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中國民間傳說研究史簡述

傳說作為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民俗學學科誕生起就受到關注,因此中國民間文學研究中關于傳說的研究發端較早。早在20世紀早期,在民俗學、民間文學的研究剛剛起步時期,民間傳說就是民間文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雖然當時對于“故事”和“傳說”沒有嚴格的劃界區分,但涉及傳說的研究很多,成果也頗為豐碩。比如顧頡剛先生以史學家的眼光,以歷史地理學派的研究方法使其“孟姜女故事”研究成為民間文學故事研究的典范。鐘敬文、容肇祖、錢南揚等學者都發表有關于傳說研究的文章。在中國的傳說研究中,日本柳田國男出版于昭和十五年(1940)的《傳說論》有著重要影響。他對傳說特點的分析,為后來的傳說研究者所繼承和借鑒。

1949年以來,學術界對民間傳說的研究成果顯著,如羅永麟的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研究、許鈺對魯班傳說的研究、戈寶權對阿凡提故事的研究等。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是民間傳說研究的一個重要階段,不僅出現了大量研究論文,還出現了不少相關研究著作,如張紫晨先生的《中國古代傳說》、程薔的《中國識寶傳說研究》和《中國民間傳說》、賀學君的《中國四大傳說》、許鈺的《口承故事論》、江帆的《民間口承敘事論》、陳泳超的《堯舜傳說研究》等。

對于20世紀中國民間傳說的研究,當代有學者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梳理,如劉曄原的《20世紀傳說故事研究》按照時間順序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20世紀50年代前后、新中國成立后、1980年后四個時段的傳說研究進行了論述[4]。畢旭玲在其博士學位論文《20世紀前期中國現代傳說研究史》中梳理了20世紀前期顧頡剛等古史辨派的傳說研究,夏曾佑、呂思勉等歷史學家對傳說的辨析和周作人等人的傳說研究。[5]陳祖英的博士學位論文《20世紀中國民間傳說學術史》梳理了20世紀中國民間傳說學術史的發展歷程。[6]對于某些傳說,尤其是四大傳說的研究產生了一些綜述性論文,如施愛東《牛郎織女研究批評》[7],陳華文、孫希如《孟姜女傳說研究綜述》[8]等。此外,在劉錫誠的《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劉魁立的《民間文學研究四十年》、劉守華的《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百年歷程》、程薔的《現代三十年:民間文學史的重要階段》等民間文學史研究論著中,也涉及對傳說研究的論述。總的來看,20世紀的中國傳說研究,在傳說的基本理論、文化內涵、比較研究、類型研究、與作家文學關系、與歷史和民間信仰關系等方面都有涉及,研究視野不斷拓展,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

在21世紀的20年里,對傳說的研究依然呈現出比較強勁的勢頭,有價值的成果不斷涌現。比如,陳泳超教授結合具體的田野調查,在傳說的研究中對于傳說的研究范式、傳說動力、傳說講述人等有著比較深入的分析[9]。其著作《背過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間傳說生息的動力學研究》通過對傳說演變的動力機制的分析,揭示地方傳說生存、變動的內在因素,是近些年研究傳說的重要成果。[10]前人關于傳說史、傳說傳承演變規律、傳說特點、傳說和地方社會關系等諸多方面的探討和研究,為本書趙氏孤兒傳說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白水县| 邹平县| 安徽省| 西林县| 定结县| 白城市| 嘉善县| 衡山县| 崇义县| 金华市| 平阴县| 泉州市| 铜山县| 桐城市| 乐亭县| 平泉县| 贵南县| 望谟县| 三台县| 马鞍山市| 抚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道真| 邵阳县| 鹤岗市| 哈巴河县| 洪江市| 巨鹿县| 慈利县| 安泽县| 宜丰县| 武鸣县| 房山区| 广宁县| 宜川县| 五大连池市| 石渠县| 哈巴河县| 丽江市|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