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將軍
- 長安馭妖錄
- 蒼梧雨墨
- 3356字
- 2023-02-26 07:00:00
“脫下面罩,檢查——”
此刻晌午已過,七月的陽光直射大地,正是一天當中最炎熱的時候。
圣女一行浩浩蕩蕩地堵在城門口。
而那些愛看熱鬧的百姓,一聽能親眼目睹圣女真容,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漢源城的百姓正源源不斷的朝城門方向涌過來。
城門內外立時被堵得水泄不通,彼此就這樣僵持住了。
一時間,人越聚越多,放眼望去,端坐在花輦之上的圣女,宛若一朵白蓮花,漂浮在人頭攢動的汪洋之上。
“袁大哥,”頭頂驕陽,蘇心鈺內心焦慮,生怕最后查到自己,卻又對隱藏在面具后的圣女充滿好奇,探問道:“你見過圣女的樣貌嗎?是不是傾城絕色的大美人?”
袁弘凝神觀察著周圍的動靜,對她的問題早就習以為常,口中答道:“想見圣女?”
“嗯嗯,當然,你看看這些腦袋,男的女的,個個擠破頭地想要過來,我也不例外,自然好奇得緊。”
“得加入白蓮教。”
“啊,白蓮教?”她思忖著得先找個地方落腳,避避風頭,立刻應道:“怪不得她頭上戴著一朵白蓮花哩,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加入。”
“白蓮圣教可不是誰想加入就能加入的,”袁弘聳了聳肩,輕蔑道:“光是這賭,便犯了第一條戒律。”
“這,”蘇心鈺略作思索道:“袁大哥,我久居深山,剛到這城里,一時好奇,賭了兩把,誰知道......唉,以后跟隨大哥,在白蓮教也有事做,絕對不會再染指這些不良嗜好,大哥不知,我父母雙亡,在這世間孤零零一個人。”
說到這,乃是發自真情,大大的眼睛凝視著袁弘,目中已是淚光閃爍,那袁弘見狀,動了心,點了點頭,算是應了。
正在這時,城樓上響起一陣騷動。
蘇心鈺拭去淚水,抬眼望去,一位頭戴亮銀盔,身披亮銀鎧甲的將領佇立在城樓上。
那人身形巍然,面容英挺,朗聲道:“韓大人府上失火,經查,殺人縱火之人正是韓大人之女蘇寧悔。為捉拿朝廷通緝要犯,所有人,不論是誰,離開漢源都得經過檢查,違令者——斬。”
那個斬字,聲若洪鐘,令所有人心尖直顫。
話音未落,只聽得“唰”的一聲,將軍已拔出長劍,劍鋒在陽光下劃過一道寒光,亮晃晃的,刺得人睜不開眼睛。
剎時,喧鬧嘈雜的人聲陡然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顫巍巍地投向城樓上威風凜凜的身影。
“出城之人排隊,經過檢查后方可離開,其他閑雜人等,立刻離開此處。”
將軍一聲令下,只見守城的軍士,分別從城樓兩側圍了上來,開始驅離聚集的百姓。
就在眨眼間,看客們如同潮水般驚恐退去,只留下零星出城的百姓跟在出殯隊伍后面。
鮮于老頭帶來的捕快們正在附近逡巡查看。
蘇心鈺皺眉,一顆心剛放下,又懸到了嗓子眼兒。
正暗自發愁,一道天籟般清澈嗓的音打破死一般寂靜。
那聲輕柔,如同遠方飄來的笛音,飄飄渺渺,令人難以捉摸,卻又異常清晰,鉆入人心,讓人感到呼吸幾乎要停止。
“我從不見外人,”隱在輕紗之后的圣女輕語道:“朝廷法令如同皇帝陛下親臨,豈能違背,就請將軍移步,我愿接受將軍的檢查。”
只要是人,尤其是男人,都不會拒絕如此誘人的邀請。
那位將軍收起長劍,走下城樓,昂首闊步來到花輦旁。
只見藏僧將花攆置于地上,那些身披白色衣裙的女子圍攏過來,將花輦護在當中。
四位白衣女子上前,在花輦前鋪上朱紅色波斯地毯,又在地毯上灑下新鮮柔軟的玫瑰花瓣,又一名白衣女子上前,小心掀開花輦的輕紗。
蘇心鈺皺眉,這架勢吊足了胃口,就是當今皇帝最最寵溺的貴妃怕都落了下風。
只見頭戴赤金面具的圣女伸出芊芊玉手,擱在白衣女子手中,身姿如同弱柳扶風,緩緩起身。
城門就在仙女湖畔,水面上拂來陣陣清風,那風將圣女身披的白色衣裙高高揚起,薄紗圍繞全身飄舞,如同波浪般起伏,那雙豐滿圓潤的雪峰隱約可見,舉手投足間,妖冶柔魅不可方物。
跟隨著眾人探奇的腳步,蘇心鈺也圍到了花輦旁。
她望向那位將軍,面對妖魅絕倫的圣女,他面容平靜,目光如炬,渾身透著威武凜然的氣勢。
周圍如同死一般寂靜。
眾人屏息凝神,靜待著揭開黃金面具的那一刻。
卻見一雙雪白的赤足從飄舞的輕紗間探出,芊芊柔柔,在空中劃過一道優雅的曲線,緩緩踏在玫瑰花瓣鋪就的波斯地毯上。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目光都被那雙雪白優雅的赤足所吸引。
足背上紋有一對寶藍色小魚,細細長長宛若柳葉,魚眼、魚鱗似金粉灑綴,陽光下,那小魚周身金色彌漫,栩栩如生。
蘇心鈺瞇起眼,緊盯著那對金光閃閃的小魚,頓覺這個所謂的圣女,渾身透出詭譎難測的氣息。
不知為何,倏然間,她感到有些恍惚。
那彌漫四溢的金色忽地有些模糊,隨即竟似云氣般慢慢浮動,魚尾魔性地微微一顫,激起一朵小小的水花,水花晶瑩透亮,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漣漪。
那魚竟是活了。
那一瞬間,蘇心鈺以為自己出現幻覺,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腳背上的那對魚兒果然不見了。
只見那魚輕擺魚尾,游動起來,沿著雪白的腳踝而上,隱入薄若蟬翼的輕紗間。
正當眾人詫異搜尋之時,有人驚呼一聲“在那,快看——”,循著眾人驚詫的目光望去,那魚一前一后,已經游到那對豐滿圓潤的雙峰之間。
白紗輕薄,游魚與雪峰,朦朦朧朧,一動一靜,愈加散發出誘人的魅色,欲火焚燒般的撩人激情呼之欲出。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那對寶藍色小魚,搖曳著細尾,游到美人白皙精致的鎖骨之間,藍白相間,金光彌漫,轉瞬間,又沿雪頸而上,倏然隱入赤金面具之后。
蘇心鈺心中大驚,自忖從未見過如此詭異的景象,轉而望向那位凌然威武的將軍。
只見將軍雙目圓睜,目光緊隨那對詭異的游魚,順著將軍的視線,蘇心鈺望向圣女隱藏在面具后的眸子。
此刻,那雙明眸黑得發亮,不過眼神之中卻覆著陰郁之色,定睛一看,卻見漆黑的瞳底,掠過一道詭異的紅光。
紅光轉瞬即逝。
幾乎在同時,將軍如同山岳般巍然的身體,似乎顫了顫,細看去,他周身并無絲毫異狀,只是明亮的眼底,已然覆上一層迷蒙的霧氣。
從赤金面具的鋸齒獠牙間,飄出柔魅的嗓音,“將軍想要見我的真容?”
“望圣女見諒,”將軍如同換了個人般,那張冷峻沉肅的臉上,忽然攏起靦腆卻違和的燦爛笑容,抬起雙臂,朝著圣女鄭重行禮道:“不敢。”
“還懷疑我們白蓮教藏匿朝廷欽犯嗎?”
“不——哪里,圣教怎會藏匿朝廷欽犯!”
“我們可以走了嗎?”
將軍俯身一揖到底,道:“恭送圣女大駕!”
蘇心鈺跟隨著大隊順利地出了漢源城,本來她打算出城后便伺機開溜,趕往長安,誰知還沒走出幾步,大隊直朝泊在棧橋邊的一艘大花船走去。
船身高大寬闊,船頭桅桿上懸掛著一面彩色旗幟,藏青色為底,正中繪有白蛇頭托著白蓮花圖案,四周點綴五顆顏色各異的星斗。
“袁大哥,”她拉了拉袁弘的衣袖,低聲探問道:“我們這是去哪?”
“對岸,”袁弘扭頭瞥了她一眼,畢竟使了銀子,有錢能使鬼推磨,對她的態度溫和許多,見她面露疑色,遂補充道:“這漢源城三面臨山,一面臨水,往南走山路,想要去北邊兒,就得先到對岸。”
“北邊?”
“嗯,雅州,你可曾聽說過?”
蘇心鈺心下慚愧,枉活十五載,這小小漢源城,已經是她到過最遠、見識過最繁華的地方了,更別說大名鼎鼎的雅州。
她暗暗思量,能搭上圣女的順風船去雅州更好,這女人詭秘,所過之處通行無阻,跟著白蓮教行事,至少不用擔心被朝廷緝拿。
抬眸望去,只見花輦行到甲板上,藏僧將花輦小心放下,那些白衣女子將圣女恭迎出,那一抹詭秘的白,瞬即沒入花廳入口處懸掛的水晶珠簾之后。
蘇心鈺跟隨著袁弘,沿著登船梯,穿過花船入口,踏上甲板。
只見船體寬闊,甲板上艙房朱漆描金裝飾,雕梁畫棟,極盡繁復華美之能事。
艙房檐下懸著一圈五彩燈籠,輝煌閃耀,足有百盞之多。
奇怪的是,那副披著麻布杦衣的棺材被送入位于船尾的主艙房,那可是圣女歇息的地方。
那些身披麻衣孝服的送殯人登上甲板后,立刻脫下麻衣,除了袁弘,其余眾人長相奇特,皆著奇裝異服,完全不是中原人的打扮。
蘇心鈺納悶,這白蓮教都是些什么人?麻衣只是偽裝?!抬進去的真是副棺材嗎???
眾人與袁弘大聲招呼、玩笑幾句,似尊稱他為“袁護法”,隨即一同步入位于船頭的花廳。
但蘇心鈺、那四名負責抬花輦的藏僧,以及負責抬棺材的十二位壯漢都被阻在艙外,說他們只能待在甲板上或者去船底貨艙中歇息。
蘇心鈺愈發好奇,尋思著得跟那些抬棺人套套近乎,搞清楚那副棺材的秘密。
船身微微移動,駛離了碼頭。
水面上傳來富有節奏的劃水聲,槳手們正在底艙打漿。
那些藏僧盤腿坐在船頭甲板上,閉目養神,口中念念有詞。
而那些抬棺人則在花廳門口坐下,曬著太陽,互相比劃著咿咿呀呀地聊開了,原來都是啞巴。
見沒人搭理她,又怕過于張揚暴露自己,蘇心鈺默默地在船頭東瞅瞅西瞧瞧。
待花船行到湖中央,在艙外歇息的眾人已然打起瞌睡,她順著右舷朝船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