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坎坷的童年生活
海東縣,地處西北部邊陲三縣交界處,是有名的老少邊窮的山區,經濟發展極其滯后,是國家扶貧政策重點關照的對象!
大山深處的一個愿挨小山村
有一戶陳姓人家!
家里六個孩子,戶主陳福龍是個大字不識,老實巴交的農民!
妻子肖氏倒也賢惠持家,兩夫妻起早貪黑,日夜勞作,勉強能夠養家糊口,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基本的溫飽。
家里有個孩子,名叫陳墨,男孩子里面排行老三,所有孩子中排第五!村里人又稱呼他為陳老三!
從小
陳墨就心比天高,不甘平庸!
那時候,一個貧窮的邊遠山區,
祖祖輩輩
世世代代
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一成不變,
單調,
乏味,
枯燥,
看不到一點希望的日子。
陳墨不甘心,心里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闖出一番天地。
然而在當時農村的那種艱苦條件下,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想改變命運,
難!!
“一個窮小子,想翻身做主人,太難了!!簡直癡人說夢!!”。
身邊一個個小伙伴小學還沒畢業,年紀輕輕跟隨父母下地干活,十五六歲就成家,然后生孩子,在自己都還是孩子的年紀就做了爸爸。
然后繼續著父輩看天吃飯的勞作,一年辛勤下來,如果有個天災人禍,整個年頭全家人都將忍饑挨餓。
這就是當時的農村社會現實最真實的寫照!
小時候家里孩子多,沒有什么御寒的衣物,大哥陳澤民穿過的衣服,二哥陳澤彬再穿,再然后才輪陳墨穿;
中間出現破洞,母親會用針線和布條打補丁,一條褲子里里外外,直到最后不能穿為止,起碼有六七個補丁,在他印象中,從來就沒有穿過新衣服。
吃的就更不用說了,大多數年份能吃飽肚子就阿彌陀佛了。
記得有一年,天氣干旱,又遭受蝗災,一年下來莊稼沒什么收成,一家八口人(大姐已經出嫁,剩下六個兄弟姐妹跟父母)面臨著沒有玉米面(因為是山區,沒有稻田,種的主要以玉米為主)下鍋的危險!
幸好陳老漢有一手做馬鞍的手藝,靠著這點微薄的收入勉強能讓一家人不至于挨餓。
鄰居三叔家就更慘了,經常一天吃一頓,很多時候還會來老三家借玉米面,每個人都是面黃肌瘦,沒有營養,沒有油水!
到了上學的年紀,小陳墨開始跟二哥陳澤彬(大哥據說讀了一年小學就死活不去了),還有妹妹去村里上學。
學校離家大概30分鐘的路程,上一年級。
學校破爛不堪,
教室里坑坑洼洼,
擺著幾張搖搖欲墜的課桌
一張張長長的,
沒有凳子,要么從家里帶,要么站著上課!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讀了兩年,小陳墨什么都沒學到,加上老師管理很松散,又沒有什么教材,書本啥的,兩年下來還是一個樣,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還寫不明白,
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