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前言:看見另一個唐朝

公元229年,江東“二張”之一的張纮在病重之際,寫了封信讓兒子張靖帶給剛剛稱帝的孫權,借《左傳》“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說明善政之難。他提出“人情憚難而趨易,好同而惡異,與治道相反”,諫言孫權應該“求賢如饑渴,受諫而不厭”。張纮的這番話充滿哲學內涵,一語道盡治理國家的艱難,滿溢著一位臣子的忠誠,飽含了一位讀書人對盛世的渴盼和希冀。孫權讀罷,淚流滿面。

明明是寫唐朝的事情,卻不由自主地從三國時期并不起眼的一個人物、一件小事說起,是因為一部《資治通鑒》,類似的哲理俯拾皆是,短短的一兩行字,背后飽含著中國式的政治智慧。有時候,寥寥數筆,風起云涌;有時候,筆鋒轉處,柳暗花明;有時候,一個無名氏的舉動,讓人擊節而嘆。《資治通鑒》極具價值的治國理政思想和一些大家熟悉的歷史事件,以編年的形式如水般流淌,每每讀到精彩處,心潮澎湃意難平,感覺不只是在讀一本大部頭的歷史書,而是在看一張張生動的臉孔,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年又一年,時間無情地前行,那些看似遙遠的巧合和懸疑,每個人都可能在現實中與之相遇,這正是我想從一千多年前的歷史中尋找的東西。

公元626年,二十多歲的李世民在爭議中接手這個當時世界最大的王朝,他就已經處在千萬目光聚焦的中心。這是一條人心匯聚交錯形成的河流,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波濤洶涌。李世民只手推開貞觀王朝的大門,百廢待興,怎樣做到不讓方方面面的質疑和挑戰裂變成輿情事件、政治危機?他將自己的船置于人民大眾匯成的河流中,在意見旋渦中找平衡,在險灘危機處顯身手,在如水奔騰的民意中穩定前行。從做秦王起就喜歡和學士們坐而論道的李世民,一定深諳人心治道的辯證關系。他攜十幾年戎馬生涯中積累的兵法精要,在王朝的治理中將矛頭反手對準了自身,開啟了與自我作戰的更長生涯,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從戰勝敵人到戰勝自我,這個過程有多精彩,我想在歷史記錄的蛛絲馬跡中找尋一鱗半爪。

武則天從十四歲進宮起,就敏銳地感受著皇宮中的云譎波詭。她制造巧合,橫生事故;應對變化,制造輿情;算盡機關,步步驚心,無時無地不在和現實觀念對抗,最終還是在大家的目光中松開了緊握的繡拳。武則天身份感很脆弱,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斗爭一生,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敢挑戰,甚至到了不破不立的哲學高度,終究觸不可及,左右她最后決定的還是世間那若隱若現的目光。武則天身后和高宗葬在一起,留下難以解讀的無字碑,如她的時代般讓人難以琢磨。

李隆基自小看慣風云變幻,目睹了王朝變故中的諸多大事。作為并不起眼的相王府三王子,面對一時間泥沙俱下、清濁難分的局面,直覺也好,遠見也罷,年輕的他把握住了時勢發展的脈動,在紛繁復雜中手起刀落,閃亮登場。一肩挑起李家王朝中興重任時,是一雙善于“彈鋼琴”的手,幫助李隆基牽引著臺前幕后的各種角色,唱念做打,寫就了開元盛世的輝煌。李隆基展現的身份感頗為戲劇,他帶領一個豪華治理團隊縱橫半個多世紀,大起大落,留下的卻是《霓裳羽衣曲》,華麗中隱藏著腐朽的氣息。

書法中講究每個轉折點都是新的發力處。這些人,各領風騷數十年,都曾讓一個時代起飛,都曾讓歷史拐彎,以特殊的方式接力創造了大唐盛世。難怪他們在創造歷史的同時,還在關注著歷史對自己的評價;難怪司馬光可以用一行字交代某一個皇帝的全部,卻難以自持地用只是看起來還顯得理性的文字大段大段地講述著他們;難怪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流連在這大唐盛世的格局中,看他們的決策,看他們的應對,看他們的情感。一個國家的治理,一個時代的變遷,一個盛世的輝煌,都在這簡明扼要的敘述中閃現。

在一個時代的光環下,他們遭遇的真正難題又是什么呢?如果我們也像張纮一樣做一個事關人性的歸納,他們非同一般的人生歷程中遇到的極限挑戰,我覺得應該是成見、意見和預見。胸無成見,難免隨波逐流,成見是一個人認識和感知世界的基礎素材,是生存成本最低的一種自動化思維方式。沒有成見,一個人要理解和適應每天全新的世界,很快就會累趴下。可是,當很多人的成見被集合到一起時,本來就充滿主觀氣息的成見很容易化身為我們常常需要面對的偏見。意見是成見的表達,背后是立場與價值觀,意見之意,實為不同,怎么面對和處理不同意見,克服“好同而惡異”是關鍵。預見來源于成見,生長于意見,是對未來的推理,是對事物發展方向的判斷,是對規律的把握。誰都渴望表現出遠見卓識,做出準確的預見,可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未來,假如有機會回頭看那些大膽的預見,很容易讓人一身冷汗。

面對既有的成見和不同的意見,要做出大膽的預見,是千年前的王朝治理者同樣需要面對的難題。一個人如果有舞臺經驗,就會明白面對一千人、一萬人時,是在面對一堵墻,能不能在這看不見摸不著的“墻”上打開一扇門和窗,與臺下無數的目光相遇,考驗的正是臺下十年功的成色。書中的主人公如何在千萬人的成見、意見中突圍,各顯身手?有的辦法讓人嘆為觀止,有的手段讓人不寒而栗,跨越這道溝壑,難度并不亞于突破千軍萬馬。他們怎么說,怎么做,怎樣受到周邊意見的影響?一個重要的決策,如何形成,如何發展?他們以什么方式應對別人的成見,表達自己的意見,做出超前的預見,成就著一個大寫或小寫的他或她?

本書所有引用的史料均來自《資治通鑒》。突然有一天,我決心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這部偉大的歷史巨著,并沒有一定要從書中汲取多少國家治理經驗和人生成長智慧的功利目的,讀著讀著,偶然回望,已經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很有“下士晚聞道,聊以拙自修”的遺憾和欣喜。一個普通人從一本書中閱讀一個又一個時代,自然充滿了不知出處的成見和不請自來的意見。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回望千年的機遇和幸運,外達于物,內求于心,從年過不惑開始,每天清晨都走進不同的歷史場景中,從身心安放的視角注視一個王朝的治理,觸碰歷史脈動,感受家國天下,總是在太陽升起的時刻讓自己的人生豪情萬丈。我在讀書,書也在讀我。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王者,都應該做自己的王者。斗膽用“密碼”命名,除了有吸引眼球的意思,實際是想表達一層上下求索的道理。朱熹在晚年給呂子約的信中談道:“日用工夫,比復何如?文字雖不可廢,然涵養本原,而察于天理人欲之判,此是日用動靜之間,不可頃刻間斷底事。若于此處見得分明,自然不到得流入世俗功利權謀里去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额济纳旗| 鲁山县| 灵山县| 容城县| 河北区| 深泽县| 宜丰县| 门头沟区| 绥德县| 武鸣县| 洛宁县| 商丘市| 包头市| 濉溪县| 都安| 维西| 灵璧县| 沧源| 福鼎市| 成武县| 通河县| 长海县| 长治县| 四子王旗| 蓬安县| 英吉沙县| 沙田区| 柳河县| 互助| 百色市| 蒙山县| 茶陵县| 甘谷县| 林甸县| 西城区| 罗源县| 巴东县| 荣成市| 玉田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