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白梅
- 大人,你家夫人太囂張
- 韋兒
- 2014字
- 2022-08-27 18:04:19
皇帝將手上那柄長盒子打開,里面鋪著雪白的絨布,上面靜靜地躺著一枚簪子,通體血紅,上面雕著一朵栩栩如生的海棠花。
李多海大吃一驚,道:“這……這,這不是……”他吞吞吐吐的,半晌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眼睛瞪得很大。
是啊,敦和郡主戴著的那枚簪子,和這個除了頭頂的花式,基本都一模一樣,他居然在皇帝身邊伺候了這么多年,將這事兒忘了。
“這是棠兒生前鐘愛之物。”皇帝將那枚簪子從盒子中取出,放到自己眼下,細細端詳,細細摩挲。
無論是上朝,還是外出打獵,這枚簪子一直躺在盒子中,而盒子一直被皇帝帶在身邊,妥善保管。
李多海甚至不會懷疑,陛下即將去世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下令讓人把這枚簪子和他葬在一起。
因為這枚簪子是先皇后的陪嫁物,先皇后極其珍愛的物品。
先皇后閨名白棠,她還有一個妹妹,閨名白梅。一個出生在海棠盛開的季節,一個出生在凌霜傲雪的白梅之季。
因為這兩個人容貌綺麗,聞名遠近,故而被稱為大姝和小姝。大姝嫁給太子為東宮太子妃,后來繼而成為了皇后,小姝嫁給皇帝器重的功臣,君臣分別娶了一對姐妹,成為了當時的一段佳話。
這兩枚簪子,就是二人及笄之時,白家斥巨資為兩個人打造的。
而皇帝今日仔細地端詳過盛采薇頭上戴著的那枚簪子,是真品,上面雕刻的是梅花。這枚簪子一直都在蕭景昭手中,是他生母白梅所擁有的東西,現在跑到了盛采薇頭上。
他沉吟許久,問:“李多海。”
“奴才在。”李多海忙停住自己腦子中的猜測,上前兩步看皇帝有什么吩咐。
“你說這枚簪子是怎么到敦和那丫頭手里的。”
“若不是假的,那便是小蕭大人所贈。”
皇帝習慣了有一些事情會問一下李多海的意見,李多海這么多年被問下來,已經能準確地察覺皇帝的想法,不然他這么多年也不會一直站在這么高的位置上笑看那些小太監們兢兢業業的奮斗。
“你說景昭他會喜歡敦和嗎?”
這可問的李多海頭大,李多海又不是盛采薇和蕭景昭肚子里面的蛔蟲,而且他一個太監,那啥的功能都喪失了,哪還有本事去思考這些兒女情長呢?
他轉了轉眼睛,想了想這枚簪子畢竟是小蕭大人生母從一場大火中留下為數不多的東西,他道:“奴才斗膽說兩句,若是說的不好,陛下勿怪。”
“你說吧。”
“這枚簪子再怎么說,都是當年那場意外中,小蕭大人的生母留下的貼身物件,對于小蕭大人來說,這物件的意義非比尋常。小蕭大人既然能將這么意義重大的簪子送給敦和郡主,奴才覺得,怎么都是有情義在其中的。而且小蕭大人不近女色這是出了名的,他現在能送女子東西,奴才覺得,應當是上了心的。”
他想了想,又道:“奴才心中還有一句話,但是恐怕說出來會惹陛下不高興,陛下您若是愿意聽……”
“說吧說吧。”皇帝打斷他。
剛剛李多海那番話說到了皇帝心坎上,皇帝將簪子放回匣子里面,聽李多海接下來的話。
“奴才在陛下身邊跟了這么多年,也見過了不少人,奴才當然不敢自詡最了解陛下,但是奴才還是有兩句心里話想說。小蕭大人同其生母長得很像,若不是奴才提前就對小蕭大人的身份有所了解,定會以為這是您和先皇后的孩子。而敦和郡主長得也有三分和先皇后相似之處。”
“他們兩個人都將陛下您當作父親一般的看待,若是兩人生下孩子,那豈不是更像先皇后?您也就有小孫子可以抱了。”
皇帝聞言,忍不住笑了:“你倒是想的長遠。”
不過經過李多海這么一說,皇帝心情好了很多。
再加上李多海這一番話是真真的說到了皇帝心坎上,更加肯定了皇上的一種想法。
至于那邊的盛采薇和盛柯父女倆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載著滿車的戰利品,繞道先去大格格府,將東西放在大格格府上,然后帶著府上的盛敏學和徐氏歸家。
盛柯和盛敏學是騎著馬的,讓徐氏和盛采薇坐在車里,即便是坐在車里,二人也閑不住,清點最后的一些瑣碎事情,生怕落下些什么。
徐氏看著父女二人從皇帝手中拿回的東西,點點頭贊許道:“果然這種事兒還得你出馬,讓你父親一個人去,指不定會出什么幺蛾子。”
“母親,你別這么說父親。”盛采薇將茶葉的數目登記在冊,“父親今兒演技賊好,一看就是老演員了。人不能總是對他要求太高,得適當的夸一夸。”
徐氏還準備說些什么,馬車忽然一停,二人清點賬目的手一頓,盛采薇手中握著的狼毫更是走歪,斜出去長長的一筆。
母女相視,卻都在對方的眼睛中看到了疑惑。
只聽到外面盛敏學道:“喲,我說前面是誰擋路呢,原來是聶世子啊。”
盛敏學的聲音清朗帶著少年氣,很好認。
盛采薇聽到‘聶世子’三個字,心想還真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怎么回個家都能遇到這瘟神。
她掀開簾子,看到盛敏學騎在高頭大馬上,晃晃悠悠地晃到了聶安洲面前。
聶安洲依舊是曾經的模樣,這些年似乎也沒有絲毫改變,沒有落寞,更沒有失意。不過也好像有一點點變化,比如說他的眼神變了,變得讓人看不透,不像過去那般年少輕狂了。
男人身著黑衣,看得出是御前侍衛的官袍,襯的男人俊朗如玉。
兩個男人,一個年輕稚嫩,一個沉穩內斂,最主要長得都很不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周圍看熱鬧的人也因此多了起來。
盛敏學和聶安洲向來不對付,原因就是因為當年那樁鬧得不太愉快的退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