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論[1]

李永圻

說起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撰述過《白話本國史》和先秦至隋唐的四部斷代史,還有厚厚三大冊的《讀史札記》等。其實,呂先生還編撰過好多種中小學的教科書,除了歷史一科之外,他撰寫的教科書有國文、地理、修身等好幾個科目。據我們的統計,呂先生編撰出版的中小學教科書,有十六種:

(1)《新編中華民國 國文教科書》,十二冊,上海民國南洋圖書滬局1913年版;

(2)《新編共和 修身教授書》,十二冊,上海民國南洋圖書滬局1913年版;

(3)《高等小學 新修身教授書》,九冊,上海中國圖書公司和記1914年版;

(4)《高等小學用 新式最新國文教科書》,六冊,中華書局1916年版;

(5)《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國文教授書》,六冊,中華書局1916—1917年版;

(6)《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地理教科書》,六冊,中華書局1916年版;

(7)《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地理教授書》,六冊,中華書局1916—1917年版;

(8)《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歷史教授書》,六冊,中華書局1916—1917年版;

(9)《新法 國語教科書》,六冊,商務印書館1920年版;

(10)《高等小學校用 新法歷史參考書》,六冊,商務印書館1920—1922年版;

(11)《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

(12)《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二冊,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

(13)《高中復習叢書 本國史》,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14)《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四冊,上海中學生書局1935年版;

(15)《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四冊,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16)《初級中學適用 本國史補充讀本》,上海中學生書店1946年版。

還有當年學校的油印講義,以及幾種由當年學生記錄成冊的講義,現在經過整理,出版成書的也有七種:

(1)《中國文化史六講》,1929、1930年任教于江蘇省立常州中學油印講義;

(2)《〈古文觀止〉評講錄》,1942年任教常州青云中學高二國文課講義;

(3)《本國史(元至民國)》,1942年任教常州青云中學高二本國史講義;

(4)《中國文化史》,1942年任教常州青云中學高二課程講義;(5)《國學概論》,1942年任教常州青云中學高二課程講義;

(6)《中國近百年史概論》,1942、1943年任教常州輔華中學(今常州市第三中學)的油印講稿;

(7)《本國史復習大略》,1944、1945年在常州郊外湟里(今常州埠頭)博文中學“中國史講座”的油印講義。

兩者合計,總共有二十三種,其中歷史類的有十四種,地理類的二種,修身類的二種,國文類的五種。這些教科書,大多是呂先生獨撰的,有幾種是呂先生與人合撰的;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編撰過這么多的中小學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這在民國年間,乃至今日的學術界也是很少見的。

呂先生一生從事文史的教育工作,與一般教學工作者不同的是,他的教師生涯是從小學(常州私立溪山兩級小學堂)開始,進而中學,后來才進入到大學任教。他教過的科目,自以歷史為最多,除歷史之外,還教授過國文、地理等。1907年,二十四歲的呂思勉先生在常州府中學堂任教,這一年的冬季,錢穆先生也進入常州府中讀書,呂先生的地理課令他終身難忘,他后來寫道:“誠之師不修邊幅,上堂后,盡在講臺上來往行走,口中娓娓不斷,但絕無一言半句閑言旁語羼入,而時有鴻議創論,同學爭相推敬。其上地理課,必帶一上海商務印書館印中國大地圖。先將各頁拆開,講一省,擇取一圖。先在附帶一小黑板上畫一十字形,然后繪此一省之四至界線,說明此一省之位置。再在界內繪山脈,次及河流湖澤。說明山水自然地理后,再加注都市城鎮關卡及交通道路等。一省講完,小黑板上所繪地圖,五色粉筆繽紛皆是。聽者如身歷其境,永不忘懷。”(錢穆:《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60頁)可見,雖是中學里的地理課,呂先生的講課、備課也是極其用心的。他不僅教課、備課用心,還對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做深入的探討,寫成文章,供教學界的同人參考和研討。他最早寫成的學術性文章,就是討論小學國文課的教學和學習的,如《小學教授國語宜用俗語說》《初等小學國語科宜用通俗文議》《全國初等小學均宜用通俗文以統一國語議》和《修習國文之簡易法》等(除《初等小學國語科宜用通俗文議》僅存篇目外,現均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呂思勉全集》第十一冊,2015年版)。早年,他還在南通國文專修館教授過公文寫作課,在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教授過應用文字課,又參考日文教科書,教授商業經濟、商業地理等課。十多年的中小學教學實踐,為他的教科書編撰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學術資料。1914至1918年,呂先生經人介紹,進上海中華書局任編輯,主要從事教科書、教授書和教學參考書的編撰。1919年,又一度進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大體說來,20世紀二十年代前,呂先生編輯的都是小學的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科目涉及歷史、國文、地理、修身;20世紀二十年代后,編撰的多是初高中的教科書,大多是歷史教科書。這些教科書或教學參考書,不僅是研究民國中小學教育、民國教科書的重要資料,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歷史、國文等科目仍有價值的參考書。

《歷史課》即《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歷史教授書》,原系呂先生與莊啟傳先生合編的一部教學參考書。全書分六冊,依《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歷史教科書》編撰,前四冊以歷史人物的活動為主線來講授自炎黃時代至辛亥革命的中國史;后二冊以通史的方式對中國歷史做提綱挈領式的概述,帶有回顧復習的性質。此書除了全錄教科書的課文外,又設有要旨、準備、預習、教授次序、備考等內容,以便于教師備課檢索和參考。《歷史教授書》由中華書局于1916年9月至1917年1月初版,后曾多次再版重印:如第一冊有1923年5月第十八版;第二冊有1922年4月第十二版;第三冊有1923年9月第十四版;第四冊有1924年6月第十二版;第五冊有1923年9月第十四版;第六冊有1924年6月第十四版等,是當年發行量較大的一部歷史教學參考書。

此次選編的這本教科書,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呂思勉全集》第二十二冊《高等小學校用 新式歷史教授書》為基礎,再以初版本校訂,除了訂正原書的一些訛誤之外,其他都未作改動,以保存著作的原貌;為便于讀者的閱讀學習,請山東農業大學的李波先生做了校對整理,并加注釋,又請程念祺先生撰寫一篇導讀。程先生是歷史學家程應镠先生的哲嗣,曾任職于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對中國經濟史深有研究,也是呂思勉研究的專家。他也曾在上海中學任教多年。故由他撰寫的《導讀》,既寫出他研讀呂先生著述的體會,也融入了他講授中學歷史課程的心得,有助于讀者閱讀、理解。

2016年12月

[1] 編者按:本書原附有若干不甚清晰的圖片,為保留其民國課本原貌,本次整理出版均予保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平南县| 河曲县| 循化| 托克逊县| 菏泽市| 江永县| 高陵县| 澄江县| 云林县| 孟连| 天镇县| 阿荣旗| 朝阳区| 图们市| 荔浦县| 舞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黔西县| 息烽县| 惠来县| 宁波市| 浮山县| 南阳市| 浮山县| 崇阳县| 静安区| 腾冲县| 盐津县| 新沂市| 黑龙江省| 平安县| 双鸭山市| 桃园市| 厦门市| 黄龙县| 密山市| 兴仁县| 八宿县| 海城市|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