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孩子需要怎樣的照料者
- 父母是最好的治療師:如何面對自閉癥兒童
- 王劍飛
- 1002字
- 2022-11-07 16:49:13
如果媽媽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完成孩子出生以后的哺育和撫養,那么,孩子可能會交給其他人來養育。這個其他的照料者也許是奶奶、爺爺、外婆、外公,也許是像保姆一樣的其他照料者。那么,孩子喜歡和接受怎樣的照料者呢?而照料者又是否可以成為孩子心中的重要他人而完成孩子的社會化成長的發展需求呢?
答案是,一個好的照料者,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自己家族里邊的人,還是像保姆一樣外面的人,都是可以跟孩子建立起安全可信任的關系的。
心理學家曾經指出,嬰兒是渴望交流的生命,他們強烈地希望與他人交流。我們通過嬰兒在不同時間的需求,就可以看出嬰兒是怎樣發展出社會人際關系的。
一個月大的嬰兒,會聚精會神地盯住母親的臉。兩個月大的嬰兒會更主動地以積極的情緒回應母親的情緒反饋。而到三個月的時候,嬰兒就開始變得更容易接近和更喜歡玩耍。
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嬰兒與母親的互動關系會帶給孩子一些成長的變化。所以,母親是重要的。
如果照料者不是媽媽,而由其他照料者照顧養育孩子,我們會如何評估其他照料者是否可以替代媽媽而成為孩子所需要的重要他人呢?
第一,我們需要評估的是其他照料者在孩子出生后至少一年半的時間里,是不是可以持續穩定地陪伴在孩子身邊,跟孩子一起成長。而這個期間,孩子非常需要一個穩定的客體來讓孩子獲得安全和可信任的養育。否則,孩子心中這個客體就會發生混淆或者紊亂,繼而就可能發展為離群索居、情感淡漠和內外在孤獨的人。
第二,我們需要評估這些照料者是不是從內心由衷地愛孩子。我們看到有一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選擇替代媽媽來照顧孩子,也許他們的選擇是不得已而為之,也許因為身體健康狀況不適合,也許他們還要同時照顧其他子女的孩子而疲憊不堪,從而應付了事、情緒多多。一旦出現這些代養情況,孩子就收不到這些養育者帶給他們的愛,孩子也很少能夠看到這些照料者帶著愛和溫暖、接納和支持的笑容,所以孩子有時就會收到自己是多余的、被嫌棄的信息。這對孩子后天的社會人際關系的發展和情緒的發展都將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孩子有時就會陷入自閉的應對狀態,有時甚至裝作自己不存在。
第三,如果照料者是請來的保姆,我們需要評估的是,這類照料者是日間照料還是全天照料,如果是日間照料的話,孩子幾乎不太可能把這樣的保姆當成心中的重要他人。所以,即使有日間照料的保姆,還要給孩子選擇特別在晚上睡覺時能夠陪伴在身邊并能夠持續帶給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他人,孩子才可能在后續的發展中不受太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