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在小學語文課本里的飛花令.1
- 林姝編著
- 591字
- 2022-08-16 17:55:42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a,朝露待日晞b。陽春布德澤c,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d。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六年級下冊)
注釋
a葵:錦葵、蜀葵等,此處指代花草樹木。b晞(xī):曬干。c陽春:春天。德澤:恩惠,指春天的陽光雨露。d焜(kūn)黃:形容草木凋落的樣子。華:同“花”。
解析
《長歌行》是樂府詩,共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樂府詩從“園中葵”開始托物起興:園中的植物郁郁蔥蔥,清晨的露珠在陽光下開始蒸發。世間萬物承受著春天的陽光雨露所帶來的恩澤,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詩人看到這樣的景象,心里卻在擔憂:到了肅殺的秋天,這些植物都會枯黃凋落。他從而想到,人就像自然景物一樣,也要遵循由盛到衰、從生到滅的規律。“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一句用河水東流不再回頭打比方,說明時光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最后,詩人發出感慨,留下千古名句: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奮進,到老的時候就只能悔恨一生了。
全詩借抒寫萬物盛衰的規律,來勸誡世人惜時奮進,以景寄情,由情入理,情感基調積極向上。
語文小課堂
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后興起的一種新詩體。“樂府”立于漢武帝時期,“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漢書·禮樂志》)。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它搜集整理的詩歌被稱為“漢樂府”,簡稱“樂府”。