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愿子孫做君子不做大官

原文

諭紀鴻

(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字諭紀鴻兒:

家中人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shāo)少:稍稍、稍等。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但:只、僅、只是。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約:貧困。。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習,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高曾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爾之所知也。

凡富貴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學作圣賢,全由自己做主,不與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學為圣賢,少時欠居敬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手諭。(時在江西撫州門外)

譯文

我兒紀鴻:

從家中來到我軍營的人,大多稱贊你舉止大方,我聽了稍覺欣慰。一般人都希望子孫能當大官,我倒不希望你當什么大官,只愿能成為一個讀書明理的君子就夠了。勤儉自律,吃苦耐勞,既可以享受安樂,也能夠承受窮困。這才是君子。我當官二十年,一點官宦習氣也不敢沾染,飲食起居,仍然遵循著我們樸素的家風,特別簡單也沒關系,稍微豐富一點也可以,卻斷然不敢太過豐盛。凡是當官的人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你年紀還小,一定不要貪愛奢華的生活,不能養成懶惰的習慣。不論是大家族還是小家庭,不分士農工商各種職業,只要堅持勤苦儉約,沒有不興旺的,一旦驕奢倦怠,則沒有不衰敗的。你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不要辱沒了祖宗代代相傳的家風。我的父親和叔父,都是黎明就起床,這些你都知道。

大凡富貴功名,都是命中注定,一半由人力,一半靠天命。只有學做圣賢,全由自己做主,與天命毫無關系。我有立志學做圣賢,但少年時欠缺了居身敬肅的功夫,至今仍然難免偶爾有輕率的言語舉動。你應該舉止端莊,不亂說話,這才是培養道德的基礎。這是親筆所寫的指示。(當時在江西撫州門外)

評點

這封信文字雖短,然內容豐富,情意真摯,用語淺直,傾注了曾氏疼子愛子的一片慈父之心。筆者以為,此信可稱得上曾氏一千多封家信中最堪銘記傳誦的一篇。

曾氏的小兒子紀鴻此時年方九歲。曾氏在一連生了四個女兒后,直到三十八歲才生紀鴻,對這個兒子他自然極為疼愛。

曾氏以一種較為少有的溫婉語氣,給九歲小兒子單獨寫了這樣一封信,諄諄告誡兒子習勞習苦,不要沾染官家氣息,保持寒素家風;讀書寫字不能間斷,早上要早起,以此培養勤奮的習慣。曾氏希望兒子重點放在德行的修養上,不必過多地考慮功名之事,因為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以由自己來修煉的。并以舉止端莊、不說妄語作為培養德行的基礎。

曾氏此信的特點是不僅講明道理,而且提出了具體的措施。這些措施都是極平易簡單的,不難做到,只要堅持下去,就可以使自己一步步地向“君子”靠攏。

以極具操作性的簡易行為去實現崇高遠大的目標,曾氏這種獨特的教育方法在此信里得到充分的體現。

信中“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這句話,百余年來在士人之間廣為傳誦。自己身為大官,卻不愿兒子做大官。曾氏的這種家教啟迪千千萬萬望子成龍的家長:“龍”不是“大官”,而是君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大城县| 英吉沙县| 河北区| 巢湖市| 申扎县| 陕西省| 衡山县| 巴里| 新巴尔虎右旗| 边坝县| 屯昌县| 汤阴县| 泰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泰和县| 东丰县| 修水县| 昌平区| 宜宾县| 郯城县| 怀仁县| 黄冈市| 海门市| 秀山| 来凤县| 梅河口市| 沙湾县| 徐闻县| 文水县| 鄂州市| 前郭尔| 缙云县| 洛扎县| 丹凤县| 收藏| 准格尔旗| 克拉玛依市| 固原市| 郓城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