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盟誓

  • 南陳帝業
  • 擅長裝死
  • 2332字
  • 2023-06-14 22:36:13

周保定五年(565年)。

二月。

長安城外,渭水之側。

一群服色鮮麗的宮人,正打著儀仗,緩緩西行。

(正六命)小宗伯竇毅打馬行在隊伍之首,他不時回望身后的渭河,不知在思索著些什么。

“竇公可是在憂心北使之事?”

馳馬在旁的(正五命)納言中大夫楊薦,見他目有憂色,不禁問道。

竇毅聞言一怔,看了看這位氣定神閑的官場前輩,只嘆道。

“晉國公東敗于齊人,北使之命,恐怕非易。”

“楊公數向漠北,熟知北胡之性,當知此行之難。”

楊薦聽罷,亦有同感。

突厥人素來貪利,而今聯周兩攻齊國,皆無收獲,恐怕其國中已有聯齊攻周之意。

現今東齊、南陳、西吐谷渾,皆為周國外患,國內巴蜀之地亦蠻夷不寧,常有滋擾。

茍或周國失卻突厥之援,以制衡齊人之勢,則國危矣。

念及此處,楊薦只好強作輕松,鼓舞言道。

“突厥雖貪利益,然其國主亦重諾,昔太祖與之約為婚姻,今我等但以信義為要挾,此事可成。”

“治大國者,不可失其信義。”

“今我以皇后之尊迎其兒女,其國人必重之。若突厥主以前時為戲言,拒而退之,則其失信義也。”

“失信義于國眾,與失財帛于府庫,孰輕孰重?”

“薦以為,突厥主必不能負我國。”

竇毅聽出了楊薦話語中的鼓舞之意,他也不好澆上冷水,只應聲道。

“國事雖艱,然有楊公在側,必能成也。”

楊薦聽得此言,只抓了片道邊樹葉,握在手中,言道。

“國家危難,救之則生,棄之則死,竇公亦當自勉之。”

竇毅自知方才泄氣失言,終于正色道。

“楊公所言甚善,今天下紛亂,進者生,退者死。”

“我等家門富貴,皆系于國家,唯努力用命,報國保家而已。”

——————

天嘉六年(565年)

二月。

周人畏齊、陳之盟。

遣宗室陳國公宇文純、許國公宇文貴,大臣神武郡公竇毅、南陽郡公楊薦,率六宮儀仗宮人數百,北使突厥,求迎突厥可汗之女為皇后。

五月。

突厥遣使至齊國。

突厥地頭可汗欲與齊國通和,言若齊國每歲供財帛若干,并為宗室娶突厥女子,則可盟好攻周。

齊上皇高湛聞之悅,遣使赴突厥,以重幣金銀賂其貴人,欲成此盟約。

六月。

陳東寧太守司馬申領兵二千,奴人三千,乘舟艦沿岸西下,擊流求土國。

前時,流求西岸十數番酋俱受宣撫,臣事東寧,唯土國恃其國大民多,拒不賓服。

其鄉人頻殺東寧使臣商旅,略財貨,又常斬降人之首,送其國都請賞。

其王亦殘暴,常使人懸降人之首于樹上,以為祭祀。

東寧士民聞之,皆深恨其國人。

其土王名曰歡斯鳥縋,貌類突厥,東寧之民,呼之“鳥虜”,以貶惡之。

其王子歡斯兜模,甚得民心。

其國有十數洞之地,村社數十所,男女二三萬,聲威布于南島。

是以前時,東寧人雖恨其兇殘,亦難為征伐。

十三日。

舟師至島南。

司馬申麾下隊主廬江人陳峴,先登岸,突襲,斬首數十級,殺其國鳥了帥三人,小王一人。

司馬申大喜,更付陳峴奴兵五百,使其為全軍前鋒。

十五日。

陳峴引兵趨小道,破其國西洞,斬殺數百人,掠男女千口。

司馬申親向西洞,赦陳峴麾下奴兵為百姓,并付所掠男女與其兵士為奴仆。

又拔擢陳峴為幢主,使之領兵千二百人。

眾軍士大悅,紛紛請為先鋒,司馬申不許,暫駐西洞,修戰備。

十七日。

歡斯王子引其國人萬人,向西洞,攻陳軍。

司馬申以陳峴為中軍,眾奴兵布兩翼。

流求土人兵無戰陣,傾巢似浪而來,陳軍中軍結陣緩行,以強弩射其前陣。

流求兵無甲,傷亡甚眾。

陳峴于是縱兵逆擊。

東寧府仰金山之財,甚富,兵士皆備鎧甲。

此時乘勢逆擊,聲勢甚壯,流求兵膽寒,不能抗。

司馬申于是發奴兵左右擊。

奴兵皆知戰勝之后,可得自由,甲兵雖不利,亦力戰之。

趁此間隙,陳峴率左右勇士十數人,馳馬沖其后陣,斬其王子,流求兵于是潰。

陳軍縱兵大追二日,獲奴七千人。

二十日。

司馬申引兵至其王居波羅檀洞。

波羅檀洞有環水三重,木欄三層,以為守備,流求國人皆以為不可破。

流求王“鳥虜”聚精兵千人,披皮甲者數百,據此城寨以為守備。

司馬申命新附奴人覆土填壑,流求兵引弓射之,矢盡,止殺數百人,溝壑皆平。

司馬申于是起土山,命強弩士在上射寨中,使眾奴人推木欄。

戰至日暮,平其寨,盡斬其守兵,并獲其王首。

流求之俗,聚骷髏為觀景、祭祀。

其王之居處,積骷髏數百,大樹之上骷髏更多,甚可怖。

司馬申命兵士搗其居所,伐其樹木,皆焚而燒之,坑埋其灰,使隨軍僧人咒而安之。

陳軍于是盡掠其國中反抗者為奴,配給征南軍士。

流求土人亦有稼穡之能,知刀耕火種之法,其地肥沃,多出谷物,司馬申昔其地沃,不愿棄之。

是以,以波羅檀洞舊地立安民縣,立安民寺于其境中。

又使幢主陳峴領兵千人,并奴三千人,于其地屯墾。

二十七日。

軍糧半耗,司馬申攜兵三千,奴萬人北返東寧,并遣人飛舟入朝,報南征功勛。

司馬申南征半月,軍中戰死并疫病死者千余人,司馬申亦得疾,幸獲醫治,方得不死。

司馬申深痛之,發東寧府庫置醫館,募岸上醫者數十人至東寧,欲求治疫病之策。

七月。

流求王并其王子首皆入建康,陳蒨命之懸于闕下,以威蠻夷。

都人以今上繼國以來,邊功盛于前朝,威加海外,皆榮之。

陳蒨以幢主陳峴破敵有功,超授七品拔山將軍。

又以司馬申滅國之功,加其五品散騎侍郎,封二百戶安民縣子,準其安民縣之置。

南征其余將士,并各有賞賜。

八月。

陳蒨令太子陳伯宗監國事,己則東巡三吳,察查各郡學校、水利、農桑,并還吳興會鄉人故舊。

太子陳伯宗監國即署令,以前時軍旅多興,征斂故多,而今天下安平,江南無事,令自今歲起,戶丁租調各減其二成。

百姓皆頌太子之德,直隸諸郡附民籍者漸多。

此令既下,百官皆知天子意重太子,禮送東宮者日多。

太子納其薄禮,還其厚禮,錄其禮單奉送天子。

陳蒨得其禮單,不視而燒之,以示臣下不疑。

群臣于是皆知天子之意。

是月。

百濟王扶余昌以陳國平州多置兵革,又聞其平流求國之事,甚恐懼,慮禍將及己。

是以秘遣使臣與高麗國使會于海上,密謀來年秋高,共擊平州,瓜分其地。

高麗王高陽成,貪漢江沃野之土,亦懼陳人之侵略,贊成其事。

兩國由是劃分疆界,盟誓共圖平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日照市| 远安县| 呼图壁县| 荃湾区| 卢湾区| 河西区| 藁城市| 武鸣县| 四子王旗| 惠东县| 收藏| 天柱县| 翁牛特旗| 八宿县| 曲沃县| 年辖:市辖区| 车致| 包头市| 洞口县| 耿马| 临桂县| 玛多县| 香河县| 福州市| 大足县| 泾川县| 徐汇区| 响水县| 二连浩特市| 宜良县| 仙桃市| 福鼎市| 济南市| 淅川县| 弋阳县| 五寨县| 富锦市| 吉安市| 榆社县|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