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從不跟著潮流走

一個時代的命運到了關鍵時刻,我們要怎樣做?“無然泄泄”,不可以馬馬虎虎,不可以跟著時代隨便走。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說“你這樣做不合時代”。我說:“老兄啊,我已經不合時代幾十年了,我還經常叫時代合我呢,現(xiàn)在頭發(fā)都白了,不合時代就算了。”我說:“你不要問我問題,也不要跟我學,因為我不合時代,怕傳染到你。如果你要跟我學,對不起,你讓時代跟我走,‘無然泄泄’,我不將就你。”此所謂獨立而不移,要有這個精神。

“夫唯大雅,卓爾不群”,這是班固特別創(chuàng)造的兩句話。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獨自站起來,不跟著社會風氣走,建立一個獨立的人格。

跟著時代潮流走,就被沖得迷失自己了。所以,我一生從不跟著時代潮流走,結果現(xiàn)在我的舊東西反而更吃香了。何以能如此呢?因為潮流滾來滾去,我站在這里不動,它又滾回來了。所以,信而好古,老老實實去修行吧。

孟子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這個“殉”字,有自然順從的意思,可不要看成“殉葬”或“殉情”。當社會進入高文化發(fā)展階段的時候,就是我普遍自然地生活在“道”的文化中,一輩子都活在“道”的自然德性中。

再者,“以身殉道”,不是“以道殉身”。當社會處在變亂中——道德淪喪,文化墮落,一般人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為生存而不擇手段,互相爭斗,唯利是圖,只顧個人生命需要而自私自利,沒有時間管什么道啊、德啊。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古人所謂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個有道德的人,想做“中流砥柱”絕不可能。所以,自古以來,道家或儒家的有道之士,就采取避世、避地、避人,隱遁山林,以待時機再出山弘道。

這種時勢,在我們五千年的歷史上,有很多次的慘痛經歷,大家只要一讀歷史就可以明白了。再說,老子、孔子、孟子等這些圣賢,都生在離亂的時代,他們無可奈何,只好講學傳道。他們在滔滔濁世中,作為一盞盞暗路的明燈留給后世,薪火相傳,不斷道統(tǒng),這就是“以身殉道”的精神。

以孟子所說,自古傳承道統(tǒng)的圣賢只有兩條路:一、在太平盛世,天下有道的時候,“以道殉身”;二、在天下變亂的時候,“以身殉道”。至于“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是說不論人類社會的思想、教育、物質文明如何演變,“道”的文化精神,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是萬古長存,變動不居。所以不管貧窮低賤、富貴通達,都要安于這個“道”。獨立而不移,不要因為時代的變亂,各種學術的混雜而改變自己,對別人的盲目學說隨聲附和。如果歪曲自己的正見,而討好時代的偏好,就叫作“曲學阿世”。

生在現(xiàn)代的中國人,正當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排蕩撞擊的時代,從個人到家庭,自各階層的社會到國家,甚至全世界,都在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tài)中度過漫長的歲月。因此,在進退失據的現(xiàn)實中,由觸覺而發(fā)生感想,由煩惱而退居反省,再自周遍尋思、周遍觀察。然后可知,在時空變遷中所產生的變異,只是現(xiàn)象的不同,而天地還是照舊的天地,人物還是照舊的人物,生存的原則并沒有變。所變的,只是生活的方式。比如在行路中迷途,因為人為的方向而似有迷惑,其實,真際無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會千回百疊,永遠在紛紜混亂中忙得團團轉,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適從。

有些西方的朋友和學生,認為我是推崇東方文化的倔強分子,雖有許多歐美的友人屢屢邀請我旅外講學,但始終懶得離開國門一步。其實,我自認為并無偏見,只是情有所鐘,安土重遷而已。同時,我也正在忠告西方的朋友們,應該各自反求諸己,重振西方哲學、宗教的固有精神文化,以濟助物質文明的不足,才是正理。

至于我個人的一生,早已算過八字命運——“生于憂患,死于憂患”。每常自己譬解,猶如古老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白頭宮女,閑話古今,徒添許多啰唆而已。

(選自《孟子與離婁》《南懷瑾講演錄:2004—2006》《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孟子與盡心篇》《孟子旁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伊金霍洛旗| 长岭县| 五原县| 余庆县| 嘉义市| 筠连县| 长顺县| 临湘市| 西昌市| 金沙县| 安西县| 陆河县| 德惠市| 靖江市| 清涧县| 牟定县| 海南省| 冕宁县| 逊克县| 河间市| 太仆寺旗| 海口市| 石台县| 望都县| 两当县| 会同县| 滕州市| 瑞安市| 于田县| 峨眉山市| 寿宁县| 宽甸| 龙门县| 大足县| 栖霞市| 独山县| 若羌县| 衡阳市| 历史|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