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生二胎
- 小人物
- 小石
- 4258字
- 2022-08-22 15:03:16
晚上張秋生下班回到家時,已經七點多了。他推開門時,聽到屋里說話的聲音,微微一愣,沒想到他爸媽今日竟也來了。
張秋生是吳州本地人,父母是國企小職員。他與楊雅雯是大學同學,兩人大學時接觸不多,反而在畢業后談起了戀愛;他們結婚時,張秋生的父母給他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買了套小房子作為婚房,這樣他們小兩口既能保持相對的獨立,又能與父母有個照應。當初楊雅雯生下張曉曉后能夠迅速重返職場,離不開張秋生母親的悉心照料。即便是現在,張曉曉稍微大點了,平時白天也是在奶奶家度過,他們兩人下班時路過去接回家,對他們兩人的工作竟沒有絲毫影響;這一點不知道要羨慕死多少人。只是,還是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張秋生和楊雅雯。
隨著張曉曉馬上要上幼兒園,除了日常的接送,張秋生的母親幾乎又要閑下來了;而張秋生和楊雅雯的工作都還不錯,這時候,她對張秋生和楊雅雯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二胎。
按照張秋生父母的說法,這倒不是因為他們重男輕女,一定要抱個孫子,實在是因為張秋生和楊雅雯都是獨生子女,擔心他們老了以后,張曉曉一個女孩子壓力太大,遇到點事都沒人商量。
而且現在張秋生的父母年歲也不大,身體都健康得很。以前張曉曉小的時候,他們忙前忙后,現在眼瞅著她要上幼兒園了,白天他們又閑了下來,便想趁著現在身體還好,讓楊雅雯再生一個,他們還有能力幫他們帶一帶。
張秋生的父母第一次鄭重其事地跟他們說這事時,張秋生和楊雅雯便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他們覺得現在生個孩子壓力太大了,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張曉曉漸漸長大,折騰他們精力和錢的地方多了去了;況且,即便是有錢有閑,他們也是寧可自己過得瀟灑舒坦一點。
第一次沒有說動他們,張秋生父母便隔三差五地跑上門來做他們兩人的思想工作。今日十有八九還是為了此事而來。
張秋生心中嘆了口氣,一邊抱起聞聲而來的張曉曉,一邊招呼兩位老人:“爸媽,你們也來啦。”
張秋生的父親以前在單位是個不大不小的領導,老了以后無人可管,便時常在家里擺出一副領導的派頭來:“嗯,怎么?我們不能來呀?”
張秋生腆著臉笑道:“嘿嘿,這哪能啊?”說著,抱著張曉曉拐到廚房。
他剛邁進廚房的門,便被楊雅雯趕了出來,“你進來干什么?不嫌擠啊?馬上好了,準備吃飯。”
張秋生碰了一鼻子灰,便在廚房門口扯著嗓子喊道:“媽,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呀?”
張秋生母親的聲音從廚房傳來:“都是你喜歡的,等著吧。”
張秋生把張曉曉放到地上,讓她自己去玩玩具,走到沙發邊上,看他爸正戴著老花鏡,拿著手機,刷著抖音,時不時還發出陣陣笑聲。
張秋生把腦袋湊過去,一瞧他爸的手機屏幕,剛好瞧見閃過一群老太太在跳廣場舞,不禁大笑道:“哈哈,爸,沒想到你還喜歡跳廣場舞啊。”
張秋生他爸冷哼一聲,道:“哼,這是軟件瞎推薦的,我怎么會看這么無聊的東西?”
張秋生知道他爸喜歡擺著一副架子,也不跟他爭,只是嘿嘿道:“這話你跟我說可沒用,我問問媽去。”
張父放下手機,眼睛一抬,抬高聲音:“你敢!”
張秋生嘿嘿一笑,道:“不敢不敢。”說著湊近張父的耳朵,問道:“爸,提前告知一下,今天你們此行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張父眉毛一抬道:“我回我兒子家還需要有什么目的嗎?”
張秋生嘿嘿一笑,剛說了“沒沒”兩個字,手機響了。他一看是張語琪的電話,趕緊走到陽臺上接電話去了。
楊雅雯把飯菜都端上桌,見張秋生不見了蹤影,聽到陽臺上有說話聲,便來到陽臺,正好聽到張秋生說到最后,“嗯,先這樣吧,早點回去吧。注意安全,拜拜。”
楊雅雯對于張秋生在家里接公司同事的電話早已見怪不怪了,但還是順嘴問了下:“誰呀?”
張秋生道:“公司同事,新來的管培生。有點東西不會。”他邊說著邊看著楊雅雯。
楊雅雯身材中等,面容姣好,典型的純天然瓜子臉,而且皮膚白皙,當初在學校時,不知多少人追求過她。張秋生也不知踩了什么狗屎運,竟引得美人垂青,從學生時代便陪他一路走來,風雨同舟;如今又有了一個嬌俏可愛的女兒,簡直是幸福人生的典范。
只是,再美麗的容顏,在歲月的侵蝕下,也會漸漸衰老。楊雅雯在一家大型商場做銷售督查,每日工作繁重;在家里,又是她在里里外外操持。她的眼角,竟不知何時有了細細的淡紋。
張秋生心里暗暗嘆了口氣,不知為何,眼前似乎有張語琪的影子一閃而過。
楊雅雯見張秋生呆呆地看著自己,拍了他一下,道:“怎么了?”
張秋生輕輕抱住她的腰:“哎,這么多年,辛苦你了。”
楊雅雯似乎頗為敏感,道:“是不是看我老了,嫌棄我了?”
張秋生立馬哈哈笑道:“怎么可能?我老婆天生麗質,就是老了,也是個漂亮老太太。”
楊雅雯聽他說得有趣,便嗔怒地拍了他一下,招呼道:“別貧嘴了,吃飯了。”
她想起什么,忽道:“剛剛打給你電話的是個女同事吧?”
張秋生心中微微一驚,故作鎮定道:“啊,是啊,怎么了?”
“怎么了?”楊雅雯瞇著眼睛,湊近了看他,“我以前也聽過你接打電話,可從來沒聽過你跟其他人說過注意安全這幾個字……沒想到你還挺會關心人嘛……”
張秋生雖然也沒跟張語琪講什么私事,但一聽楊雅雯這語氣,便莫名感到一陣心虛,解釋道:“哎呀,人家剛來,又是剛畢業的小姑娘,我作為小組長,關心一下很正常嘛。”
“真的?”楊雅雯半信半疑。
“真的。”張秋生一把把她推進屋里,“別瞎想了,吃飯去了。”
坐到餐桌前,張母輔助張曉曉吃飯,張秋生和楊雅雯有一搭沒一搭地交流著工作上的事。等到張曉曉先吃完,下了餐桌去玩了,氣氛陡然變得有點詭異起來。
張秋生似乎忽然便成了啞巴,不敢輕易說話,生怕哪句話被引到二胎的話題上去,只顧扒著碗里的飯。張母坐在他的對面,他愣是不敢直視她,生怕被她的眼神撞上。
張母覺得奇怪,道:“哎,秋生,這小龍蝦怎么都沒怎么吃?現在雖然個頭都還不大,但已經能嘗嘗味了。我買回來,可把蝦腮洗了半天呢。”
張秋生點點頭,夾了一只小龍蝦放進嘴里。
張母見他怪怪的,便不搭理他,夾了塊可樂雞放到楊雅雯的碗里,道:“雅雯啊,今天又走了不少路吧,多吃點。”
楊雅雯點頭道:“嗯,媽,我自己來。”
張母看看他們,又看看張父,心里有點明白過來,便放下筷子,道:“你們今天這是怎么了?我還沒說話呢,你們擺這臉給誰看呢?”
張秋生終于抬頭看向母親,弱弱道:“沒有擺臉——”
他這還沒說完,張母氣道:“你這還叫沒有擺臉?我這是為了我自己嘛?還不都是為了你們好?你們愛生不生!”說到最后,似乎氣猶未消,狠狠吃了兩口菜。
張秋生喜道:“真的?媽,你不逼我們生小二子啦?”
張母嘆口氣道:“肚子在你們那兒,你們自己不想生,我有什么辦法?你們兩個都是獨生子女,就沒有感到孤單無助的時候?你再想想曉曉,你們希望她長大了,跟你們一樣,連個幫襯的兄弟姐妹都沒有?”
既然張母松了口,張秋生頓時來了精神,開始擺事實講道理道:“可別了,兄弟姐妹就靠得住啦?爸這邊有兩個兄弟,當初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還過問啦?你再看我那兩個表姐,雖然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地里還不知道埋怨過大姨大姨父多少次呢?”
“不管是兄弟還是姐妹,長大后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就不是簡單的兄弟姐妹的關系了。如果生了二胎,樂觀了想,以后曉曉是多個幫襯;可是現實一點,或者悲觀一點,那可能就多了無數的麻煩。就她一個,有好事全是她的,有壞事她也賴不掉;但再多一個,不管好壞,總會糾纏不清。”
本來張父張母還想再說什么,但一提到張秋生的兩個伯父和他兩個表姐,他們又不禁默然了。
張父是張家最小的兒子,上面還有兩個哥哥,比他年長十來歲早早搬出去成家了。當初,家里條件差,張父的兩個哥哥也沒念過什么書,生活艱難,時常需要家里的幫襯。后來張父結婚后,住進了單位宿舍,便想著由兩個兄長多擔待一點,照顧家里的兩位老人。
但張父的兩個哥哥竟以家庭生活艱難以及張父結婚最晚、花家里錢最多為由拒絕贍養自己的父母,只好由張父張母兩頭跑,一邊上班,一邊照顧老人;及至最后兩位老人生病住院,他們竟是從未過去看過一眼;最后兩位老人雙雙去世,他們竟又上門要求平分家產。
張家本就家貧,為了三個兒子成家立業已是一囊如洗。家里現有的家電家具都是張父工作后,陸續添置的,哪有他們什么份?更何況,兩位老人生病住院乃至最后的喪葬費用,都是張父張母一手操持承擔,那會兒不見人,現在居然有臉來討要家產?
張父雖然對兩個哥哥失望透頂,但畢竟血濃于水,始終撕不下臉來;但張母卻顧不得那么多,自她進了張家的門,可沒一天好日子過過,當下便與他們爭吵起來。
此時,張秋生的兩位堂兄都已是十來歲的小伙子,兩家里幫襯,對張秋生一家大打出手,張母便是那時落下了頭疼的毛病,此后二十余年來,時有反復。
一提起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張父張母也是沒話說。
但在他們看來,張秋生的兩個伯父實屬天下少有;而且那時文化水平不高,家里窮困。以后的生活必定會好上很多,斷不至于為了這些手足反目。
至于張秋生所說的兩個表姐,是他大姨家的小孩。姐妹倆相差五歲。大表姐因為成績一般,最后上了大專;二表姐成績也是一般,但她正好趕上大學擴招,因此上了個本科。
兩人目前俱已在老家成家,只是差距卻儼然越來越大。大表姐因為學歷低上些許,因此工作較之老二便差上一些。當初在計劃生育的嚴控之下,為了生下二表姐,家里實在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因此大姨父便對二表姐有些偏心,不管是上學時的生活費,還是日后幫她們帶小孩,總會偏愛二表姐一些。
這種種往事加在一起,大表姐自然心里暗暗滋生了不滿。前兩年一次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姐妹倆不知為了什么瑣事拌了嘴,大表姐被大姨父一通數落,頓時將大表姐所有的委屈和不滿全都激發了出來。
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這么多年來,她的心里竟有如此多的委屈和不甘心;而其他人,包括她的父母,竟從來都沒有意識到。
自那以后,大表姐和大姨父的父女關系急轉直下,一度陷入冷戰;及至今年,在親戚們的勸導之下,兩人的關系才有所緩和。
張父嘆口氣道:“你兩個表姐的事,都怪你那大姨父偏心,一碗水端不平;但凡他公平點,也不至于出現這種情況。”
張秋生道:“關鍵這碗水到底平不平,不是家長說了算的。從家長本心來講,可能想絕對公平的,但是現實很難實現。而且就算家長問心無愧,小孩未必這么想。”
張父張母面對身邊這兩個血淋淋的例子,竟一時想不到理由來反駁和開導他。
不得已,張母轉向楊雅雯,道:“雅雯啊,你覺得呢?”
楊雅雯一副小鳥依人的模樣,看了看張秋生,又看向張母,道:“媽,我覺得秋生說得有道理。再生一個,不確定性太大了。我們不想因為自作主張,讓以后兩個孩子留下嫌隙。”
張父張母對視一眼,均默默嘆了口氣,不再言語。
一聊起這些事,大家頓時沒有吃飯的閑情,草草吃完飯,張父張母便回去了,留下張秋生和楊雅雯在家收拾——張秋生收拾家務,楊雅雯收拾張曉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