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社交活動都被那些陳詞濫調拖入冷場,這是你應該避免的。不能吸引別人注意力并激發其談話興趣的任何說話,都只能歸結為廢話。好的開場,是保證別人能夠聽你說話、和你暢聊的基礎。
先來段閃耀的自我介紹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初次見面的人總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最基本的要求是大方得體,根據具體情況安排自我介紹的內容。
進行自我介紹,首先要大方得體。
一般來說,在做自我介紹時,要充滿自信,親切自然,目光正視對方,語言簡潔清晰,語速不急不緩。
自我介紹的內容,要根據交際目的、所處場合以及交際對象而定,要有鮮明的針對性。
在一般性的社交場合,如果你并沒有和對方深入交往的愿望,做自我介紹時只需要向對方表明自己的身份。這時,你可以只介紹自己的姓名,如“您好,我叫張三”或“我是張三”。有時,也可對自己的姓名的寫法做些解釋,如“我叫陳亮,耳東陳,明亮的亮”。如因公務、工作需要與人交往,自我介紹應包括姓名、單位和職務,無職務可介紹從事的具體工作。如“我叫張三,是李四公司的銷售經理”。如果你希望新結識的對象能記住自己,并且有進一步的溝通和交往,做自我介紹時,除介紹自己的姓名、單位、職務外,還可以提及與雙方共同的熟人或與對方相同的興趣愛好等。
若在講座、報告、慶典、儀式等正規隆重的場合向出席人介紹自己時,還應加一些適當的謙辭和敬語。
要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我介紹就要“出彩”,下面就介紹幾種具體的方法:
(1)自嘲容貌
陶志是一個個子不高、戴著眼鏡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他在向大家介紹自己時是這樣說的:“單看咱這形象,不如在電視中那么閃閃發亮,眼不大還有點近視,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的睿智與遠見;耳朵雖小,更提醒我要耐心傾聽觀眾的心聲;嘴巴也不氣派,正說明我不夸夸其談,嗩吶和號角的孔都不大,但同樣能怒吼與吶喊;個子雖然矮小了點,可潘長江先生說過:‘濃縮的都是精華?!腥苏f缺點在一定條件下也會成為優點,這話難免有些夸張,但‘缺點在一定條件下會成為特色’則是毋庸置疑的?!?
陶志沒有使用“老掉牙”的方式來介紹自己,而是借自嘲容貌的方式,把一個形象生動、個性鮮明的自己推到了聽者面前,自然地讓人對他一見難忘。
(2)自我揭短
大學畢業后,陳志進了距本縣數百里外的某縣公安局刑警隊工作。不久,領導給他介紹了一個在該縣一所中學教學的女朋友。第一次約會時,胡志明沒有像別的青年那樣在對方面前竭力展現自己的優點,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來了個“自我揭短”。胡志明向對方這樣介紹自己:“我這個人找對象存在三大不利因素:一是我家不在這里,辦事不如本地人方便;二是我中等身材,相貌平平,有點對不起觀眾;三是我在刑警隊工作,經常加班加點,與我談對象恐怕要做出一些犧牲。”胡志明的一番話使姑娘看到了他的真誠與豁達,頓生好感,她不由地微笑說:“你這個人靠得住,這比什么都強?!焙久鞯牡谝淮渭s會獲得成功,雙方由此建立了戀愛關系。
在和姑娘初次見面時,陳志在自我介紹中沒有一味地表白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來了個“自我揭短”,反而給姑娘留下了真誠、可靠的印象,贏得了姑娘的芳心。
(3)巧解自己的姓名
自我介紹首先要介紹自己的名字,并對“姓”和“名”加以解釋,你解釋得越巧妙,別人對你的印象就越深。這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和性格修養,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口才。
一個人的姓名,往往有豐富的文化積淀,或折射出凝重的史實,或反映時代的樂章,或寄寓雙親對子女的殷切厚望。因之,巧解姓名有時也令人動情,加深印象。
在全國“榮事達”杯節目主持人大賽中,一個名叫潘望的主持人是這樣自我介紹的:“我叫潘望,早在孩提時代,我那只有小學文化的軍人爸爸和教小學的媽媽就輪番地叮囑我:‘望兒,你可是咱們家的希望?。 癁榱瞬蝗枋姑缲撝p親的重托,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直到今天,走到這個國家級的最高賽場,但愿教師們能給我這只盼望飛翔的鳥兒插上奮飛的翅膀?!?
在潘望的介紹中,父母的心愿并列呈現,誰不為之心動?
(4)借與名流相比加深印象
曹菲是一名記者,在一次“記協”聚會上,由于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見面,曹菲這樣自我介紹:“我喜歡寫詩,可寫不過舒婷;我喜歡唱歌,可唱不過毛阿敏;我喜歡主持節目,她倆可能比不過我……”這么一說,就會使別人感到她頗為幽默。
曹菲巧妙地把自己與名人相比,既顯示了自己的才能,又顯示了語言幽默的特點,博得了大家的好感。
(5)借助地域
通過介紹家鄉地域風情景物名優特產的某些特性,巧妙地烘托自己的個性,也是一個好方法。如果地域、家鄉名優特產突出,就應從中推衍、闡發出與自己個性相關的內容;如果特產不明顯,不特殊,那就挖掘地方特色,將地方特色與自己的個性巧妙結合起來。
一個來自云南的演講員這樣介紹自己:“尊敬的評委老師,我來自云南。也許老師們會感到驚詫,‘云南是阿詩瑪的故鄉,是個佳麗輩出的地方’,但是老師們千萬別忘了,云南也是大理石的故鄉,相信老師們能從我身上看見大理石的樸實、厚重與剛強?!?
這個演講員以云南盛產大理石這一特產為生發的對象,由大理石的性質、特性引申到自己身上的“樸實、厚重與剛強”,顯然自然貼切,不露痕跡,突出了自己的性格、本色和特征。
自我介紹也是一門學問,得體是基本要求,“出彩”是關鍵。自我介紹要獨辟蹊徑,從出人意料的獨特的角度,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把自己介紹給別人。出色的自我介紹讓你在初次“亮相”時就撞出個“碰頭彩”,使你在與陌生人的交往中更有吸引力,增強別人想要與你交往的愿望。
稱呼對了,別人對你的印象就好了
稱呼是指在社交中人們彼此之間所采用的稱謂語。有人可能會說,誰不會稱呼別人呀?其實,這里面還是大有學問的。如何稱呼別人,既是禮貌問題,又是態度問題。而且對稱呼得當與否,人們還是相當敏感的。在與陌生人的初次交往中,稱呼甚至能決定交際的成敗。稱呼得當,人家自然樂意與你交往;稱呼不當,就會給交流設置障礙,從而導致交際的失敗。
那么,如何在交際中恰到好處地稱呼別人呢?一般要注意以下七個關系:
(1)地區關系
中國幅員遼闊,方言土語繁多,即使同一個稱呼,也因地區不同而含義迥然。比如“侉子”這個稱呼,南方有些地區指體魄健壯的男子,是敬重夸贊的稱呼,而北方人習慣于把“侉子”與粗俗野蠻聯系在一起。所以,來到異地他鄉,不了解當地的方言土語,還是以“同志”相稱較為妥當。
(2)時代關系
有些稱呼帶有舊時代的烙印,有剝削階級思想意識的痕跡。比如“剃頭的”“伙夫”“戲子”之類,都有輕蔑的含義,應該淘汰,而改稱理發員(或理發師傅)、“炊事員”(或廚師)、“演員”(或文藝工作者)等。
不過另有一些稱呼,如“先生”“小姐”“閣下”“陛下”,在某些場合使用起來還是很得體的。由于各國社會制度不同,在外事交談中,稱呼的使用要順應其他國家的習慣。
(3)等級關系
當代社會中的等級關系,雖然不同于森嚴的封建等級,但是用合適的稱呼體現出上下長幼,以示親切或尊敬,也是必要的。對年長者、知名人士要用尊稱;對上級領導者或其他單位負責人可稱其職務;對職務低于自己的,也要選擇有敬重含義的稱呼,一般不宜直呼其名。
(4)場合關系
同一個稱呼,在有些場合中使用就合適,換一個場合就不合適。比如在一般場合叫“爺爺”“媽媽”,自然而親切,叫“祖父”“母親”,就生硬別扭;如果在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則以后者為宜。又如,一個人兼有幾種身份,對他的稱呼也要因時因地而定。
(5)褒貶關系
有的稱呼本身就帶有明顯褒獎的感情色彩,如“老廠長”“老模范”“老同志”等。稱呼別人的綽號,有時有親切感,如陳賡將軍就喜歡別人稱他為“小木瓜”(頭腦遲鈍者)等;以別人生理缺陷為綽號,是對別人人格的侮辱,是缺乏教養的表現。在戀人的稱呼中,常有“傻瓜”“壞蛋”之類,不但不會引起反感,反而極其喜歡,這是表達特殊感情的特殊稱呼。
(6)心理關系
同樣的稱呼,有人樂于接受,有人則諱莫如深。漁民忌“沉”字,假如他正好姓陳,你若“老陳老陳”叫個沒完,他肯定會不高興。同樣是30歲的人,有人樂于被稱為“老張”“老李”,而對于正在尋找伴侶的30歲的人,不妨叫他“小張”“小李”。曹禺劇作《日出》的顧八奶奶,唯恐別人說她老,不識相的福生當她面說:“怪不得她老人家聽膩了,您想,她老人家脾氣也是躁一點,再者……”沒等說完,惹得顧八奶奶火冒三丈,呵斥道:“去!去!去!什么‘她老人家、她老人家’的,我瞅見你就生氣,誰叫你進來給我添???”可見,稱呼的不妥,會引起對方的不快,必將會影響交談的效果。
(7)主次關系或先后關系
在同時需要對不止一個人進行稱呼時,一般來說應有個順序,先長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親。周總理1972年2月21日宴請尼克松一行時的講話,開頭是這樣的:“總統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朋友們!”這一系列稱呼,既恰當,又排列有序。
恰當的稱呼還應考慮對方的身份。比如,一位在田里赤膊勞動的上年紀的農夫,你稱他為“老大爺”較為適宜。若稱之為“老先生”,似乎就含有諷刺意味。反之,在校園中,遇到一位夾著講義從教研室出來的上年紀的女教師,你若稱她“老大娘”,也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只要我們對以上的事項加以注意,就能在和陌生人初次交往時顯得得體、有分寸。
一般來說,在比較正式的社交場合,稱呼陌生男子,不論其婚否,可統稱其為“先生”;稱呼陌生女子,則應根據其婚姻狀況給予不同的稱呼:稱呼已婚女子,用其夫姓稱呼其為“X太太”,如果對方身份較高,則應稱之為“夫人”;稱呼未婚女子,應統稱為“小姐”;如果不清楚對方的婚姻狀況,最好還是稱呼對方“小姐”或“女士”比較穩妥,不管她是16歲還是60歲。稱呼新結識的教育界、文藝界的人,一般可敬稱為“老師”。在非正式場合向陌生人問訊時,為了表示親近,可以用親屬的稱謂稱呼對方,如“叔叔”“阿姨”“老伯伯”“老奶奶”等。
在與陌生人初次見面時,恰當準確的稱呼至關重要。這樣不僅能夠體現對對方的尊敬或與對方的親密程度,還能反映出自身的文化素質,從而迅速地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有所注意。
開場白講究的是如何“抓心”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經常與人打交道。初次見面時給人的第一印象最為關鍵。兩個萍水相逢的人,要想在短時間內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說好第一句話至關重要。在交談中,這第一句話也就是你的開場白??梢哉f,說好了開場白,你也就擁有了一把打開別人心扉的鑰匙。
下面介紹幾種開場白,只要你能靈活掌握、運用,就能在聊天時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
(1)攀親認友
一般來說,對任何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只要事前做一番認真的調查研究,你都可以找到或明或隱、或近或遠的親友關系。而當你在和陌生人見面時,如果能夠及時拉上這層關系,就能使對方產生親切感,一下子縮短雙方之間的距離。
三國時代的魯肅就是一位攀親認友的能手。他跟諸葛亮初次見面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你哥哥諸葛瑾的好朋友。”這一句話就使交談雙方心心相印,為孫權跟劉備結盟共同抗擊曹操打下了基礎。有時,對異國初交者也可采用攀親認友的方式。1984年5月,美國里根總統訪問上海復旦大學。在一間大教室里,面對一百多位初次見面的復旦學生,里根總統的開場白就緊緊抓住彼此之間還算“親近”的關系:“其實,我和你們學校有著密切的關系。你們的謝希德校長同我的夫人南希,都是美國史密斯學院的校友呢。照此看來,我和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此話一出,全場鼓掌。
短短的兩句話就使一百多位黑發黃膚的中國大學生把這位碧眼高鼻的“洋”總統當成了十分親近的朋友。接下去的交談自然十分熱烈,氣氛極為融洽。你看,里根總統這段開場白設計得多么巧妙!
(2)揚長避短
人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一般來說,人們都希望別人多談自己的長處,不希望別人多談自己的短處,這是人之常情。跟初識者交談時,如果以直接或間接贊揚對方的長處作為開場白,就能使對方高興,并對你產生好感,雙方交談的積極性也就可以得到極大的激發。反之,如果有意或無意地提及對方的短處,對方的自尊心就會因此受到傷害,就會感到掃興,感到“話不投機半句多”。
日本作家多湖輝所著的《語言心理戰》一書中記述了這樣一件趣事:被譽為“銷售權威”的霍依拉先生的交際訣竅是:初次交談一定要揚人之長、避人之短。有一回,為了替報社拉廣告,他去拜訪梅伊百貨公司的總經理。一番寒暄之后,霍依拉突然發問:“您是在哪兒學會開飛機的?總經理能開飛機可真不簡單啊?!痹捯魟偮?,總經理興奮異常,談興勃發,廣告之事當然不在話下,霍依拉還被總經理熱情地邀請去乘他的自備飛機呢!
(3)表達友情
用三言兩語恰到好處地表達你對對方的友好情意,或肯定其成就,或贊揚其品質,或歡迎其光臨,或同情其處境,或安慰其不幸,就會頃刻間溫暖對方的心田,使對方油然而生一見如故、欣逢知己的感覺。
初次見面時交談可以達到這種程度,跟從未見過面者電話交談時適當地表情達意同樣能使對方感動不已。
美國愛荷華州的文波特市,有一個極具人情味的服務項目——全天候電話聊天。每個月有近兩百名孤單寂寞者使用這個電話。主持這個電話的專家們最得人心的是第一句話:“今天我也和你一樣感到孤獨、寂寞、凄涼。”這句話表達的是對孤單寂寞者的充分理解之情,因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作用,難怪許多人聽后都愿意把自己的知心話向主持人傾訴。
(4)添趣助興
用風趣活潑的三言兩語就可以掃除跟陌生人交談時的拘束感和防衛心理,達到活躍氣氛、增添對方的交談興致的目的。
要用三言兩語就惹人喜愛、使人感覺一見如故,關鍵的功夫要花在見面交談之前。在上面所講的事例中,人們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除了擁有高超的語言技巧之外,無一不是在見陌生人之前就早已了解他的大概情況。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跟任何一位來訪者交談,不管是牧童還是教授,不管是經理還是政客,他都能用三言兩語贏得對方的好感。他的秘訣就是:在接見來訪者的前一晚,必定花費一定的時間去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特別是來訪者最感興趣的題目。這樣,在見面交談時就能有的放矢。
說好你的開場白,能夠贏得對方的好感,迅速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甚至讓對方對你產生一見如故的感覺。說好你的開場白,就相當于為雙方進一步的交往和交流開了個好頭。
會寒暄,就能快速消除陌生感
在社交中,寒暄是一種很重要的禮節。有人認為,寒暄只是人們碰面時打個招呼而已。而事實上,對于初次見面的人來說,寒暄的內容和方法是否得當,很有可能決定交際的成敗。陌生人初次見面時,常常無話可說,為了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緩解緊張氣氛,可以先談一些與正事無關的但大家都熟知的話題,比如天氣、社會新聞等等,這樣一來,就能迅速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營造出一種親切友好的氣氛,為之后深入的交流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寒暄看似簡單,也沒有什么固定的程式,但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卻要花點工夫。那么,面對陌生人,如何恰如其分、頗有成效地進行寒暄呢?
(1)寒暄要積極主動
在與陌生人寒暄之前,要迅速培養自己的愉快情緒,積極主動地跟對方寒暄。這樣不但能表現出你對陌生人的尊重,還能向陌生人充分地展現自己真誠和進一步交談的良好欲望。同時,積極的姿態也能充分地展現你富有自信、易于合作的個性。
(2)寒暄時要有禮貌
在與人初次見面的時候,禮貌的寒暄是必不可少的。在寒暄時表現得謙恭有禮,說話文雅禮貌,才能給初識的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3)要善于選擇話題
社會學家的研究表明,在陌生人相見的最初四分鐘里,只適宜做一般性的寒暄,比如問候、互通姓名等等,以及談論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此時,應絕對避免提出易于爭議性話題、不易回答的問題以及大而無當的話題。寒暄的基本原則是表現出自己的親和力,讓人感覺到自己的關心。
(4)要注意寒暄時的表情、姿勢和語氣
微笑在社交中的重要作用是眾人皆知的。所以,在寒暄時,一定不要忘記展露你真誠的笑顏。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優雅的姿勢,上身挺直,和對方保持目光的接觸。
寒暄時的語氣要輕松而柔和,富有感情,就像家中茶余飯后的閑談一樣,讓對方消除戒備的心理和緊張不安的情緒。
(5)不要忘記及時轉入正題
在成功地營造出融洽的氣氛之后,要及時轉入正題。因為適當的寒暄可以緩和、營造氣氛,而過多的寒暄則會讓別人覺得你熱情過度,從而引起別人的反感,影響交流的效果。
寒暄本身并不正面表達特定的意義,但它是交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寒暄就像一把打開話匣子的鑰匙,寒暄能使不相識的人相互認識,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沉悶的氣氛變得活躍。在正式交談開始之前,幾句恰到好處的寒暄,能夠在短短幾句話中,表露出你對初次見面的人的關心,很快贏得陌生人的好感,獲得陌生人的認同,達到溝通感情的目的,并有利于順利地進入正式交談。
閑談三兩句,氣氛一團和氣
別以為閑談就是扯閑篇,社交活動中,會閑談才能進一步去交談,正如心理學家詹姆士所說:“與人交談時,若能做到思想放松、隨隨便便、沒有顧慮、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那么談話就能進行得相當熱烈,氣氛就會顯得相當活躍?!彼?,我們即便說得不好也不要緊,就按自己的實際水平去說,或許靈機一閃就能說出有趣、機智的話語來。
其實,除了一些業務性質的交談一開始就要進入正題之外,一般社交性質的談話多半是從“閑談”開始的。不過有些人并不喜歡“閑談”,他們覺得“今天天氣還不錯”和“吃過早飯了嗎”這一類的話,都是無聊的廢話,他們不喜歡談,也不屑于談,他們并不知道像這一類看似毫無意義的話,實際上還有著一定的作用——即,交談前的準備工作,這就像在踢足球之前,蹦蹦跳跳,伸手伸腳,做一些柔軟體操或熱身運動一樣。
所以,當交談開始的時候,我們不妨先談談天氣,而天氣幾乎是中外人士最常用的、普遍的場面話。天氣對于人類生活的影響太密切了,天氣很好,不妨同聲贊美;天氣太熱,也不妨交換一下彼此的苦惱;如果有什么臺風、暴雨或是季節流行病的消息,更值得拿出來談談,因為那是人人都關心的。
事實上,與人交談的確是需要相當的經驗,當我們面對著各式各樣的場合,面對著各式各樣的人物,要能做得恰到好處,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交談開始得不好,就不能繼續發展互相之間的交往,而且還會使得對方感到不快,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然、親切有禮、言詞得體是最重要的。然而做到這一點,也不能說就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平時除了你所最關心、最感興趣的問題之外,還要多儲備一些和別人“閑談”的資料。這些資料往往應輕松、有趣,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除了天氣之外,我們還給大家列舉了一些常用的閑談資料,如下所示:
(1)自己鬧過的有些無傷大雅的笑話。例如,買東西上當啦,語言上的誤會啦,或是辦事擺了個烏龍啦等等,這一類的笑話,多數人都愛聽。如果把別人鬧的笑話拿來講,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但對于那個鬧笑話的人,就未免有點不敬。講自己鬧過的笑話,開開自己的玩笑,除了能夠博人一笑之外,還會使人覺得這個人很隨和,很容易相處。
(2)驚險故事。特別是自己或朋友親身經歷的驚險故事,最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人們的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天大家照常吃飯,照常睡覺,可是忽然大禍臨頭了,或是被迫到一個很遠的地方,路上可能遭遇到很多危險……怎樣應付這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樣機智地或是幸運地在間不容發的時候擺脫危險,是任何人永遠都不會漠視的題材。
(3)健康與醫藥,也是人人都有興趣的話題。談談新發明的藥品,介紹著名的醫生,對流行病的醫療護理,自己或親友養病的經驗,怎樣可以延年益壽,怎樣可以塑身,怎樣可以減肥……這一類的話題,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實在對人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遇到自己或家人健康有問題的時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價值的意見,那他更是會對你非常感激的。事實上,有哪一個人、哪一個家庭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呢?
(4)家庭問題。關于每個家庭里需要知道的各方面的知識,例如兒童教育、購物經驗、夫婦之間怎樣相處、親友之間的交際應酬、家庭布置……這一切,也會使多數人發生興趣,特別是對于家庭主婦們而言。
(5)運動與娛樂。夏天談游泳,冬天談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都能引起人們普遍的興趣。娛樂方面像釣魚、聽唱片、看戲,什么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食品,怎樣安排假期的節目……這些都是一般人饒有興趣的話題。特別是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足球隊前來表演的時候,或是有特別賣座的好戲、好影片上演的時候,這些更是熱鬧的閑談資料。
(6)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也是熱鬧的閑談資料。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聞或特殊的意見和看法,那足夠把一批聽眾吸引在你的周圍。
(7)政治和宗教。這兩方面的問題,倘若你遇到的人,大家在政治上的見解頗為接近,或是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那么這方面的話題,就變成最生動、最熱烈、最引人入勝的了。
(8)笑話。當然,人人都喜歡笑話,假如你構思了大量各式各樣的笑話,而又富有說笑話經驗的話,那你恐怕是最受人歡迎的人了。
當然,閑談也是要掌握尺度的,既不能忽視閑談這一“開場白”的重要性,也不能“鳩占鵲巢”,讓閑談成為溝通的主體。閑談的內容可以包羅萬象,但也不能隨心所欲,一些不合時宜或是敏感的話題要避免提及,以免破壞原本融洽的氣氛,令彼此不歡而散。
讓人說得痛快,你們就聊得痛快
人們都喜歡自己說,而不喜歡別人說話;同時也往往更喜歡談論自己的事情,并且在沒有完全了解別人的情況下,就對別人盲目下判斷,這樣便造成了人際交往中雙方難以溝通的情況,構成交流的障礙和困難,更有甚者會造成雙方的沖突和矛盾。
卡內基的名聲遠播到歐洲,歐洲的有些地方就邀請他去作演講,卡內基有了一次歐洲之行。
從歐洲回來之后,一天,卡內基的朋友邀請他參加橋牌晚會。在這個晚會上,只有卡內基和另外一位女士不會打橋牌,他倆坐在一旁就閑聊上了。
這位婦女知道卡內基剛從歐洲回來,于是就對卡內基說:“啊,卡內基先生,你去歐洲演講,一定到過許多有趣的地方,歐洲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你能講講嗎?要知道,我小時候就一直夢想著去歐洲旅行,可是到現在我都不能如愿?!?
卡內基一聽,就知道這位女士是一位健談的人。他知道,如果讓一位健談的人很久地聽別人說話那就如同受罪,心中定是憋著一口氣,并且不時要打斷你的談話,或者對你的話根本毫無興趣。他明白這位女士想從自己的話中尋找一些契機好幫助她能夠開始自己的談話。
卡內基剛進晚會時聽朋友介紹過她,知道她剛從南美的阿根廷回來。阿根廷的大草原景色秀麗,到那個國家去旅游的人都要去看看的,且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
于是他對那位女士說:“是的,歐洲有趣的地方可多了,風景優美的地方更不用說了。但是我很喜歡打獵,歐洲打獵的地方就只有一些山,很危險的。就是沒有大草原,要是能在大草原上邊騎馬打獵,邊欣賞秀麗的景色,那多愜意呀……”
“大草原”,那位女士馬上打斷卡內基的話,興奮地叫道,“我剛從南美阿根廷的大草原旅游回來,那真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太好玩了!”
“真的嗎,你一定過得很愉快吧。能不能給我講一講大草原上的風景和動物呢?我和你一樣,也夢想到大草原去的。”
“當然可以,阿根廷的大草原可……”那位女士看到有了一個傾聽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在大草原的旅行經歷。然后在卡內基的引導下,她又講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風光和她沿途旅行的國家的風光,甚至到了最后,變成了她對自己這一生去過的美好地方的追憶。
卡內基在一旁耐心地聽著,不時微笑著點點頭鼓勵她繼續講下去。那位女士講了足足有一個多小時,然后晚會就結束了,她遺憾地對卡內基說:“卡內基先生,下次見面我繼續給你講,還有很多很多呢!謝謝你讓我度過了這樣美好的一個夜晚?!?
卡內基在這一個小時中他只說了幾句話,然而,那位女士卻向晚會的主人說:“卡內基真會講話,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很樂意和他交談?!?
其實卡內基知道,像她這樣的人,并不想從別人那里聽到些什么,她所需要的僅僅是一雙認真聆聽的耳朵。她想做的事只有一樣:傾訴。她心里真想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講出來,如果別人愿意聽的話。對這種談話者,最好不要自以為是,賣弄口才,堵住他們的嘴巴,那只會贏來打哈欠的嘴巴和厭煩的表情。一般人有兩種心理狀態:其一是,一般來說,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他總是事事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他最喜歡的是他自己而非別人,他最愛談論的便是自己,所以在談話時不是傾聽別人講話,而是口若懸河地向別人講自己的事。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者。其二是,不是很健談的人,他的心理活動比較復雜,情緒變化較大。由于他沉默寡言,不開心的事情不愿講出來,許多煩惱的情緒都被理智積壓在心中。有時候,有了什么高興的事情,也不喜形于色,不愿與人分享,也埋藏在心中,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動聲色,堅強沉著,內心活動卻很激烈。因此,遇到一次宣泄的機會,而你正是他的朋友,你千萬不能打斷他,這時你所做的事就是靜靜地聽。在傾聽的過程中,你們的友誼在加深,他對你的信任程度也在增加,你會因此而獲得一份真誠的友情。因為當他發現你在認真地聆聽他的話時,好感和親近感便油然而生了,因為你已滿足了他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你一開始便尊重他了,他在你的這種態度上找到了他的重要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