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被舍棄的潛在機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

名言解讀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指在經濟決策過程中,面對許多可供選擇的方案,因為選擇某一方案而要放棄其他方案,而做出這種選擇將會失去做出其他選擇也許會得到的潛在利益,這一潛在利益就是機會成本。

在企業中,某種資源往往具有多種用途,也就是有多種使用的“機會”,可是不管哪種資源,只能用于某一方面,不能同時在另一方面使用。所以,在決策分析過程中,必須將已經放棄的方案也許可以得到的潛在收益,與已選方案的所得利益進行比較,當已選中的方案也許得到的利益大于所放棄方案的利益時,才能認為選中方案的經濟效益高,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市場是時時刻刻變化的,我們時常談到成本,可是更多人僅僅知道看得見的經營成本,而常常忽視了一個更關鍵卻看不見的“機會成本”。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在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結果之后,機會也許早已遠去。如果不懂得把握“機會成本”的真諦,那么我們在選擇方案時就會感到彷徨迷茫。在喪失機會成本時,再談那些看得見的成本就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了。

保羅·薩繆爾森指出:“經濟學研究人與社會怎樣做出最終抉擇,在使用或不使用貨幣的情況下,來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產性資源,在現在或者將來生產產品,并將產品分配給各成員以供消費。它分析改進資源配置形式可能要付出的代價與可能產生的效益。”也就是說,經濟學是一門有關選擇的學問。

選擇有時候會很難,難就難在一種資源也許有多種用途,而不是僅有一種選擇。因為有多種選擇,用于某種用途就必須放棄其他用途。機會成本就是因為選擇行為而產生的成本,也叫選擇成本。

機會成本往往以時間為代價。在我們每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時間。一個人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一生也就幾十年,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每個人所能干的事情也總是有限的:讀書的同時不能看報,打牌的同時無法打球,同樣的時間里做了這一件事情就不能再做另一件事情。時間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選擇失誤,損失的時間就永遠也彌補不回來了,不像選擇一筆錢是用于投資房產還是投資股市,即使決策失誤導致金錢損失,也是可以挽回的。所以在考慮機會成本的時候,以時間為代價的機會成本尤為重要。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你投入最主要的成本是時間,那么對這個事情的選擇就必須慎之又慎。

年輕人常常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到底該往哪里去,就是因為年輕人為選擇所付出的機會成本主要是時間。年輕人精力旺盛,朝氣蓬勃,是給人生打基礎的黃金時期,有些選擇,比如體育、音樂、美術等,最佳年齡錯過了,以后再選擇也沒有用了。有些機會,也是一次性的,錯過了也就不可能再有了。年輕的時候,是一個人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品質、修養、習慣的形成時期,如果選擇了不良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學無所成,生活怠惰,作風不良,隨著年齡的增長,改變也會越來越難。有位名人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這緊要的幾步,如果選擇不好,往往會影響以后的發展,有時甚至會毀掉人的一生。

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期的機會成本是不同的,青年人比中年人在做很多事情上的機會成本要低,因為青年人相對于中年人而言,時間資源相對要充裕一些,這一次失敗了還可以從頭再來。當前收入低的人比收入高的人做許多事情的機會成本要低,一個初生牛犢可以毫無顧忌地下決心白手起家創業,而一個資深的職業經理人則很難橫下心來另起爐灶。所以,對于年輕人來說,在事業的選擇上,應該多去考慮機會成本的利弊,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

故事佐證

齊國有個女兒,有兩家男子同時來求婚。東家的男子長得丑但是很有錢,西家的男子長得俊美但是很窮。

父母猶豫不決,便要她自己決定愿意嫁給誰:“要是難以啟齒,不便明說,就袒露一只胳膊,讓我們知道你的意思。”

女兒便袒露出兩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就問其原因。女兒說:“想在東家吃飯,在西家住宿。”

這個故事中的選擇在現實中是不可能成立的。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時,選擇吃魚,就不能吃熊掌,這就是選擇的機會成本。

可能很多不喜歡臺球的人都知道,中國出了個臺球小子——丁俊暉。2002年5月,年僅15歲的丁俊暉為中國奪取首個亞洲錦標賽冠軍,同時成為最年輕的亞洲冠軍。同年8月31日,他又獲得世界青年臺球錦標賽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臺球世界冠軍。2003年9月,丁俊暉正式轉為職業選手。2004年2月,丁俊暉以6∶3擊敗世界排名第16位的喬·佩里、闖入溫布利大師賽16強的精彩瞬間,英國的老百姓在一夜之間認識并喜歡上了這個來自中國的臺球少年。

2005年4月初,他奪得中國公開賽冠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臺球界耀眼的明星。同年12月,他又奪得全英公開賽冠軍,是除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和北愛爾蘭選手之外第一個奪得這一經典賽事冠軍的外國人。他于是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國臺球在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代言人。

我們來研究一下這位臺球神童的成長經歷,開始接觸臺球那年,丁俊暉只有8歲。他的父親說:“那時候,我家附近有一家臺球室,小暉每天放學回來扔下書包就往那里跑,漸漸地,我發現這個孩子越打越好,也就漸漸萌生了讓他走上專業道路的想法。小暉以前念書成績很好,但最后,我們還是決定讓他放棄學業。我一直認為,無論是上學還是打球,都是靠天賦,一通百通。事實也證明了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從小學四年級起,丁俊暉開始了半天上學半天練球的“半專業”生活,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丁俊暉果斷地選擇了退學。他每天的訓練時間大概達到了10個小時左右。在日復一日的重復訓練中,他也開始覺得有些“悶”了。“當時,好多同學都很羨慕我每天可以有很多時間來打球,可是他們哪里知道,當打球不再是娛樂的時候,就會變成一種痛苦,那個時候我常常很煩躁,”提起當年的生活,丁俊暉微微一笑,“后來有了一點成績,年紀也慢慢大了,就能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從1997年起,小有名氣的丁俊暉在父親的陪同下開始參加國內的一些賽事。從江蘇宜興到上海再到廣東東莞,頻繁的奔波使得這個經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據。初到東莞,一家三口就擠在東英臺球城的員工宿舍里,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使得母親常常獨自哭泣。

逐漸地,由于丁俊暉多次在國內和國際大賽中獲獎,東莞一家化妝品公司每月付給他3000元的贊助費,而且作為東英臺球城的當家小生,小丁每月還有3000元的工資,再加上偶爾比賽的一些獎金,一家人的生活才漸漸有了些好轉。

丁俊暉說,為了培養自己,家里傾盡所有,“當初為了我,父母把老家房子賣了,媽媽總是感覺不踏實,我也一樣。無論在東莞學球還是在英國打比賽,總有在外飄蕩的感覺。13歲的時候,我看到媽媽偷偷抹淚,我就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用球桿掙回一個家!”

而如今,年收入百萬獎金的丁俊暉不光用球桿掙回了一個家,更證明父親和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以至于丁俊暉自信地說:“因為打球而沒有繼續上學,當時看是件冒險的事,今天看卻很正確。”

事實上,對于每個人來說,選擇都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我們常常會對選擇顯得左右為難,猶豫不決。丁俊暉當年面對的也并不是一項輕松的選擇,身邊的人都在學校里學習,他自己也曾想在學業上有所作為,顯然選擇是關乎到他一生命運前途的大事,父親對此也非常慎重。選擇為什么會如此艱難呢?因為選擇是要付出成本的——機會成本。我們都知道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而用來滿足欲望的資源卻是有限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凡事都難以兩全,一定是有所得必有所失,為了去做一件事情,就必須放棄另一件事情,經濟學上把放棄的事情叫做為要做的事情所付出的機會成本。通俗地說,就是這件事情沒干成,還把其他事情給耽擱了。

就像丁俊暉,如果他選擇了臺球之路,就不能選擇求學之路,求學之路就是他選擇臺球訓練的機會成本,也就是練臺球必須以放棄學業為代價。學生時代選擇科目,學理科就不能學文科,學文科就是學理科的機會成本,也就是學理科你就必須以放棄學文科為代價。對于未來的選擇,我們無法知道是否正確,但卻可以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來進行辨別。還拿丁俊暉的選擇來說,丁俊暉在臺球上有獨特的天賦,如果繼續求學,肯定是離他的特長越來越遠,最終的收益只是獲得一張大學文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而選擇練臺球,則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也是個職業運動員,將來退役后做一名體育教練或者教師,和上大學的收益相當,如果發揮得好,也有可能在世界級的比賽上出人頭地為國爭光。經過分析,對他來說練臺球的收益顯然大于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靖江市| 宜春市| 延安市| 晋城| 静海县| 甘南县| 顺昌县| 新干县| 佛山市| 绥滨县| 双柏县| 南丹县| 新蔡县| 邵武市| 农安县| 云林县| 周宁县| 墨玉县| 枣阳市| 理塘县| 龙泉市| 沙雅县| 涡阳县| 平江县| 凉山| 沂水县| 斗六市| 武邑县| 惠州市| 桃源县| 宁阳县| 扬中市| 二连浩特市| 东丽区| 乌兰察布市| 和龙市| 灵山县| 当阳市| 加查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