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過去的引線:三個故事

為了讓大家充分理解回憶的主觀體驗的巨大影響力,我決定列舉以下三個故事,它們無一例外地展示了回憶人生這一能力非比尋常甚至無與倫比的意義。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和弗蘭科·馬格納尼(Franco Magnani)無止境地沉溺于對往事的追憶,并通過藝術手法表達這種不懈的求索。另一位以姓名首字母GR為人所知的意大利畫家,先是喪失了全部的人生記憶,后來又奇跡般地恢復了過來——沒什么比這個記憶失而復得的故事更能讓人領會擁有回憶多么重要。

馬塞爾·普魯斯特:無意識的回憶

沒有哪一部文學作品如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In Search of Lost Time)[18]一般關心人類的記憶。普魯斯特對追憶往事的沉迷之深,怎么描述都不為過。《追憶似水年華》洋洋灑灑八大卷,普魯斯特于1908年前后動筆,直至1922年他去世前幾個月才完成,寫作過程歷時將近15年。整部著作有3000多頁,其主要的內容是通過各種嘗試回想往事,以及對記憶本質的思考。寫作這本書時,普魯斯特心無旁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與社會隔絕,并飽受疾病和疲勞之苦,他以這種方式創造了一個時間的世界,以此取代了空間的世界。從普魯斯特對過去的執著中可以看出,他熱切地相信,只有理解記憶與時間,才能理解人類經驗。

文中有一個與回憶密切相關的片段引人注目:小說的敘述者馬塞爾去探訪母親,他的母親拿出茶和一種叫小瑪德蓮蛋糕的點心招待他。他將一塊瑪德蓮蛋糕泡在茶湯里,然后吃掉——就在這時,他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強烈而不知名的幸福感所浸沒。“這無比強烈的幸福感,究竟從哪里來的?”他自問,“我感覺它與茶和蛋糕的味道有關,但絕不只是這些味道而已,它本質上完全不同于味覺。它究竟來自哪里?又意味著什么?我該如何把握它、理解它?”[19]他又嘗了幾口茶和蛋糕,想要再次體驗到那種感覺。但每多吃一口,感覺便弱了幾分,于是他得出結論,這種體驗“并非源自杯中的食物,而是我自身”。他推測茶和蛋糕合在一起的味道不知何故激發了他對一些過去的回憶,并好奇自己最終能不能有意識地將它們回想起來。

后來,在一個神奇的閃念間,回憶自動浮現,謎團自動化解。“原來,我住在康伯雷(Combray)[20]時,每周日的早上會去利奧妮(Leonie)阿姨那兒給她請安。她總會拿一小塊瑪德蓮蛋糕,在茶湯中蘸上一會兒給我吃。”在馬塞爾的印象中,自那以后,他再也沒有嘗到過像阿姨家中的這兩種食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這也是為什么這兩種味道能如此獨特地喚起這段模糊而頑固的記憶。“從長遠的時間角度來看,沒有什么能夠幸存。人會死去,事物會破損、消亡。然而在這堆過去的廢墟中,氣味與味道如同靈魂一般長久而沉默地蟄伏著,回憶,守候,期待,更脆弱但是更持久、更頑固、更接近靈魂、更堅定自如。在它們微妙難言、無法觸及的本質之中,不屈不撓地深藏著記憶的廣闊圖景。”

在瑪德蓮蛋糕記憶浮現的時刻,作者同時見證了記憶的脆弱和記憶的力量。這些能被特定的氣味或味道勾起的回憶是脆弱的:由于少有機會能使它們浮出意識的水面,它們一不小心就會消失。但那些留存下來的記憶卻具有驚人的力量:在長時間的休眠之后,一旦偶然被某種氣味或味道喚醒,那些看似早已消失的過往又歷歷在目。這真是令人感到驚奇。

瑪德蓮蛋糕的回憶的另一個啟示是:我們能否重歷往事,往往取決于與一些事物的偶然相遇——這些事物是重啟記憶之門的鑰匙,錯過它們,記憶將可能沉陷、被永久封鎖。馬塞爾意識到,這種自發的回憶難以把握,它們通常只能持續短短數秒,而且只能寄希望于與某些特定氣味或場景的偶遇。他因此決定轉移回憶的焦點。隨著小說情節的推進,他尋求自我理解的方式越來越依賴于主動地、有意識地回想過去。[21]在小說的最后一卷《重獲舊時光》中,有一個展現他通過主動回想探索自我的關鍵場景:在一場老朋友的聚會中,馬塞爾對著多年未見的朋友們,竭力回想他們的身份,并將他們一一對應到回憶出的過去場景中。以這種方式將過去和現在放在一起之后,他對自我有了更深的認知。

在1922年的一封信中,普魯斯特借用了光學中的概念以類比的方式描述時間和記憶。“在我的構想中(盡管不太完美),望遠鏡最能充分體現回憶的特殊性質。回憶是一架時光望遠鏡。望遠鏡能讓人看見肉眼不可見的星星,而回憶使得那些深藏于過去、被徹底遺忘的、處于無意識狀態中的經驗,重新在意識中浮現。”[22]

普魯斯特進一步運用光學概念以類比的方式表明,回憶過去的體驗并非單純地將記憶畫面召回心靈;這種體驗應該在兩個畫面的比較之中產生:一個源于過去,一個源于當下。正如對三維世界的視覺體驗需要結合兩只眼睛接收到的信息,借回憶感知時間時,我們需要集合過去和現在的雙重信息。研究普魯斯特的知名學者羅杰·沙特克(Roger Shattuck)解釋說:“普魯斯特意在讓我們看見時間……光是記住一件事情并沒有什么意義,重要的是它與記憶之間的相互映照。正如眼睛之于視覺,回憶基于過去和現在——兩者渾然一體,共同構成現實的深度。”[23]普魯斯特察覺到,回憶體驗是過去與現在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如此深刻的洞見,在此后整整半個世紀都領先于科學研究。

弗蘭科·馬格納尼:強迫性回憶

普魯斯特通過寫作展現了回憶原始而強大的力量,而藝術家馬格納尼則通過繪畫持續捕捉關于往昔的記憶。[24]馬格納尼強迫性回憶的對象是他童年時居住的村莊龐蒂托(Pontito),位于佛羅倫薩(Florence)以西65公里的意大利山脈卡斯特爾維奇奧(Castelvecchio)附近。1934年,馬格納尼出生于此地,并一直在此生活直至1958年外出謀生。他在外四處闖蕩,后來在舊金山定居了七年。此后不久,他得了一種怪病。這種病使他持續低燒、神志不清,承受了身體上以及精神上極大的折磨。在病中的夜晚,馬格納尼開始反復做夢,這些夢都與龐蒂托有關。在夢境中,他的幻覺非常強烈,許多關于龐蒂托的景象以無比清晰的細節涌現,這些細節是在他清醒時根本無法回憶出來的。馬格納尼此前從未認真作過畫,這一次,他鋪開畫布,拿起畫筆,試圖留住這些睡夢中光臨的意象。大量奇特的記憶中的圖景開始不請自來,侵入式地自動涌現在馬格納尼的腦海中。

1967年,馬格納尼完成了他第一幅關于龐蒂托的油畫。此后,他整個生活的重心都放在描繪記憶中的龐蒂托上。“他經常迫切地感覺到,必須馬上把腦海中的場景畫下來,”他的好友邁克爾·皮爾斯(Michael Pearce)回憶,“有時他在酒吧和我們喝酒喝到一半,就跑回去速記,他這一點在我們這兒是出了名的。”[25]馬格納尼以精細的筆觸,勾畫在他記憶中的龐蒂托的房屋、街道和曠野。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沒有人物出現,它們散發出一種古典寧靜的氣質,魔力般地讓你在其中喪失時間感。1988年,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的探索博物館為馬格納尼的作品舉辦了一次展覽。館內的一名攝影師蘇珊·施瓦岑貝格(Susan Schwartzenberg)曾去過龐蒂托,并拍攝了一些馬格納尼畫中的景物。她試圖從作品的角度進行對照。探索博物館將蘇珊的照片與馬格納尼的作品并排展出。結果,馬格納尼對龐蒂托的記憶之精準令人稱奇,有時甚至令人難以置信。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畫作和照片的對比看出,馬格納尼筆下的龐蒂托更美、更具有對稱性、更完整,那些現實中的瑕疵被他理想化的記憶過濾掉了,他在腦海中創造了一個現實無法企及的天堂(見圖1-3a、圖1-3b)。

圖1-3a 弗蘭科·馬格納尼,《路過莫扎小巷弗蘭科家的房子》(Via Mozza,la casa del nonno di Franco),1987。14×10?''。油畫畫板。圖片由畫家本人提供。

圖1-3b 蘇珊·施瓦岑貝格,照片《位于莫扎小巷弗蘭科家的房子》。圖片由攝影師本人提供。

在馬格納尼1987年完成這幅畫作時,他已經近30年沒有看到過這座祖父的房子了。可他畫出來的石徑小路的長度和軌跡,兩棟建筑的連接處與上面雕像的位置,以及所有窗戶和門的位置,都與真實的情況異常貼合。當然,這幅畫的風格還是相當浪漫的,回憶的內容也有形變之處。比如,通過畫面的這個角度,那片花圃和好看的屋頂原本是看不到的;左側墻壁上拱形的門道也被略去了;并且畫作呈現了一種整體的秩序、完滿之感,這是照片所沒有的。

這與神經學家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對馬格納尼所描繪的記憶所持的看法一致,“盡管它們精確到令人震撼,但終究是通過想象重新構造出來的,而非對現實的生硬的復制”。[26]

和普魯斯特一樣,馬格納尼對過去的關注從藝術創作領域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除龐蒂托外,他很少思考或者談論別的東西。他無休無止地回想,因此失去了不少朋友。他絕少出門,更別說出遠門。簡而言之,他就像薩克斯所說的那樣,退化到了“僅有一部分存在于當下”的狀態。[27]

1993年夏天,我第一次前往舊金山市郊拜訪馬格納尼時,體會到了他的一些習性。進家門前,我就注意到了他的強迫性特點:他的門前掛著一塊自制的門牌,上面寫著“龐蒂托”這幾個字,房子的磚墻風格使我聯想到他的作品。他走出車庫(也是他的工作室),又高又瘦,看上去45歲上下,頂多50歲,但實際上他當時已經快60歲了。他向我展示自己如何改造廚房的櫥柜、磚瓦和壁櫥,以使它們看上去和龐蒂托的相像。他試圖僅憑一人之力完成這項耗時的工作,后來意識到這項改裝非常費錢,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將之改造完畢,乃至最后把廚房搞得他完全用不上了——在講起這項光榮的任務時,他仍舊笑得很開心。他也曾嘗試創造一個三維空間,將記憶中的龐蒂托安置于此,從而使之變成這個繼續運行的世界的一部分。[28]在向我介紹他掛在墻上的作品時,他簡直是以叫喊的方式談論與之相關的回憶,直到最后回憶完畢,他才放松下來,回到現實當中。在這次拜訪的過程中,回到過去的氛圍如此濃烈,以至于我感覺到自己被時間的狂流裹挾,似乎親眼看到了普魯斯特第一次品嘗瑪德蓮蛋糕的畫面。

畫展之后,馬格納尼曾兩次因故回到龐蒂托。村莊發生了令人不快的改變(那里幾乎已經無人居住),有些地方與他的記憶大相徑庭,他為此感到吃驚,甚至是失望。然而,哪怕只能看到或觸摸長期存在于睡夢和記憶中的龐蒂托,他也感到滿足,有時沉迷其中。如今馬格納尼仍在繼續描繪他的老龐蒂托,不僅僅因為這些生動的回憶滿足了他的感官體驗,他還有更大的決心:他想為其他人保存對龐蒂托的記憶,將他非比尋常的記憶化為某種可見的形式,打動和豐富更多人的生活和記憶。“這個任務是沒有盡頭的,”薩克斯認為,“它不可能在哪天被完成,走到結局。”[29]

“GR”:失而復得的記憶

如果說馬塞爾·普魯斯特是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盡力回憶,弗蘭科·馬格納尼是在睡夢和強迫性侵入的圖像中體驗回憶,那么在醫學史上以其姓名首字母GR而聞名的一名意大利男性則是不由自主地被帶入了一個沒有過去的世界。GR是位詩人、畫家和藝術評論家。1992年3月19日,病發前他一直在埋頭處理一些文化方面的事務,結果早上他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處于一種非常混亂的狀態。他的右手不能動,連講話也變得非常困難。更可怕的是,他回憶不出自己的任何事情,甚至不能確定自己是誰。他被立即送往醫院,腦部掃描的結果顯示他中了風,左側丘腦因此受損。

時間一天天過去,GR始終不能記起自己的職業。他認不出自己畫的畫,也想不起自己手頭正在創作的一本書的主題。盡管他能認出妻子和兒女、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想不起任何與他們有關的事情來。當他看到自己在藝術展覽上的照片時,或當其他人向他講起那些印象深刻的往事時,他自己一點兒都記不得。米蘭曾是他非常熟悉的城市,可現在對他而言卻陌生得很。他無法回憶人生中的任何經歷,這被神經心理學家稱為逆行性遺忘(retrograde amnesia)。這一病癥通常由中風、腦部損傷或其他心理和生理創傷引起,病人通常不能回憶自己以前的一些經歷。GR同樣不能記住當下發生的事情,神經心理學家將之稱為順行性遺忘(anterograde amnesia)。[30]

遺忘癥持續好幾個月后,絲毫不見好轉的跡象,GR的感覺很糟糕,幸福隨記憶一并消失掉了。“他感到非常抑郁,對自己的癥狀非常絕望,他甚至不再畫畫,”他的神經科主治醫生說,“因為如他自己所說,他‘現在根本沒有自我需要去表達’。一天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睡覺,或在對外界不聞不問的麻木狀態中度過。”如果你告訴他一些關于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做過哪些事情的信息,他能夠記住其中的一部分,但這些卻成了關于他個人經歷的二手信息,而并非他自己原有的記憶。盡管在講起這些往事時,GR能講出一些對自己過去的看法,但他毫不客氣地將這些從別人那里得到的關于自己的信息稱為“重新學到的知識”,完全沒有真正回憶的感覺。

在中風大約一年后,GR的心跳變得不太規律,醫生決定給他植入起搏器。他被局部麻醉,但在整個手術過程中仍能保持清醒。他安靜地躺在手術臺上,當外科醫生在他的胸前做植入起搏器的準備時,他突然覺得有些不舒服。然后,在令人無法置信的一瞬間,GR清晰地回想起自己曾有過一次非常類似的手術經歷,那大概是在25年前,他當時因為疝氣做了次手術。短短幾秒鐘之后,他想起了關于那次手術的其他事情。緊接著,他過去經驗的種種圖像和想法像洪流一樣注入,他的腦海中充斥著各種混雜的回憶。在接下來的幾天中,GR被他所稱的“傾瀉的回憶”裹挾,除了不斷訴說他對過去的回憶之外,他什么也沒做。一開始,他的記憶是混亂的,但它們很快按照時間的順序重新排列組合。他一邊整理這些駁雜而豐富的往事,一邊在回憶中理解它們,終于,GR感到中風前的那個自我又回來了。

GR的經歷幾乎史無前例。逆行性遺忘是一種常見的腦損傷后遺癥。有時,隨著病人從腦損傷或其他病理性狀態中恢復,那些喪失的記憶也會逐漸恢復。然而像GR這樣,徹底地忘記自己的全部過去,又因為某個特定的刺激全部回想起來,這樣的例子真是非常罕見。GR的記憶功能并沒有全部恢復,他仍舊很難記住當下發生的事情。但至少他已經把他的過去找回來了,同時也找回了他的自我。正如普魯斯特小說中,一塊瑪德蓮蛋糕開啟了童年回憶之門,在醫生給GR做手術時,他所感所想的某些方面也開啟了他如洪水一般的記憶之閘。神經學家將GR記憶的恢復稱為“小瑪德蓮蛋糕現象”。[31]

沒人知道為什么GR對單獨一件事的回憶使他的所有記憶得到恢復。治療他的神經科學家認為,腦損傷暫時性地損壞了儲存個人記憶的神經網絡,打個比方,就像一個壓縮光盤被拉成了雞蛋的形狀之后,因此其中的信息無法被讀取。但不知何故,GR對單獨某件事的回憶使紊亂的神經網絡得到重置,從而恢復到原來的正常形式。哪怕事情真如專家所言的這樣,不可否認的是,GR是在整理了自己的記憶之后,即在確切感受到這些記憶是他個人的體驗之后,才意識到自己找回了可以表達的自我。[32]

上述這三位的時光望遠鏡(對于普魯斯特和馬格納尼而言是以年為時間單位,而對于GR則是不同尋常的幾天)啟示我們:盡管一般人的日常體驗不會和他們的一樣極端,但道理是類似的,即記憶對于人的自我認知意義非凡,我們對自我的感受強烈依賴于回憶個人經歷的主觀體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磐石市| 南投县| 韩城市| 洪江市| 河北区| 毕节市| 当阳市| 龙川县| 新竹县| 绥滨县| 满洲里市| 宝丰县| 高清| 清新县| 长岭县| 新巴尔虎右旗| 望谟县| 河南省| 建水县| 江门市| 孝感市| 牡丹江市| 且末县| 华安县| 江永县| 东光县| 平乡县| 诸暨市| 商河县| 马公市| 福泉市| 新蔡县| 晋中市| 昌图县| 龙里县| 读书| 乡城县| 平阳县| 漳州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