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于至善:我讀《大學》《孟子》
- 劉家望
- 600字
- 2022-11-28 18:29:18
3.致知在格物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解讀】這就是大學之道的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條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一脈的儒家為學子士人設計和展示的修身進德,是內圣外王的人生目標、道路和階梯。
原文的意思是:古之君子要弘揚仁義明德平治天下,先要治國;要治國,先要齊家;要齊家,先要修身;要修身,先要正心;要正心,先要誠意;要誠意,先要致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探究天地自然事物的本質本原和規律,究天人之際而明理。
八條目的內容和本末先后次序很清楚了,最需要理解的是格物、致知而誠意。這是個哲學問題,也是修身進德、內圣外王的認知起點,知與行的起步。格物,是探究天地自然客觀事物的本質本原和規律;致知,就是找到對客觀事物本質本原及其規律的真實認知,形成正確的思想,客觀真實的認知和正確思想就是誠意。其核心思想是“誠”,“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者,天之道也”,所以“致知在格物”。要探究和懂得天地自然客觀事物的真實的本質本原和規律,這是人的正確思想的唯一來源,也是“誠意”的哲學根據。“君子誠之為貴。”誠意是八條目的核心環節,沒有誠意,就不可能有正心,心不正何談內圣外王修齊治平。誠為德之本,正確的思想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