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漢:帝國興亡(套裝全二冊)
- 朱良
- 2584字
- 2022-09-09 17:04:11
神秘預言:“亡秦者胡”
當初徐福出海以后,一直沒有回音,始皇帝不死心,繼續派其他人前赴后繼地出海尋訪仙藥,其中也包括盧生。
最后,這些人要么兩手空空地回來,要么就干脆遠走高飛,不再出現了。只有盧生,每次都能帶回來最新的“成果”,讓始皇帝大感驚喜。
公元前215年,盧生從“海外”帶回來一本奇怪的書,上面寫著一些古怪的文字,據說是對未來的一些預言。這本書立即引起大家的濃厚興趣,滿朝文武爭相傳閱,卻都看不懂書里的內容。但有幾個字清清楚楚地躍入眾人的眼簾——“亡秦者胡也”。
人們一片驚慌,這是說秦朝要亡在“胡”的手里嗎?始皇帝趕忙找了一群學者來商議。大家研究了半天,最后認為:“胡”是指北邊的胡人,這句話預言胡人會嚴重威脅秦朝的統治。
早在春秋時期,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成為中原王朝的重大威脅。這些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行蹤不定,來去如風,就像一群流寇,隨時在中原王朝的家門口探頭探腦地窺視。一旦發現主人家的防備出現了漏洞,他們就一擁而入,大肆搶劫一番,然后在主人抄著棍棒趕過來之前迅速撤走,甚至還會設下埋伏,殺個回馬槍,讓主人吃個大虧。
這些流寇的機動能力實在太強,讓人防不勝防,所以,中原王朝盡管在人力物力上都占據絕對優勢,卻一直拿他們沒辦法,只能派重兵嚴防死守,甚至在北方邊境修建長城作為屏障。
這些胡人分成許多部落,各部落之間世代仇殺同時又世代通婚,形成許多復雜的民族。一個民族衰落以后,另一個民族緊跟著崛起,輪流統治著遼闊的北方草原。
從戰國后期開始,北方草原上的主體民族就是匈奴。
匈奴比之前的草原民族更加可怕,他們是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也可能是許多民族的聯合體,其共同的首領叫單于。
由于有單于的統一領導,匈奴成功地把草原上的各種部落糾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
他們世世代代在馬背上生活,精于騎射,天生就是優質的騎兵,單兵作戰能力完全碾壓中原軍隊。但如果你以為他們只是一群四肢發達的莽漢,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些游牧民族雖然沒文化,但頭腦之靈活絕不輸給中原民族。尤其是在戰爭中,他們詭計多端,對于各種戰法的運用簡直出神入化。在戰國末期,他們就曾經讓當時傲視群雄的秦國和趙國吃到許多苦頭。
到始皇帝這一代人的時候,大一統的中原帝國擁有威震天下的傲人實力,匈奴已經基本不敢來侵犯了,但中原要完全剿滅他們也不可能。
所以現在秦朝君臣看到“亡秦者胡”的讖言,立即就想到匈奴仍然在北方生活著,會不會有一天他們再度崛起,再來威脅中原呢?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局面,始皇帝馬上派大將蒙恬帶領三十萬大軍向北方出擊。
蒙恬一路橫掃,憑借帝國的恐怖武力碾壓匈奴,很快把他們趕出了河套地區,一直趕到陰山以北。然后,政府沿著黃河建起許多城鎮,又從內地遷移罪犯去填充,作為長期阻擋匈奴的防線。
這是有記載的中原王朝對匈奴的第一場重大勝利,對匈奴的囂張氣焰造成了沉重打擊,以至于之后好幾年,匈奴都一蹶不振,“不敢南下而牧馬”。
這次軍事行動,真的是因為一句莫名其妙的讖言而引發的嗎?恐怕未必。但毫無疑問,打擊匈奴絕對符合當時的國家利益,就算沒有讖言,對匈奴用兵也是勢在必行的。所以“亡秦者胡”很可能是后人編造的馬后炮式的故事。
不管怎么說,打擊匈奴都是始皇帝的重大功績,值得被后人銘記。
把匈奴趕走以后,為了防止他們卷土重來,始皇帝征發民夫七十萬,把秦、趙、燕三國留下的舊長城連接到一起,形成一道超過萬里的防線,進一步保障了北方邊境的安全。
這又是一項偉大功勛,是始皇帝留給后人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但對于當時的民眾來說,修長城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本來已經極度困苦的民眾,他們肩上的擔子再次加重了。同一時期,驪山的陵墓正在爭分奪秒地修筑中,阿房宮的浩大工程也開始提上日程。一項又一項超級工程接連壓上民眾的肩頭,使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這些建筑都是用民眾的血肉堆出來的,每一塊石頭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血淚史。
這還沒完——帝國的軍隊剛剛趕走匈奴,沒有片刻休息,又接到始皇帝的命令,要他們向南方出擊,征服嶺南地區。
對南方的征伐很快也取得大勝,大片領土被納入帝國版圖。
但這次出征很奇特。史書上記載,秦朝政府征發的是民間的罪犯、上門女婿、商人……各種地位低下的可憐人,用這樣一支衣衫襤褸的雜牌軍,去完成征服嶺南的艱巨任務。
這樣奇特的場面從側面說明:帝國的國力已經被運用到極限,以至于連一支像樣的軍隊都拼湊不出來了。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窮兵黷武的帝國政府正在榨干民眾的最后一滴血汗!
民眾已經被驅趕到生死邊緣,再不反抗就要被活活逼死了。從關中到嶺南,整個國家都陷入狂暴狀態,無法遏制的憤怒像火山口下的熔巖,正在看不見的地底深處迅速聚集。
對于民眾的這些情緒,始皇帝當然是清楚的,但他絲毫不在意:帝國擁有空前強大的武力,自己又是天命所在,那群“黔首”無非就是一窩螞蟻而已,能翻得起什么波浪?他們難道能比當年的六國更威猛嗎?
他目前最關心的還是“仙藥”的事,只要能長生不老,眼前的這點困難算得了什么!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了盧生他們身上。
盧生也繼續編造花樣哄騙始皇帝,今天一粒仙丹,明天一副靈藥,哄得始皇帝把大把財富送到他手上。但再時新的花樣也有用盡的一天,到時候始皇帝看穿了他的把戲怎么辦呢?現在有多受寵,以后就有多危險。
隨著時間推移,盧生的心里一天天被陰霾籠罩。
他是頭腦靈活的人,不會坐以待斃,他找另外幾個術士商議:“皇帝是個剛愎自用的人,殘忍好殺,薄德寡恩,動不動就用嚴刑處罰下人。依據秦法,欺君罔上可是重罪!我們也不想欺君,但仙藥豈是凡人能找到的?我們一直找不來仙藥,以后一旦被拆穿,豈不是很慘?不如趁早逃走,方為上策。”
方術之士們早都有這種想法了,一聽這話,全都舉雙手贊成。于是大家約好,趁周圍的官員不注意的時候,卷起所有財寶一起逃走了。
消息傳進宮里,始皇帝氣得差點吐血。他這些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些術士們身上,金銀財寶流水似的賞給他們,給的待遇甚至連最親近的大臣都不敢奢望。結果幾年忙下來,什么有用的東西都沒找到,直到現在才發現被他們騙了。
“好你個盧生,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個一統天下的雄主,當年曾打得六國磕頭求饒,讓四海之內戰栗不已,到老了來,卻被幾個偷雞摸狗的江湖術士騙得團團轉,這個跟頭栽得不小哪。
他又羞、又怒、又愧、又恨,此仇不報枉為人!他要殺盡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騙子!
公元前212年前后,一場駭人聽聞的政治風暴終于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