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平剛離開豫香酒業不到兩周,BJ的李毅鵬就突現鄭州,約見了陳為平。
李毅鵬這從實習到現在也都快兩年了,身體明顯的發福,臉上紅光滿面的。一身筆挺的西服,配上光滑的皮質公文包,還有锃亮的黑皮鞋,加上中分的發型,一看就是個標準賣保險的。
和其他賣保險的不同的是,這個李毅鵬可是北大碩士畢業的。才一年多就當上了部門經理,而且還意氣風發,給公司高層的領導信箱提了份改革建議。似乎每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都對公司有著理想的改革方案。自命不凡,認為通過自己的揮斥方遒,可以力挽狂瀾,改公司弊端于一役,一舉成名天下知。而現實中,凡是一個剛入職的大學生能看到的公司弊端,要相信領導層也不是傻子,不會熟視無睹。
之所以沒有改變,要么是時機不成熟,要么是這已經是最佳的平衡點。作為初入者,如果不躬身入局、不深入調查,只是一味簡單的去打破這個平衡,那引起的蝴蝶效應可能如雪崩前的那一聲吶喊,結果是幾倍、幾十倍的代價才能重新回到原狀態,甚至再也回不去,更別說進步了。
李毅鵬就是李毅鵬,經過一年多的實習后,深思熟慮后才大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提議打破新客戶開發的地域限制,只要能開發新客戶,不論員工原來歸屬哪個分公司,都按照客戶所在當地公司業績提成給績效即可,年終總績效在原分公司考核即可。也就是說,所有公司員工都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開發自己的新客戶。這對個人來說,增大了資源利用率;對分公司而言,打通了外部員工與本地客戶的資源關系,也能激勵當地員工的進取心,可謂一舉兩得。
李毅鵬的建議初衷,一是為公司未來發展,二是為自己考量。畢竟自己不是BJ人,入職又晚,在BJ的資源肯定沒有老員工和當地員工更有業務優勢。如果按照既定規則,在挖掘完現有資源,包括同學劉白冰等客戶之間的推薦外,自己再想有所突破,就只能靠打破規則了。而當前對李毅鵬而言,最大的規則障礙就是地域限制,自己身在BJ公司,只能做BJ業務。而自己的本科在東北,家鄉在河南,這些既有優勢被束縛住了。他要嘗試改變這一切。
不得不說,還是北大的牌子和他的既往業績給了他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公司領導傳閱了李毅鵬的信件后,不像往常一樣一略而過,對這個北大高材生,不到半年就業務第一,不到一年就升任部門經理的李毅鵬的意見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經公司領導層磋商,決定部分采用李毅鵬的建議,在各地分公司開展試點工作,采用員工志愿報名的方式,開展跨區域客戶開發嘗試。同時,試點方案限制了各分公司參與人員的名額,試點期限為一年,到期統一考核。
李毅鵬在BJ公司第一個報了名。
辦完報備手續,李毅鵬第一站就奔向了長春。先到母校見了彭長江,利用老師的便利,求來了能查詢到的所有校友工作單位,果然是個大寶藏!
不得不說,母校畢竟是首批211大學,在教書育人和人才培養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和傳統,培養的學生在各行各業都表現出不凡的業績。換個角度看,考大學,在90年代和21世紀初,對絕大多數平民家庭而言是最為通暢的階層上升通道。再說直白點,高考真的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事情了,努力和收獲是成正比例,而高考之后,工作和生活就都未必了。
具體到北方師范大學,雖然說有約一半校友都在各地中小學、高校、黨校和團校工作,和保險關系不大,但還有另一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和公司,有相當一部分還是知名的大企業,畢業經年,其中不少人都已經是中高層領導了。
李毅鵬如獲至寶。彭長江看他那高興勁,囔囔著要他請吃大餐,不能白忙活,賓主一下倒置了過來。同學之間,說的直接,執行的也干脆。彭長江還叫來了同門師妹孫曉雪——李毅鵬親老鄉的女朋友,應該算是弟妹吧。陳為平給孫曉雪提過多次,上學期間,李毅鵬沒少幫助自己,對這個老鄉加老兄,陳為平一直心存感激,孫曉雪也尊敬有加。
飯間,李毅鵬問及剛拿到碩士證的彭長江今后打算。當著師妹的面,彭長江有點支支吾吾。原來,經濟學院的博士點去年申報遇到了障礙,沒有批下來。今年,障礙基本排除了,申請又再次遞上去了,極可能會批準。但即使今年獲批博士點,招生也要到明年了,也就是說,明年彭長江才能報考導師費教授的博士。而之前陳為平給彭長江提過,孫曉雪也想考費教授的博士以方便畢業后到鄭州找工作。而現實狀況是第一年獲批的博士點招生,名額往往只有一個,這師兄妹關系眼看就轉變成了競爭關系,讓人猝不及防。彭長江畢竟是學校老師,信息快,這些孫曉雪都還未知,所以在飯桌上,彭長江也不想多提。為免得雙方尷尬,他趕集扯開話題,問孫曉雪陳為平的近況。
李毅鵬從孫曉雪口中得知,陳為平居然跑到酒廠去兼職去了,這對李毅鵬又是一個新的客戶資源。白酒是傳統的暴利行業,而酒類企業涉及到大量的保險關聯業務,李毅鵬腦子轉的飛快,已經開始勾畫如何構建自己的河南酒類保險業務藍圖了。
飯后,告別了彭長江孫曉雪,李毅鵬開始了東北“大掃蕩”。憑著校友的身份和北大的光環,一個月期間,東三省到處都有李毅鵬的身影。然后,馬上南下入關,直撲鄭州陳為平而來。
陳為平見到李毅鵬,有些意外,想不到這BJ做保險的能跑到河南地界來,還以為是探親回家路過呢。老鄉見老鄉,不用淚汪汪,直奔主題。李毅鵬說明來意,陳為平也稱贊他思路不錯,只是雖說自己在豫香酒業待了一年,但對公司內的保險業務知之甚少,最后只得給銷售部袁部長,這位自己曾經的直管領導打了電話。
老袁對陳為平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一年以來,雖說在銷售業務上陳為平是個菜鳥,但在日常公務處理上,諸如寫報告、打申請、匯總表、修電腦、訂機票、報發票等等各種難事瑣事,陳為平都做的恰如其分、安排周詳、高效得力。陳為平還偶然的給袁部長愛人的MBA論文指出了一些邏輯漏洞,并給了一些實用的修改建議,讓袁部長在家的“地位”直線上升。袁部長認為這個大學老師給自己當助理真是大材小用,能力水平比總經理那個女秘書都強百倍。
事實也證明真的如此。在陳為平被學校急召回后,公司給袁部長配個了新助理,也是碩士畢業。好嘛,不到一周犯了兩個錯:一次是把老袁的返城機票日期訂錯了,中午12點訂成了凌晨12點,只能改簽到凌晨3點另一班,還是中轉才能到,讓老袁有機會首次嘗試了“紅眼”航班,自己感慨也算第一次見到了凌晨機場的風景,難得。另一次是把老袁擬好上交總經理辦公室的電子報告發到了后勤部,總經理辦公室通報批評沒有準時上交,后勤部部長則開玩笑說,老袁給自己匯報工作很積極。袁部長很無奈,不得不向人事又申請加了個助理,由兩個人來接替陳為平的原有工作,雖然小錯依舊不斷,但基本上才算穩住了局面。
接到陳為平電話,老袁一頓感慨和吐槽。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身邊有多重要,很多時候并感覺不到,因為他把所有的風吹雨打都屏蔽在了你視野之外,保障你看到的都是藍天白云、陽光沙灘。而一旦這個人離開,沒有人為看不見的風險去防微杜漸和未雨綢繆,多半水滴屋漏、擱淺拋錨也就自然而然出現了。
陳為平感謝老袁對自己的“懷念”,說了打電話的來意,看看老袁能不能牽線一下公司負責保險業務的部門或者負責人。老袁二話沒說,毫不猶豫,一口答應,讓李毅鵬明天直接到公司找他就行,他介紹給總經理,在公司這么多年,這點面子總經理還是給的。
李毅鵬聽了免提的對話全過程,陳為平剛掛了電話,他就連拍陳為平的肩膀:“為平,可以啊,一個電話就讓銷售部長給你辦事,厲害啊!你當老師都可惜了,真應該去企業,袁部長都說了,你比總經理的女秘書都厲害。”
“你可拉到吧,他也就隨口說說,你還真信啊?女秘書代表的是公司形象,我這一千多度的厚眼鏡,哪能和人家比啊。”
“不管這個真假,人家答應的可是真痛快,還引薦給總經理。這個國有酒廠的總經理怎么也是個廳級別吧?你可不知道,我跑BJ、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這些地方,一路走來,除非是直接校友或朋友,不然,能見到廳級領導都是難上加難啊。好嘛,到你這,一個電話就搞定了,還不用預約和等待,明天就行!厲害,為平,你是深藏不露啊。”
“哪有?是人家給咱面子。這老袁人真的不錯,80年代的大學生,有學識、有人品,是個干事的人。只是可惜在那個酒廠,體制不改革,所以市場不好……不說銷售了,你明天去找他需要我陪著么?我明天沒課,聽你指揮。”
“不用不用,這都連上線了,我自己去就行。你沒課也好好歇著,多和曉雪打打電話。那小姑娘不錯,文靜、知書達理的,可要看好嘍,異地戀,你小子別大意了。”
“呵呵,明白明白。還是羨慕你啊,有個宋穎穎倒追,還倒貼房,人家工作也不用你操心,坐享其成,你得多遭人恨啊。”
“大哥,那房我也有股份的好不好?話說回來,BJ的房子可真貴,還漲的快。這不,買了才半年多,就漲了兩成,太可怕了。王世海一提房子就鬧心,我現在都不敢和他提房子的事。聽說他老婆天天鬧,說我買房了他沒買,錯過了好時機。這小子內向,不敢爭執,就在公司主動加班,不敢早回家,說是回家了頭都大。唉,這都什么事啊。”
“世海和你一個公司,收入差距很大嗎?”
“咋說呢?都是碩士,又是同時入職的,基本工資都差不多。只是他在風控部,績效工資這一塊空間不大,不像我這業務部門,有業績提成。不過,按他研究生期間打工的收入算,按揭買房他是買得起的,只是他一直認為房價會降,想再等等。這一等就漲,一漲就再等,也很無奈。聽說他還炒股,好像賠了一些,我也沒敢多問。”
“好吧,你倆在一個公司,還是多關照一下吧。世海是個技術男,認死理,不像你這北大高材生,哪都敢忽悠,連河南‘總部’都敢來。”
“好嘛,你也敢黑河南,哈哈。你還別說,好像全國好多地方都知道河南是騙子總部這個傳說,什么‘全國人民都在騙,總部設在駐馬店,河南人是總教練’。不過還好,大家都當笑話聽,我去這么多企業單位,一個歧視的都沒遇到過。河南人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得了,別夸自己了。明天確定我不和你一起去了啊?我就不管你了,睡懶覺了啊?”
“中,你別管了,我心里有數。”
次日,李毅鵬如約到了豫香酒業總公司,見到了袁部長。經引薦,和總經理座談了半個多小時,基本確定了合作意向。臨走,袁部長送李毅鵬到電梯口。等電梯時,遞給李毅鵬一張小便簽,說:“這上面是一些同行朋友聯系方式,都是信得過的哥們弟兄,有業務上的需要你可以和他們聯系,就說是我老袁介紹的就行。”
李毅鵬略微掃了一眼,密密麻麻,有五六個名字、職務和電話。正要說話,電梯來了,袁部長示意上電梯,說:“我和陳為平投緣,小陳是個優秀的大學老師,你也很優秀。和你們年輕人合作,很開心。以后常聯系啊。再見!”李毅鵬揮手告別。
事業在于七分努力三分運氣,只是如果沒有那三分運氣,再多的努力似乎也帶不來質的改變。根據袁部長給的便簽聯系方式,李毅鵬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就如數的見到個上面列的各個真人,都是公司高管。和老袁一樣,辦事干脆利索,全部達成了合作意向,就剩下過合同簽約了。
李毅鵬也十分的感慨,怎么也沒想到,一個上學時眼睛高度近視還曾經要自己照顧的陳為平,居然能成為自己的貴人,幫自己在短時間內拿下如此多的業務單子。李毅鵬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從哪入手。
心里種了草,就一天天長大。終于,在完成東北和河南所有意向公司簽約,李毅鵬在年底拿到了巨額績效和年終獎金后,萌發了一種表達感激的方式:創業開公司,讓陳為平當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