莊得,好讓莊得可以為我所用。
“末將那點小心思,果然還是瞞不過殿下!”
“殿下能文能武,當(dāng)真是燕王之幸!”
其實朱高煦的文韜武略,早就已經(jīng)讓莊得徹底歸心。
莊得之所以小心翼翼,只不過是因為尊卑始終有別。
……
面對耿炳文的北伐,燕軍這一次可以說是旗開得勝。
雄縣、莫州,燕軍兩次取勝。
不但得了兩座城池,燕軍還陣斬了南軍不下兩萬。
如今的莫州城中,已經(jīng)成了燕軍的天下。
朱棣更是在城中設(shè)宴,款待一眾燕軍將領(lǐng)。
至于燕軍士兵,朱棣也是傻牛羊以犒勞三軍。
“末將之前和燕王殿下為敵,實在是不自量力之舉。”
“得蒙殿下不棄,潘忠今后愿為殿下效死!”
酒宴之上,敗軍之將的潘忠,端著酒杯就是向著朱棣敬酒。
“潘將軍何須如此?”
“孤只當(dāng)你是自己人!”
朱棣對于手下武將優(yōu)厚,這是不用懷疑的事情。
要不然,朱棣怎么可能以八百死士,就拿下了北平?
而且在拿下北平之后,附近州縣更是聞風(fēng)來投。
“既然潘將軍和我兒英雄惜英雄,今后還請潘將軍輔助我兒,同我等一起奉天靖難,掃除奸臣!”
朱棣這番話,其實就是把潘忠指派到了朱高煦的麾下。
朱棣的奉天靖難,建文帝是不可能乖乖聽話的。
燕軍往后,還會很多血戰(zhàn)。
這種連年戰(zhàn)爭之下,朱棣不可能每一場仗都親自上陣。
朱高煦作為朱棣的兒子,自然是要承擔(dān)很大一部分責(zé)任的。
比起外姓人來,朱棣當(dāng)然更加信任自己的兒子。
而且潘忠就是朱高煦招降的,朱棣將潘忠劃入朱高煦軍中,也是一種順?biāo)饲椋彩菍τ谥旄哽銘?zhàn)功的獎賞。
“謝殿下!”
朱棣并沒有因為潘忠之前抗拒王師而責(zé)怪于他,潘忠自然是要叩頭感恩的。
“末將還有一事,還請燕王殿下聽之。”
“此番耿炳文統(tǒng)帥大軍北上,號稱麾下有三十萬只眾,此不過是行虛張聲勢而已。”
“據(jù)末將所知,耿炳文不過手中只有十余萬人。”
潘忠吧南軍的底細稟告給到朱棣,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就是屬于一種投誠后的見面禮。
“十萬!”
這下子朱棣動了心思。
之前建文帝一直宣稱北伐大軍有三十萬,這讓朱棣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三十萬朝廷大軍對戰(zhàn)十萬燕軍,兵力懸殊差了有三倍之多。
“啟稟殿下,城外有人求見!”
負責(zé)巡防的將領(lǐng)朱能,這個時候突然跑了進來。
“來者何人?”
朱棣知道朱能的穩(wěn)重,他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想要帶人進來的。
“來人自稱是耿炳文麾下大將張保,他還是孤身一人前來的!”
朱能也是實話實說。
“讓他進來!”
朱棣心里好奇,不知道這個張保想要干嘛。
……
朱能下去后不久,就帶著一個魁梧漢子進到宴會大廳。
“末將張保,拜見燕王府殿下!”
張保此刻一身布衣,身上也沒有攜帶兵器。
當(dāng)然,為了防止朱棣被刺殺,朱能已經(jīng)讓人給張保搜身,就算張保之前有帶兵器,這個時候也已經(jīng)被朱能給留在了外面。
“張將軍前來,所為何事?”
朱棣沒有廢話,他直接進去主題。
“末將前來,是有一份大禮送給殿下。”
“耿炳文此番前來,飛走號稱的三十萬之眾,實際人馬不過只有十萬多一點!”
張保說完后,就抬頭望向了朱棣。
只不過張保在朱棣的眼中,沒有看到任何表情。
張保以為自己是第一個把實情告訴朱棣的,他不知道在他之前,潘忠已經(jīng)對著朱棣據(jù)實相告。
“你為什么泄露軍情欲孤?”
有了潘忠和張保的相互印證,朱棣算是完全張信耿炳文手下南軍只有不到二十萬了。
朱棣吃不準的是,張保為什么要前來告訴自己。
“末將以為,王氣在北不在南!”
張保用了一句話,就說明了來意。
朱棣在北,建文在南。
張保這就是在說,相比于已經(jīng)登基稱帝的建文,張保更認為朱棣可以取得天下。
張保此來,就是想要投降到朱棣麾下,撈一個從龍之功。
“承蒙張將軍厚望!”
“若是孤有朝一日可以得償所愿,張將軍你居功至偉!”
朱棣善于拉攏人心,更知道要對手下許諾一個大好前程。
要不然,誰還愿意跟著朱棣賣命?
“末將還有一些事情,希望殿下聽之。”
“耿炳文老邁,在是攻是守上猶豫不決。”
“好好的十萬大軍,耿炳文卻將是分隔扎營于滹沱河兩岸,使得大軍無法首尾相顧!”
說到這里的時候,張保眼中閃現(xiàn)憤怒神色。
“末將之前曾經(jīng)就此勸說耿炳文,誰知道他不但不聽,反而對末將大家斥責(zé)!”
張保越想越氣,他干脆挑明就是因為耿炳文不聽從自己建議,所以才前來投奔到朱棣帳下。
“得將軍,孤如同久旱逢甘霖!”
朱棣正愁不知道怎么對耿炳文下手,張保帶來的消息正好解決了朱棣所面對的難題。
起身斟酒一杯,朱棣端著酒杯走到了張保的面前。
“將軍,還請同飲!”
出于對張保投誠的感激和拉攏,朱棣不顧身份上的相差懸殊,他當(dāng)場就向著張保敬酒一杯。
“末將,愿為殿下赴湯蹈火!”
朱棣一親王身份敬酒,引來了張保的欣喜若狂。
在耿炳文手下不得重用,在朱棣這里卻被奉為上賓。
這種前后待遇上的差距,讓張保覺得自己是不虛此行。
“諸位,我等何不一起敬張將軍一杯?”
朱高煦也是知道張保帶來信息的重要性,他更是發(fā)動在場燕軍將領(lǐng),給張保一個極高的接風(fēng)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