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客戶開發管理:從戰術到戰略的系統性思考
大客戶是業績增長的杠桿點
2021年11月8日,在行動教育主辦的第五屆企業家校長節的活動現場,一位來自河南的女企業家在臺上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這位女企業家和她的哥哥經營著當地一個著名的銀飾品牌。
3年前,她和哥哥經營的企業深陷虧損的泥潭。經營過程中的三個問題猶如三座大山壓在她的頭上:一是產品定位亂,內部產品互相打價格戰,如同左手打右手;二是庫存高,盲目地以為產品越多,生意越好,但這些產品后來都變成了庫存;三是利潤少,而這也是前兩個問題導致的必然結果。就在最無助的時候,她走進了行動教育的課堂,經過三天的學習,她總結出一個詞:聚焦!少則得,多則惑!
回到公司,她重新梳理經營思路,做了三件事:聚焦高端客戶、聚焦爆款產品、聚焦用戶價值。
首先,她成立了大客戶部,盤點公司近3年來發展的4695家加盟商,并按照業績貢獻度對這些加盟商進行客戶分級。一番統計下來,她得到一組數據:
●A級客戶: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客戶數量為40家,約占總客戶數量的1%,業績貢獻為22%。
●B級客戶:年銷售額為300萬~500萬元,客戶數量為360家,約占總客戶數量的8%,業績貢獻為28%。
●C級客戶:年銷售額為100萬~300萬元,客戶數量為425家,約占總客戶數量的9%,業績貢獻為23%。
●D級客戶: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下,客戶數量為3870家,約占總客戶數量的82%,業績貢獻為27%。
基于此,她將客戶等級與公司員工能級一一對應起來,建立統一的標準化大客戶服務體系,并篩選了40家A級標桿大客戶作為戰略重點對象,傾注公司資源重點輔導這40家A級標桿大客戶進行升級。此外,針對篩選出來的40家A級標桿大客戶,公司還采取優先配送、優先幫扶等措施。在取得不錯的成效后,公司再將標桿大客戶模式向全國其他地區推廣。
這一動作成績斐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所有業務人員都無法出差的情況下,這家企業的大客戶第一季度主動向總部回款1億多元,使其超額完成季度銷售任務。用這位女企業家自己的話來說,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2020年是這家企業創立的第29個年頭,這個銀飾品牌成功從1枚銀戒指發展到全國5000多家加盟商、100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9億多元的規模。
在我從事培訓咨詢行業的10多年時間里,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基于在企業營銷一線干了18年的經驗,如果你要問我:驅動業績增長最大的杠桿點是什么?我的答案一定是大客戶,而大客戶通常具備3個典型特征。
大需求
和普通客戶相比,大客戶的需求量大且需求頻次極高。
對于B端客戶而言,大客戶的特點是單筆訂單量大,我們如果計算企業排名前10的大客戶,就會發現它們的業績貢獻率可能達到50%~80%。
對于C端客戶而言,大客戶則是指極度癡迷某個品牌的重度用戶,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購買頻次遠遠高于普通客戶。例如,只要蘋果公司推出新款手機,蘋果粉絲會第一時間瘋狂搶購;星巴克的重度客戶對星巴克產品也是極度癡迷,每天至少要喝一杯;即便是摩托車這類復購率比較低的產品,哈雷的重度用戶也會擁有數十輛……
大支付
和普通客戶相比,大客戶愿意支付更高的溢價。也許大客戶占企業客戶總數的比重不到20%,但大客戶決定了企業利潤的多寡,因為大客戶愿意在產品上花更多的錢。由于大客戶對產品的要求遠超普通用戶,因此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新產品的開發中,對新產品的消費動力也更強勁。
大復購
與普通客戶相比,大客戶會與企業建立一種更長期的深度合作關系,這是因為他們是復購率最高的一群客戶。他們不僅會花大價錢購買產品,還會對產品投入感情,甚至會自愿為企業轉介紹更多的大客戶。
在企業的資源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既然開發小客戶和開發大客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差不多,那么企業不如將重心壓在大客戶上,因為大客戶的投入產出比明顯更大。對企業而言,大客戶就是那個最省力的關鍵支點,是推動企業持續快速增長的引擎。
大客戶開發管理不是一個普通的管理決策,而是一個方向性的經營決策。按照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的說法,經營是選擇對的事情做,而管理是把事情做對。企業增長越困難,企業家和管理者就越應該做困難而正確的事情,在大客戶上發力,并想盡一切辦法推動大客戶的規模化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