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邊事

光大元年(567年)

七月。

嶺南經略大使徐度浮海至交州,進兵龍編,引兵與群俚合戰。

俚人兵士雖眾,而陣列不整,不敢接戰,先令戰象十數頭沖陣,欲亂徐度之陣。

徐度從陳霸先多征交趾,早知南蠻用兵之法,先備弩手千人藏于陣中。

巨象臨陣,士卒多怯,徐度獨安然不動,令弩手盡出,以強弩射之。

俚人象披皮甲,不能御勁弩,流血發狂,返沖己陣,俚兵大亂。

徐度于是悉銳兵而出,攻其陣列,俚兵交戰不利,將敗,俚帥李佛子引兵先退,俚人驚恐,于是大潰逃亡。

嶺南乏馬,獨徐度有騎兵三百人,趁亂而遣之追俚酋,兵勢極利。

龍編左右平曠,無所藏身,勁騎追之,李佛子等首惡皆被斬,又擒俚獠首領十數人于陣中。

是役,陳軍俘斬俚獠萬人,徐度使捕獲之人入山林為宣揚,詐稱二萬,又于龍編設宴,款降酋。

俚酋中暴戾不服者,早被斬,故在宴之首領皆恭順,具聲言將永為臣仆。

徐度使之遣親信歸部落,言朝廷安撫之意,又命諸首領送子女于龍編為質。

八月。

徐度先使從醫為交州刺史駱文牙治病,駱文牙病稍愈,即引兵擊左右不服王化者。

徐度有備瘴毒之法,多有靈驗,因授之于駱文牙。

駱文牙得其辦法,深入俚境,旬月之內,破俚獠寨洞不服者十數。

俚人攝徐度恩威,多服從,交趾稍定。

時交趾之南,林邑興盛,而未尊王化,徐度有意宣威于其國,以便威服百越。

于是留駱文牙鎮交州,徐度自將兵萬人,南巡愛、德、明、利等州,又使所獲之俚人為軍負糧。

徐度大作聲勢,令天下皆知,左右俚酋受之威赫,皆貢獻方物,請為臣仆。

徐度久在南土,能俚越之語,每有投獻,則親召其首領,言加威撫。

以其多知土語,能曉俚獠之心,蠻中服之,多呼之為徐王。

九月。

徐度至德州,下書召林邑王族來見,更命水軍沿岸奏鼓角,其聲聞于林邑王都典沖城。

林邑王高戍律陀羅跋摩時老邁,國中多有不服,恐徐度來攻,遣其王子梵志來獻金銀。

徐度得林邑貢獻金一千斤,銀三千斤,銅萬斤,散其銅于諸軍,金銀則命送建康。

更令其王子梵志入都為貢使,林邑國懼而從之。

十月。

捷報入都,陳帝陳伯宗廢興州入交州,廢德、明、利三州入愛州。詔以徐度子徐敬成為愛州刺史。

徐度上書固辭之,詔不許,更為徐度加食戶一千。

時徐度身有小恙,請歸建康,陳伯宗因前時周羅睺之事,欲示信邊將,詔其再留交趾一歲,并遣建康醫者往交趾為其療疾。

————

齊天統三年(567年)

六月。

齊遼州刺史淵子游聚眾反,遼東、安市、玄莵等遼中十余城從其叛。

淵子游引勿吉粟末部為援,粟末數千人入寇,陷遼州北境。

叛軍于是遮絕南北,欲以遼水為屏,阻齊人援兵。

淵子游又自引聯兵二萬余至安東城下,欲待高長恭絕糧困頓,而后攻之。

齊上皇高湛有備,得遼東叛亂消息,急令侍中皮景和出幽州,領兵二萬,救援遼東。

七月。

齊東北道行臺尚書高長恭遣使者持周羅睺所贈馬槊,赴平州刺史徐儉處,請貸糧米。

徐儉慮淵子游若事成,遼東必將再亂,又念周羅睺之故情,遂發平、樂二州糧米十萬石貸于齊人。

陳人糧船晝夜相繼,入于安東,觀知此事,淵子游麾下從叛諸軍皆猶豫,以為不可勝。

時安東城中,有齊兵萬人,得糧十萬,足供一歲之需,齊人是以不懼。

高長恭于是遣其部將高珣樹己旗幟,率四千步卒先出,誘叛軍來攻。

淵子游欲取勝以振奮其眾,自將萬人攻之。

戰酣,高長恭引精騎一千突至,擊叛軍陣側。

叛軍人心未整,不能抗,于是大敗。

高長恭引騎將追之,淵子游已集騎卒三千迎戰,齊軍兵少,高長恭以久戰不利,遂縱其退兵。

淵子游既敗于安東,退保遼東城。

遼南首領觀其戰敗,復叛之歸齊,高長恭厚撫之,得遼兵八千人。

八月。

齊將皮景和率幽州兵及營州兵,合眾三萬出遼西。

時河北大水,餓殍漫野,齊上皇高湛不欲損宮中用度以賑之。

和士開進言,可出淮水榷場稅錢向陳人買糧,令其海道運糧至于幽州,更募河北受禍之青壯負其糧供遼東。

又可使人募災民中容貌姣好者入宮室,稍給其家人衣食,假為賑濟。

高湛好色惜財,大善其議。

于是詔發淮水榷場稅錢四億,買陳人糧米八十萬石,令海道送于幽州。

時南北和婚,兩國親好,陳帝陳伯宗發水軍大船以助其事。

糧米既備,高湛遂募河北青壯十萬往遼西,為遼兵運送。

是月,高長恭進破淵子游軍于遼東城下,圍其城。

九月。

皮景和與高長恭會師遼水,高長恭總其軍,自將精兵萬五千人北討,令皮景和率余軍圍遼東城。

高長恭與叛軍及勿吉粟末聯軍戰于玄莵,大破之,更自率輕騎五千人,追粟末殘兵至其部落,虜人口二千而還。

遼州北境攝其威勢,部落大人皆來歸降。

十月。

高長恭率騎卒先返,置粟末人辮發數千條于遼東城下。

城中望之而知援兵已無,皆恐懼。

入夜,城中貴人叛殺淵子游,以其頭顱并遼東城降齊。

遼土遂定。

齊人士卒以征遼傷少功大,皆歡欣。

遂為高長恭作《幸從蘭陵王平遼歌》。

齊上皇高湛因遼東大勝,以為中原難取,蠻夷易滅,始有經略遼東,拓殖東北之意。

遂令前時所募數萬運糧青壯,皆留遼土,并奪叛亂首領之田宅以給之,將士愿留遼土者,則倍而給之。

更命河北之民災害失土者,聽其往遼東墾殖,免租賦三年。

自是,河北常有大家畏水患而東徙,遼東漢民始多。

是月,齊上皇高湛分遼州之地,于安東置復州、玄莵置沈州,并改玄莵為沈陽。

以皮景和為沈州刺史,因安東太守高珣從征高長恭有功,用其為復州刺史,皆為分高長恭之勢。

仍以高長恭為東北道行臺尚書,以其平遼之功,為其加食戶二千。

時蘭陵王妃鄭氏有孕,高長恭既于安東破賊,即畏上皇將加害,遂密遣親信送鄭妃至平州,托付周羅睺故舊養之。

因而縱火燒王府,假置遺骸,示天下王妃已死。

高湛賑河北饑民,得美女數百人,聞高長恭之妃歿于兵火,賜其美女二十人。

高長恭聞河北之災,皆受之,遣人以訪親之故,救其親故鄰里數百人安置于遼東。

待諸女親故至,皆遣歸家,唯留故舊皆無之一女于府中,為侍候。

高湛聞之,愈忌其人,唯慮遼東新定,人情未安,故而用之。

前時,因東北戰事,高湛遷延陳、齊婚期。

此時東北大捷,高湛始遣大司馬、馮翊王高潤送壽陽公主車駕南向,為南北婚姻事。

高湛更命使者先送淵子游發辮一尾于建康,以示南朝齊師之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文登市| 岫岩| 遂溪县| 同心县| 铁岭市| 奉新县| 亳州市| 阜平县| 洪洞县| 白山市| 黄浦区| 漳平市| 云林县| 上思县| 垦利县| 天等县| 乌拉特后旗| 鞍山市| 吐鲁番市| 嘉义县| 鄄城县| 彰武县| 上林县| 河间市| 博兴县| 深州市| 杂多县| 阜南县| 开远市| 丹东市| 社旗县| 洛川县| 高邮市| 射洪县| 定襄县| 文登市| 云南省| 左云县| 长宁区|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