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蒙古草原俗遺留與元王朝政治文化的核心
元代“常朝”與御前奏聞考辨
所謂“常朝”或“視朝”,就是臣下定期朝見君主,議論政務的意思。秦漢以來,“常朝”一直是國家最高政務決策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東漢的“視朝”、唐代的“常參”“仗下后會議”、宋代的“內殿起居”、清代的“御門聽政”等。眾所周知,元王朝是蒙古貴族入主中原所建立。關于元朝時期有無“常朝”,學者不乏爭議。周良霄、張帆等依據元人王惲、馬祖常的說法,認為元代不行常朝。[1]楊樹藩《元代中央政治制度》一書,又提及“內廷會議”的存在。[2]元代究竟有無“常朝”?如果沒有,國家最高決策的基本方式如何?如果有,它又是以怎樣的形態運作?它與漢地王朝傳統的“常朝”相比,又有什么樣的特殊性?
筆者拙見,有元一代,雖無漢、唐、兩宋等王朝式的“常朝”,但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等大臣參與的御前奏聞仍然是常見的中央最高決策形式。或者可以說,御前奏聞相當于元代的一種特殊“視朝”。本文鉤沉索隱,試對元代“常朝”與御前奏聞問題略作考述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