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態對人生至關重要
- 卡耐基人際交往心理學
- (美)戴爾·卡耐基
- 7282字
- 2022-11-04 10:49:46
第一節 平安快樂的心理如何培養
幾年前,我曾參加一個電臺的廣播節目,工作人員希望我談一談“你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什么?”
對于我而言,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思想的重要性”,是我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每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由他的思想造成的,所以只要知道你在心里想些什么,就能夠判定你是怎樣的一個人。而我們的心理狀態也完全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愛默生曾說過:“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想象的那種樣子……他怎么可能成為另一種樣子呢?”
我現在可以肯定地說,如何選擇正確的思想是你和我都必須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實際上,這幾乎也可以算是我們需要應對的唯一問題——如果做到這一點,也就意味著我們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曾經統治過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馬爾卡斯·阿理流士,把這些總結成一句可以決定你命運的話:
“生活是由思想構成的。”
的確如此,如果我們所想的事情都是快樂的,我們自然會收獲快樂;如果我們整日思索悲傷,那我們就會覺得悲傷痛苦;如果我們思考一些恐怖的情況,我們就會覺得恐懼;如果我們所想的全都是失敗,那我們就不會成功;如果我們只會自怨自艾,那身邊的人自然會有意地避開我們。“你并不是,”諾曼·溫森·皮爾說,“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樣子,而是會成為你所想的那種人。”
然而我這么說,卻不是在暗示我們都要用習慣性的樂觀態度去面對一切困難,因為生命不會這么簡單。但我卻還是要鼓勵大家不要采取消極反面的態度去面對問題,而是始終保持著積極正面的心態。換言之就是,我們一定要關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并且與此同時不為此憂慮。那么,關注和憂慮之間有哪些區別呢?讓我明白地介紹一下吧。例如,我每次要穿過交通擁擠的紐約市街區的時候,都會對正在做的這件事感到很在意,但我卻并不會覺得憂慮。所以關注和憂慮的差別就在于:前者會去了解問題出在哪里,然后鎮定自若地采取各種辦法解決它;而后者卻是盲目而瘋狂地轉圈子。
一個人可以在解決一些嚴峻問題的同時將花插在衣襟上昂首闊步,我就曾看到羅維爾·湯馬斯這樣做。
我曾經協助羅維爾·湯馬斯主演一部著名電影,是有關艾倫貝和勞倫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征的內容。他和幾個助手在幾場戰爭前線拍攝了戰爭的鏡頭,用影片精彩地記錄了艾倫貝征服圣地的經過以及勞倫斯和他所統率的那支多姿多彩的安拉伯軍隊。羅維爾·湯馬斯在電影中的著名演講——《巴勒斯坦的艾倫貝和安拉伯的勞倫斯》曾經轟動了整個倫敦以及全世界,為了讓他在卡爾文花園皇家歌劇院可以繼續講述他的冒險故事并放映他的影片,倫敦的歌劇節向后推遲了六個星期。在倫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又成功地去了好幾個國家旅游。這之后,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準備拍一部關于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紀錄片。
然而不幸的是,他發現自己已經破產了。當時我恰好和他在一起,那時候我們不得不去街頭的小飯店吃很廉價的食物。如果不是一位蘇格蘭著名的畫家——詹姆士·麥克貝借給湯馬斯錢的話,我們連那些廉價的食物也吃不起。
下面就是這個故事的重點了:當羅維爾·湯馬斯面臨數額龐大的債務并陷入極度失望時,雖然他需要抓緊解決此事,但并沒有為此憂慮。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一旦被這些霉運擊垮的話,那么他在別人眼里就一錢不值了,尤其是他的債權人更會這么看他。所以,每天早上出門辦事之前,他都要在衣襟上插一朵買來的鮮花,然后昂首走在牛津街頭。他的內心積極而勇敢,他決不允許挫折擊垮他。對他來說,挫折只不過是一個人要登上高峰所必須接受的有益鍛煉而已,只是整個事情的一部分。
我們的精神狀態也會對我們的身體和力量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力量心理學》的作者——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哈德菲曾在這本只有54頁的小冊子中解釋了這種情況。“我請來了三個人,”他寫道,“我們采用握力計來測試心理受生理的影響。”
被測試者處于三種不同的情況下,都按照他的要求竭盡全力抓緊握力計。第一次實驗中,被測試者都保持一般的清醒狀態,他們平均的握力為101磅。而第二次實驗時,他將這些人催眠,并告訴他們說他們非常虛弱。此時,他們的握力只有29磅,還沒有達到他們正常力量的三分之一。
之后,哈德菲又讓這些人做了第三次實驗。將他們催眠之后,哈德菲告訴被測者說他們非常健壯。結果,他們的平均握力竟然達到了142磅。可見,當他們在心里非常確定自己具有這種力量后,他們的力量幾乎可以增加50%。
這就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心理力量。
有一個離奇的故事可以說明心理思想的魔力,這個故事發生在美國內戰期間。這個故事很長,長到足以寫出一本厚厚的書,不過讓我們長話短說。
瑪麗·貝克·艾迪作為基督教信仰療法的創始人非常受信徒們的欽佩。但是,當初她也曾一度覺得自己的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婚姻非常失敗:第一任丈夫早亡;第二任丈夫和一位有夫之婦私奔,拋棄了她,后來死在一家貧民收容所。她只有一個兒子,由于家里太窮,并且孩子經常生病,她不得不把4歲的孩子送給他人撫養。此后的31年中,她再也沒有見到兒子,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她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好,所以這使她對所謂的“信仰治療法”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她生命中最具戲劇性的轉折點,發生在麻省的理安市。有一天,天氣很冷,她在城里走著的時候,突然在結冰的路面上摔倒了,還昏死過去。這導致她的脊椎受損,不停地抽搐,情況嚴重得連醫生都覺得她的生命快走到盡頭了。醫生甚至說,即使奇跡出現了,她可以活下來,但她一定不能再行走了。
瑪麗·貝克·艾迪躺在床上,像是等待著被送終一樣,她翻開了一本書。她說她讀到了書中這樣一段話:“有人用擔架抬著一個癱瘓的人來到耶穌跟前,耶穌就對癱瘓的人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被寬赦了。起來吧,拿上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來,回家去了。”
正是耶穌的這幾句話,使她產生了一種力量、一種信仰——那是一種能夠醫治她創傷的力量,讓她“立刻下了床,開始行走”。
“這種經驗,”艾迪夫人說,“就像激發牛頓靈感的那個蘋果一樣,使我發現自己逐漸好了起來,并且逐漸也能讓他人做到這一點。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一切根源就在于你內心的思想,而這一切的影響力都表現為心理現象。”
你有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個家伙大概是在替基督教的信仰治療法做宣傳。其實你錯了,并不是這樣的,我不是這個教派的信徒。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越來越相信思想的力量。從事成人教育工作的35年,我明白了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只要做到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消除憂慮、恐懼和其他諸多疾病,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親眼看過好幾百次有關這一類的變化,正因我見過的如此之多,所以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一位學生曾因憂慮患上了精神崩潰,他的經歷和轉變令人難以相信,卻證明了思想的力量。
那個學生對我說:“我對什么事情都很憂慮。使我憂慮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例如:我覺得我太瘦弱,我發現我頭發掉得很厲害,我擔心我賺不到足夠的錢娶老婆,我怕日后有了孩子但我卻不能做一個好父親,我擔心我娶不到心儀的女孩,我覺得我的生活并不好,我擔心我給別人留下了壞印象,我甚至擔心我會得上胃潰瘍。因為這些憂慮,我不能正常工作,只好辭職了。日復一日的壓力讓我的內心越來越緊張,這就好似一個沒有安全閥的鍋爐,當內心的壓力達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時,就只有一個退路——結果真的出事了。沒有任何一種肉體上的痛苦能比得上精神上那種極度痛苦對人的折磨,如果你還沒有經歷過精神崩潰的話,那么請祈禱上帝,讓你永遠也不要有這種體驗。
“我精神崩潰的情況嚴重到無法和家人溝通,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心里總是充滿著恐懼。只要有一點聲響,我都會草木皆兵,嚇得跳起來。我會躲開每一個人,還常常會無緣無故地哭泣。
“我會覺得所有人都把我拋棄了——甚至包括最仁慈的上帝。這些痛苦讓我難以忍受,我真想跳進河里,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可是后來我決定去佛羅里達旅行,我想,換個生活環境,應該對我的病情有所幫助。臨行前,父親交給我一封信,并讓我到了目的地之后再拆開。我到達佛羅里達的時候正是旅游旺季,旅店都人滿為患,所以我在一家汽車旅館的房子里安頓下來。我想在邁阿密的一艘不定期的貨船上找一份差事,但并沒有如愿,于是我把時間都消磨在海灘上。在佛羅里達的日子,比在家的時候更令我難受。這個時候,我拆開了父親寫給我的信,想看看父親說了些什么。
“信中寫道:‘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經在離家1500里遠的地方了,但我猜你一定沒覺得有任何不同,對嗎?那是因為你還帶著精神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實際上,你的身體或是你的精神都沒有任何問題。這一切都不是你生活的環境帶來的,而全是因為你的各種想象。總而言之,一個人在心里想什么,他就會成為什么樣子。當你理解了這一點之后,就說明你已經可以醫治好自己了,那個時候,就回家來吧。’
“讀了父親的信,我感覺非常氣憤——我需要的不是訓斥而是同情。我立刻打算再也不回家了。那天晚上,我走在邁阿密的一條小街時,經過一家教堂,里面正在舉行禮拜。因為沒有地方可以去,于是我就進了教堂,聽了一場題目是‘能征服精神的人,比攻城占地更強’的布道。我坐在神殿里,聽到了和我父親信中所說的同樣的想法——這個時候,我開始了清醒理智地思考,發現自己確實太傻太傻了。我原本想改變這個世界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人,但后來卻發現最該改變的是我自己,是我大腦中那架思想相機鏡頭上的焦點。認清了這一點,我非常震驚。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行李收拾好準備回家。一個禮拜后,我又回去做我原來的工作。過了4個月后,我和那個我一直害怕失去的女孩結了婚,組建了幸福的家庭。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五個子女。上帝很仁慈,不管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對我很好。在我精神崩潰的那段日子,我只是一個小部門的晚班工頭,管著18名工人;而現在我已經擁有了一家紙箱廠,有450多名員工。現在的生活比起從前,變得充實又美好。我想,生命的價值是什么,我現在已經了解了。每當我感到不安時,都告訴自己,調好照相機的焦距,一切就都變好了。
“坦誠地說,我對我曾經歷的精神崩潰是非常感激的,那使我發現了思想對身心兩方面所具有的控制力。現在的我,可以讓我的思想為我所用,卻不會對我造成損傷。我現在意識到了父親的話是正確的——外在因素并不是導致我痛苦的元兇,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自己對事情的各種看法。清楚了這一點后,我不再生病了,一切都變好了,完全改變了。”
這就是那位學生的親身經歷。
我們內心的平靜和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快樂,這些并不取決于我們在哪兒,我們是誰,我們擁有什么,而是取決于我們的心境,外在的條件和環境并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對這一點,我十分堅信。
300年前,在密爾頓經歷了失明之后,也發現了同樣的道理:“思想的運用和思想本身,就有著把天堂轉變為地獄或者把地獄轉變為天堂的能力。”
詮釋密爾頓這句話最好的例證就是拿破侖和海倫·凱勒的經歷。拿破侖擁有著榮耀、權力以及財富,這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一切。可是他卻對圣海蓮娜這樣說:“我這一輩子,從來都未曾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而既瞎又聾,還是個啞巴的海倫·凱勒卻宣稱:“我發現生命竟然如此美好。”
若要問,半個世紀的生活經歷讓我學到了什么,那大概就是:“除了你自己之外,他物都不能給你帶來平靜。”
我要再重復一遍愛默生在《自信》這篇散文中的結束語:“不要有這些想法:政治上的勝利,收入的提高,病體的康復,或是分開好久的好友的歸來,或者其他任何純粹外在的事物,可以提高你的興致,讓你感覺到你眼前的日子,都是十分美好的。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不會有這么簡單的事情,不要相信它。能給你帶來平靜的,就只有你自己。”
偉大的斯多噶派哲學家愛匹克泰德曾經給予我們鄭重的警告:我們應該竭盡全力去消除思想中的錯誤想法,這比把“身體上的腫瘤和膿瘡”割除更加重要。
這句話,愛匹克泰德在19世紀之前就曾說過,現代的醫學也可以印證他的這一理論。坎貝·羅賓博士說,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收容的病人中有五分之四都是由于情緒緊張和壓力過大而患病的,這其中也包括一些生理器官上的毛病。追本溯源,他宣布說:“這些都緣起于生活中無法協調的各種問題。”
法國哲學家蒙坦,把下面這段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一個人對事故所擁有的意見遠比他因意外事故所受到的傷害要深刻。”我們做何種判斷也決定了我們對所有事物的意見。
當你整個人處于精神緊張不安時,當你飽受各種煩惱困擾時,我是否應該大膽地告訴你,其實你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意志力去改變你自己的心境。我不但要這么做,還要告訴你如何做到這一點。這其中的秘訣非常簡單,雖然要花一點精力。
實用心理學權威威廉·詹姆斯,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看起來,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來的,可實際上,二者是同時發生的。假使我們能夠將自己的意志控制的行動規律化,那么我們也能夠間接地使那些不由意志控制的感覺規律化。”
換句話說,威廉·詹姆斯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我們的行為而自然而然地改變我們的感覺,而不應該只憑“下定決心”就改變我們的情感。
他解釋說:“所以,如果你感到不快樂,那么振作起來,使你的行動和言辭好像已經感覺快樂的樣子,就是找到快樂的唯一方法。”
想知道這種方法是不是真的有效嗎?你可以親自試一試:露出開心的笑容,挺起胸膛,深呼吸,唱一首小曲,若是你不會唱,那就吹吹口哨,若是不會吹口哨,就哼一支歌。很快你就能領悟到威廉·詹姆斯所說的含義:當你能夠用行動顯示出你的快樂時,就根本不會有憂慮和沮喪產生了。
這種方法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創造奇跡,也是大自然的基本真理之一。我認識一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女人——如果她能知道這條秘訣的話,肯定會在一天之內甩掉所有的哀愁。
她是一位年長的寡婦——我承認她的經歷確實很慘,可是我想問:她有沒有試過讓自己變得快樂些呢?我想答案是沒有。每當你問她感覺如何,她肯定會說:“哦,我很好。”可是她臉上的表情和聲音中分明露出了無病呻吟的跡象,就好像在說:“哦,老天爺啊,你要想明白一切,就要遇到我所遇到的煩惱。”如果你很快樂地站在她面前,這會使她討厭你。
比她的情況還糟糕的女人有很多。她的丈夫給她留下了一筆可觀的保險金,她的子女也都建立了各自的家庭,而且都能夠贍養她,但她還是很少笑。她一直在埋怨,說她的3個女婿對她很不好——事實上她每次去他們家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她還抱怨說她的女兒從來不送給她禮物——可她也不舍得給自己掏錢,她說是“替未來作打算”。
她的確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家伙,不管是對她自己還是她那些不幸的家人來說。但事情一定要變成這樣嗎?這才是最可憐的地方——只要她愿意,她就可以使自己從一個既憂愁又挑剔的怨婦,變成受她家里人敬重和喜愛的成員,這并不難。只要她能高高興興地活著,把她還有的一點點愛分享給別人,而不是老談她自己多么不快和不幸,那么一切都好辦了,她就能實現這個轉變。
有一個叫英格萊特的印第安納州人,他之所以現在還活著,正因為他發現了這個秘密。10年前,英格萊特先生接連患了猩紅熱病和腎臟病。他去看過許多醫生,甚至去找江湖醫生。但誰也沒能治好他。
前不久他又得了另一種并發癥,血壓變得很高。他去看了一個醫生,醫生說他的血壓已經達到最高值214。醫生說他已經沒救了,情況太嚴重,最好是馬上準備料理后事。
“回到家后,”他說,“我查清楚我已經付清了所有的保險費之后,就向上帝懺悔我以前所做過的各種錯事,坐下來默默沉思。是我害得所有人都很不開心,我的妻子和家人都非常難受,我自己則更是深深地陷入了悲觀的情緒里。然而,在經過一個星期的自我憐憫之后,我對自己說:‘你這副樣子,簡直像個大傻瓜!你在一年之內可能還不會死,那為什么不趁還活著的時候,快快樂樂地生活呢?’
“所以,我挺起胸膛,掛上了微笑,努力讓自己表現出一切都正常的樣子。的確,剛開始的時候,這非常難辦,可是我強迫自己開心、高興,這對我和我的家人都非常有益處。
“慢慢地,我發現自己幾乎好得和我表現出來的一樣好。一直到幾個月后的今天,這種進步都持續不斷。原本以為我要躺在墳墓里了,可是現在的我很健康,很快樂,活得很好,血壓也降下來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一直想著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會死會垮掉的話,那么可能我早已不在人世了。但幸運的是,我給了自己機會,讓我的身體得以自行恢復。除了改變自己的心情之外,其他什么都沒有。”
我現在要問你一個問題:如果這個人的性命是被自己快樂、充滿勇氣并且健康的思想拯救的,那為什么還要為了一些小小的頹喪和不快來折磨自己呢?如果自發的快樂就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愉快,那為什么還要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遭受痛苦呢?
多年以前,我曾看過一本對我的生活產生了良好并且長遠影響的小書,這本書是詹姆士·艾倫的《人的思想》,下面這段話就來自于書中:“當一個人改變對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時,他會發現,事物和其他人對他來說將會發生改變……要是一個人把他的思想朝著光明的一面,他就會很驚訝地發現,他的生活由此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人們不能吸引他們所要的,卻可以吸引他們所有的……能改變氣質的神性就存在于我們的內心當中,也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自己思想的直接結果……只有具備了奮發向上的思想之后,一個人才能振奮,充滿欲望,并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振作他的思想,他永遠只能陷于衰弱和愁苦之中。”
《圣經·創世紀》中說,是上帝給了人統治世界的權力。可我對于這種特權并沒有什么興趣,盡管這是一份相當貴重的禮物。自我的控制能力才是我希望得到的。這種能力能控制我的思想,能控制我的恐懼,能控制我的內心和精神。我知道我在這方面的成績非常驚人。在任何時候,我都知道:只要控制了我的行為,就相當于控制了我的反應。
“……通常,只要把受苦者的內心感覺由恐懼轉變為奮斗,就可以把我們所謂的大部分邪惡轉變為有益的東西。”我們要記住威廉·詹姆斯的話。
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快樂努力奮斗!
讓我們設計一個能使我們每天都快快樂樂,同時又富有建設性思想的計劃吧。
下面就是這個計劃,計劃的名字叫《只為今天》。這個計劃是由36年前已故的希貝爾·帕屈吉擬定的,我覺得這個計劃非常有用,因此復印了幾千份送給別人。如果我們可以按照計劃中要求的去做,那么就能消除憂慮,增加“生活上的快樂”。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