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研究現狀

“聲腔”一詞最早出現于元代戲曲理論家周德清的《中原音韻》之中,記載有:“廣韻:……逐一字調平、上、去、入……悉如今之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痹诖苏撝?,周氏首次提到“聲腔”一詞,并以河南等地的“中原之音”為依據,對后世戲曲和曲藝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影響至深。河南地方曲種豐富,據《中國曲藝志·河南卷》和《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河南卷》統(tǒng)計,共有河南墜子、大調曲子、河洛大鼓、三弦書、洪山調等50多個本土曲種,聲腔各具特色。但除了大調曲子、三弦書、河南墜子等全省性的大曲種外,其他諸如靈寶道情、揚高戲、洪山調、鑼鼓書、迷胡書、王屋琴書、永城大鐃、永城清音、鶯歌柳、潁河大鼓、固始灶書等曲種,因語言、習俗、地域等客觀因素只在局部地區(qū)流傳。這些曲種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在歷史上都曾有過輝煌,但如今被置于主流文化的邊緣,成為瀕危曲種。目前,尚在世的老藝人頭腦中保存的劇目文本及古老的唱腔也在迅速消亡,人亡曲息的現象十分嚴重。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必須對河南瀕危曲種的聲腔藝術進行搶救性的調查、研究與保護,為今后曲藝的音樂創(chuàng)作及表演留下豐富的音樂資源。

目前,學者對河南地方曲種現狀的研究主要側重以下三個方面:

1.多側重于大曲種的研究,對小曲種的關注不夠。據調查,現有研究大多側重于河南墜子、大調曲子、河洛大鼓等具有全國性影響的曲種,如《河南墜子在天津的流變及其成因初探》(曹宏凱)、《洛陽河洛大鼓音樂調查報告》(馬春蓮)等。而對于鶯歌柳、四塊瓦、淮調、槐書、灶書、洪山調等小曲種的關注度較低,相關研究也非常貧乏。

2.對瀕危曲種的聲腔研究較為薄弱。目前,對瀕危曲種的研究多側重于曲種文本、樂譜的收集與整理、音響及視頻的錄制等,但對瀕危曲種的“聲腔”的藝術特征及保護傳承研究較少,對其音樂形態(tài)和藝術風格的研究也亟待深入。

3.對瀕危曲種聲腔缺乏綜合的梳理和學理分析。當前,大多數研究存在“個體化”現象,即以某一曲種為主展開研究,如《豫南固始灶書〈郭丁香〉研究》(位秀平)、《河南四塊瓦藝術的歷史變遷》(胡艷妍)等。這些文獻的研究雖然相對豐富,但對瀕危曲種的聲腔還缺乏綜合的學理梳理和深層的機理研究。

對河南瀕危曲種研究較少的原因,一是瀕危曲種種類眾多,分布地域較廣,需要研究人員花費大量時間深入各地,進行分層次、分類別的調查,使田野調查的難度加大。二是各地方言變異較大、民間俗語繁復多變,需要研究人員進行方言學、民俗學的前期準備,這也給河南瀕危曲種的整理研究帶來了一定困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兴仁县| 连州市| 光泽县| 新野县| 鄂尔多斯市| 巴青县| 青冈县| 若羌县| 苍南县| 东丽区| 乌海市| 安吉县| 五河县| 会东县| 鸡西市| 寻乌县| 肥城市| 儋州市| 孟津县| 金门县| 徐汇区| 徐州市| 阿拉善盟| 收藏| 昌宁县| 新安县| 屯留县| 佛山市| 南江县| 霍邱县| 延安市| 耒阳市| 乐亭县| 石屏县| 海伦市| 会泽县| 图们市| 潞城市| 武定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