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子,你是在夸咱呢?還是在夸咱呢?
- 大明:最強反套路穿越
- 小宏兔
- 2370字
- 2023-04-11 14:53:40
“歷史記載,明朝歷經十六帝,國祚傳承二百七十六年!”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距離現在也確實過去了六百多年!”
臺上的常近辰,見底下三個入戲瘋子情緒還算穩定,便是照本宣科的說道。
同時不等底下的反駁質問,趕緊補充了一句:“其實傳承二百七十六年,也是還可以的!”
“畢竟,歷朝歷代有著皇朝周期律在冥冥之中限制著,能跳出這個周期律的朝代,可以說屈指可數,嚴格上甚至根本不存在!”
“所以,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能歷經十六帝,傳承二百七十六年,也是蠻厲害的!”
常近辰雖然是照本宣科講的是明史,但是底下入戲太深的狂熱瘋子的情緒,同樣必須時刻照顧到。
否則,搞不好下一秒,那位帶刀哥就會沖殺上來,暴揍自己一頓。
雖然,常近辰知道帶刀哥手里的繡春刀是道具,但從遠處看寒鋒逼人夠唬人!
所以,惹不起就盡量不去招惹,照本宣科的同時,緊好的講。
只要扛過這節課,拿到五百塊的講課費,趕緊開溜走人。
這幫瘋子,常近辰不伺候了。
果不其然,常近辰插科打諢提了一下皇朝周期律,底下穿著道具服龍袍的大叔,臉色果然一異,來了興趣。
小樣,連明史都不了解的歷史文盲,常近辰說這些更高深的歷史規律,還能不把他們給唬住了?
只見底下的‘朱元璋’臉色錯愕后,便是向自己問道:“皇朝周期律?”
“歷朝歷代都沒有跳脫這一個冥冥中的歷史限制?”
“夫子,你倒是給咱說說,這個皇朝周期律,是什么意思?!”
底下的朱元璋確實被成功轉移了注意力,納悶的向臺上的年輕小子問道。
“皇朝周期律,顧名思義,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是這樣的!”
“我們后世的歷史學家們,對封建王朝歷朝歷代的研究,驚奇的發現!”
“歷朝歷代的國祚傳承,竟然都沒有超過三百年!”
“無論是奠定大一統的秦朝,還是承繼的大漢,兩晉盛唐,或者趙宋北元,以及大明滿清!”
“這些大一統的皇朝國祚,基本都沒有傳承超過三百年!”
“至于其他地方割據,就更別說了!”
“所以,就發現了這么一個奇怪的歷史規律,也是把‘三百年國祚’定為了封建皇朝家天下的皇朝周期律!”
“所以,朱元璋開創的大明朝,能傳承二百七十六年,也是還可以的……”
“不,是非常厲害,真的非常厲害,畢竟代代是奇葩嘛!”
常近辰說著說著,又開始走炮了。
卻是聽得底下的朱元璋朱棣父子兩個,剛開始一愣一愣,心里也是疑惑是這樣的嗎?
歷朝歷代是真的都沒有超過三百年的國祚周期嗎?
真要是冥冥中的三百年國祚周期,那他們的大明朝,歷經十六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確實是蠻可以的!
但是,朱元璋的臉色并沒有改善多少。
咱怎么就聽不得,臺上那小子后面說的呢?
什么叫非常非常的厲害,畢竟代代是奇葩?
畢竟代代是奇葩,這都能傳承二百七十六年沒有亡,所以很厲害非常厲害?
你小子是這個意思嗎?
所以,你小子是在夸咱呢?還是在夸咱呢?
不對!
這小子說的不對,差點被這小子瞎編的,給唬住了!
當即,反應過來的朱元璋,眼眸子便是一瞇,說道:“三百年?!不見得吧?!”
常近辰還是覺得這幫瘋子入戲太深了,身上竟然有讓他心里發毛的氣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龍威嗎?
常近辰不太敢觸怒,便是硬著頭皮,繼續說道:“龍袍大叔想說的是兩漢吧!?”
“西東兩漢前后傳承確實超過了三百年,甚至是超過了四百年!”
“但從史學上講,西東兩漢已經算是兩個大一統皇朝,畢竟漢光武帝的東漢,不是傳承得來,而是造反得來的!”
“而且,劉秀的漢室皇脈,距離漢高祖劉邦的正統傳承,太遠了!”
“就像劉備的季漢不被視為大漢正統一樣!”
“所以,兩漢分家,西漢二百十一年,東漢同樣兩百余年,都比不上大明的二百七十六年!”
行!
竟然能這么論!
臺下朱元璋聽了之后,也是連連點頭,你這么講,咱心里就平衡多了。
畢竟連強漢的傳承,被這小子這么一說,也沒他老朱家傳得久,心里能不平衡一點嗎?
“至于另外的趙宋,靖康之恥之后,雖然是子承父業,再續了一百多年,兩宋前后加起來,國祚也勉強剛剛過了三百年的線!”
“但南宋偏安一隅茍延殘喘,算不上大一統皇朝,所以在史學上,同樣認為趙宋沒有跳脫皇朝周期律!”
不過,還沒平衡兩分鐘,朱元璋臉色又是沉了!
雖然大家都沒有過三百年的皇朝周期律,二哥別笑話大哥。
但是,臺上這小子,竟然拿這個狗屁的周期律,來編排他朱元璋的大明國祚,當真是好膽!
狗屁的皇朝周期律,還史學上發現的皇朝國祚規律?
狗屁!
肯定是臺上這小子,自己胡亂瞎說編篡的!
行,暫時聽上去似乎就那么一回事,那你跟咱繼續編!
當即,朱元璋便是陰沉著一張臉,沉聲問道:“可以,這個聽上去倒是蠻有道理的!”
“我大明國祚傳承了二百七十六年,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歷經十六帝,代代是奇葩!”
“那你跟咱好好說說,這一根繩是什么意思?其他后輩皇帝,又怎么個個是奇葩!?”
常近辰講完皇朝周期律之后,趁著龍袍大叔問話的空檔,灌了一口冰紅茶,繼續說道:
“龍袍大叔,這個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同樣也是字面上的意思!”
“開局一個碗,就是說朱元璋早年喪父喪母,破家當過和尚做過乞丐,僅憑一個破碗,從南打到北,建立大明皇朝,可謂是歷朝歷代起點最低,開局最難,得國最正的一位開國皇帝!”
“就僅憑這一點,即便是千古一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跟老朱沒得比!”
“這個你剛才已經說過,即便如此,咱還是不配千古一帝!”
雖然再聽一遍,朱元璋都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知道即便如此,也配不上秦皇漢武,就很不爽。
便是趁著臺上小子停頓的片刻,打斷沒好氣的問道,“你還是跟咱說說結局一根繩是什么意思吧?咱的大明到底是怎么亡的!?”
“是說過,我這不是為老朱打抱不平嗎!還是被滿清皇帝,給黑得太慘了!”
常近辰連連點頭,順便安撫了一句臺下的龍袍大叔,繼續說道:“結局一根繩,也同樣是字面上的意思!”
“崇禎末年,大明皇朝內憂外患天災不斷,民不聊生哀鴻遍地,民少相公多官逼民反,由李闖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破京師,大明末代皇帝崇禎帝一根繩子吊死在皇城煤山之巔,也算是剛烈,不負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了!”
……
PS:新書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