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漢朝(2)

韓信、張耳率兵數萬,準備東下井陘擊趙。趙王與成安君陳余聽到漢軍來襲,就聚兵進陘口,號稱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游說成安君說:“聽說漢將韓信渡西河,俘魏王,擒夏說,血洗閼與,現在又得到張耳的輔助,企圖攻下趙國,這是乘勝出國遠征,其勢銳不可擋。我聽說:‘千里運糧,士卒就有挨餓的危險;到吃飯時才去打柴做飯,軍隊就不會餐餐吃飽。’現在井陘的道路,車輛不得并行,騎兵成隊列,行軍數百里,其糧食供給勢必落在后面。希望您借給我臣下三萬奇兵,從小道切斷漢軍的糧食武器供應,您在這里挖深溝筑高壘,與漢軍作戰,使漢軍前不得戰,退不得回,我以奇兵斷絕漢軍后路,使他們在野外找不到任何吃的東西。不出十天,韓信和張耳二將的腦袋就能獻到您的麾下。希望您能重視臣下的計謀,否則必定被這兩個小子所擒獲。”成安君是個信奉儒學的人,經常聲稱正義之師不用險詐計謀,因而說:“我聽兵法說,‘擁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就包圍它,擁有一倍于敵人的兵力就與它交戰。’現在韓信的兵力號稱數萬,其實不可能有那么多,千里迢迢來侵襲我們,也就筋疲力盡了。像現在如此的兵力我們也要避而不擊,以后如有更大的敵人,我們將有什么辦法去對付他們呢?諸侯們都會笑我們膽怯,今后更會輕易地來攻打我們。”于是就不采取廣武君的計策。

韓信暗中派間諜打聽到廣武君的計策未被采納,非常高興,這才敢率兵進攻井陘狹道。在距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到半夜時就傳發軍令,挑選二千輕騎兵,每人手中拿一面紅旗,從小道前去隱蔽在山里,窺視趙軍,并告誡他們說:“趙軍見到我軍逃跑,必會傾巢出動來追趕我們,你們就快速沖進趙營,拔掉趙軍旗幟,豎立漢軍紅旗。”同時又叫副將下令準備伙食,說:“今日打敗趙軍后會餐。”

各位將領聽了都不知所以,只是假裝答應說:“遵命。”韓信又對軍官們說:“趙軍已先占據有利地勢,在他們沒有見到漢軍大將旗鼓之前,是不肯輕易出擊我們的先頭部隊的,怕我們遇到了險阻而退兵。”于是韓信派了一萬人作為先頭部隊,出了井陘口,就背靠著河水擺開了陣勢。趙軍看到以后,都大笑不止。天剛亮的時候,韓信豎起了大將的旗幟,擊鼓而行出了井陘口,趙軍開營出擊漢軍,激戰了很久。于是韓信、張耳就假裝丟棄了旗鼓,向河邊的漢軍方向敗走,到了河邊陣地,又回頭再戰。趙軍果然傾巢而出,都來爭奪漢軍的旗鼓,追擊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回到河邊的漢軍陣地,全軍都拼死作戰,趙軍無法取勝。這時韓信所派出的兩千騎兵,等到趙軍傾巢出來爭奪漢軍戰利品時,就立即沖入趙軍營地,拔掉了趙軍的全部旗幟,豎起了兩千面漢軍的紅旗。趙軍見不能俘獲韓信、張耳等將領,就想收兵回營,但趙營中都已豎起了漢軍紅旗,大驚失色,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軍將領,于是隊伍大亂,四散奔逃。趙軍將領雖然斬殺了很多逃兵,但仍阻禁不住。于是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汦水上斬殺了成安君,擒獲了趙王歇。

韓信下令不得殺死廣武君,如有活捉廣武君者,重賞千金。不久,有人捆縛廣武君到韓信帥營,韓信解開了捆綁,請廣武君面東而坐,自己卻面西相對,用對待老師一樣的禮節來對待他。

諸將領向韓信呈獻趙軍的首級和俘虜之后,都向韓信表示祝賀。有人趁機問韓信:“兵法上說,布陣應該是‘右背山陵,左對水澤,’如今將軍反而命令我們背水列陣,還說破趙軍后會餐,當時我們都不服。然而竟取得了勝利,這用的是什么戰術呢?”韓信說:“這在兵法上也是有的,只是諸位沒有察覺罷了。兵法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我韓信沒有能夠得到訓練有素而能服從調動的將士,這就像兵法所說的‘驅趕著街市的百姓去作戰’一樣,在這種形勢下只有把他們置于死地,使他們每人都為求生而奮勇作戰;如果今天把他們置于生地,那他們都會逃走,我還能用他們去作戰嗎?”諸將聽了都敬佩地說:“我們都沒有想到啊!”

韓信問廣武君說:“我準備北攻燕,東伐齊,怎樣才能成功?”廣武君推辭說:“我聽說‘亡國之臣沒有資格來談論國家興存,敗軍之將沒有資格來談論勇敢作戰’。像我這樣,怎么能與您權衡國家大事啊!”韓信說:“我聽說,百里奚在虞國而虞國滅亡,到了秦國則秦國稱霸,這并不是他在虞國時愚蠢,而在秦國時聰敏,而在于國君用不用他的才能,聽不聽他的計策。如果成安君當初聽了你的計策,我早已成了俘虜。我誠心向你求計,希望你不要推辭。”

廣武君說:“我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而說‘狂人之言,圣人也可選擇采納’。只恐怕我的計策未必能被采用,但愿只效愚忠而已。成安君本來有百戰百勝的把握,但一旦失策,就兵敗鄗下,自己也死于汦水之上。現今將軍俘虜了魏王,生擒了夏說,不到一個上午就擊破趙軍二十萬,殺死了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諸侯,百姓都不得不停止勞作,拿出輕衣美食,側耳等待你的命令。然而民眾勞苦,士卒疲乏,實在是難以用兵。現在將軍用疲憊不堪之兵,勞頓在燕國堅固的城池之下,顯然已被人看出力量不足。想要攻戰,又攻不下來,曠日持久,糧食耗盡。如果不能攻破燕國,齊國也必定會拒守邊境,以圖自強。與燕、齊二國相持不下,那么劉邦與項羽的勝負也就不能分明了。這是我的愚見,也可能是錯誤的”。

韓信說:“按照你的意見,該怎么辦呢?”廣武君答道:“當今之計,不如按兵不動,百里之內的百姓就會每天拿出牛肉美酒來犒勞將士。將軍在北去燕國的路上布置軍隊,然后派遣一名使者,拿著不滿一尺的書信,去游說燕國,燕國必定不敢不聽。接著從燕國向東到齊國,再有智謀的人,也不能為齊國想出更好的計策。如是這樣,天下的大事就可以圖謀了。兵書上說先虛而后實,就是這個道理。”韓信說:“好,敬奉您的指教。”于是采用了廣武君的計策,派使者到燕國,燕國聞風而降。接著就派使者報告漢王,請求立張耳為趙王來鎮撫趙地。漢王應允了這一請求。

楚軍曾多次派奇兵渡過黃河來攻擊趙國,趙王張耳、韓信往來救趙,一路上平定了趙國城邑,并發兵支援漢王。當時楚國正急于圍攻漢王于滎陽,漢王從滎陽逃出,到了南面的宛、葉兩地,收得了九江王英布,進入了成皋,楚國又很快地圍困了成皋。漢高祖四年,漢王從成皋逃出,渡過黃河,獨自與滕公投奔在修武的張耳軍營。到了以后,住宿在傳舍中。第二天清晨,漢王自稱是漢王使者,騎馬馳入軍營。張耳、韓信還沒起床,漢王偷偷來到了臥室,奪走了他們的印信兵符,召集諸將,調換了他們的職務。韓信、張耳起床后,才知道漢王獨自來到,大吃一驚。漢王奪取了張耳、韓信的軍權,就當即命令張耳備守趙地,又拜韓信為相國,征發留下來的未去滎陽的趙軍,去攻打齊國。

韓信率兵東向攻齊,還沒有渡過平原津,就聽到漢王派出的使者酈食其已說降了齊王田廣。韓信準備停止進軍,蒯通就游說韓信,勸他攻打齊。韓信聽從了蒯通的意見,渡過了黃河,襲擊駐在歷下的齊軍,一直打到了臨菑。齊王逃到了高密,派使者向楚國求救。韓信攻占了臨菑以后,向東追擊齊王到高密的西邊。楚王派大將龍且,率軍號稱二十萬,前來救齊。

齊王、龍且兩軍聯合起來與韓信作戰,還未交鋒的時候,有人對龍且說:“漢兵遠征,拼死作戰,其勢銳不可擋。齊、楚兩國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士兵容易潰散。不如深溝高壘,叫齊王派親信大臣去招撫攻陷的城邑。一旦城邑中的百姓聽到齊王還活著,楚國又派兵來救援,就一定會反叛漢軍。漢軍從兩千里外客居齊地,而齊國城邑的百姓都起來反叛,勢必得不到糧食供給,就可使漢軍不戰而降。”

龍且說:“我平生深知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他曾向漂母求食,沒有養活自己的辦法;又受人侮辱而從別人的胯下爬了出去,根本沒有一般人所具有的勇氣,因此不足以畏懼。況且我來救齊,不戰而使漢軍投降,那我還有什么功勞呢?現在如果我戰而勝之,還可以得到齊國的一半土地,為什么要停止進攻呢?”于是決定交戰,與韓信漢軍隔著濰水擺開了陣勢。

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個袋子,裝滿了沙泥,堵住了濰水上游的河水,率領一半的人馬渡過濰水襲擊龍且。韓信假裝作戰不勝,往回敗走。龍且果然高興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韓信天生膽怯。”于是領兵渡濰水追擊韓信。韓信派人挖開堵水的沙袋,大水奔涌而至。龍且的軍隊一大半留在岸上無法渡過河水,韓信立即迅速攻擊渡河楚軍,斬殺了龍且。在濰水東岸的龍且軍隊四散潰走,齊王田廣也聞風逃跑了。韓信追擊齊兵直到城陽,俘獲了田廣。楚軍紛紛投降,終于平定了齊國。

韓信派人向漢王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復無常的國家,南面又與楚國鄰近,如果不設一個代理的齊王來鎮撫它,局勢就不會安定。現在齊地沒有國王,權力太輕,不足以鎮撫安定,我請求自立為代理齊王。”當時,楚國正圍攻漢王于滎陽,韓信的使者到了以后,遞上書信,漢王看了大怒,罵道:“我被圍困在這里,日夜盼望他能來幫助我,而他卻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躲在后面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耳邊低聲說:“漢軍現在處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韓信自立為王呢?不如就此而立他為王,好好地對待他,使他安守一方。不然的話,就會發生變亂。”漢王立即明白過來,接著又罵道:“大丈夫平定諸侯,就應當立為真王,為什么要作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征調韓信的軍隊攻打楚國。

楚國失去了龍且,項王有些恐慌,派盱臺人武涉前去游說韓信說:“將軍為何不反漢與楚聯合?楚王與將軍有過舊交。況且漢王不一定可信,他幾次身家性命掌握在項王手中,然而一旦脫險就立即背棄盟約,又攻擊項王,不可信到如此地步。現在將軍自以為與漢王的交情像金石那樣堅固,然而終究要被他抓起來的。您之所以留得性命到今天,是由于項王還在的緣故。如果項王一死,接下來就會取您的性命。您為何不與楚講和,三分天下而稱王齊地?現在您若放棄了這一時機,而一定要幫助漢王一同攻打楚王,作為有才智的人能這樣做嗎?”

韓信嚴辭詞絕說:“我侍奉項王數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是個持戟衛士,我講的話他不聽,計謀不被采用,故而我離楚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率數萬之眾,脫下他的衣服給我穿,拿他的飯食給我吃,言聽計從,我才能得以有此地位。人家如此對我親近和信任,我背叛他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請為我韓信辭謝項王。”武涉走后,蒯通心下明白決定天下局勢的關鍵在于韓信。就向項王分析三分天下,鼎足稱王的形勢。韓信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以為功勞大,漢王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于是就不聽蒯通的勸說。

漢王在固陵兵敗之時,采用了張良的計謀,征召韓信率兵在垓下與漢王會師。項羽一死,漢高祖劉邦就乘其不備奪取了韓信的軍權,改封韓信為楚王,定都下邳。

韓信到了楚國,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輪到了下鄉亭長時,只賞給他一百錢,說:“你是個小人,做過好事,但有始無終。”又召見曾經侮辱過自己,讓他從胯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并告訴他的將相說:“此人是位壯士。當初他侮辱我時,我寧可不去殺他;因為即使殺了他也不能揚名,故而就忍讓了下來,至今我才有這樣的成就。”

項王的逃亡將領鐘離昧家住在伊廬,素來與韓信交情很好。項王兵敗,鐘離昧投奔了韓信。漢王怨恨鐘離昧,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讓楚王捕捉鐘離昧。韓信剛到楚國時,巡行各地縣邑,帶兵出入。有人告韓信想謀反,舉報的奏書到了漢王的手里,漢王也覺得韓信是個隱患。于是采用陳平的計謀,假裝巡游到云夢地方,實際上想要襲擊韓信,韓信還不知道。

高祖將要到達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造反,但又想到自己是無罪的;想去進見漢王,又恐怕當場被抓起來。有人勸韓信說:“殺了鐘離昧去謁見漢王,漢王必定會很高興,您也就沒有禍患了。”韓信把此事與鐘離昧商量,鐘離昧說:“漢王之所以不攻取楚國,是由于我鐘離昧還在您這里,如果您把我抓起來去獻媚漢王,我今天一死,您也隨即滅亡了。”并大罵韓信道:“你不是個忠厚長者!”結果就自殺而死。韓信拿著鐘離昧的首級到陳地去朝見漢王。高祖果然命令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放在后面的車子上。韓信說:“果然像有人所說的,‘狡黠的兔子死了,出色的獵狗也就該烹殺了’。”漢王說:“有人告你謀反。”于是又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以后,赦免了韓信,改封為淮陰侯。

韓信知道漢王嫉妒他的才能,就稱病不去朝見或跟從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與絳侯周勃、灌嬰這樣的人處于同等地位感到羞恥。韓信曾路過將軍樊噲家門,樊噲行跪拜禮迎送,并自稱為臣下,說:“不知大王竟肯光臨臣下的家門。”韓信出門后對部下笑著說:“想不到我這輩子竟要與樊噲為伍!”

漢王高興時與韓信談論諸將的才能高下。漢王問韓信說:“如果是我,能率領多少兵?”韓信說:“陛下最多也不能超過十萬。”漢王說:“如果是您,能率兵多少?”韓信說:“如果是我,則多多益善。”漢王笑道:“您既然多多益善,為什么被我抓住呢?”韓信說:“陛下不能領兵,而善于駕馭將領,這就是我韓信被陛下抓住的緣故。況且陛下的權力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后來陳豨為代地相國去監察邊郡,臨行向韓信告辭。韓信拉著他的手,在庭院里散步來回數次,仰天長嘆地說:“您有話與我講嗎?我可有話想與您講。”陳豨接著說:“一切聽從將軍的命令。”韓信說:“您所管轄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之處,而你又是陛下親信得寵的大臣。如果有人說您謀反,陛下必定不會相信;如果再有人告您謀反,陛下就會產生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發,陛下一定會大怒而親自率軍來征討您。我為您在朝作內應,就可以圖謀天下了。”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才能,也就相信他的話說:“一定聽從您的指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扎囊县| 南阳市| 紫阳县| 石嘴山市| 奉节县| 桂阳县| 开化县| 喀喇沁旗| 兖州市| 山东省| 溧水县| 离岛区| 永德县| 远安县| 博兴县| 明溪县| 德格县| 方正县| 资源县| 普安县| 电白县| 新丰县| 定西市| 临江市| 义马市| 大竹县| 房山区| 高青县| 怀化市| 承德县| 保康县| 上虞市| 莱芜市| 江华| 米林县| 林甸县| 尉氏县| 高州市| 河池市|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