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
《菜根譚》曰:“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露鋒芒,并不是消蝕鋒芒,而是指人應隱其鋒芒。“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凡事沒有取勝的把握,就不必四處張揚,一來免得鋒芒畢露,可以減少取勝的障礙,特別是人為的障礙,二來可以造成驚人的心理效應,增加勝利后的影響力。
自古道:識時務者為俊杰。所謂時務,就是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認清客觀形勢和時代潮流,才是聰明能干的。不講究策略,不善于韜光養(yǎng)晦,一味地硬拼蠻干,英雄倒是英雄,然而卻可能一事無成,或于事無補。楚莊王則深得其中三昧!
楚莊王韜光養(yǎng)晦的前三年,是相當明智的。他佯裝荒淫,隱蔽才能,是因為楚國公族勢力非常強大,以此緩解貴族對他的疑慮,目的是要靜觀時變,以待時機,以觀群臣之慝。三年后,納伍舉、蘇從等人之諫,罷淫樂,去聲色,誅殺數(shù)百人,任用數(shù)百人,任命伍舉、蘇從執(zhí)掌國政。對于大臣的選拔“內姓選于親,外姓選于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勞”,任人唯賢,改革政治,賞罰分明。史書載他“爵賞不濫”(《說苑·君道》)、“思得賢佐,日中忘飯(《新書·先醒》)”、“好獵以求士(《說苑·君道》)”,深得后人頌揚。《說苑》卷八《尊賢》曰:“楚莊王用孫叔敖、司馬子反、將軍子重,征陳伐鄭,敗強晉,無敵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