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人際

爸爸保護著我們,替我們抵擋外界的危險。

“爸”也稱作父親,字形采用“父”作形旁,采用“巴”作聲旁。現在,有些方言中也稱父親的弟弟和堂弟為爸,稱父親的表弟和跟父親同輩而年紀較小的男子為“叔”。

各地的語言千差萬別,可是對媽媽的稱呼卻總是相同的。

“媽”字本義是指母親,是對母親的口語稱呼。字形采用“女”作形旁,采用“馬”作聲旁。人類的各種語言中,“MAMA”的發音總是用來稱呼母親,因為這是人學會的第一個音節。現在,“媽”字也用來尊稱長一輩或年長的婦女,如“姑媽”等。

一位母親跪坐在地上,正在給嬰兒喂奶。

“母”是個象形字,本義是養育孩子,特指母親。甲骨文的“母”,就像一個女人跪坐在地上的樣子,中間的兩點表示乳頭,整個字形就像是母親正在給嬰兒喂奶。在古文中,“母”常引申為能生子或能下蛋的雌性動物,如“母大蟲”,指的就是母老虎。由母親生養孩子的形象,“母”還引申為事物的本源,如“失敗是成功之母”。

niáng

我的媽媽原來一定是最漂亮的姑娘。

“娘”本義是指年輕女子。字形采用“女”作形旁;采用“良”作聲旁,表示純潔美好。現在,“娘”指母親及稱呼年長的婦女,如“大娘”;此外,“娘”在如今還可表示為對年輕女子的稱呼,如“姑娘”“新娘”等。

ài

真實的愛要用心來對待,繁體的“愛”中間有個“心”。

“愛”字原寫作“”,其字形很像一個人雙手捧著“心”。他的嘴巴張得很大,好像是在訴說心中的愛意?!皭邸弊值姆斌w形式為“”,中間的“心”字仍然保留著,說明“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深厚真摯的感情,這就是“愛”的本義?,F在,“愛”還指廣義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包括親情、友情等。

原來的父親,長了一輩,變成了現在的爺爺。

“爺”字本義是指父親?!盃敗钡姆斌w字寫作“爺”,字形采用“父”作形旁,采用“耶”作聲旁?,F在,“爺”字通常也作為對與祖父同輩、年齡相仿的男子的敬稱。但在一些方言中,“爺”字還保留著古義,代表的就是父親,“爺娘”指的就是爹娘。

nǎi

我們把爸爸的媽媽叫做奶奶。

“奶”的本字是“乃”,造字本義是指女子的雙乳。當“乃”的“乳房”本義消失后,篆文再加“女”(像一個屈膝跪坐的人嫻靜地交疊著雙手,表示女性),另造“奶”代替,表示女子的雙乳?,F在,“奶”字也指祖母,即父親的媽媽。

ér

剛生下沒多久的嬰兒,囟門還沒有閉合。

“兒”字的甲骨文字形與嬰兒的形體十分相似,上部很像一個嬰兒的頭,并且是囟門(嬰兒頭頂前部中間骨頭未合縫的地方)還沒有閉合的嬰兒頭,下面像人的身軀。所以,“兒”字的本義為兒童。古代年輕女子常自稱為“兒”,如《木蘭詩》中“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F在,“兒”也引申為兒子。

一個女人雙手放在胸前,跪坐于地。

“女”是個象形字,本義是女性、女人,與“男”字相對。甲骨文的“女”,字形就像是一個雙手放于胸前、跪坐在地上的女子?!芭焙蟪<俳铻椤叭辍保鳛榈诙朔Q代詞使用。在現代漢語中,“女”通常使用本義。人類文明的進步,使得女性的權利越來越有保障,聯合國將每年的三月八日定為“國際婦女節”。

孩子被包裹在襁褓中,露出了頭和臂膀,手在空中舞動。

“子”字是象形字,本義為嬰兒。如圖所示,“子”就像一個小孩,雙腿被包裹在襁褓之中,只露出頭和臂膀,兩只手還在空中擺動,兩腳則并攏在一起。《廣韻》認為“子”一般用來表示子孫后代。“子”后來還指稱十二地支中的第一位,用于表示時間?,F在,“子”則指“兒子”“子女”等。

過去的“哥”是指唱歌,現在的“哥”是指比自己年齡大的同輩男子。

“哥”的本義是詠唱、奏樂。字形采用二“可”會意。“可”有快樂、歡樂的意思?,F在,“哥”字也指對年齡稍大或年齡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稱或昵稱,如“大哥”等。

本意是指按順序纏繞的次序,現在專指弟弟。

“弟”字本義是一只以絲繩約束的弋箭,引申義為需受兄長約束的人?!稄V雅》:“弟,順也,言順于兄?!薄暗堋钡募坠俏?、金文都是“弋、己”的合體字,代表將射雁的“弋”箭系上繩子,但到了隸書,代表繩子的“己”變成了“弓”?,F在,“弟”還泛指親戚或親族中輩分相同的而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

jiě

姐姐不再是母親,可依然會呵護我們。

“姐”字本義是母親的別稱。字形采用“女”作形旁,采用“且”作聲旁?,F在,“姐”字指稱本族或親戚中同輩而年齡比自己大的女子(不包括稱為“嫂”的),或尊稱同輩女性及比自己年紀略大的女子。

mèi

母親生完第一個孩子以后又生的女兒,就是妹妹。

“妹”是個形聲字,本義是妹妹。甲骨文的“妹”,左邊的“未”作聲旁;右邊的“母”作形旁,表示和母親有關,母親后生的女兒就稱為“妹”。金文的“妹”,右邊變成“未”,左邊則變為“女”,字義沒有改變。在一些古籍中,“妹”也作為“昧”的通假字,意思是昏暗不明。

拴在弓箭上的繩子,如今用來代指“自己”。

“己”是個象形字,本義是絲的頭緒,可以用來將絲線扎在一起。“己”是“紀”的本字。甲骨文的“己”,就像是綁在弓箭上,用來系縛箭柄的繩。“己”還引申為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順序第六的代稱?,F代漢語中,“己”假借為“自己”的意思,如《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nín

無論你在心上,還是心上有你,聽上去都很舒服。

“您”字原來是“你”的尊稱,字形采用“心”作形旁,采用“你”作聲旁。“您”字原本為地方方言字,于宋元時期在山東個別地方流行,之后滲漫至全國?!澳弊值某霈F,疊架于“你”字之上,字義為“尊敬的你”。

原來是蠶絲稀疏的樣子,變成了說話的對方。

“你”原寫作“爾”,后引申為第二人稱代詞。魏晉之后,人們另造“你”代替“爾”。以前在第二人稱上,有男為“你”、女為“妳”的性別區分;而在第三人稱上,男、女都用“他”,不區分性別?,F在,在第二人稱上男、女都用“你”,倒是在第三人稱上有男為“他”、女為“她”的性別區分。

原來是武器的“我”,現在成為對自己的稱呼。

甲骨文的“我”字字形為兵器形狀,與其作為“我”的意思并不相符,但是從殷商時代開始,它就被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后來,經過長期演變,“我”字便形成了現在這樣的寫法。

他、她、它,不同的代詞有不同的含義,看清之后再使用。

從字形看,右邊是“它”,“它”與“也”“蟲”同源,本義都是“蛇”,左邊是“亻”(人),表示對人的代稱。其造字本義是第三人稱代詞,代稱你、我之外的第三方。后來字形中的“它”失去了尖頭長身的蛇形,隸書將篆文中的“它”寫成“也”,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寫法。

一個她字,表示了對女性最基本的尊重。

“她”字是對女性稱謂專用的第三人稱。字形采用“女”作形旁,采用“也”作聲旁,表示第三人稱。早在秦漢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她”了,但后來被“他”所合并,直到提倡男女平等的新文化運動時期,才重新啟用“她”字。

hái

聽到幼兒的笑聲,想必是整個家里最開心的事了。

幼兒在學會說話之前,從喉部發出清亮的“呵呵”笑聲?!昂ⅰ弊直玖x是指幼兒笑。字形采用“孑”(子)作形旁,采用“亥”作聲旁。現在,“孩”字也指牙牙學語的幼童,如“孩子”等。

tóng

古代指的是奴隸,現在指的是孩子。

“童”字本義是男子因犯罪淪為奴仆。在金文中,“童”字上邊為“辛”,代表刑刀;下邊為“東”(東),表示字音;中間為眼睛(目),意思是用刑刀來刺奴隸的眼睛。后來,“童”字慢慢演化,又引申為小孩、未成年人,而在表示奴仆之義時,就用“僮”字代替。此外,“童”還通“瞳”,指眼睛的瞳孔。

原來是美麗姑娘,現在變成了嬰幼兒。

“娃”字本義是指女子容貌美好。另一種說法認為,吳、楚一帶的人們將“漂亮的女子”稱作“娃”。字形采用“女”作形旁,“圭”作聲旁。從這里可以推測最初使用“娃”字的時候,它的意思是“美女”,形容成熟美麗的女人。今天,“娃”字則更多地用于指代嬰幼兒。

zǎi/zī/zǐ

母親帶著孩子,照顧時格外用心、仔細。

“仔”(zǎi)是會意兼形聲字,本義是人背著孩子,引申指幼小的。甲骨文的“仔”字,右半部是一個面朝右、蹲坐著的人形,代表大人;左邊的形狀,代表小孩。合在一起的字義,就代表母親帶著一個小孩。金文中的“仔”,將大人和小孩的位置進行了互換。后來,“仔”字由“幼小的”引申為細小,之后又演變為細心、仔(zǐ)細之義。

xìng

一個人的名字中,往往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姓”是會意兼形聲字,本義是標志家族系統的字。字形采用“女”作形旁,“生”既作形旁也是聲旁。“姓”也指平民,如“平民百姓”。

shū

原意是彎腰拾取東西,現在的意思是父親的弟弟。

“叔”是會意兼形聲字,本義是拾取。從甲骨文的字形看,“叔”的左半部,是一個箭頭的形狀,下面還系著一條繩子;右邊的彎折,是“弓”字。古代家族中兄弟排行為“伯”“仲”“叔”“季”,由于“叔”排在后面,所以古人還將“叔”用作“末”字使用。現在,稱父親的弟弟、與父親同輩而年紀較小的男子為“叔”。

bó/bǎi

爸爸的哥哥稱伯伯,爸爸的弟弟稱叔叔。

“伯”字本義是年長,也指見多識廣、明于事理、能說會道的族長。字形采用“亻”(人)作形旁;采用“白”作聲旁,表示明了的、清楚的。古人稱見多識廣的部族首領為“伯”?,F在,“伯”也是對年長男性的尊稱,如“伯父”。

現在的姑姑,在古代竟然指婆婆。

“姑”字本義是指婆婆,即丈夫的母親;現在則指父親的姐妹,或丈夫的姐妹。字形采用“女”作形旁;采用“古”作聲旁,表示時間長的、老的?,F在,“姑”字也指無原則的寬容,如“姑息”是指出于照顧或好心腸而遷就、容忍。

食堂里的阿姨總是用和藹可親的笑臉迎接每一個打飯的同學。

“姨”字本義是指妻子的姐妹。字形采用“女”作形旁,表示和女性有關;采用“夷”作聲旁。在古代“姨”也指父親的小老婆,即庶母,如“姨太太”。如今,“姨”也指母親的姐妹,如媽媽的妹妹稱“小姨”,而和媽媽年齡相近的人,則可稱“阿姨”。

zhuāng

對鏡梳妝,從古至今都是女性的必修課。

“妝”是一個形聲字,本義為裝點容貌。在“妝”的甲骨文字形中,左半部為“爿”(pán),代表聲旁;右邊的形旁,像一個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在對著銅鏡梳妝打扮。女子出嫁時陪送的衣物稱為“嫁妝”。

péng

朋友就是志趣相投、相互扶持的人。

“朋”是個象形字,本義是古代的貨幣單位。相傳,古人將五貝稱為一朋,也有認為十貝為一朋。甲骨文中的“朋”字,就像是掛在橫木上的兩串貝殼?!芭蟆焙髞硪隇榕笥选,F代社會中,朋友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yǒu

真正的友情是向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

“友”字是會意字,本義為朋友。甲骨文中的“友”字,左邊一只手,右邊一只手,兩只手以相同的方向合攏在一起,象征兩個齊心協力的人。這形象地表明了“友”就是兩個人互幫互助,共同努力。在古代,“朋”和“友”的含義并不完全相同?!芭蟆庇薪Y黨之義,而“友”是說兩人關系友善,能夠互相合作。

huǒ

兒時的伙伴將會陪伴我們一生,與我們一起成長。

“伙”字本義是指軍營中共同炊煮用飯的幾個人,引申為由若干人結成的一群人、團體,繁體字為“夥”。字形采用“亻”(人)作形旁;采用“火”作聲旁,指夜間篝火。合起來表示在同一個火堆前取暖聊天的人。

bàn

對于我們來說,家人的陪伴是多么重要。

夫妻兩人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半。“伴”指的是兩個人并肩而行。字形采用“亻”(人)作形旁,采用“半”作聲旁?,F在,“伴”字也有伴隨、陪伴的意思,如“爸媽工作都很忙,沒有時間陪伴我”。

mén/men

同一家族的人,變成了我們周圍的所有人。

“們”字本義是指同屬一家或一族的若干人。從隸書字形看,左邊的“亻”(人),表示人??;右邊的“門”,代表住房的出入口。合起來表示在同一門戶進出的人,代表家、族?,F在,“們”字也用在代詞或指人的名詞后面,表示復數,如“同學們”。

jiā

只有一所空房子不叫家,身邊有家人陪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

家是會意字,“宀”表示房屋,“豕”表示豬。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們多在屋子里養豬,所以房子里有豬就成了人家的標志。后來,“家”字引申為“居所”。現在,“家”在現實生活中非常重要,它不僅指居住的處所,而且指代家庭、家人。

xiāng

朋友來了有好酒,要是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鄉”在古時常寫作“”“”,甲骨文字形是左右各有一個人,中間擺放著已經煮熟的食物,他們相向對坐,共同吃著美食。所以,“鄉”的本義是用酒水和食物款待來自遠方的親朋。后來,“鄉”引申為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如“故鄉”“家鄉”。經過演變,現在人們常常用來指代某種美好的意境,如“夢鄉”“醉鄉”。

gōng

將“私”字分開,一人一半,這就是公平。

“公”是個會意字,本義是公平分配,意為公正無私。甲骨文中的“公”字,字形上方是“八”,表示分開;下方是口形,表示物品。合在一起就是將某物從中間分開,象征公平之義。我們現在所寫的“公”字,上面的“八”表示相背;下面的“厶”字,表示自私。兩者組合在一起,便代表與自私相背離,也就是無私的意思。

一百個家庭就是一族,要共同勞作,共同戰斗。

甲骨文中的“族”字,字形的左邊是一個帶有長柄的三叉戟,上面向外突出的一條折線,代表長柄上系著的飄帶;右側下方像一個箭矢,箭矢在古代象征著武力。在古代,一個家族的人平日里要一起勞作,共同出征作戰。在周代,一般將一百個庶人的宗法家庭稱為一族?,F在,“族”指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人群,如“電腦一族”。

祭拜祖先不只用物品,更要用心靈。

“祖”字是一個形聲字,其中“示”是形旁,其本義為祖廟。從字形上看,甲骨文中的“祖”字,左邊像是一個石臺,用于擺放各種祭品;右邊像是一個墓碑,用于刻寫祖先的恩德。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用各種物品來祭拜祖先?!白妗焙髞磉€用來稱呼祖父及與其同輩的尊長,如“祖父母”“外祖父母”。

qíng

情感來自美好的心意。

“情”字本義為感情。從篆文字形看,左邊是“心”,為形旁,表示意愿;右邊是“青”,為聲旁。后特指愛情,又引申指個人的私情、情面。

溫度高時,植物就會快速生長,所以夏季是植物繁茂之季。

“熱”字本義為溫度高,是一個會意字。該字的繁體為“”,上邊為“”(yì),很像人手持木(樹木)種在土里,所以有種植的含義。氣溫高時,植物的生長速度快。下邊為“火”(灬),表示溫度高。簡體字“熱”,上邊演變為“執”,意思是手持火把會很熱。“熱”字還引申為人的情緒高或人與人之間的情意深,如“熱愛”“熱情”。

zhǔ

有主心骨的人做事猶如夜晚點燃了火把一樣,不會迷失。

“主”是個象形字,本義為燈芯。甲骨文中的“主”字,字形下方是一個“木”字,上方是一個“火”字,連接起來就像燃燒著的火把。“主”也是“炷”的本字,“主”后來被假借指主人、君主,又造“炷”字代表燈芯。“主”字用作動詞,有主持、掌管之義,如“主事的人”。此外,“主”字還常用作形容詞,意思是主要的。

旅居他鄉,過得再好也只是客人。

“客”字本義是指寄居他人家里,引申為賓客。字形采用“宀”作形旁,采用“各”作聲旁?,F在,“客”也指旅居他鄉的人、外來的人,如“客居”“客人”等。

家中至少要有一扇門,才能成為定居的一戶人家。

《說文解字》中解釋說:“戶,護也。半門曰戶?!薄皯簟钡谋玖x就是單扇的門。后來借指住在門內的人家,一家即為一戶,如《易經》“其邑人三百戶”。此外,“戶”也是古代的一種戶籍制度,古代在中央設有戶部,專門負責戶籍財經?,F在,“戶”常代指家庭,如“戶口”“戶籍”“戶主”等。

jūn

戰車停在軍營之中,形成了安營扎寨之所。

“軍”是個會意字,本義是古代車戰,引申指駐扎。金文的“軍”,字形中間是“車”,代表軍中的戰車;外部是“勹”,代表軍營環繞在戰車的四周。古代打仗時,用于戰斗的馬車是主要的作戰工具,駐扎的時候,用戰車圍起來形成一個個營壘,以防敵人襲擊?!败姟币惨隇橹笓]作戰。現在,“軍”的本義一直在沿用,此外,它也泛指有組織的集體,如“考研大軍”。

五人一隊,結成最初的隊伍。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士兵每五人為一組,叫“伍”。字形由“亻”(人)“五”兩部分組成,是一個會意字,表示五人制的組織單位。現在,“伍”也指同伴的人,如“羞與為伍”。

shì

“士”是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

“士”是個象形字,本義是古代男子的美稱。甲骨文字形像是有手柄的寬刃戰斧,“士”就引申為手持大斧作戰的武夫,后成為男子的代稱?,F在,“士”是對人的美稱,表示有教養、有地位的人,如“烈士”“女士”。此外,“士”也指某些專業技術人員,如“護士”。

醫生不僅要對患者由衷關心,還要做到一視同仁。

“醫”字本義為治病的人。該字的繁體字形為“”,上邊為“”,代表治病時發出的叩擊聲;下邊為“酉”,指代酒器,古代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常常會用到酒。簡體字“醫”,外圍為“”,表示容器;里邊為矢,指代箭。兩部分連起來是將取出的箭放入容器,有醫治箭傷的意思。“醫”也用作動詞,意為醫治、治療。

mín

被奴隸主用錐子刺瞎了眼睛的奴隸,是奴隸社會民眾的主要組成部分。

“民”的本義是奴隸和戰俘。金文的“民”,字形就像是一個錐子刺入了人的眼睛,表現出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殘忍地對待奴隸,用這種方式迫使奴隸們勞作。小篆的“民”,字形發生了變化,已經看不出本來的含義。古代“民”和“人”的含義不同,“人”主要指統治階層,“民”一般指老百姓。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文化的靈魂。

“禮”字的本義是舉行儀禮,祭神求福。繁體字為“禮”,字形采用“礻”(示)作形旁;“豊”作聲旁,指行禮之器。現在,“禮”字也表示敬意、尊敬,如“禮遇”等。

隆重的儀式與真正的正義之間,并沒有必然的關聯。

“義”是“儀”的本字,本讀yí。從甲骨文的字形來看,一個長柄的木桿上面掛著一個羊頭,中間還橫插著一把像三叉戟一樣的武器,象征著一種威嚴的氣勢?,F在,“義”指公正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讀音為yì,如“正義”“義氣”。

huān

張開嘴歡笑,多么歡樂而祥和。

“歡”是個形聲字,本義是快樂。篆書的字形右邊是個站在那里張口大笑的人,左邊的“”(guàn)作聲旁。楷書繁體的字形由小篆直接變化而來。現代漢語中,“歡”是歡樂、高興之意,如“聯歡晚會”。

xiè

兩只手卷起座席,準備辭別主人而去。

“謝”字本義為辭謝。在甲骨文的字形中,“謝”字左邊是兩只手,右邊很像一張席子。而在小篆文中,“謝”字則演變為形聲字,左邊為“言”,表示字義;右邊為“射”,表示字音。后來,“謝”字引申為辭別、凋落之義。在現代漢語中,“謝”字應用最廣泛的就是“感謝”的含義。

hǎo/hào

女人手里抱著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這就是美好的生活。

一名女子手抱孩子逗樂,呈現一幅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面,這就是“好”字的甲骨文字形。在古人看來,有孩子誕生,延續了香火,自然被當作一件大好事。幾乎一切表達美好、友善等肯定語氣的詞都與“好”相關,如“好雨知時節”?,F代漢語中,“好”常被用作形容詞(hǎo),有時候也用作動詞(hào),表示喜愛。

shī

二千五百名士兵加上兵符就是一個師。

“師”是會意字,本義是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從甲骨文字形看,像古代兵符的一部分。朝廷將刻有虎、獅等圖案的圓形玉,切割成裂紋不規則的兩塊或幾塊,部分留在朝廷,部分放在地方或軍隊,朝廷和軍隊均以所持兵符能否吻合來檢驗兵權的真偽。

cháng/zhǎng

一頭瘋長的長發,讓人明白了長和短的對比。

在甲骨文中,“長”字就好像是一個長著很長頭發的拄著拐杖的老人的側形。它的本義為兩點間的距離大,也就是長短的長?!伴L”字可表示時間久,還有路途遙遠之義。此外,“長”字用作名詞,意思是長處、優點?!伴L”還讀作zhǎng,意思是長大、成長。

lǎo

一位頭發稀疏的老人,正慢慢前行,與“考”字十分相像。

“老”字本義為年老、衰老的人,是一個會意字,引申指年歲大的。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很像一位駝背老人,頭發看上去很稀疏,正在緩緩前行?!袄稀弊衷诠糯菍δ承┏剂诺淖鸱Q,直到今天,我們在稱呼年長者的時候,仍然會用“老”字,如“老大爺”。 “老”后來引申為歷時長久、陳舊、閱歷深等含義,如“他是一個很老成的人”。

tóng

大家異口同聲,意見一致。

“同”為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同”字的上邊為“凡”,有大都之義;下邊為“口”,意思是說話。其字形從整體來看,表示把眾口都會合在一起。因此,“同”的本義是聚集、會合,引申指相同、共同。在我國古代,“同”是諸侯朝見天子的六禮之一?,F在,“同”還表示在一起,如在一起學習的人稱為“同學”。

xué

算術的技巧需要學習和反復運算才能掌握。

“學”是一個會意字,本義為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使之覺悟。甲骨文中的“學”字,上部就像是人的兩只手,下部就像相交錯的算籌,表示擺布籌碼學習計算。“學”的金文字形,在下方加了一個“子”字,表示孩童學習籌算。

wáng/wàng

斧子曾經象征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王”字本義為天子、君主。在甲骨文中,“王”字是一個象形字,其字形很像一把斧鉞,最上面是斧柄,下面則是寬刃。這種強有力的武器,被視為實力和權威的象征,所以古人將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王”。從秦朝開始,“王”則成為對貴族或功臣的封號?,F在,“王”常指代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占據領先地位的人或事物,如“花中之王”。此外,“王”常用于姓氏。

姓吳的人的祖先很可能喜歡大聲說話。

“吳”字本義為大聲說話,是一個會意字。該字上邊為“口”,其古文字形很像是張開的嘴;下邊則像是打著手勢的人的形狀。隸書和楷書中的“吳”,下邊為“天”,“天”有大的意思,表示說話的聲音很大。后來,“吳”假借為國名,如三國中的吳國?,F在,“吳”常用于姓氏。

zhāng

拉開弦與弓的距離,使弓弦緊繃,為射箭做準備。

“張”的本義是指將弦安在弓上。字形采用“弓”作形旁,“長”作聲旁?!皬垺笔强嚲o弓上的弦,使弓處于有彈力的狀態;“弛”是拆解緊繃在弓上的弦,使弓處于沒有彈力的狀態?,F在,“張”也指擴大距離和空間,如“擴張”等。

chōng

他在班級集體活動中向來充當著無關緊要的角色。

“充”字本義是生長、長高。字形采用“兒”作形旁;采用省略了“月”的“育”作聲旁,即倒寫的“子”,表示出生不久的嬰兒?,F在,這一本義已不用?!俺洹弊种笣M足,如“充分”;也指擔任,如“充當”等。

wēi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字本義是人在山巔或高崖,表示身居險境。字形采用“厃”(wěi)作形旁,表示人在崖頂或崖澗。所有與“?!毕嚓P的字,都采用“厃”作形旁。人在崖下為“厄”,人在崖上為“危”。現在,“?!币仓钙茐陌踩?,如“危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通榆县| 加查县| 广南县| 新干县| 文山县| 上犹县| 屯昌县| 手机| 灯塔市| 景德镇市| 盐亭县| 米林县| 青河县| 阜城县| 交城县| 连山| 凤山市| 阳谷县| 烟台市| 宁波市| 铜山县| 孟村| 望谟县| 福州市| 常州市| 邮箱| 玛沁县| 陕西省| 开封县| 桑日县| 中超| 黄石市| 金阳县| 梨树县| 吴桥县| 会宁县| 龙陵县| 方正县| 广州市|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