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領導心理
  • 胡月星
  • 3467字
  • 2022-09-23 18:18:14

三、領導心理的重點領域

(一)聚焦領導力

近二十多年,人們對領導力的研究探索長盛不衰,領導力始終是政府部門、企業(yè)共同關注探討的熱門話題。在西方國家,領導力已納入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范疇,圍繞提升領導力,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都紛紛建立了公務員核心能力框架結構,并以此標準選拔考核國家公務員。芬蘭、瑞典、波蘭等國家不僅建立了國家公務員領導力標準,還把領導力作為國際合作交流、展示國家形象的品牌課程。芬蘭公共管理學院高度重視戰(zhàn)略管理、領導學等領域的培訓,認為在市場經(jīng)濟和激烈的競爭中,領導力是首要因素。瑞典在促進國家經(jīng)濟和社會健康發(fā)展中,特別注意培養(yǎng)領導力。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務員必須具備出色的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波蘭將領導力建設視為國家行政管理和國民經(jīng)濟方面的主要組成部分,依據(jù)是2011年波蘭總理頒布的《波蘭公務員條例》,具體要求包括高尚無私、開放客觀、誠實可信、領導力等。現(xiàn)代領導科學研究認為,領導力的實質是領導影響力的作用過程。提升領導力是組織發(fā)展的根本保證。不僅領導者個人要提升領導力,而且,政府作為一個有機的組織也應當提升其整體的領導力。領導力及其功能作用,直接影響且決定著組織建設能力。組織建設能力的削弱,實質上是領導影響力的缺失。

(二)領導行為風格

領導行為研究一直是組織行為研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領導行為,是指組織中擔負領導職務的人,為達到團體組織的目標,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一切引導、影響和協(xié)調組織成員的活動。領導行為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通常所說的決策、授權、激勵、溝通等都是直接影響領導有效性的行為內容。在組織運作過程中,良好的領導行為有助于培養(yǎng)并增強組織的凝聚力,使組織成員共同獲得適當?shù)臐M足,維系組織的完整統(tǒng)一,保持組織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并促使組織達到目標等。所謂領導風格,是指在各種領導場合里,激勵領導者個人行為的基本需求結構及具有傾向性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也就是說在不同的領導場合,領導者的內在需求及思考和行為方式的一致性。領導風格從領導方式的角度來定義領導者,集中反映領導者在不同情境下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包括領導者在不同情況下對下屬的行為。領導者的所作所為無不體現(xiàn)其領導風格。

當前領導行為的研究有兩個趨勢:

第一,日益向全面性和綜合性的方向發(fā)展。領導行為研究的初期,研究者僅從領導者的個人品質或行為上探索,目前則傾向于考察影響領導行為的全部因素。領導行為理論有一種綜合的傾向,后期的理論往往是綜合了以前的研究結果提出的。這種全面和綜合的理論使得對復雜的領導行為的解釋更為有效。

第二,預測性提高,實用性下降。初期的特質理論和行為理論預測能力不高,原因在于個人特征和行為與領導之間的相關性并不顯著。而應變理論在某些情境中判斷領導行為是否有效雖有一定的預測水平,但在實際生活中難以滿足理論提出的實際要求,即領導行為有效的前提是情境因素與領導者個人特質、領導作風相匹配。因此,應變理論的應用較為困難。相反,特質理論與行為理論在企業(yè)界和行政部門大受歡迎,因為它們?yōu)榕囵B(yǎng)和選拔有效領導者提出了一套簡便的標準和方法。增強實用性和預測性,也是今后領導行為研究的一個發(fā)展趨勢。

(三)領導勝任特征

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與表現(xiàn)平平者區(qū)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tài)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的知識及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記數(shù)的并且能顯著區(qū)分優(yōu)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的特征”。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勝任特征研究從尋找個人績效的原理發(fā)展到聚焦改進組織績效的方法,強調優(yōu)秀績效者的個人特質是大多數(shù)勝任特征研究中的主要目標。畢竟關鍵的勝任特征是辨別職位任務的成分,要把勝任特征整合到更廣的組織分析發(fā)展中有助于組織解決所面臨的新問題上,最終目的是把人的精力轉到更有生產(chǎn)率的方向上。新時代的工作不再是聯(lián)系到職位,而是建立在以人和組織為中心的新勝任特征系統(tǒng)。今后的勝任特征研究將會是:一是聚焦于組織。傳統(tǒng)分析時,需要花很長時間分析工作職位,以至于模型還沒用就已經(jīng)過時了。未來將為整個組織辨別勝任特征,給每一個個體和團隊創(chuàng)造現(xiàn)行工作的有效模型,并且當條件、客戶需求、策略變化時能夠迅速地調整。二是偏重于應用。未來的全球化趨勢要求花較少的時間去做勝任特征分析,而花較多的時間在組織中應用。不管聚焦于職位、小組、團隊,或整個組織,勝任特征分析都是快速的,幾乎是即時的,并且已經(jīng)成為策略計劃程序的一部分,能夠迅速地把人們的需要和職位要求連接起來。每個人的實踐通過現(xiàn)代勝任特征方法得到改變,花很長時間和上百萬美元來做勝任特征分析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將來的勝任特征菜單和模型將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三是靈活多樣,更易于操作。借助于先進的調查工具和分析技術,所有的組織包括個體都能構建出它們自己的勝任特征模型,因為勝任特征模型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要、組織結構和進步,專家的責任是幫助組織或個人發(fā)展獨特的勝任特征模型,并由此開發(fā)應用。

(四)領導心理健康

積極心理因素既是領導者能力得以充分發(fā)揮的前提條件,也是直接影響和感染群體的基礎條件。若心理不健康轉化為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不僅會嚴重影響領導者的身心健康,還會給其工作、生活帶來消極影響。領導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領導工作成敗的決定因素,除了要與普通人一樣承受各種緊張與壓力,還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出榜樣。通常,當領導者遭遇挫折時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容易得到關注和排解,而處于順境時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卻往往在忽略中日趨嚴重。因此,領導者只有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積極應對各種心理健康問題障礙進行疏解調適,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領導作用,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2016年8月20日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guī)范發(fā)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當前,隨著社會變遷的加速、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在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中,領導的組織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影響力重大變化,領導的認知心理、適應心理、發(fā)展心理上存在的各種矛盾沖突日趨嚴重,對心理健康的維護調適需求更加迫切。為此,重視對領導者及領導干部群體心理健康領域的探索研究,將是領導心理科學面臨的現(xiàn)實課題。

(五)領導心理研究本土化

在中國民族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中,蘊藏著豐富的領導智慧思想。中國古人強調領導者要從“人心”入手進行領導活動,領導的最終目標是“得民心”,以使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這可以說這是中國領導智慧的最大特色。《韓非子·功名》說:“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有四:一曰天時,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勢位。……逆人心,雖賁、育不能盡人力,……故得天時,則不務而自生,得人心,則不趣而自勸,……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載之,故安;眾同心以共立之,故尊。”《呂氏春秋·順民》說:“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則賢于千里之地。”在中國古人看來,領導者只有施行正確的治國安邦之策,才能使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關系和諧,上下齊心,則國家自然強盛。治國如此,在組織管理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的智慧品行對領導者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領導智慧體現(xiàn)在尚道、厚德、崇法、公正、養(yǎng)氣、選賢、誠信、勤政等各個方面。“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這是中國人的一大管理智慧。它告訴人們,在領導過程中,無論是領導思路還是領導方法都要依靠人們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同時,這一管理智慧還告訴國人,不能盲目引進西方的領導模式,因其不一定合乎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模式。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峰教授強調指出,中國的領導科學要把領導觀與領導力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這就如同哲學上把世界觀和方法論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一樣重要。中國的領導科學需要更多的理論自信、理論自覺,而不是對西方領導理論的照搬照抄。國外的領導科學理論重視領導力和領導效能的研究是很有道理的,但研究中國領導力更多的是如何“接地氣”。所謂“接地氣”就是本土化的中國領導觀,中國文化智慧和領導心理,是推進中國領導科學事業(yè)發(fā)展的內核和基石。


[1].[美]安弗莎妮·納哈雯蒂著,王新譯:《領導力》,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頁。

[2].[美]安弗莎妮·納哈雯蒂著,王新譯:《領導力》,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頁。

[3].[美]安弗莎妮·納哈雯蒂著,王新譯:《領導力》,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宾川县| 泰和县| 廉江市| 泗水县| 江阴市| 康乐县| 宝兴县| 平度市| 镇巴县| 淮北市| 扶绥县| 福建省| 井陉县| 汉阴县| 册亨县| 睢宁县| 东至县| 荣成市| 许昌县| 理塘县| 贵定县| 大埔区| 丰镇市| 宣城市| 当涂县| 叙永县| 通渭县| 普洱| 循化| 大悟县| 宜城市| 台山市| 宿松县| 镇赉县| 锡林浩特市| 荣成市| 临汾市| 三江| 洱源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