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漢朝(5)

文帝十三年五月,齊國的太倉令淳于公犯有罪行,應當遭受刑罰,詔獄把他逮捕后拘壓在長安。太倉公沒有男孩子,有五個女兒。太倉公被捕臨走時,罵他的女兒說:“生孩子而沒生男的,全是女孩,有個緩急事情,一點兒用處也沒有!”他的小女兒緹縈獨自傷心地哭起來,跟隨他的父親到了長安。她上書說:“我父親為官,齊國地區(qū)的人都稱贊他廉潔公平,如今犯法應當受刑。我悲傷已經(jīng)死去的人不能復活,身受刑罰的人不可能再把肢體連接起來,雖然想改過自新,也無路可走。我愿意被收入官府為奴婢,來抵贖父親的刑罪,使父親能改過自新。”緹縈的上書送給文帝,文帝大為感動,就下詔說:“聽說有虞氏時期,圖畫罪犯的衣帽,使與一般人不同,以此來羞辱罪犯,而民眾不違犯法令。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政治極端清明。現(xiàn)在法律規(guī)定有三種肉刑,而奸邪犯法的事情不能禁止,過錯在哪里呢?不就是我的德薄,教化不顯著的緣故嗎?我自己深感慚愧。所以訓導不善,愚昧無知的民眾就要陷入刑網(wǎng)。《詩中》說‘平易近人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現(xiàn)在人們有了過錯,沒有進行教育就刑罰加身,有的人想要改過向善,也沒有途徑可行。我非常憐憫這些人。刑罰之重,至于斷裂肢體,刻肌刺膚,終身不能恢復,這是多么痛苦而又不道德啊,哪里符合為民眾父母意愿呢!應該廢除肉刑。”

當年,文帝又說:“農(nóng)業(yè)是天下的根本,各項事情沒有比這更為重要的了。現(xiàn)在辛勤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人反而要交納租稅,這是把務本和逐末的人沒有加以區(qū)別,對于勸民務農(nóng)的方法未能完備。應該免除農(nóng)田的租稅。”

文帝十四年冬天,匈奴策劃入邊寇掠,攻打朝那塞,殺死了北地郡的都尉。文帝就派遣三位將軍駐扎在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wèi)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駐扎在渭水北面,統(tǒng)率戰(zhàn)車一千輛,騎兵十萬。文帝親自慰勞士卒,訓練軍隊,申明教令,賞賜官兵。文帝準備親自帶兵出擊匈奴,大臣們出來勸阻,他一律不采納。薄太后堅決攔阻文帝,文帝才取消了原來的計劃。于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內(nèi)史,欒布為將軍,出兵攻打匈奴,匈奴逃走了。

文帝十五年春天,文帝說:“我能夠用犧牲玉帛來祭祀上帝和宗廟,到現(xiàn)在已有十四年。經(jīng)過了漫長的歲月,以我這樣一個不聰明不圣明的人而長期撫臨天下,深感自愧。應該擴大各種祭祀場所和增多祭祀用的玉帛。過去先王遠離恩德而不求報答,舉行祭祀而不祈求福佑自己,尊崇賢才,不重親戚,先民后己,圣明到了極點。現(xiàn)在我聽說主管祭祀的官員向神靈祈求福佑時,都只為我一人祈福,不為百姓祈福,我非常慚愧。以我這樣不德的人,而單獨享受神靈的福佑,百姓不能分享,這就加重了我的不德。現(xiàn)在命令主管祭祀的官員按時向神靈表示敬意,不要為我有所祈禱。”

這時北平侯張蒼為丞相,正在制定樂律和歷法。魯?shù)厝斯珜O臣上書講述五德終始的學說,提出現(xiàn)在是土德時期,土德就會有黃龍出現(xiàn),應當改變歷法正朔、官服顏色和各種制度。文帝把這件事交代下去,讓大臣們與丞相討論。丞相研究后以為當今是水德,就開始把十月為歲首和崇尚黑色這件事明確下來。由于他認為公孫臣上書所說是不正確的,所以要求不采納公孫臣的建議。

十五年,黃龍出現(xiàn)在成紀,文帝又一次召見魯?shù)氐墓珜O臣,任命他擔任博士,闡明當今應為土德的道理。于是文帝下達詔令說:“有一個奇異的神物出現(xiàn)在成紀,無害于民,今年會有好收成。我親自到郊外去祭祀上帝和其他各神。掌管禮儀的官員討論一下所應舉行的禮儀,不要怕我勞累而有所隱諱。”大臣和掌管禮儀的官員都說:“古時候天子在夏天親自到郊外依禮祭祀上帝,所以稱為‘郊’。”于是文帝初次幸臨雍縣,郊祀五帝,以夏季四月舉行祭禮。趙地人新垣平以望氣之術(shù)進見文帝,趁機勸說文帝在渭陽修建五帝廟。并說要想發(fā)現(xiàn)周朝的傳國寶鼎,應當有玉石的精華出現(xiàn)。

文帝十七年,得到了一個玉杯,上面刻有“人主延壽”。于是文帝開始把這一年改為后元元年,下令天下百姓舉行盛大的聚會,設(shè)宴同飲。在同年,新垣平詐騙行為被察覺,處死他的三族。

后元二年(前162),文帝說:“我并不英明,不能遠施德澤,所以致使中原以外的國家不得安寧。四方荒遠地區(qū)的百姓不能平平穩(wěn)穩(wěn)地生活,國內(nèi)的百姓辛勤勞苦,不得安居,這兩種過錯,都是由于我缺少道德,不能使德澤流布遠方。最近匈奴連年為害邊境,殺死很多官吏和民眾,邊地的官員和將領(lǐng)又不能理解我內(nèi)在的心意,以致加重了我的不德。這樣長期交兵,災難不解,中原內(nèi)外的國家如何能得到安寧?如今我早起晚睡,辛苦操勞天下大事,為千千萬萬的百姓感到愁苦,心里憂懼不安,沒有一天能夠把這件事情忘卻。所有派出的使者絡(luò)繹不絕,道路上冠蓋相望,車轍盤結(jié),讓他們?nèi)ハ蛐倥珕斡谡f明我的想法。現(xiàn)在單于回到了古代正確的道路上,考慮國家安寧,為千萬民眾謀求利益,親自和我一起拋棄那些細小的過失,在正確的原則上團結(jié)一致,結(jié)下兄弟般的情誼,來保全天下善良的民眾。和親的事情已經(jīng)確定下來,以今年為開端。”

后元六年冬天,匈奴三萬人進入上郡,三萬人進入云中。文帝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駐扎在飛狐;以從前的楚國丞相蘇意為將軍,駐軍句注;將軍張武屯守北地;以河內(nèi)郡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扎在細柳;以宗正劉禮為將軍,屯兵霸上;祝茲侯駐軍棘門,來共同防備匈奴。過了幾個月,匈奴人撤走了,各路軍隊也撤了回來。

全國發(fā)生了旱災,蝗蟲為害。文帝命令諸侯不要向朝廷進貢,廢馳對山林湖澤的禁令,減少文帝的服飾、用具和游玩的狗馬,裁減郎官的員數(shù),打開糧倉,賑濟貧苦百姓,民間可買爵位。

孝文帝從代國來到都城,在位二十年,宮室、苑囿、狗馬、服飾、用具,沒有增加過什么,有對百姓不方便的地方,就進行改易,以利百姓。曾經(jīng)打算修建露臺,叫工匠計算費用,需要黃金一百斤。文帝說:“一百斤黃金相當于中等百姓十家的產(chǎn)業(yè),我奉守先帝的宮室,常常擔心給它帶來羞辱,修建這露臺干什么呢!”文帝經(jīng)常穿著粗絲衣服,他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準許衣服拖至地面,帷帳不得織文繡錦,以此來表示敦厚質(zhì)樸,為天下先做出一個表率。修建霸陵全部采用瓦器,不許使用金、銀、銅、錫作裝飾,不修高大的墳墓,想要節(jié)省一些,不去煩擾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稱為武帝,然而文帝卻叫來尉佗的兄弟,賜予高官厚祿,以德相報,尉佗取消了帝號,向漢朝稱臣。與匈奴和親,匈奴違背盟約,入邊寇掠,然而文帝只是命令邊塞加強守備,不出兵深入匈奴腹地,害怕煩擾百姓。吳王假裝有病,不去都城朝見,文帝立刻賞賜他坐幾和手杖。群臣當中如袁盎等人論述事情雖然尖銳而又急切,但文帝常常以寬容的態(tài)度采用他們的建議。大臣中間如張武等人接受金錢賄賂,發(fā)覺后,文帝就拿出自己府庫中的金錢賞賜給他們,不交給官吏治罪,使他們內(nèi)心感到慚愧。文帝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用道德教化百姓,因此,四海之內(nèi),殷實富足,興起了講究禮義的風氣。

后元七年六月一日,文帝在未央宮去世。留下一篇很長的遺詔說:“我聽說天下萬物生長,沒有不死亡的。死亡是天地間的常理,萬物的自然現(xiàn)象,何必過分悲哀。現(xiàn)在,世人都好生惡死,大量財物用于安葬,以致傾家蕩產(chǎn),長期服喪,以致傷害了身體,這些做法我是不贊成的。況且我生前不德,無益于百姓,如今死了,又讓人們長期服喪哭吊,經(jīng)歷寒暑的變化,使人家的父子悲哀,損傷老幼的心靈,減少飲食,斷絕對鬼神的祭祀,這加重了我的不德,怎么能對得起天下百姓呢!我能夠奉守宗廟,以一個渺小的人凌駕于天下諸侯王之上,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依賴天地的神靈,社稷的福祉,國內(nèi)安寧,沒有戰(zhàn)亂。我并不聰敏,常常擔心有錯誤的行為,使先帝的遺德蒙受恥辱;時間長了,更是害怕不能善終。如今幸運地憑著天年能夠供養(yǎng)侍奉高祖于地下,以我這樣的不賢明,而有如此好的結(jié)果,還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向天下官吏和百姓下達命令,命令到達后哭喪三天,然后全部脫掉喪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敬祀鬼神和飲酒食肉。應該服喪哭吊的人,都不要穿斬衰的喪服,绖帶之圍不要超過三寸,不要陳設(shè)戰(zhàn)車兵器,不要發(fā)動男女民眾到宮殿里哭喪。宮中應當哭喪的人,在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各哭十五聲,盡禮之后就停止;不是早晨和晚上哭喪的時候,不許擅自哭喪。下葬后,穿大功喪服十五天,功小衣服十四天,細布喪服七天,然后脫去喪服。其他沒有規(guī)定在遺命中事項,全都根據(jù)這一遺命,參照從事。布告天下,使人們明了我的心意。霸陵地方的山川保持原樣,不要有所改變。后宮夫人以下至少使,都遣散回家。”任命中尉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典屬國悍為將屯將軍,郎中令張武為復土將軍,調(diào)發(fā)附近各縣現(xiàn)有的士卒一萬六千人,調(diào)發(fā)內(nèi)史現(xiàn)役士卒一萬五千人,歸將軍張武指揮,負責安葬棺槨,穿壙掩埋。

六月七日,大臣們都叩首至地,對去世的文帝奉上尊號為孝文皇帝。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對御史下詔說:“聽說古代帝王稱祖的是有功的人,稱宗的是有德的人,制禮作樂各有一定的原因。又聽說樂歌是用來發(fā)揚道德的;舞蹈是用來顯示功業(yè)的,以醇酒祭祀高廟,表演《武德》、《文始》、《五行》之舞。以醇酒祭祀孝惠廟,表演《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君臨天下,使關(guān)塞津梁暢通無阻,遠處近處同等對待。廢除誹謗罪,去掉肉刑,賞賜老人,收養(yǎng)孤獨、撫育眾生。減少嗜欲,不接受進貢的物品,不私自占有這些利益。犯罪的人,不收沒他的妻子兒女,不誅殺無罪的人。廢除宮刑,放出后宮美人,很重視絕人后嗣這件事。我并不聰敏,對這些不能完全認識。實際上這些事情都是上古帝王所趕不上的,而孝文皇帝卻親自做到了。圣德的浩大如同天地,惠澤流及四海,沒有一個人不得到幸福。光明宛如日月,而廟中的樂舞并不相稱,我很恐懼不安。應該為孝文皇帝制作《昭德》舞,用來表彰他那美好的道德。然后把祖宗的功德記載在史冊上,流傳萬世,永無窮盡,(這種做法,)我是很稱贊的。應與丞相、列侯、秩為中二千石的官員和掌管禮制的官員擬定禮儀奏上。”丞相申徒嘉等人說:“陛下永遠想著孝敬先帝,制作了《昭德》舞來顯示孝文皇帝盛大的功德,這都是臣子申徒嘉等人由于愚昧而想不到的。臣子鄭重而又恭敬的建議:一代的功勞沒有大過高皇帝的,德業(yè)沒有盛過孝文皇帝的,高皇帝廟應該為本朝皇帝的太祖廟,孝文皇帝廟應該成為本朝皇帝的太宗廟。天下應當世世代代的獻祭祖宗之廟。各郡國諸侯應當為孝文皇帝建立太宗廟。諸侯王、列侯的使者隨從天子祭祀,天子每年獻祭祖宗之廟。請把這些規(guī)定明文記載下來,向全國公布。”景帝下令說:“可以。”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幾十年,為西漢歷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公元前140~前106年,他多次要求地方上推舉孝廉、賢良方正、秀才。并規(guī)定要按人口比例每年每郡推薦1~6人不等。不推舉人才的地方官要問罪。被推薦的人按四個科目分類。第一科是德行,第二科是儒學和學術(shù),第三科是明習法令的人,第四科是行政人員,后來又增設(shè)了茂材異圖科。他的這種選舉官員方式,就是“察舉”制。同時,允許官吏和平民直接向皇帝上書言事,有才能的人可以自薦。他在位時通過上書自薦得官的很多,如東方朔、徐樂、主父偃、嚴樂等。主父偃出身貧寒,懷才不遇,元朔元年(前128),他上書條陳政見為武帝賞識,一年之內(nèi),四次升遷。第二年,主父偃建議武帝實行“推恩令”。規(guī)定,諸侯王除由長子繼承王位外,還可以推恩將其余的兒子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再度封侯,但新封的侯不再受原封國的管轄,直接由各地郡縣管理。此舉名為皇帝恩德的推廣,實際上剝奪和縮小了諸侯王的勢力和實權(quán),許多大的封國被分成幾個或十幾個小侯國。淮南王劉安就是由于對此不滿而起兵叛亂的。

元封五年(前106),漢武帝將全國分為13個監(jiān)察區(qū),稱為部(州)。每部派刺史1人,在每年秋季巡行各郡國,監(jiān)督地方豪強和官員的違法舞弊行為。經(jīng)刺史考查優(yōu)秀的地方官可以向朝廷推薦,有劣跡的可以罷免。刺史品級不高,不處理日常政事,使地方官懼怕,又不會危害朝廷的權(quán)力。同時武帝在朝中任用張湯、趙禹等一班酷吏,專門懲辦違法官吏。武帝開挖昆明池時,所用十萬勞役,竟全是因違法而被追究治罪的官吏。

武帝還進一步強化皇帝的用人權(quán),削弱丞相的權(quán)力。漢初丞相都是由功臣充任。丞相總攬朝政,百官恭謹聽命。即便是內(nèi)史(都城最高長官)這樣的高官,若與丞相沖突,丞相也可以先斬后奏。丞相推舉的人,往往可直接任命為郡守或朝中的九卿。丞相與皇帝可以坐而論道,皇帝一般都很尊重丞相的意見。漢武帝改變丞相一職由功臣充任的傳統(tǒng),任用儒生為相。如出身貧苦的公孫弘,就被武帝破格任用為相,而不像功臣那樣居功自傲,更不會與皇帝爭權(quán)。后來漢武帝又把朝官分為中朝和外朝。將一些隨時待奉左右的文人充實到“尚書”(原來主管文書檔案)機構(gòu),讓他們審閱公文,起草詔令,謀劃政事。這些品級不高的尚書與同樣品級不高的侍中、中書一起構(gòu)成一個朝中之朝——“中朝”。實際上也是皇帝的智囊團。他們商量大事,作出決策后,再交給外朝的丞相去發(fā)布執(zhí)行,丞相成了執(zhí)行機構(gòu)。外朝的九卿也可不通過丞相而直接上奏疏給皇帝。這樣丞相一職實際被架空了,皇權(quán)得到加強。

建元年間,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議,興建太學、設(shè)五經(jīng)博士。太學應該算作我國第一個國立大學,是專門用來培養(yǎng)文官的。第一次將教育與選拔官吏結(jié)合起來,使西漢各級官吏的成分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漢武帝時官吏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如司馬遷、司馬相如、衛(wèi)青、霍去病、趙過、張騫、桑弘羊、金日磾、韓安國、霍光、東方朔、蘇武,等等。這些令后人也崇敬的人物,足以說明漢武帝時代,人才之盛。如果沒有這些人,西漢歷史,就會大失光彩的。

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更體現(xiàn)在開拓疆土,為中國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發(fā)展所做的貢獻。中原王朝大規(guī)模遠距離奔襲草原民族的現(xiàn)象在中國歷史上并不多見,而漢武帝終其一生,始終保持了對北方民族軍事上的優(yōu)勢,在歷次大戰(zhàn)中一直保持進攻態(tài)勢,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正由于這一點,使西漢王朝也借勢打通了西域的道路;加強了中原與天山南北地區(qū)的聯(lián)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深州市| 锦屏县| 阳曲县| 泽普县| 晋宁县| 水城县| 湖北省| 九龙坡区| 黔南| 恭城| 武隆县| 铁力市| 阿拉尔市| 清涧县| 乐昌市| 丹阳市| 和林格尔县| 阳城县| 丹凤县| 邹平县| 额尔古纳市| 江孜县| 芜湖市| 盐亭县| 河北省| 新余市| 涟源市| 镇巴县| 博乐市| 怀宁县| 闽侯县| 雅安市| 咸阳市| 二连浩特市| 筠连县| 静海县| 英吉沙县| 海原县| 新源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