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速算的人,人生都不會太差
- (美)托馬斯·奧康納·斯隆
- 1832字
- 2022-10-27 16:42:54
算術運算符號
運算符號是算術中用來表示數字或數量運算的一種速記手段,在算術中,數字和數量被視為具有相同含義。
運算符號的意義在英語和拉丁語中有描述,下面給出簡要說明。
加法符號是一個90度相交的十字,即由水平線和豎直線組成,介于相加的數之間。它幾乎總在表示“加”,拉丁文詞義“更多”;把它渲染為“和”看來無可挑剔。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數相加,不要緊,只要把加法符號放在它們之間就可以了。2+2表示2和2相加以求和;2+2+3+4表示2,2,3和4相加以求和;第一個式子的得數是4,第二個式子的得數是11。
完整加法的結果是數字或數量之和,把加法稱為和運算并不正確。
減法符號是一段水平線,它放在兩數之間,它后面的數是減數。它總是被描述為“減少”,拉丁詞義“少于”,我們可以正確地表述為“減去”。減號應用很廣。5-4讀成5減去4,也就是說5要被減去4。人們可能已經注意到,在減法運算中,大的數總是放在第一位,如5-4或6-3。
在減法中,被減去的那個數稱為被減數,詞義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要被減去”;需減掉的數稱為減數,詞義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要減去”;減法運算的結果稱為余或差。
至于在減法算式中大數要放在第一位的說法,指的是在算術中而不是代數中。
乘法符號用對角交叉線來表示,放在兩數之間;4×5表示4乘以5,在接下來的乘法算式中,乘法符號必須要放在每兩個相乘數的中間;4×5×6表示4乘以5再乘以6,積是120。
有時,句號(英文中的句號)被用于表示乘號,容易與小數點混淆,但它卻被很頻繁地應用。
在乘法的完整表示中,上一級的數稱為被乘數,詞義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被乘”,下一級的數稱為乘數,乘法完成后的結果稱為積。被乘數和乘數更換位置不影響運算結果。
除法的表示有幾種方法,一是用一段水平線或為了節約空間用對角線表示。除號之上的是被除數,詞義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要被除”;放在除號下面的數是除數。如,或者是6/3,意思一樣,都表示6除以3。除法運算的結果稱為商。
除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是一段水平線及兩個圓點,這兩個圓點分別在水平線的上下。6÷3表示6除以3。
∶是一個比值的符號,也是除號的一種,除了特殊場合外,不作為除號使用。
水平線或斜線并不總是被允許作為除號使用;有時,2÷4和兩種表示還是有區別的。后面的式子只用于表示分數。但如果我們寫成a/b,除了可以說成“a除以b”之外,很難有其他表述。如果用分數的術語來表示,
可以說成“四分之二”。
數字的乘方符號用一個在該數右上角放置的小數字來表示,稱為指數;42指的是4的平方,得數是16;53指的是5的三次方或立方,得數是125。數字2和3,就是指數,在上例中分別作為4和5的指數。
術語“平方”是二次方的縮略,術語“立方”是三次方的縮略;其他次數的乘方就沒有縮略語了。
根號表示數的根。其本身表示平方根;如果要表示其他次方根,還需要在它的左上角寫上指數。表示16的平方根,結果是4;
表示16的4次方根,結果是2。
當有幾個數字需要表示成一個組合時,則被稱為“表達式”。2+3和3+5都是表達式。
等號用相互平行的兩段水平線來表示,讀作“等”或“等于”。那么想表示兩個數的和,如2和3相加,我們可以寫成2+3=5,讀作2加3等于5。
根據上面的敘述,可以證實兩個表達式相等,則被稱為等式。
不等式可以由V型的符號放在數字邊上來表示,V型尖點右邊的數字較小。7>2表示7大于2,或2小于7,兩種說法都是一個意思。這個符號還可以轉換方向,2<7指的是2比7小。
比號即比例中心符號,放在此式與其他式之間,讀作“同”,在相同的比例式中如果有單個“:”,讀作“比”;那么2∶4∶∶4∶8可以讀作,2比4同4比8。有時,等號=也用來表示比例中心符號。如果在上述比例式中引入等號,那么式子變成:2∶4=4∶8。
如果把冒號看作除號,上面的比例式可以讀作2除以4等于4除以8,這樣表述很對,可以表示出比例式成員間的關系。雙比號永遠不會被視為等號,盡管它有相等的含義。
括號內的數字可看作一個組并且可按單個數或個體來對待。7-(2+3)表示7減去2加3的和,余數是2。如果還是這幾個數,沒有括號,7-2+3表示7先減去2,再加上3,結果是8。因為有括號的存在,數雖不變,結果卻不同。
乘號和除號優先于加號和減號;乘號和除號可以使它們旁邊的數字先運算,和括號的作用相同。那么12-10÷2表示10除以2,所得的商被12減去,結果是7。4+6×3表示6乘以3然后與4相加,得數是22;先做6×3的運算就好比它們是在括號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