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治亂

天嘉六年(565年)。

九月。

陳蒨返建康。

太子陳伯宗請歸政,許之。

是月,安南將軍周迪患病死,陳蒨征其子孫入朝,加爵賞。

又分其部曲付其弟周方興,及安西將軍周敷,臨川郡自此再無割據。

于是,征鎮西將軍章昭達入朝,為(二品)中衛將軍,并授領軍將軍,總知禁衛。

又以安州刺史周炅督安州,以都督羅州華皎都督郢州,以安西將軍周敷督羅州。

十月。

陳蒨召太子入宮,列美姬十二,麗衣珠飾,令舞白纻舞于庭舍。

建康宮內。

珠幔垂下,將舞者與觀人分隔兩畔。

這處舞舍,乃是而今建康宮中難得的富麗之所,周下所飾的錦繡珠玉,皆是各地最上乘的貢物。

門戶窗欞尚有斧鑿刀工痕跡,望之便知,此舍乃新近造就。

列座東席上,陳伯宗見得左右兩行舞者,自東西兩片紗幔之后,款款徐行而出。

這十二位舞人,纖體玲瓏,婀娜有致,細腰如柳,顧盼生輝。

但聽一串樂音,自紗幔之后,悠悠而來,意境浩渺,尤似煙波。

“仙仙徐動何盈盈~”

陳伯宗聽到那帷幔之中,有極美的女聲和著這樂曲,低聲唱道。

伴著這歌聲,那素衣寬袖,輕紗籠裙,好似仙娥的舞女,翩翩而動。

“玉腕俱凝若云行~”

大袖輕揚,美人們抬起藕臂,露出白皙如玉的皓婉,素紗乘風,有若流云。

陳伯宗聽見那狀似低語的歌聲,音調一轉,綿綿似錦。

“佳人舉袖耀青蛾~”

“摻摻擢手映鮮羅~”

那女聲倏忽一變,婉轉回環,眾美姬聞聲動袖,徐徐如波。

衣袂飄飛,那臨風輕搖的佳人素手,似若三冬新筍,纖白動人。

陳伯宗忽而聽得身側上坐的陳蒨,正從著這惑人的舞影樂聲,淺淺地哼唱著。

“狀似明月泛云河~”

“體如輕風動流波~”

歌人的唱腔愈發地動情起來,舞伎們的姿態應聲而變,移步似流水,轉袖若行云。

恰有一陣清風撩幔而過。

馨香入肺,美色入目,靈音入耳。

人生大樂,不過如此。

“體如輕風動流波~”

樂工之奏,漸漸而息,美人之舞,緩緩而止。

歌女之聲,慢慢而收。

那聲音淺緩,若似不愿止息,然而終是獨唱難久,遁入煙塵。

一曲舞罷,女樂們稱禮而退。

良久,陳伯宗才從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夢幻中清醒過來。

原來千載之前,身臨其境之舞樂,能夠如此精彩。

無怪自古君王易昏。

陳蒨看著陳伯宗,像是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那時,他從父親陳談先入侍東宮,初見前梁太子蕭綱家中女樂之時,亦是這般神態。

他便問道。

“奉業,樂舞佳人,美否?”

陳伯宗未解其意,只道陳蒨要讓自己勿迷于美色,便答道。

“阿父,樂舞佳人,甚美。”

“然而治政之人,可品于美,不可迷于美,兒常以斯言自勉之?!?

陳蒨聞言面露欣慰,應道。

“我兒誠知為父之意,然則,聲色滋味,人之大欲,其實難戒。”

“我兒以為,古今為政者,何以為治,何以為亂?”

陳伯宗理政已多,于此事上,卻也有些自己的思考,隨聲便道。

“兒私以為,立法度,明賞罰,守信義,親賢能,則為治,逆之,則為亂。”

陳蒨聞言有些驚喜,對于身后事的擔心,愈發地少了幾分,他言道。

“藥王之言甚善。”

“為父近來因修律令,多覽百家之書,甚愛荀子,有數言關預治亂,藥王可愿聽之?”

陳伯宗知道這是陳蒨要給自己做皇帝的忠告了,躬身再拜言道。

“今兒雖年幼,亦必循阿父教誨,以至于棺槨?!?

陳蒨點頭贊許,言道。

“人之天性,好逸而惡勞,然安逸雖好,忘危則亂。”

“是故縱人之性,先亂一身,后亂一國,是言人之性惡?!?

“然而人有長樂之愿,故能以有為之心,約束天性。”

“能約束天性,使之取耗有度,則為治?!?

“天下亦如是。貴人貪斂,是天下之性,不可扼殺,只可因勢而制。”

“治一身者,心為君,意念習慣為約束,治天下者,天子為君,風俗律令為約束?!?

“治即為善,有為即偽,故荀子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言到此處,陳蒨飲了口茶水,少頃,才看向陳伯宗,問道。

“藥王可有志向,為天下人,化性起偽,謀一治多亂少之世?”

陳伯宗沒想到陳蒨對自己期望如此之高,只應道。

“天下事重,為天下人求治,固伯宗之愿也。”

陳蒨從兒子的言語中聽出了幾分不自信,卻也并未再加勸勉,只繼續道。

“天下之事甚難,藥王可先修一身?!?

“少年血氣剛勇,美色常動心神?!?

“若如齊主貪色,雖通權謀之術,家國亦必危亡?!?

“我少時亦好美色,負情者多,恐藥王類我,是以今日格外戒之?!?

陳伯宗聞言深有所感,他今歲年只十四,已然感到情欲日增,原來竟是家傳。

哭笑不得間,他理了理思緒,終于答道。

“兒謹奉阿父教誨,定當修身養性,節制有度,不使一身先為亂。”

陳蒨再次點了點頭,復又言道。

“南北之民風俗各異,譬如不同之人,有人好食,有人好色?!?

“欲治,則因其所好,先蓄衣食,再養風俗。欲亂,則縱其所好,竭其民力,毀其道德?!?

“所謂以德兼人者王。”

“我民治,彼國亂,則我有德,而彼無德?!?

“屆時,我之兵即為義兵,彼之民即為我民,彼之天子即為獨夫?!?

“滅敵國,則若誅一獨夫而已矣。”

“治我,亂彼,一天下之道,太子不可不察?!?

陳蒨這次的話,卻是揭開了民心的面紗,使民生愿即是有德,使民生怨即是失德。

民之愿望,為對比而生。

使民有所希冀,即是天子有德,即是得民心。

得民心者則能用民力,則能一天下。

念頭及此,陳伯宗感慨良多,半晌方道。

“兒已粗明治亂之事,然則茍或不能得治,能得人心,亦可保身存國,請阿父教我得人心之道。”

陳蒨喜歡太子這種為政的謹慎,答道。

“為君之道慎獨,天子雖號為寡人,必不可真為寡人,否則雖十步之外,不可知其真偽?!?

“奉業之問甚善,切中為君之旨?!?

“欲得人心者,必能使人親,使人安,使人樂,使人榮?!?

“且以合肥之戰言之?!?

“我統大軍在合肥,谷米不絕,士卒日日飽腹,得我之生養,故能視我若親族,有為我斗戰之念?!?

“我練大陣在合肥城外,名為列陣,實為使諸軍兵士明職分,使人得安也。人心既安,則臨陣不亂?!?

“任忠、程文季、蕭摩訶,小勝齊人,而我厚重爵賞,是高捧有功之人,使人得樂也。人受樂染,則臨陣有勇?!?

“又為傷亡者贈醫藥,送棺槨,理后事,親送其歸船,是修飾以榮其戰死者。人受其榮染,則臨陣恥退?!?

“兵士得能戰,不亂,有勇,恥退,是以我雖非名將,終于能破齊之勁旅?!?

“人心之威甚大,親安樂榮,四字之要,奉業宜深記之!”

陳伯宗聽罷陳蒨之言,心中不由嘆服,恭謹答道。

“阿父教誨,伯宗必不敢忘?!?

陳蒨只應道。

“善?!?

“古今明君治政事,皆如履薄冰,慎終如始。”

“望奉業不失今日之心。”

天嘉六年十月。

陳帝陳蒨與太子伯宗觀白纻舞,論治亂人心之事,陳蒨為之忠告再三。

翌日,陳蒨賜中衛將軍章昭達美舞伎十二人,并樂工歌者數人,以勞其前時之功,時人皆榮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连南| 定南县| 深州市| 东宁县| 金溪县| 澄城县| 南乐县| 靖江市| 海丰县| 乾安县| 水城县| 宜都市| 屏南县| 宜宾市| 格尔木市| 金乡县| 庆城县| 南京市| 通城县| 台东县| 康保县| 宁国市| 确山县| 龙海市| 毕节市| 甘德县| 牟定县| 通江县| 雅安市| 噶尔县| 福贡县| 金秀| 绿春县| 米易县| 凤凰县| 繁昌县| 沙洋县| 安庆市| 罗甸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