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萬國商團文獻二種
- 徐濤編譯
- 781字
- 2022-09-06 16:18:05
卷首語
鑒于萬國商團對上海租界穩定繁榮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在其85周年之際,很榮幸是由本社編纂出版此冊,以資紀念。
1853年4月8日,在英國人和美國人的支撐下,上海外僑第一次集會,討論如何以武力防御租界。四天后,大不列顛、美利堅和法蘭西——通商口岸三大力量同時出席第二次會議。不久,第一支義勇軍(萬國商團雛形)組成,由英國孟加拉軍(Bengal Army)第二步槍團特郎遜(Tronson)陸軍上尉統領。
成立之初,萬國商團歷經波折,分分合合。1870年,在正式歸屬工部局管理后,萬國商團發展才有了堅實的基礎,日漸壯大。在1900年之前,萬國商團人數一直保持在二三百人。在義和團運動中,危急之下,萬國商團人數首次激增,在此后約20年中,一直保持在1 000至1 500人的規模。
如今,萬國商團由正式的英國陸軍軍官擔任司令官。他們都在強調這支軍隊最小規模應保持在2 000人,后來這個人數增至2 500人。
萬國商團現已能維系2000人的規模。我們相信,用不了多久,萬國商團還將擴軍。
上海(公共租界)的納稅人們一直以來都以擁有萬國商團為傲。特別在20世紀20年代之后,他們總是愿意投票將大筆的金錢投入到萬國商團的建設當中。在他們心中,萬國商團是“公共租界最好的安全政策”。
多年來,在英國陸軍高層官員從無缺席的年度檢閱中,萬國商團為自己贏得了許多贊譽。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萬國商團再次以關鍵性表現為其85年的歷史傳統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確信,萬國商團能一以貫之,在未來的日子中不斷提升自身威望,并延續上海外國租界的“榮耀”。
感謝萬國商團所有分隊的指揮官們,皮徹(H. W. Pilcher)少校、博薩斯托(J. C. Bosustow)上尉,萬國商團最年長的團員——雷伯恩(P. D. Raeburn)先生、博賽克(S. B. Bossack)先生,以及許許多多的萬國商團團員、工部局官員。沒有你們的配合和幫助,就沒有本書的出版。
本社已竭盡全力確保全書準確無誤。讀者一旦發現錯誤,請不吝指正,以待日后修正之,本社將不勝感激。
——萬國印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