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1章 滅唐祚朱溫登基 效劉備王建稱帝

907年二月,唐大臣共奏請昭宣帝遜位。很多朝臣、藩鎮,乃至湖南、嶺南等地也都上箋勸梁王受禪。3月27日,唐昭宣帝降御札禪位于梁。以攝中書令張文蔚為冊禮使,禮部尚書蘇循為副;帥百官準備法駕前往汴州。

4月初4,梁王升金祥殿,受百官稱臣,自稱寡人。令諸箋、表、簿、籍皆去除唐年號。直到現在,朱溫還一直用的都是唐僖宗所賜的朱全忠這個名,(本書為方便,就一直用朱溫了)。心想既然做了皇帝,滅了唐祚,再用朱全忠似乎就不合適了,再說自己也不全忠啊!于是他改名為朱晃。

朱溫之兄朱全昱性格憨直,在二弟朱存與三弟朱溫投奔黃巢時,他選擇繼續留在家中。這時他聽說朱溫真個要做皇帝,便來對朱溫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事不要貪得無厭。你學曹公挾天子以令諸侯豈不是很好?天下未定,你若要稱帝,必為眾矢之的!”朱溫不以為然:“衰唐早已為黃巢所滅,賴我反戈才得以茍延殘喘些年月。自古江山無定數,天下當屬強者!”朱全昱又說:“滅黃巢立首功的怕不是你吧?河東獨眼龍絕非弱者,你們以后有的是干戈了!”朱溫大怒:“哼。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不隨心所欲?黃巢能做的了皇帝,我更做的了。”言畢拂衣離去。

4月18,張文蔚一眾到達汴州,張文蔚拿著冊寶,諸司各備儀衛為前導,百官從其后,至金祥殿前為梁王加禮。梁王身被兗冕,正式即皇帝位。百官舞蹈稱賀完畢后,朱溫與文蔚等宴于玄德殿。當了皇帝的朱溫喜不自勝,舉觴說道:“朕輔政未久,今日之舉,皆賴諸公推戴。“蘇循、薛貽矩諂媚盛稱道“帝功德高深,宜應天順人。”

朱溫又與一眾宗戚飲酒賭博于宮中。酒酣,朱全昱忽然起身,拿骰子向盆中用力擲去,使得骰子迸碎四散。他斜眼怒視著朱溫說道:“朱三,汝本碭山一平民,從黃巢為盜,天子使汝為四鎮節度使,富貴已極!奈何一旦滅唐家三百年社稷,自稱皇帝!試問你何德何能?天子位重,你承載的起嗎?此舉正如賭博,賭注則是你全族的命!哼“大家鬧了個不歡而散。

朱溫改國號為梁,將唐昭宣帝降為濟陰王,遷移到曹州,用荊棘列柵以包圍其府邸,還派甲士日夜嚴密死守。被囚不出一月,朱溫就令人將唐昭宣帝用藥酒毒死。朱溫使唐朝諸舊臣官爵不變,把汴州改名為開封府,命為東都;以原來的東都洛陽為西都;廢了原來的西京長安。以養子朱友文為開封尹、判院事,掌國家之金谷。將魏博藩鎮改名為天雄軍,天雄節度使羅紹威晉爵為鄴王;武安節度使馬殷晉爵為楚王(轄衡州、潭州等七州,治所在潭州,即今之長沙);鎮州節度使王镕晉爵為趙王;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兼做侍中;河陽節度使張全義晉爵為魏王;兩浙節度使錢镠晉爵吳越王。立皇兄朱全昱為廣王,養子朱友文為博王,朱友珪為郢王,朱友貞為均王,其他子侄也一并封王。

此時天下藩鎮都以梁為正朔,稱臣奉貢。惟河東、鳳翔、淮南、蜀地四大鎮仍沿用唐朝年號。梁帝朱溫就準備殺雞儆猴,先下制削奪李克用官爵。蜀王王建是不認同梁,但也無匡復之心,因為他也想稱帝一方。王建遺晉王書道:“我知晉王忠心于唐,但如今唐祚已滅。再說了,唐帝總喜負人,僖宗、昭宗時都曾大舉討伐過大王!大王又何苦為唐如此呢?我們各自稱帝一方,豈不快哉?”晉王以書回報道:“仆經事兩朝,受恩三代,位登將相。賜鈇鉞以專征,鏖兵校戰。二十余年,竟未能斬國賊之頭顱,以至廟朝顛覆,豺虎縱橫。吾族累世輸忠,粗存家法。誓于此生,靡敢失節。縱使國家負我,我終不負國家。若建國稱帝,非吾節也。惟愿仰憑廟勝,早殄寇讎。如若事與愿違,為國事而死,當為忠魂,亦無恨矣。”王建讀后甚為其忠誠所感動,但他稱帝之志卻絲毫沒有動搖。

王建召集諸將佐商議稱帝,大家都說道:“大王雖忠于唐,而唐已亡,此所謂‘天與不取‘者也。“馮涓獨持異議,說道:“奸賊篡唐,但并未平服天下。我相信很多藩鎮雖迫于其淫威而面從,但內心欲匡復者定不在少數。微臣認為大王應該繼續做蜀王,與晉王一道討賊。如此一來如果唐朝復興,大王仍是唐臣,不應效仿賊子一同作惡而背上罪名。”王建大為惱怒,將其斥退,馮涓自此杜門不出。

王建于是用掌書記韋莊之謀,效仿漢末劉備之事,帥軍民大哭三日,在成都即皇帝位,國號大蜀。因蜀地恃險而富,當唐之末,衣冠之族多避亂在蜀,蜀主禮而用之,因此蜀之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李克用得知王建稱帝,遣使者帶書信前往成都,信中責備道:“蜀王亦受唐恩不淺,不知僖宗所賜御袍是否還在?奈何效仿賊之所為?王若執意稱帝,待吾滅掉朱溫,亦當兵戎相見!”王建不作答復。

李克用自朱溫滅唐祚之后,悲憤日勝一日。而不久后,又有一樁消息傳來,使其愈發的怒氣難遏,一時間氣涌上頭,竟然昏暈了過去。這樁消息就是與李克用結為兄弟的契丹酋長耶律阿保機竟然派使者向朱溫稱臣。

契丹之事,在這里我有必要用些篇幅來講述一下。契丹本是中國東北方的一個游牧部落,東與高麗接壤,西面是奚,北是室韋,南面即是唐之邊境。奚、室韋也都是游牧部落。唐太宗時威震四方,武服四夷,契丹、室韋、奚都遣使內附,不敢在邊境生事。

但到了武則天統治時,因招撫失策而導致契丹叛亂。契丹首領孫萬榮攻占唐邊境之營州,繼而帶兵數萬進攻檀州。武則天便令大將王孝杰、蘇宏暉領兵七萬前往討伐,與萬榮戰于東硤石谷,王孝杰臨陣戰死,一軍皆沒。孫萬榮乘勝入幽州,燒殺搶掠。武則天又令武懿宗、沙吒忠義率大軍三十萬以討,幾經周折才平定叛亂,孫萬榮為其奴所斬,傳首東都。自此契丹一蹶不振,死心塌地的附于唐朝,不敢有貳。后來黃巢起義,動搖了大唐江山,契丹勢力此時得以迅速發展,先后吞并了達靼、奚、室韋等部落,開始不時侵犯唐朝邊境,如薊州、幽州等。

劉仁恭自得幽州后,為對付契丹,選智勇雙全者入契丹為間諜,契丹情偽盡皆知之。每逢秋霜降時,劉仁恭就遣人焚燒塞下野草,契丹馬多饑死。劉仁恭就乘機選兵深入,渡過摘星嶺攻擊契丹,契丹多敗。于是契丹乞盟,愿獻良馬以求牧地,劉仁恭答應了。后來契丹酋長沁丹敗約,使其子阿缽帶萬騎大舉入侵。當時劉仁恭之子劉守光守平州,偽與之約和,聲稱愿交出此州。阿缽見劉守光兵少,以為其害怕自己,絲毫不疑,前往赴約。劉守光在城外設帷幄,犒饗阿缽一眾首領。酒酣,突然伏兵四起,擒住了阿缽一眾與會之人,帶到城中。契丹萬余眾不知所措,大哭而返。契丹酋長愿納馬五千以贖其子,劉仁恭不許。后來又以數倍厚賂來求,劉仁恭才許盟,歸還其子。自此契丹十年不敢侵犯幽州。而沁丹為幽州所挫,日子一久,部落之人都認為他沒有能耐,不配繼續統領部眾,便推舉了耶律阿保機以代替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衢州市| 霍林郭勒市| 木里| 台州市| 桐城市| 济阳县| 兴国县| 五大连池市| 弋阳县| 平和县| 法库县| 刚察县| 登封市| 酉阳| 甘洛县| 泌阳县| 盐山县| 陆良县| 桐柏县| 阿巴嘎旗| 清苑县| 博爱县| 宜君县| 建宁县| 刚察县| 乐陵市| 沾化县| 花垣县| 城口县| 海原县| 南通市| 巩义市| 黎城县| 阳新县| 沾益县| 南宫市| 和龙市| 开江县| 嵊州市|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