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朕感覺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陛下……”

暴昭常年執掌刑部,作風正派,聞言以為自己聽錯了,眨了眨眼睛才說道:“天家豈能與臣子爭利?”

“臣絕不是妄議朝政,暫且不論我朝俸祿,不如唐宋隆厚,這宮中飲食,實在是……”

暴昭是個直性子的人,洪武皇帝朱元璋任用他執掌刑部,也是看重他這個人為官清正,處理事情不偏不倚。

聽說朱允炆要對在朝中五品以上官員收伙食費,暴昭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就差把宮里飲食太難吃幾個字寫在臉上。

要不是礙于洪武皇帝的余威,暴昭估計能跟朱允炆噴起來。

難吃就算了,還得給錢?陛下你明明可以直接搶的,還讓我們吃一頓飯,真難得啊……

這宮里的伙食,除了皇帝吃的御膳,其他大部分伙食極其難吃,所以常有宮女和太監偷偷偷吃妃嬪皇帝的御膳。

有一些御膳擺了很久,都餿了臭了,只是個樣子貨。

甚至有一些菜,在冬天連續擺盤一兩個月,純為擺盤而生。

像是朱元璋還好,吃穿用度都隨心,而且洪武皇帝是從艱苦年代走過來的,對吃的要求不高,別的可就慘了……

朱允炆腦海中就浮現出自己前身還是太孫的時候,宮里的太監都管著他,為了防止他貪吃長太胖,每一樣東西都只能吃一筷子,所以只能吃個半飽,很多菜看得見吃不著。

前世看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回憶錄,說起自己童年十分凄慘,有一回他弟弟從宮外邊帶回來點心,溥儀抓起來就吃。

那吃飯的經歷和自己差不多。

溥儀還是皇帝,可想而知……

如今看來,當皇帝真沒啥意思,大臣們可以在外邊花天酒地大魚大肉,皇帝飯都吃不飽,這踏馬說起來都沒人信,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皇帝吃的飯菜,喝的茶,都不是最好的,因為最頂尖的茶葉產量不穩定。

“不行,宮里的食堂一定要好好搞,為宮里增加點營收,最好收取的伙食費能維持宮里的日常用度。”

朱允炆下定了決心,再這么下去他不當昏君也得當昏君了,如今大明朝廷窮,大明皇室更窮,這才是洪武末年的現狀啊,難怪前世朱允炆一登基就迫不及待的削藩……

朱元璋在的時候,每一任藩王就藩,朱元璋都會拿出內庫大量金銀賞賜,還會用地方的稅收供養藩王,內庫根本沒多少存銀。

宮里每年吃穿用度,逢年過節的賞賜,還有皇帝賞賜給大臣的金銀,寶物,都要從皇帝的內庫中出,皇帝按道理是全天下最富有的人,實際上壓根不是這回事兒啊……這不想辦法開源節流,就是坐吃山空。

“王中,這件差使交給你來辦,宮里的騰一些宮殿做食堂,先試運營一段時間,宮里五品以下官員,憑身份腰牌免費吃,五品以上,按照市場價格收伙食費,從俸祿里面扣,飯菜必須做的合口美味,朕會親自抽查!”

“做好了,就在皇城邊上開一家酒樓,叫御膳樓,給宮里增加些營生,賺些銀錢……”

朱允炆腦海中浮現出了宮廷玉液酒,還有各種御膳,在御膳樓開賣之后,生意火爆的場面。

天子吃的御膳,這玩意兒絕對有吸引力,到時候拿出后世酒店營銷那套手段,整一些宮里年歲大的宮女去當服務員,不愁江南地區的富豪不來花錢。

而且如今朝中的公務接待,私下吃吃喝喝之風也十分盛行,與其讓他們這幫大臣在外邊兒吃喝玩樂,不如給朕賺了。

順便改善一下宮里這伙食,我踏馬穿越的,我為毛要苦著自己,我皇帝啊!

朝中值守的侍衛,都是自備干糧,在門樓中旁邊的小屋子自己燒飯吃,他們吃的好一些,宮女太監吃的那真是可憐。

黃子澄也說道:“陛下,宮中飲食,除了陛下的御膳,其余飲食耗費頗多,又是太監自做,味實尋常,收費恐不妥。”

“這一來糧食都需外部采買,不安全,二來宮里飲食過于精細,浪費太多啊。”

黃子澄隱晦的指出,陛下啊您別折騰了,宮里太監做的飯有多難吃你是不知道啊?而且宮里這幫人吃飯嘴巴又挑,浪費太嚴重……

雖然沒到白菜只吃菜心,豬肉只吃脖頸上那點嫩肉那種程度,但是也差不多,這時代沒有鹵肉鹵料,宮廷里不吃內臟,肥腸,羊雜,羊頭,豬蹄這類都是不吃的,御膳房的太監會偷偷賣給宮外的酒樓。

李景隆也是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

徐輝祖卻一臉鄙視,徐輝祖常年跟著自己父親徐達在軍中,風餐露宿慣了,對飲食不挑。

“庖廚都是太監?”朱允炆瞬間反應過來,感情宮里御膳房的廚子都是太監。

“我差點把這一茬給忘了,難怪宮里的伙食這么難吃,難吃還收費,的確有點過分了……”

“皇宮畢竟不是學校食堂,哎。”

受限于某些原因,御廚需要長期居住在后宮,這地方有諸多女眷,為了后宮的安全,都用太監做御廚,一般手藝高超的廚子,都在外邊有家有業,或者就是各大王侯的私廚。

能在外面站著把錢給掙了,誰愿意自割一刀進宮來到奴才啊!?

所以宮里太監做的飯,那味道一言難盡。

朱允炆砸吧砸吧嘴,想起前世看過那個電視劇神話,里邊兒跟易小川一起穿越的那個趙高,就是被抓到宮里當廚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到最高,最后成了趙高。

“諸位愛卿啊,實不相瞞,朕現如今太窮了!”

朱允炆決定攤牌了,對,朕就是個窮逼,就是要恰爛錢!他苦澀地撇著嘴,繼續說道:“給洪武皇帝辦葬禮,就花了三十余萬兩白銀!”

“朕的內庫,所剩不多。”

“皇帝家,也沒有余糧了……”

“一向有孝心的我,連給太后風光大葬的錢都沒有……”

“作為一個以恭孝出名的天子,你們知道朕有多難嗎!?”

“這宮里每月開支,耗費就是好幾萬兩銀子,宮里還有許多藩王未曾就藩,如伊王這類年幼王叔,皇爺爺臨終前有交代,諸王就藩,朕要好生給他們修建王府,就藩時還要多賜予一些錢財,讓他們忠孝為藩,安心鎮守邊疆。”

“朕從哪兒去拿銀子賜賞呢?”

朱允炆無奈地攤開手,看向齊泰和黃子澄:“蘇湖熟天下足,朕免了江南地區的賦稅,朝廷國庫本就十分艱難,各地遭災的百姓又需要賑災備糧,朕總不能挪用國庫的銀錢來做這些事吧?”

朱允炆想說,他敢用,但是戶部的官員肯定不愿意啊,這幫文官反對皇帝花錢有一手的。

這話問的齊泰黃子澄都沉默了。

李景隆和徐輝祖也是面有愧色。

而夏原吉卻是欲言又止,夏原吉對賦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在戶部為官多年,一直以善于出謀劃策聞名,頭腦十分靈活。

他拱手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國庫存銀不足,其實跟各地稅收需要供養藩王有一定關系,但是關系不大,主要原因是收不回來稅。”

“江南稅重,是因為江南稅好收。”

夏原吉無意間說了個實話,大明在云南,貴州,川西,甘肅,山西,遼東等地雖說是實控,但是收不出來多少稅,還得倒貼,真正好收稅的就是江南。

尤其是蘇南地區,這一片區域富庶,糧食產量高,在前世那個時空,滿清到了后期一年國家一半的賦稅來自于蘇南。

夏原吉又道:“陛下免了江南地區的稅,此等善舉其實也有好處,江南富庶之地,商業繁華,陛下應當多收商稅,重視江南的商貿,之前江南稅重,故而糧食大部分交給國庫,糧價高,如今免了重稅,糧價必降,朝廷可以用大明寶鈔從江南百姓手中購買糧食,再收取商稅,這樣一來商業興旺,大明寶鈔也更值市利……”

“到時候,陛下就無需為一些小錢收取各部官員伙食費了。”

“妙啊!”

朱允炆眼睛亮了起來,講道理,他前世壓根不知道降低賦稅還能讓糧食價格也降低這件事,如今想來,這個時代受限于糧食保存技術,稻谷保存不了太久。

江南的良田產量極高,種出的糧食大部分要交稅,導致老百姓和地主鄉紳都有存糧的習慣,越存越多,因為擔心賦稅一直加沒糧食吃,所以囤積居奇,糧價自然高。

如今減了賦稅,自然會有一些以往的陳糧流出銷售。

“說的好,朕果然沒選錯人!”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

這時,內侍們將午餐用餐盒端來,這些食物多以面食,炊餅,還有湯食,各色小菜,泡菜,茶點。

這些食物其實就是平時大臣們能吃到的,大明初期的飲食十分豐富,餅子有肉炊餅,里面放了羊肉餡料,有的放豬肉餡料,加上梅干菜烤制,香氣撲鼻。

朱允炆招呼諸內閣大臣一邊吃,一邊跟他們通氣。

“關于伙食費之事可以免了,以后朝堂大臣在宮中值班,一律管飯,這件事王中你好生去辦,辦砸了朕拿你是問!”

諸臣都有些驚喜,不過心中想的都是,宮里的飯菜能有多好吃,還不如自己帶……

“諸愛卿啊……”朱允炆手里拿著一張梅干菜肉餅,咬了一口,又嘗了一口茶湯,這才說道:“對于國事,皇爺爺臨終前告誡朕要多任用賢臣,朕知道你們都是有才能的人,所以以后關于政務這塊兒,就由暴昭大人擔任內閣首輔,政務大小事宜,除非特別緊急重大的,不用給朕匯報,你等直接在內閣票擬投票自決,給朕處理結果即可。”

朱允炆開口就是老昏君了。

齊泰人都傻了,洪武皇帝事事親力親為,陛下剛登基才幾天,連樣子都不裝一下直接就放權了嘛!?

“曹國公和魏國公,你二人負責軍事,等我四叔來京之后,組成三人軍事小組,你二人一個負責后勤保障,一個負責練兵,我四叔燕王為大將軍王,入內閣總領軍事,到時候具體事宜你們自己溝通,給朕結果即可。”

交代完政務,朱允炆又對李景隆交代軍事。

“朕不知兵,所以不會瞎指揮,但是等皇家學院建好后,朕會安排皇族子弟為糾察監督各部衛所是否有貪贓枉法行為。”

現如今還活著的國公,二代侯爵還有不少,比如常遇春之子,鄭國公常升,不過因為洪武皇帝的大清洗,多戴罪在地方戍邊立功。

徐輝祖常年跟著父親徐達帶兵打仗,練兵是把好手,而李景隆多年主管西番茶馬貿易,主管各地衛所后勤,因此對于搞后勤很擅長。

兩人對視一眼,點頭稱是。

心中的喜悅更多,因為這樣一來軍事基本上是他們抓了大半,在洪武朝這根本不敢想。

又交代一番關于一條鞭法,攤丁入畝,免除人頭稅的事情,大家漸漸放下了架子,聊天也更加隨和,就連齊泰和黃子澄也認清現實,給朱允炆提出了許多關鍵意見。

治理國家,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

說實話,跟這幾個人聊的越深,朱允炆越佩服朱元璋。

如今朝中留下的班底,雖說齊泰和黃子澄有些書生氣,但對于政務絕對是一把好手,齊泰能被朱元璋重用,就是因為皇宮宮殿被雷電擊中,朱元璋要選一個沒有過錯的大臣一起祭祀,而齊泰九年沒有任何過錯,于是一下得到重用。

拋去立場問題,他提出的很多建議對如今的大明朝十分急迫,也是直戳要害,比如削減各地藩王的護衛,削減他們的年俸,來充實朝廷的國庫,這些政策在前世朱允炆沒有穿越過來之前,覺得很蠢。

現如今知道大明國庫財政現狀,又聽他解釋,才曉得國事艱難。

不削藩,朝中財政大半放在了九邊軍事,供養藩王。

削藩,四叔會起兵……

前世那個時空,四叔朱棣篡位成功后,做的一件大事也是削藩,而且削的比朱允炆更大手筆,直接把諸藩王養成了豬。

還好,這一世朱允炆重生而來,他可不會犯這種錯誤。

“齊大人,太后的葬禮就不需要你操心了,朕已經安排了王中去辦。”

“你把心思全都放在免除人頭稅上,從六月起所有新出生的孩童,都要免除人頭稅,另外各地隱戶,沒有戶籍的人員,都不追究,吩咐他們登記戶籍,要將朝廷免除人頭稅的事情傳遍天下。”

“你和黃子澄黃大人兩個,就專門負責給朕推廣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朕免了江南地區重稅,那今年夏稅,就從江南地區開始試行,先推行一條鞭法,夏稅乃是重中之重,你二人做好了這件事,就算你們大功一件!”

齊泰和黃子澄都點頭稱是。

如今大明朝廷十分穩固,都不需要兩人有太多才能,穩步推行這個賦稅政策即可,而且南直隸在朝廷掌控之下,很快能見到效果。

朱允炆給齊泰黃子澄交代完畢,看向夏原吉。

“夏原吉,你的海貿之策很棒,接下來一段時間,你主抓大明和各地番商海貿之事,另外,方孝孺,楊士奇這兩人給朕提出不少建議,與你一些想法不謀而合,朕準備提拔他們做你副手,為內閣文書,你三人同心同力,將海貿之事給朕做起來!”

“除了海貿,楊士奇還提出官辦工坊,官辦鹽場等諸多政策,這些都是良策,你和他們放心大膽的去干。”

“對朕來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西番茶馬貿易,不僅能夠增長稅收,還有利于穩定云貴川甘等地邊關衛所安寧,而海貿也一樣,這一個陸地一個海洋,互為里表,是我大明開財路,增加財源穩固疆域的重要來源,夏大人你若是做的好,朕重重有賞!”

朱允炆說著有意無意看了一眼李景隆。

夏原吉滿臉潮紅,重重點頭拱手:“陛下放心,臣定竭盡所能!”

而李景隆則是若有所思。

“陛下,皇后醒來了。”

內侍王中靠近朱允炆,悄聲說道。

“哦?”

朱允炆拿起手中的梅干菜炊餅吃了幾口,拍了拍手掌道:“你們好好辦公吧,有大事要事,就給后宮遞折子。”

說著在眾人面面相覷中,直接拍屁股走人。

陛下,其他事情您是一句不提?

聽著門外一邊走,一邊交代王中把文淵閣裝修一番,搞一點花花草草和魚缸的朱允炆話語,內閣諸臣,尤其是齊泰黃子澄,面色古怪。

陛下變了,變得真多……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之前可沒有看出來,朱允炆居然如此心性,難不成,以前溫文儒雅,從諫如流的那個朱允炆,是假扮出來的!?

齊泰和黃子澄心中都打了個寒顫。

“再也不能孩視陛下了……”

兩個人心中同時道。

……

一邊,正走著的朱允炆猛地打了個噴嚏。

“王中,記住了嗎?”

王中連連點頭:“陛下,記住了,在皇城邊上開一座酒樓,叫做御膳坊,專門賣各種御膳,譬如宮廷玉液酒,還有宮廷翡翠絲這類,專門找朝中有錢的大臣,還有南京城的富戶來消費,再從宮里派一些老太監,老宮女去做店小二跑堂伺候……”

“嗯,廚子要整好,最好請應天府比較出名的廚子來做。”

洪武年間,朱元璋屢次遷移天下富戶來應天府定居,共計有十余萬戶,所以南京應天府的有錢人很多。

這個御膳坊搞出來,肯定賺錢。

可惜食堂收伙食費的事兒沒能推進……

主要是朱允炆也覺得,食堂收大臣伙食費,能有幾個錢啊?

在宮外邊吃御膳,吃的是身份地位,而且很多富戶大戶也可以憑借御膳坊搭上朝中重臣的通天線,這是最重要的。

有這層關系在,這頓飯再貴都值得。

“御膳坊要搞得氣派點,三層樓,一樓賣便宜些的吃食,二樓賣貴的,三樓只接待預定的貴客,還要有最低消費!”

朱允炆吩咐道。

“陛下,最低消費是什么意思?”

“就是最低要花多少錢的意思,回頭把宮里喝不完的茶葉,還有各類茶點,都拿出去賣,宮里收的各地貢品很多都堆在庫房喂老鼠,著實浪費。”

“這件事和放宮女出宮收嫁妝一樣重要,你和蔣獻好生操辦。”

“等開業當天,朕親自賜牌匾,你好生去做,做好了,這可是日進斗金的買賣!”

“是,陛下!”

……

走進皇后寢宮,朱允炆看到皇后額頭上包裹著一塊兒紗布,正呆呆地摟著朱文奎。

“皇后。”

朱允炆走到了馬皇后跟前喊了一聲,她才驚醒過來。

“陛下。”

馬皇后鼻子一酸,忍不住悲從中來,輕輕啜泣,朱允炆將她攬在懷里,寬慰道:“不用哭,沒事,沒事,再也沒人能欺負你啦。”

馬皇后俏眸閃爍:“陛下,太后她怎么會突發重疾呢……”

朱允炆撇嘴道:“朕也不知,興許是思念父親,急火攻心而去吧,哎,她臨終交代喪事從簡,朕已經安排蔣獻將她按照佛家習俗火葬,聽蔣獻說,燒出來不少舍利子呢。”

馬皇后瞧了瞧朱文奎,輕輕地抿著嘴,望著朱允炆道:“多謝陛下……”

朱允炆輕輕一笑,握著她潔白如玉的手:“這有什么可謝的,朕本就是個大孝子。”

見朱文奎呆呆地看著自己,朱允炆怒道:“文奎,小孩子家家的不許看大人做事,都中午了,你還不如睡午覺。”

“小孩子不睡午覺長不高的,來人啊,把朱文奎帶出去午休!”

門口伺候的宮女奶娘連忙進來,將太子朱文奎抱走,朱文奎一臉懵,不是,父皇,我不想睡午覺啊……

等朱文奎出去之后,朱允炆捏著馬皇后柔嫩的小手,將她摟在懷里,又叫來兩個貼身宮女,在背后給自己揉捏肩膀。

馬皇后臉頰羞紅,只能呢喃道:“陛下,這可是大白天啊……”

朱允炆咧嘴笑道:“朕就喜歡大白天做事,明人不說暗話!”

一雙怪手可不老實。

而馬皇后只能臉頰羞紅,身軀不住顫抖,不敢反抗,望著眼前這位宮妝絕美少婦,嗅著她身上香氣,瞇眼呢喃道:“嗯,這踏馬才是帝王的生活嘛!”

奏折神馬的,朝臣做就是了,干朕何事?

朱允炆感覺不過癮,又伸手撓了撓身邊兩個絕美宮女的俏囤,感覺著手上那絲滑的手感,朱允炆忍不住感嘆道:“自從朕拋棄了道德廉恥,感覺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啊……”

“這都是皇后和后宮的美婢勾引我,皇爺爺啊,你不該給我找這么漂亮的媳婦,還收了這么多貌美如花的宮女,哪個男人禁得住這種考驗?”

“朕只是犯了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朱允炆哀嘆一聲。

“四叔,你快起兵……哦不是,四叔,你快進京吧!”

“朕不想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啊!”

朱允炆將手伸向了兩個貌美如花的美婢,朕真的把持不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随州市| 万全县| 南昌市| 石泉县| 庄浪县| 镶黄旗| 本溪市| 沾化县| 奉节县| 门头沟区| 怀来县| 福建省| 东台市| 茌平县| 固镇县| 丰县| 宜章县| 洮南市| 乌兰县| 刚察县| 祁阳县| 建平县| 简阳市| 大安市| 贵州省| 凤台县| 巴南区| 上高县| 平谷区| 湘潭市| 左权县| 淄博市| 长治县| 建始县| 顺义区| 江北区| 梅河口市| 富平县| 任丘市|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