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回 始皇東巡揚皇威 趙高隨駕藏私心

聽眾朋友,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楚漢相爭的故事,這可是一部長篇故事。從哪兒講起呢?從公元前 221 年,因為公元前 221 年中國的歷史進入了秦代。這個秦王朝啊,雖然像爆竹一樣,當的一聲就這么完了,但是就在這一聲當中,它揭開了中國中期封建社會的序幕。中國就從這時候起,從初期封建制走進專制主義封建制。這個秦王朝的創立者是誰呢?是秦族,它是羌族的苗裔。在戰國末葉,新興的秦族像一股兒強大的洪流,由中國的西北滾滾東流,是直沖中原,把中原各國的封建堤壩都給沖垮了,同時這股兒洪流也沖刷著中原諸多文化種族,融會混合為一個整個的種族,就是后來的漢族。

秦國呢,曾有過幾個很了不起的國王。秦穆公,曾做過五霸之一。五霸,是春秋時代五個最有勢力的諸侯,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哎! 這個秦穆公呢,就曾干過這諸侯的頭兒;到了秦惠王,這個秦惠王也不簡單,他用張儀之計,是拔三川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傳到秦昭王,后來又把勢力擴展到黃河腹地,是臣服韓魏,東逼齊魯,北臨燕趙;秦嬴政即位以后呢,他干得更沖了,他是吞二周滅六國,閃擊中原,統一天下,在這個初期封建制社會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封建專制的帝國。

這位秦嬴政啊,就覺得自己的功勞太大了,他想了想,我不應該光做一國之王,我應該稱帝。他跟手下的文武這么一商量,手下的文武大臣是齊聲稱頌:“哎呀!您太應該稱帝了,大王您呢,是功過三皇、德配五帝呀!”“哦?”“三皇五帝啊,天皇、地皇、泰皇嘛!黃帝呀、顓帝呀、嚳帝呀、堯帝呀、舜帝呀,反正您這功勞比他們都大多了,稱得起是至圣至明,奔澤四海,千古一帝也不為過呀,那就請大王您自己定奪得了。”是啊!嬴政想了想:我呀,我叫始皇帝得了。尊號始皇帝,由我這兒開始稱皇帝是萬世一系。怎么個萬世一系呢?從我這兒往下傳,傳到二世、三世、若干世。嗬!這位秦始皇是集大權于一身哪,他廢分封、理郡縣、修馳道,實行了稅同率、幣同值、車同軌、書同文、度同長短、量同大小、衡同輕重、政令統一。隨后他南修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北筑長城,東填大海,西建阿房。秦始皇整天聽的是萬歲萬歲萬萬歲、萬壽無疆的歡呼聲。嗬!這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可是他心里也有不痛快的事。什么事啊?就拿這“焚書坑儒”來說吧,首先就遭到他大兒子扶蘇的反對。秦始皇挺生氣:這別人反對我行啊,可你是我的長子啊,將來我得把天下交給你呀!當然這事我還沒想呢,可我剛辦這么點兒事兒你就反對我,以后我能把這個江山讓給你嗎?那可兩說著了。你呀,也別在我跟前氣我了,你給我走吧你。他把扶蘇給打發走了。打發哪兒去了?把他打發到蒙恬那兒去了。上那兒干嗎?讓他去監視蒙恬的大軍,去一塊兒修長城。您瞧,他多大脾氣。另外呢,秦始皇也聽到了一些話,說是他滅了六國之后,六國有好多貴族都記恨著他,全反對他。據說在下邊都不老實,要聯合些勢力把秦始皇給推倒。嗬,這還了得!秦始皇心想我得出去看看。他出去看看有好幾個目的。什么目的?第一個,秦始皇想要長生不老,到名山大川求求仙,能夠得點兒什么長生不老的藥,這人要總活著該多美呀。另外呢,他還有一個心思,他想要把自己的功績刻在名山大川的巨石上,讓他流傳萬代,以供后人觀瞻,都來看看,都知道知道我秦始皇都干了些什么。再一個呢,他想察一察這民風,親自去看看六國沒逮著的那些貴族有些什么樣的反響,究竟對自己都說些什么,是能抓的就抓,能殺的就殺呀。更主要的,秦始皇是想顯示顯示自己的威風,我呀千古一帝! 哼,始皇帝!我不是親自劃分了三十六郡嗎?我讓這些地方的人都看看,看看寡人的威風,也就是擴大擴大政治影響吧。要鎮住這六國,讓六國的舊貴族殘余勢力只要一提到我的名字就不寒而栗,由此來鞏固我的皇位。他就是這么一些打算,所以他傳下一道旨要出去走一走。

嚯!這事往外這么一傳,難壞了他手下的大臣哪。怎么回事?好家伙,萬歲要出朝了,這舉動能小得了嗎?常言說得好,皇帝出朝地動山搖啊。這秦始皇傳旨他要出巡是什么時間?公元前 218 年,也就是秦皇在位 29 年的春天。他要往哪邊去呀?秦始皇想上東邊去走走。得帶些人哪,那當然了,文有丞相李斯、武有大將章邯,再帶著這個郎中令趙高,那是他的心腹之人哪。郎中令是個什么官啊?就是士卒長官,平時呢,代管秦始皇的玉璽。傳個旨意不得蓋個章嗎?皇帝那章就在這個趙高手里頭拿著。同時還帶著奉常、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這都是些什么官啊?這都是些朝廷重要官員哪。奉常是管什么的呀? 掌管宗廟祭祀禮儀的;衛尉呢?是禁衛軍的長官,可以說是秦始皇的貼身保鏢;太仆呢?傳達王命的,是個傳旨官;廷尉呢?是最高司法官;典客呢?是掌管民族事務的長官;宗正是干什么的?掌管皇室親屬的一些事務,他是總頭兒;治粟內史呢?財政部長啊。這么說吧,文臣武將都得帶著。

秦始皇想把他的小兒子胡亥留在家里,可是趙高說別介呀!敢情皇上能聽他的?這趙高是一什么人物?這趙高,實際就是個太監。但是呢,秦始皇特別得意他,一個是這趙高會來事兒,機靈,專門善于琢磨始皇帝的心思,秦始皇只要是一動,他那兒就一靜,秦始皇眉頭一皺,他就知道皇上要干什么。更重要的是,有一次秦始皇遇著刺客,就是那個荊軻,荊軻刺秦王嘛!當時秦始皇一見這刺客,一著急那寶劍拔不出來了,刺客就在后面追他。非常緊急的時候,趙高一看皇上這寶劍太長了,從前面拽拽不出來,他就給皇上提了個醒:“萬歲,您何不背劍而拔之。”您把這寶劍背過來不就抻出來了嘛。秦始皇一聽,當時背劍就把這個劍拔出來了,把刺客荊軻給刺倒了。秦始皇覺得這個趙高對他可以說有活命之恩,所以最寵愛他,同時還把自己的老兒子胡亥交給趙高,讓他跟著他學法律。哦,敢情這趙高很通法律?是連學法律帶學別的吧。這個趙高跟胡亥關系很親密,他就提醒萬歲:“這次咱們得把殿下帶著。”“啊?”秦始皇一聽,“帶他干嗎呀?一個小孩子,我看把他留這兒得了吧。”“別介,您得帶著呀。”

說一回沒好使,這趙高就找胡亥來了:“你親自去說。”胡亥,這孩子二十多歲了,糊了巴涂的,他一聽,說道:“我干嗎非得跟著呀,皇上不把我留家了嗎?那父皇既有這意思,我就在家看家得了。”趙高心里想:你懂什么呀,你以為我愿意帶著你呀!你留在這兒?你想想,皇上一走,整個咸陽整個朝廷內外的事就歸蒙毅了。那蒙毅,誰不知道是耿耿忠臣哪,你守著他,他能不在你面前說我的壞話嗎?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哪能跟那樣的人親近呢?我得帶著你,不管怎么說,是我把你教出來的對不對?不過這話沒法跟胡亥說,他讓胡亥去找秦始皇:“你跟萬歲好好說說,你就說,你呀不放心,萬歲這么大歲數了,身邊沒個親人哪行啊,雖然有這么多文武重臣,但是也不如自己的兒子呀。”這招還真靈,一說秦始皇還真動了心了:“那我就帶著你吧。”就把這胡亥也帶上了。

多少人馬跟著皇帝一塊兒走?嗬!三千銳士,五百御林軍。 銳士?秦朝這銳士可厲害了,都是些經過選拔訓練有素的步兵。在秦孝公的時候,商鞅變法,商鞅不是主張獎勵耕戰,按軍功給爵位田宅嗎?所以秦國是軍威大振呢,士兵的戰斗力特強。荀子曾經說過,他說齊之技擊不可與魏士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與秦之銳士。就是說齊國的兵挺厲害,但是他打不過魏國;魏國的武卒就夠說了,但是只要一遇到秦國的銳士他必然敗北。所以留下這么一句話叫“精銳之師”。秦始皇走到哪兒,銳士都得帶上。

當皇帝走的這天,一出咸陽城,我的個天哪!那車仗人馬排列好幾里地。這么多人?是啊,您算算,五百御林軍、三千銳士這多少人呢,還得有些其他士卒呢,稱得起是定三革偃五刃哪。三革呢,是甲、胄、盾;五刃呢,刀、劍、矛、戟、矢。秦始皇這個龍車御輦的旁邊,光是射箭的能手就數百名。這箭在當時來講,可稱得起是遠射程武器了。那它的發射器是什么呀?發射器就是弓啊。在始皇身邊的都是些神箭手。由這個御駕的最前面一直到最后邊,所有的旌旗全都是黑的,只有一頂云羅傘,就是皇帝御輦上的那把大傘,是黃云緞繡龍,上下全是黑的。為什么秦國打這個黑旗呢?有點兒說道,因為周朝是以火得天下,秦朝滅了周朝是以水克火,西方庚辛金,所以呢,秦國走到哪兒它的旌旗都是打著黑色的。

嗬!離老遠這么一看,秦始皇的御駕車仗,由前到后就像一條滾滾的烏龍,這氣魄可太大了!光那車是多少輛啊,皇帝的那個龍駒輦就甭說了,仿照它的那個副車,就是跟他那個車差不多的,就有三十六乘。那么多?是啊!都是一個樣的。這是為什么呀?防刺客唄,你不知道皇上在哪輛車上,當時你看著看著眼就花了,皇上也許坐在前邊那輛車,也許在后邊,也許在中間,這你就不好辦了。另外呢,這個車也有等級之分,而且特別嚴格。皇帝坐的這車,那就甭說了,您看西安歷史博物館里的秦兵馬俑,不是有銅車馬嗎?那個車是相當考究,配六馬稱金根車。他那車有很多講究,是鸞鳥立橫,羽蓋華騷啊。怎么個意思呢?就是那個車由前到后,都用銅甚至用金制作軾架,當然大部分都是青銅的軾架,所以特別講究。那么那些文武大臣都坐什么車呀?都坐這個軒車。軒車得高級官員才能坐,起碼得三品以上,當時不論什么品了,反正你起碼得是入閣,就是皇帝身邊的。怎么叫軒車呢?這車子前邊高后邊低,叫軒,氣度不凡。不有那么一句成語叫“氣宇軒昂”嗎?就有這么個意思。那一般的文武官呢?就坐這個軺車,就是小馬車。那么那些嬪妃還有宮娥彩女們坐什么車呀?坐輜車,輜車不是拉武器和糧食的嗎?也有帶圍子拉人的。再有呢,就是輔車、獵車、鼓吹車。輔車,拉軍械;獵車,是給皇帝準備行圍采獵用的,那些用具帳篷等等,都在那里放著;鼓吹車,吹吹打打洋鼓洋號。哎?那年頭還沒有這些呢,反正是挺熱鬧。

那么,蒙毅大夫呢?他率領留下來的這些人,帶著城中的百姓送出三十里。秦始皇囑咐他幾句:“啊,你回去吧,蒙愛卿!好自為之。”“嗯。”蒙毅也說了幾句,“萬歲,一路之上路途遙遠,車馬辛苦,萬歲您要多多愛護龍體。”“哎!”君臣互相之間也都囑咐幾句。看來秦始皇對這個蒙毅還有點兒感情,還不錯。不管怎么說,蒙氏是他秦始皇的架海金梁之臣,也可以說是朝里的頂梁柱子,所以始皇對他們也挺客氣。和蒙毅大夫道別之后,皇帝的這個車仗就上了路了。一路之上那就甭說了,走到哪個郡縣,就把哪個郡縣給忙壞了,誰不怕秦始皇啊,好多人都知道,這位皇帝脾氣特大,還特古怪,他稍微有一點兒不高興,你呀,你就齊了。齊了?就是倒了霉了。所以一路之上甭管走到哪兒,下邊的這些個官員們都誠惶誠恐。

有一天御駕要到陽武縣,說是準備在陽武縣這兒住一天。這陽武縣的縣令啊,差點兒咽了氣。怎么回事兒?嚇的!他趕快把手下六房的官員全找來了。大伙兒一看縣令這怎么了?臉也變色了,汗也下來了,眼淚汪汪的,兩眼直勾勾,手也涼了,光看著嘴唇哆嗦,半天說不出話來。有的人就明白了,知道皇上要來了,我們縣令這是嚇的。有的人還不知道怎么回事,說怎么啦?咱們大人是不是感冒了?不像啊,這怎么回事兒啊?縣令強打精神,咳嗽一聲:“嗯!列位,大家都知道了吧?”“啊?”“明日圣駕就要到我陽武縣了。”這陽武縣在哪兒呀?就在現在的河南省原陽縣東南。噢!大伙兒恍然大悟這才明白:皇上快來了,咱們縣令有點兒緊張。“你們看咱們得怎么接駕呀?”大伙兒一聽,說:“怎么隆重就怎么接駕唄。誰不知道咱們萬歲爺好氣魄呀!”啊?秦始皇好大喜功啊! 哎,這是他一“優點”,你是越熱鬧,越在他跟前吹乎,越說那不著邊際的話,他還越相信,他還越高興。你看這怪不怪?說皇上來了咱們就接吧,縣令搖搖頭:“不對,不是光接呀,一接一送那好辦,咱們準備好了,就在道邊一跪,這不就得了嗎。”“是啊!您這意思得怎么著呢?”“他老人家要在咱們這兒住一夜。”“哎喲!”眾官員一聽,“那太好了!此乃大人您之福,也是我縣百姓之福也。”“咳!”縣令一聽,“算了吧,住這一夜,他老人家到這兒只要多待一秒鐘,”當然那年頭沒鐘表,“我呀就少活十年!”“這您著什么急呀,可以讓圣駕住在軒轅祠。”“哎,不錯!這是個好地方,咱們準備接駕。”

  1. 為了體現評書話本的風格,本書在編輯加工過程中保留了口語化的詞句連讀,以及擬聲詞、語氣詞等詞句的口語用法,并未強行將其轉換成書面語,以求最大程度地表現評書的語言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玛曲县| 乌拉特后旗| 德钦县| 甘谷县| 绵竹市| 丰镇市| 昭觉县| 富锦市| 贡觉县| 鄱阳县| 宁晋县| 同仁县| 福建省| 遵化市| 南丰县| 恭城| 宜阳县| 客服| 本溪市| 余姚市| 库伦旗| 福清市| 潜山县| 金川县| 文山县| 犍为县| 女性| 饶河县| 永泰县| 铁岭县| 新昌县| 武夷山市| 泗洪县| 青田县| 鄂尔多斯市| 金门县| 苏尼特左旗| 那曲县| 新闻|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