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開埠設廠到“共和國長子”:東北工業百年簡史
- 石建國
- 709字
- 2022-11-04 17:30:23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具有時間跨度大、多學科交叉的特點。這就決定了任何一種單一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有效地實現研究的所有目標。鑒于此,筆者嘗試著采用了多種研究手段和方法,希望能對本課題做盡可能深入的研究。
(一)文本研究法
研究工業史,不論是全國范圍,還是局部區域范圍,都要盡可能地收集相關的歷史檔案資料。鑒于年代久遠,這種檔案性質的材料是最為直接和真實的研究根據。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中期將近百年的有關東北工業化的材料絕大多數還是以各種文獻資料的形式存在著。這是本課題首先采用這一研究方法最重要、最客觀的原因。
(二)計量式研究法
經濟史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要靠數字來說話,這是不同于文學史和政治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文學史和政治史等研究要求研究者對于當時的作品或者事件進行解讀,從當時的背景出發,試圖對研究對象進行梳理、考證、分析和闡發,經濟史雖然也要進行考證,但它是以確鑿、準確、翔實的數字為基礎的,量化分析是其顯著的特點之一。正是因為如此,本書在寫作過程中,也采用了計量式研究法,制作了許多表格,并對各個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力求做到翔實、準確。
(三)比較式研究法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涉及東北地區與關內地區、東北地區與英美發達國家的工業發展的比較,既有縱向的,也有橫向的。即使在東北地區工業化進程的內部,也存在著不同時期、不同省份的比較研究,以期更為清晰地展現東北工業化進程中的地區特點和時代特點。
(四)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如何做到客觀地描述歷史、解讀歷史,是經濟史研究的本質要求。我們在描述東北工業發展史的同時,闡發自己的理論分析,力圖發現隱藏在經濟歷史背后的東西,從而達到歷史和邏輯的統一,這也是本課題研究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