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漢朝(4)

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秘密派人去迎接代王。代王詢問左右近臣郎中令張武等人意見。張武等人建議說:“漢朝廷中的大臣都是過去高帝時的大將,熟悉軍事,多謀善詐,他們的真正意圖并不止于此,這樣做,只是畏懼高帝、呂太后的威勢罷了。如今已經誅滅了呂氏宗族,血洗京城,來這里名義上是迎接大王,實際上不可信賴。希望大王佯稱有病,不要前往京城,坐觀事態的變化。”中尉宋昌進言說:“群臣的意見都是不對的。當秦朝腐敗瓦解的時候,諸侯豪杰同時并起,自認為能得到天下的人數以萬計,然而最終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劉氏,天下爭雄的人斷絕了做皇帝的希望,這是第一點。高帝封子弟為王,封國領土犬牙交錯,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磐石一樣堅固的宗族,天下的人都屈服于劉氏的強大,這是第二點。漢朝興起,廢除秦朝苛刻的政令,簡化法令,施德惠于民,人人都生活安寧,難以動搖,這是第三點。以呂太后威嚴,立呂氏子弟三人為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持節進入北軍,一聲呼喚,士卒都袒露左臂,擁護劉氏,背叛呂氏,結果消滅了呂氏宗族。這是上天所授,不是人為所能做到的。現在即使大臣想要叛變,百姓也不肯被他們所驅使,他們的黨羽難道能一心一意地團結在一起嗎?當今京城內有朱虛侯、東牟侯這樣的親族,京城外又畏懼吳王、楚王、淮南王、瑯邪王、齊王、代王的強大。目前高帝的兒子僅有淮南王和大王,大王又年長,賢能、圣德、仁愛、孝順,聞名天下,所以大臣們順應天下百姓的心愿,而想迎接大王立為皇帝,大王不要疑慮。”劉恒又找他的母親薄氏商量,猶猶豫豫,沒有拿定主意。用龜甲來占卜,卦的兆象得到大橫。兆辭說:“大橫預示著更替,我成為天王,像夏啟一樣發揚光大先帝的事業。”代王說:“我本來已經是諸侯王了,還要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說:“所說的天王是天子。”于是代王就派遣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往京城會周勃,周勃等人把所以要迎立代王的意圖全部告訴了薄昭。薄昭回來報告說:“情況是真實的,沒有什么可懷疑的。”代王于是笑著對宋昌說:“果然像你說的一樣。”就讓宋昌在車的右面陪乘,張武等六人乘傳車(隨同代王)前往長安。到達高陵停息下來,派宋昌先驅車去長安觀察局勢的變化。

宋昌到了渭橋,丞相以下的各級官員都前來迎接。宋昌回來向代王作了匯報。劉恒驅車來到渭橋,大臣們都來拜見,自稱為臣。劉恒下車答拜。太尉周勃進見說:“希望單獨跟您說話。”宋昌說:“所說的屬公開事,就公開說。所說的屬于私事,為王的人不接受私情。”太尉就跪下奉上天子印璽和符節。劉恒辭謝說:“到代國官邸去商議。”于是驅車進入代國官邸。大臣們也都相隨來到代國官邸。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大將軍陳武、御史大夫張蒼、宗正劉郢、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揭都再拜后進言說:“皇子劉弘等都不是孝惠帝的兒子,不應做皇帝,奉祀宗廟。我們和陰安侯、頃王后,以及瑯邪王、宗室、大臣、列侯、二千石以上官員商議說:‘大王現在是高帝最大的兒子,適合做高帝的繼承人。’希望大王即位為天子。”劉恒說:“奉祀高帝宗廟,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我沒有才能,不足以奉祀宗廟。希望請楚王考慮一個合適的人,我不敢當此重任。”大臣們都拜伏于地,堅決地請求。劉恒面朝西謙讓了好幾次,面朝南又謙讓了兩次。丞相陳平等人都說:“我們在下商議,大王奉祀高帝宗廟是最適宜的,就是天下的諸侯和萬民百姓也認為是妥當的。我們為宗廟和國家考慮,不敢輕率從事。希望大王聽從我們的建議。我們鄭重而又恭敬地奉上天子璽印和符節。”劉恒說:“宗室、將相、諸王、列侯都以為沒有比我更適宜的人選,那么我就不敢再推辭了。”于是即位為天子。

大臣們按照禮儀,依秩位高下列侍。派太仆夏侯嬰和東牟侯劉興居清除宮廷,用天子法駕去代邸迎接皇帝。皇帝當晚進入未央宮。夜里任命宋昌為衛將軍,鎮伏和安輯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巡行殿中。皇帝回到前殿坐朝。于是當夜下詔說:“近來呂氏子弟專權用事,陰謀叛逆,想要傾危劉氏宗廟,幸虧將相、列侯、宗室、大臣消滅了他們,使他們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剛剛即位,大赦天下,賜予百姓中的男戶主爵一級,女主婦每百戶給予牛和酒,允許相聚宴飲五天。”

二日,皇帝即位,拜謁高廟,右丞相陳平遷徙為左丞相,太尉周勃擔任右丞相,大將軍灌嬰擔任太尉。呂氏奪取的齊國、楚國舊地,又都歸還齊、楚。

三日,派遣車騎將軍薄昭到代國迎接皇太后。漢文帝下詔說:“呂產自任為相國,呂祿自任為上將軍,擅自假托詔令派遣將軍灌嬰統率軍隊出擊齊國,想要取代劉氏。灌嬰停留在榮陽,按兵不動,與諸侯合謀誅除呂氏。呂產企圖發動叛亂,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使用計策奪取了呂產等人的軍權。朱虛侯劉章首先捕獲呂產等人。太尉親自率領襄平侯紀通持節奉詔進入北軍。典客劉揭親手奪下趙王呂祿的印信。因此,加封太尉周勃食邑一萬戶,賜金(銅)金五千斤。加封丞相陳平、將軍灌嬰每人食邑三千戶,賜予金二千斤。加封朱虛侯劉章、襄平侯紀通、東牟侯劉興居每人食邑二千戶,賜予金一千斤。封典客劉揭為陽信侯,賜予金一千斤。”

漢文帝二年(前178)廢除收孥連坐制度。皇帝說:“法律是治理國家的準則,用它來禁絕殘暴,引導人們向善。現在犯法定罪后,而使無罪的父母、妻子、兄弟連坐,收捕妻子兒女為官府奴婢,我非常不贊成這種做法。大家討論一下。”官員們都說:“百姓不能治理自己,所以制定法律來約束他們。互相連坐,收沒妻子兒女為官府奴婢,以此來束縛百姓的心理,使他們不敢輕易觸犯法律,這種做法由來已久。像從前一樣的做法是適宜的。”皇帝說:“我聽說法律公正則百姓忠厚,論罪量刑得當則百姓順從。況且管理百姓而引導他們向善的,是官吏的職責。官吏既不能加以引導,又采用不公正的法律去論罪,這反而有害于百姓,使他們為非作亂,法律怎么能禁止得了呢?我看不出這種法律有什么方便的地方。你們再深思熟慮。”官員們都說:“皇帝加于大眾的恩惠浩蕩,德澤非常深厚,不是我們臣下所能趕得上的。讓我們謹奉詔書,廢除一人有罪,妻室收沒為官府奴婢和一些互相連坐的法令。”

正月,朝臣進言說:“早些確定太子,是為了尊崇宗廟。請現在置立太子。”皇帝說:“楚王是我的叔父,年歲大,閱歷豐富,懂很多天下的道理,明了國家大體。吳王是我的哥哥,為人仁惠,喜歡以德待人。淮南王是我的弟弟,身懷美德來輔佐我。這難道不是預先解決了皇帝的繼承人嗎!諸侯王、宗室、弟兄、有功的大臣,很多是賢明和有德義的人,如果推舉有道德的人來幫助和繼承我這因德薄而不能終位的人,這是社稷神明有靈,天下人的福分。現在不選舉,而認為一定要傳位于兒子,人們會以為我忘記了賢明有德的人,而專意于自己的兒子,不為天下著想。我很不贊成這種做法。”官員們都堅決地請求說:“古代殷朝、周朝立國,安治天下都有一千多年,古時擁有天下的人都沒有比殷、周立國更長遠的了,這是因為殷、周采取了傳位于子的方法。一定以自己的兒子為繼承人,很久以前就是這樣做的。高帝親自率領文臣武將,平定天下,封建諸侯,成為諸帝的太祖。最初接受封國的諸侯王和列侯也成為自己封國的始祖。子孫相繼嗣位,世世不絕,這是天下大義所在,所以高帝建立傳位于子的制度來安定海內。現在放棄應當立為繼承人的人選,而另從諸侯和宗室里面挑選,這不是高帝的想法。再議論立誰為繼承人是不合適的。子某是長子,淳厚仁慈,請立為太子。”皇帝答應了。并因此賜予天下百姓應當為父后嗣的長子每人爵一級。封將軍薄昭為軹侯。

三月,官員們請求封立皇后。薄太后說:“諸侯王都是同姓,不能從同姓那里選擇皇后,就立太子的母親為皇后吧。”皇后姓竇。文帝由于立皇后的緣故,賜予天下鰥寡孤獨和貧窮困苦的人,以及年齡八十以上的老人,九歲以下的孤兒一定數量的布、帛、米、肉。皇帝從代國來到都城,即位不久,就對天下百姓廣施德惠,安撫諸侯和四方少數民族,他們都很歡欣而又融洽,于是依次賞賜從代國跟隨來都城的功臣。

文帝對助他登基有功的人員進行了封賞,下詔說:“列侯中跟隨高帝去蜀、漢中的68個人都各加封食邑三百戶,過去隨從高帝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潁川郡郡守尊等十人,各封給食邑六百戶,淮陽郡郡守申徙嘉等十人各封給食邑五百戶,衛尉定等十人各封給食邑四百戶。封淮南王舅父趙兼為周陽侯,齊王舅父駟鈞為清郭侯。”秋天,封原來常山國的丞相蔡兼為樊侯。

有人勸告右丞相說:“你本來誅除呂氏子弟,迎接代王為天子,現在卻又居功自傲,接受最大的賞賜,處在尊顯的地位,不久就要災難臨頭。”右丞相周勃就推托有病,罷免了右丞相職務,左丞相陳平一人專任丞相。

文帝二年十月,丞相陳平死了,又以絳侯周勃為丞相。文帝下詔說:“我聽說古代諸侯建國數量有一千多個,每人守衛著自己的封土,按規定時間向天子納貢,百姓不勞苦,上下歡歡喜喜,沒有喪失道德的地方。現在列侯大多數住在長安,距離封邑遙遠,那里的官吏和士卒供給輸送所需物資,費力而又勞苦,列侯也無從教育訓導他的民眾。命令列侯回到封國去,在朝廷擔任官職和有詔令留下的,派遣太子前往封國。”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發生日食。十二月十五日,又發生日食。文帝下詔說:“我聽說上天生育了萬民,為他們設置君主來撫養和治理他們。君主不仁德,施政不公平,上天就以災異相示,來告誡他天下沒有治理好。竟然在十一月最后一天,發生了日食,上天向我顯示了譴責之意,災異沒有比這更為嚴重的了。我能夠守護宗廟,以渺小的個人處于億萬民眾和諸侯王之上,天下治亂,在我一個人,只有兩三個執政大臣如同我的左右手。我對下不能治理和養育萬物生靈,對上有損于日、月、星辰的光輝,我的不仁德實在是太嚴重了。我的命令到達時,都要思考一下我的錯誤,以及我所知、所見、所想都達不到的地方,請求你們告訴我。并且推選賢良方正,能夠直言進諫的人,來糾正我的過失。趁此機會各自整頓自己擔負的職責,力求減少徭役和費用,以便利百姓。我既然不能遠施德澤,所以心里很不安,擔心邊遠地區的人們有為非作歹的,由于這一緣故沒有解除軍事戒務。現在縱然不能罷除邊塞的屯戌,而又命令士卒嚴嚴實實地保衛我,是沒有必要的,撤掉衛將軍統率的軍隊。太仆現存的馬匹留下僅僅夠用的,多余的都送給驛站。”

文帝三年正月,文帝下詔說:“農事是國家的根基,我要開墾籍田,親自率領耕種,以供給祭祀宗廟時所用的谷物。”

三月,官員們請求立皇子為諸侯王。文帝說:“趙幽王被幽禁而死,我非常憐憫他,已經立他的大兒子劉遂為趙王。劉遂的弟弟劉辟強以及齊悼惠王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立有功勞,可以封王。”于是立趙幽王的小兒子劉辟強為河間王,以齊國重要的郡地立朱虛侯為城陽王,立東牟侯為濟北王,立皇子劉武為代王,皇子劉參為太原王,皇子劉揖為梁王。

文帝下詔說:“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設有進獻善言的旌旗和供書寫誹謗言論的木柱,以此來保持治國之道的暢通,使直言正諫的人前來發表意見。現在法律上有誹謗妖言之罪,這就使大臣們不敢暢所欲言,皇帝無從聽到自己的過失。這怎么能夠使遠方的賢良人士來到朝廷呢?應該廢除這一法令。百姓當中有的人咒詛皇帝,約定互相隱瞞,而后來又相互欺蒙揭發,官吏就認為是大逆不道,如果還有其他言論,官吏又以為是誹謗,這些都是小民的愚昧無知,據此治以死罪,我非常不贊成。從今以后,有犯這種罪行的,不要審理和治罪。”

文帝三年十月三十日,發生日食。十一月,文帝說:“前些時候下詔讓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國,有的托辭不走。丞相是我所器重的,應該率領列侯前往封國。”絳侯周勃免除丞相職務,回到自己的封國,以太尉潁陰侯灌嬰為丞相。廢除太尉這一官職,把它的權限歸屬丞相。四月,城陽王劉章去世。淮南王劉長和隨從人員魏敬殺死了辟陽侯審食其。

五月,匈奴進入北地郡,占據黃河以南,寇掠為害。文帝初次幸臨甘泉宮。六月,文帝說:“漢朝和匈奴結為兄弟,不讓它侵害邊境,為此輸送給匈奴的禮物非常豐厚。現在右賢王離開他的國土,帶領部眾駐扎在黃河以南已經降服漢朝的地區,改變了原來的狀態,在邊塞地區出入往來,捕殺官吏和士卒,驅逐城堡要塞上的蠻夷,不讓他們居住在原地,欺凌邊地官吏,進入內地搶劫,非常傲慢無道,違背了過去的約定。現在調發邊境地區的官吏和騎兵八萬五千人到高奴,派遣丞相潁陰侯灌嬰出擊匈奴。”匈奴撤離了邊塞。調遣中尉材官歸屬衛將軍,駐扎在長安。

二十七日,文帝從甘泉宮去高奴,順路駕臨太原,接見原來代國的群臣,全都加以賞賜。又選取有功勞的大臣加行獎賞,那些里中百姓賜給牛和酒。免除晉陽、中都民眾三年的徭役和賦稅。在太原停留巡游了十多天。

濟北王劉興居聽說文帝前往代地,準備出擊匈奴,就趁機反叛,調遣軍隊打算襲擊滎陽。于是文帝暫時停止進攻匈奴,派遣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統率十萬軍隊去攻打濟北王。祁侯繒賀為將軍,駐扎在滎陽。七月十八日,文帝從太原回到長安,就對官員們下詔說:“濟北王違背道德,反叛皇帝,連累了官吏和民眾,大逆不道。如果大軍未至,濟北官吏和民眾自己先安定下來,以及以軍隊和地方城邑投降的人,一律赦免,恢復原來的官職和爵位。與濟北王劉興居一起反叛又回來的,也予以赦免。”八月,漢軍打垮了濟北封國的軍隊,俘虜了濟北王。赦免濟北封國跟隨濟北王起來造反的官吏和民眾。

文帝六年,官員們報告淮南王劉長廢棄先帝的法令,不聽從天子的詔命,居住的宮室不合乎法度,出入時車馬儀仗依照天子的規格,擅自制定法令,和棘蒲侯的太子陳奇陰謀反叛,派人出使閩越和匈奴,征發他們的軍隊,想要危害宗廟和國家。朝上討論,大臣都說“劉長應當處死街頭,暴尸示眾”。文帝不忍心按法律處理淮南王,赦免了他的罪過,廢除了他的王位。大臣們要求把淮南王安置在蜀郡嚴道縣邛都,文帝答應了。劉長沒有到達安置他的地方,就病死在路上,文帝很憐憫他。后來第十六年,追尊淮南王劉長,謚號為厲王,封他的三個兒子為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文山县| 疏勒县| 霞浦县| 阿克| 汽车| 五家渠市| 林周县| 禹州市| 綦江县| 清远市| 敖汉旗| 宝兴县| 普格县| 广东省| 麟游县| 宣汉县| 隆回县| 五台县| 石棉县| 察哈| 中山市| 泰来县| 慈溪市| 泸州市| 玉龙| 郎溪县| 甘泉县| 兴隆县| 浠水县| 华阴市| 神池县| 涪陵区| 临潭县| 阿拉善盟| 麻城市| 梁河县| 清苑县| 望都县| 汽车|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