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熵減法則:萬物生存的終極規則
- 何圣君
- 2923字
- 2022-11-04 11:21:04
前言
“一起有策略地利用概率對抗熵增,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知道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推動你看到了這行文字。這也說明,你人生的蛻變從此刻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是為什么呢?這要從一個宇宙終極定律——“熵增定律”說起。熵代表一種無序程度;熵增表示這種無序在不斷累積;而熵增定律則被人們稱為物理學界最可怕的定律,沒有之一。因為它意味著一切都在從秩序走向混亂。熵增定律認為,在孤立系統中,如果沒有外力做功,那么整個系統就會退化為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一團物質。對個人來說,熵增定律在我們身上出現的條件也一模一樣。第一,孤立系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是兩點一線;第二,沒有外力做功:缺乏“外界能量”輸入做功。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曾和你一樣,每天上班、下班,回家玩游戲、看小說、追劇,沒有太多壓力,也沒有太多動力,活得隨波逐流,沉溺眼前的安逸。但人總會覺醒,突然有一天,你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人生,可當下的你對此無能為力。如果你感受到了這份痛楚,那么你是幸運的。為什么?因為此時的你就如同《黑客帝國》中的尼奧,選擇吞下了紅色的藥丸,從此可以看到“真實的世界”。不過真實的世界又是殘酷的,你雖想打破孤立系統,卻苦于沒有方向;你在職場受了委屈,卻依舊選擇內卷,只因焦慮35歲危機;你想努力精進,卻敵不過惰性,結果總是讓自己大失所望。以上這些,我都經歷過。
面對熵增定律,物理學家薛定諤說:沒人能逃過熵增,但高手懂得對抗,生命以負熵為生。負熵的實現也有兩個條件:第一,打破封閉系統;第二,引入外部力量做功。比如在凜冽的冬天,房間里很陰冷,但因為你的床上有電熱毯,電熱毯的電線與電網相連,引入了外部電能做功,這才讓你的被窩格外溫暖。假設地球在宇宙中流浪,那它本身僅是個冰疙瘩。但實際上,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地球每時每刻都在相對合適的距離公轉運行,受到太陽輻射熱能滋養。久而久之,這顆星球逐漸有了生物繁衍,萬物生長。
電熱毯安全發熱因智慧與設計而來,地球生命的誕生因巧合與運氣而來;前者是策略,后者是概率。策略與概率將作為本書重要的關鍵詞,在后面的內容里高頻出現。
為了幫助你有策略地對抗熵增定律,通過概率成為更好的自己,我根據自己踐行得出的反饋和結論,把本書的脈絡按順序梳理為認知負熵、情緒負熵、財富負熵、身體負熵、溝通負熵和行動負熵六個部分。

? 認知負熵。認知負熵既是實現整體負熵的起點,也是幫你確定成長方向終局模樣的終點。你可以想象一下,當一只空碗里放入一顆小鋼球,鋼球雖然會在自由落體后在碗中開始做阻尼運動,但它最終會被引向重力的方向。而很多人之所以迷茫,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本質上是沒有想明白自己“重力的方向”到底應該在哪里。而有些好不容易找到自己人生目標的伙伴,又不擅長把大目標拆解成每月、每周、每天的小目標和落地行動;在面對選擇時,也沒有到底該怎么做選擇的成熟范式;對自己的精力、時間、注意力的分配毫無策略;沒有勝率、賠率、下注比率的意識;更別說有每次行動后反思和調整的習慣了。所以,在這一章節,我會分別用北極星思維、選擇思維、策略思維、概率思維和復盤思維等思維模型來協助你解決這些問題。
? 情緒負熵。你一定聽過情商這個詞,但很多人都對它有誤解。事實上,情商不是很多人想當然以為的“情商就是會說話”,它本質上是一種情緒智力,也是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情緒的感知、認知和管理水平的體現。有人很有天賦,能很快從焦慮、抑郁、憤怒等情緒熵里恢復過來,但更多的人則需要從頭學習。我自己盡管屬于“更多的人”的那部分,但是通過修煉,我已經把大量讀書后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方法濃縮成知識結晶,幫助你了解我們為什么會陷入情緒;面對35歲危機,我們該怎么辦;作為人生游戲中的玩家,要怎樣在韌性、招架和抗性屬性上增加技能點來抵御情緒熵;遭遇瞬時情緒暴擊后,有什么實用的應對策略。在章節的最后,我還會送你一個為你精心準備的“情緒遙控器”,幫助你盡可能地去靠近情緒自由。
? 財富負熵。財富負熵是有策略對我們個人的財富做功,是撐起我們整體負熵的重要支柱。它的目標不是讓你賺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而是讓你通過厘清思路找到路徑,通過概率思維和前人驗證有效的策略,讓你在財務方面擁有穩健的正現金流,從而在現實與價值觀發生沖突時(比如周圍一堆同事陷入職場內卷不得不加班表演給領導看時,你卻可以瀟灑地下班走人),擁有“不想干什么時就不干”的底氣。這些財務策略能讓你站在華爾街大師們的肩膀上,通過定目標、選路徑,認識歷史、認識自己、認識周期、學會資產配置、建立夢之組合、理解交易系統,戰勝人性中的貪、嗔、癡、慢、疑,用提升財務認知的方法和策略來提高投資賺錢的勝率。如果你初次接觸投資,可能會感到有些難,但請你相信: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 身體負熵。身體負熵是另一個重要支柱。尤其在我們年齡見長后,我們會越來越發現它是一串0最前面的那個1,沒有這個1,再多的0也還是0。所以,雖然身體衰老,走向熵增不可避免,但本章的目標是以“吃、動、早、睡、冥”(吃喝、運動、早起、睡眠、冥想)這五種不同的身體負熵策略,去延緩衰老的到來。
? 溝通負熵。認知、情緒、財富、身體,這些都是我們與自己的關系;溝通負熵則要解決我們與別人的關系。為了能實現社交自由,讓自己在處理與別人的關系時游刃有余,我們還需要踐行溝通負熵,把溝通的摩擦成本降到最低,從而盡可能去實現彼此的共贏。在本章中,識人式溝通、談判式溝通、結構化溝通、選擇式溝通以及最后的非暴力溝通,都是我親測有效、能讓你在溝通場景中擁有高概率獲益的優選策略。
? 行動負熵。《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曾說,任何事物的達成都會經過兩次創造,一次在頭腦中,一次在真實世界里。在最后這一章,為了讓你不僅僅是前五章知識的觀光客,也為了把這些知識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將它們在你的真實世界里創造出來,你必須通過行動落地。因此,我將手把手和你一起踐行魯莽法則、動機法則、行動法則、首步法則和涌現法則,陪你負熵前行,最終一步步接近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本書是《熵增定律》的姊妹篇,也是熵增定律從原理理論到應用實踐的場景化落地。事實上,《熵增定律》作為我的第四本出版物,自發行以來受到了數萬讀者的好評反饋。大量讀者開始踐行“生命以負熵為生”,認為“價值遠遠大于價格”。
這些反饋觸動了我,給我注入了能量,讓我繼續動筆,決心更系統地以“個人需求”為主要場景,以拆解和厘清“個人踐行負熵”為目標,盡可能幫助讀者在閱讀與實操后,能生活過得更好,在個人成就領域能拿到結果。為此,我依舊每天5點起床寫作,通過打破封閉系統,引入大量外部能量(書籍、經驗、他人智慧)做功(踐行在生活和工作中),最終把這些實踐的體感和反饋成果按照以上六大維度梳理成你正在閱讀的這本書。
最后,我想再次與你分享我在《熵增定律》中的金句:改變的本質,是創造新經驗代替舊經驗。創造新經驗需要用新方法,獲得新反饋、新強化,并切身體驗它。
如果你是《熵增定律》的老朋友,那接下來讓我們再次開啟一趟學習之旅;如果你是新朋友,那請允許我向你發起邀請:“很高興認識你,我是何圣君,我們這就出發,一起有策略地利用概率對抗熵增,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